本文目录一览

1,鮰鱼是什么鱼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鮠鱼)下身略带粉红,无鳞,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长吻鮰(鮠)”,因与“回”同音,民间通称“回鱼”,又称“鮠鱼”、“肥沦”、“江团”、“白吉”。英文名:longnose catfish。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LiuTao鮰鱼一般为1500-250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春冬两季,长江江口鮰鱼体状膘肥、肉质鲜嫩,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   苏东坡曾写诗赞它曰:“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诗中道出了鮰鱼的特别之处:肉质白嫩,鱼皮肥美,兼有河豚、鲫鱼之鲜美,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

鮰鱼是什么鱼 鮰鱼养殖技术

2,怎样烹调长江鮰鱼

鮰鱼鱼肉天生爽口,所以煎、炒、石烹、捞起做冷盘皆可。煎的时候,配的是黑椒汁酱,鱼腩微焦的表面为的是封住鱼汁,外焦内嫩。小炒则是搭配一些蔬菜来吃,爽而不散。捞起的配料简单如蒸煮,豉油的调配显得很重要,太浓会盖过鱼之鲜,太淡又令配料鲜味抢闸,微咸中带甜才刚好带出鱼的鲜味。 红烧鮰鱼原料:鮰鱼600克。 调料:食油,酱油,精盐,味精,绍酒,糖。 制作:鮰鱼切成6厘米大小的瓦块状,烹调前先沥干水,锅置旺火上,下油100克,倒进鱼块,加料酒30克,葱段10克和姜3克,同炒一会儿即下汤水500克,加盖,在中火上焖煮7分钟,待鱼块松软,速下精盐、酱油,移锅至小火煨,使鱼肉入味,汤汁浓缩,最后加味精少许,勾芡,淋油,起锅装盆即成。 特点:红亮,滑润,软嫩,肥美可口。

怎样烹调长江鮰鱼

3,钳鱼和鮰鱼的区别

钳鱼就是鮰鱼同一个品种。
1、钳鱼,是北美洲主要的鲶鱼品种。斑点叉尾鮰体型较长,体前部宽于后部,头较小,吻稍尖,口亚端位,体表光滑无鳞,粘液丰富,侧线完全,皮肤上有明显的侧线孔。头部上下颌具有深灰色触须4对,其中鼻须1对,颌须1对,颐须2对,长短各异,以颌须为最长,末端超过胸鳍基部,鼻须最短。鳃孔较大,鳃膜不连于峡部,颐部有较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体重大于0.5公斤的个体斑点消失。具有脂鳍一个,尾鳍分叉较深,各鳍均为深灰色。体两侧背部淡灰色,腹部乳白色,幼鱼体两侧有明显而不规则的斑点,成鱼斑点逐步不明显或消失。2、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属鲶形目,鲿科,鮠属,又名鮰鱼。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则唤之为"习鱼"。长吻鮠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

钳鱼和鮰鱼的区别

4,鮰鱼是海鱼还淡水鱼

淡水鱼哦~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属鲶形目,鲿科,鮠属,又名鮰鱼。不同的地方,鮰鱼有不同的叫法,上海称“鮰老鼠”、四川名“江团”,贵州则唤之为“习鱼”。长吻鮠分布于中国东部的辽河、淮河、长江、闽江至珠江等水系及朝鲜西部,以长江水系为主。在40°N以北的浅水水域,包括西欧的法国、英国东部、挪威西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美国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等国和中国的黑龙江水系和新疆的额尔齐斯河均有分布。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长吻鮠体色灰白,各鳍灰黑,吻锥形,向前突出,眼小,有四对须。属肉食性底层鱼类,喜夜晚捕食。生存温度0℃-38℃,最适生长水温24℃-28℃,20℃以下摄食减少、生长放慢;耐低氧与家鱼相近;性成熟期为3龄,雄鱼比雌鱼个体大,每年4-6月产卵。当年繁殖的鱼苗年底可长至100-150克,次年可养至500克的上市规格,3龄鱼的体重达1公斤。参见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7068.htm?from_id=3630137&type=syn&fromtitle=%E9%AE%B0%E9%B1%BC&fr=aladdin

文章TAG:是什么  什么  鮰鱼  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技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