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蝶科,黑色的蝴蝶它的翅膀上有黑色和白色和粉红色是什么蝴蝶
来源:整理 编辑:农业技术 2024-10-23 15:22:45
本文目录一览
1,黑色的蝴蝶它的翅膀上有黑色和白色和粉红色是什么蝴蝶
会变颜色的,那蝴蝶有带毒,你抓他没事,不过要小心点,蝴蝶有很多种,我想你那个应该是很难见到的蝴蝶,我没见到他,还真说不出是什么蝴蝶.你好,这个是斑蝶科蝶类丽绢斑蝶,学名parantica agleoides
2,哪些蝴蝶有毒
长翅凤蝶 因鳞片含有大量的强心甾毒素,可令燕、雀、蜥蜴避而远之;长翅大凤蝶是非洲的代表凤蝶,它在翅形长度常超过20~23cm,比大鸟翼蝶的雄蝶还长。成虫体内有剧毒,据说可毒死6只猫。 有剧毒的蝴蝶 毒蝶属是南美洲特产的一群带有毒性的蛱蝶,因具有毒性,常在林中逍遥飞行。毒蝶的气味很强,十步内可闻到气味,夜间会循着自己的气味回到原地栖息 很著名的例子是美洲的毒蝶科种类,这个科中所有的成虫都是有毒的,另外产自台湾的斑蝶科的幼虫会食用夹竹桃,因此也会带一点毒性,建议去查一查毒蝶科和原产台湾的斑蝶科的详细资料 下面是台湾斑蝶科的部分资料—— 台湾斑蝶幼虫大多摄食藦萝科及桑科植物,其幼虫利用植物有毒成份累积在其体内,成为对抗捕食天敌的一种武器,通常这种含有毒性成分的昆虫,其颜色较为鲜艳,用以警告其他生物不要捕食,而这就是所谓的“警戒色”。 此蝶种类型均为中大型,分布于温热带地区,部分蝶种有如候鸟般长距离迁徙的习性,其中美洲大桦斑蝶每年由北美加拿大长途迁移至南美墨西哥一带越冬,在台湾每到冬季时,中北部地区的紫斑蝶都会往温暖的南部港移越冬
3,蝴蝶一生产卵几次
蝴蝶产卵通常会在产在,幼虫可以当食物的叶片上,但也偶而会产在幼虫食用植物的附近。母的成蝶,一生的产卵量通常从数十至数百粒卵,大多数产在蝴蝶幼虫的食草植物上,卵的颜色和形状随不同的蝴蝶而有所不同,各种蝴蝶的卵形状和颜色都有明显的不同,通常有球形、圆形、包子型、子弹型。
卵的表面覆盖著厚的卵壳,卵的外壳对於这个时期的蝴蝶幼虫具有保护作用,有光滑的、隆起不规则的、网状的,壳的目的在使里面的幼虫能够安心的发育及成长,一般都在顶部中央有凹陷部份,在这中心有受精孔;刚生下来的卵有白、绿、橙黄等各式各样,经过一段时间它的色彩会产生变化。
蝴蝶卵孵化,从卵壳中爬出幼小虫体开始,一直到化蛹的这段时期,我们称为幼虫期。
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而形成新生命后,卵内胚胎发育成熟时,会咬破卵壳从卵里头钻出来,刚从卵孵化出来的幼虫,它的第一顿大餐就是卵壳了,因为壳本身含有很多的蛋白质,非常有营养喔!
刚孵化的虫体称为一龄幼虫,随时间的增加,几丁质的外皮无法容纳虫体的增长就会有蜕皮的过程,并在蜕皮前会有一段短暂不动,称为 「眠」的时期,每蜕一次皮就增加一轮,所以蜕一次皮的幼虫就是二龄幼虫,随蝴蝶种类多数龄期约为四至六龄不等。
大部分蝴蝶幼虫为植食性,以植物的叶片、花苞,甚至果实为食,但是也有少部份似蚂蚁幼虫、蚜虫等为食的董食者。
蜕皮时旧皮由肩中分而褪至尾瑞,新生在旧皮之下而取代它。幼虫期最后一个阶段称为「终龄幼虫」。终龄幼虫完全成熟后开始寻找适当的地方,吐丝作蝙台。分泌一种胶质包裹身体以便形成蝙,在蝙台固定好的虫体叫做 「前蛹」,前蛹经过一天眠以后开始脱皮叫做「化蛹」。被脱掉的幼虫外皮巧妙的丢弃就形成了一个「蛹」。
蝴蝶的蛹虽然看起来是静止不动的,其实在体内却无时不再进行体内大革命。蛹的型态千变万化,色彩也变化多瑞,以圆筒形、纺锤形较多。大致可分为三种型式。
带蛹:蛹头朝上,蝙中央以丝环绕缚在树枝上,头部朝下。【例如:凤蝶科、粉蝶科、小灰蝶科、梓蝶科】
悬蛹:蛹尾朝上,丝在尾端将蛹倒挂於枝条上。【如:蛛蝶科、斑蝶科、蛇目蝶科、环纹蝶科。】
被蛹:以带状丝裹於身上,而后藏於花果实中,蛹多具有保护色或拟态,且多附於枝头的隐蔽处,以防天敌发现。
在蛹体内完成蝶,身体从蛹的背部裂开,蝴蝶就由蛹壳爬了出来称为「羽化」。由蛹羽化蜕变成成蝶,成蝶的躯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三部分。
刚破蛹而出的蝴蝶呈肥胖状,背上有由翅膀破折而成的囊袋,当爬出蛹壳后,蝴蝶身体内的肌肉压缩,经翅脉送到翅内以撑开双翅,然后再由腹部排出液体,此时翅脉也已经愈合, 待翅膀乾燥后即可振翅而飞。
羽化后的成蝶是繁殖期,具有两对能够飞行的翅膀,便於觅食、求偶及遇敌,是蝶类最后的一段多彩多姿的生命旅程。
【求偶方面,在寻找异性伴侣交配完后的雄蝶,会分泌胶状物质,封住雌蝶的泄殖腔,使得下一个雄蝶无法与之交配,所以雌蝶一生只能交配一次,完成神圣的传宗接代的任务。】
4,蝴蝶的种类
蝴蝶的种类繁多,根据有关文献显示,全世界现已记录的蝴蝶达一万四千多种。为了方便人们的分类记忆,昆虫学家依据它们的形态结构、进化发展及血缘关系等条件,把种类繁多的蝴蝶分为十六科,每一科下又分为若干个属。 在这十六科当中,有四科仅分布于南美洲,因此在我国只有十二科。广东省地处亚热带,而且本省的山地海拔并不高,全省最高的山峰“石坑硿”其海拔高度也仅有1902米。因而,那些适应高海拔及低温生活的绢蝶科蝴蝶本省也不产,所以本省只有十一科蝴蝶。 这里分别列出这十一科蝴蝶的主要分类特征,供各位蝴蝶爱好者参考。 注:各科翅脉图均摘自周尧的《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 凤蝶科 Papilionidae 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 多数凤蝶成虫下唇须退化(喙凤蝶属例外);触角端部逐渐加粗。前足胫节内侧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对称的爪1对。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4与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大多数种类具有基横脉(cu-a),A脉有2条(2A及3A)。后翅肩区具钩状肩横脉(h);外缘呈波纹状;内缘收缩,静止时侧面明显露出腹部,A脉只有1条(2A);多数种类M3脉延伸为尾突,部分种类有2条以上尾突或者无尾突。 粉蝶科 Pier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白、黄色为基调,饰有黑、红、黄等色彩的斑纹,多数种类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状。 粉蝶科成虫的前足端部两爪间具有一个中垫(吸盘),因此它们能够停留在竖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体表面。 前后翅近似隋圆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3至5分支,多数种类前翅的R2与R3常合并,部分种类的R4与R5也有合并;M1与R脉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具有肩横脉(h);两翅外缘较钝圆;静止时侧面看不见腹部,后翅内缘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斑蝶科 Danaidae 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白色为基调,饰有红、白、黑、青蓝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色金属光泽。 斑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前足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胸部侧面常具有多数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缩的长毛撮。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短柄;前翅 A脉基部呈分叉状 (3A并入2A)。 后翅圆三角形,肩区具短小肩横脉(h);A脉有2条(2A及3A);部分种类的雄蝶有香鳞斑或突出的香鳞囊。 环蝶科 Amathusiidae 本科蝴蝶多属中型至大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黄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环蝶成虫触角较短,末端部分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两翅面积较大,虫体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后角向外突出;前翅R脉4至5分支,R2至R5共长柄;M1与 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开式;肩区具肩横脉 (h);内缘臀区很发达,A脉有2条(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环状斑纹。 眼蝶科 Satyridae 本科蝴蝶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黑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眼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前翅呈圆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前翅Sc脉基部常膨大,部分种类的Cu脉及 A脉的基部也有膨大;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眼状的环形斑纹。 蛱蝶科 Nymphalidae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色彩丰富,形态各异。 蛱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粗壮;触角端部明显加粗;部分种类的中胸特别粗壮发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本科蝴蝶的翅形丰富多变,属间的差别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种类边缘呈锯齿状;中室开式或闭式;肩区具有较发达的肩横脉(h); 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珍蝶科 Acraeidae 本科从蛱蝶科分出,成虫近似斑蝶科种类,因此又称班蛱蝶科。成虫属中小型蝶种。呈褐色或红色,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珍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5跗节,爪全退化,中后足的爪不对称;雌性交尾后,腹部末端有三角形的臀套。 成虫前翅呈窄长卵圆形,明显长于后翅;中室为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卵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肩横脉(h);M1与Rs共短柄;内缘臀区的A脉有2条(2A及3A)。 喙蝶科 Libytheidae 本科蝴蝶的种类较少,全世界只有十种。属中小型的蝶种,是至今发现在地球出现最早的蝶种。 喙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长,达头长的两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 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为弱的横脉封闭;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 R脉不共柄,M2脉明显突出,超过顶角;A脉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呈多边形;中室端部为弱横脉封闭;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蚬蝶科 Riodin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以红、褐、黑色为主,饰有白色斑纹,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对应相似。 蚬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前足正常。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 灰蝶科 Lycaen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为主,部分种类两翅表面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绿等色的金属光泽,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截然不同,反面的颜色丰富多采,斑纹变化也很多样。 灰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前足退化,但仍能用于步行,雄性前足多为一跗节,一爪,极少分节;雌性前足为2至5跗节。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R脉3至4分支,R4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或无分叉(3A并入2A或无),。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肩区无肩横脉;内缘的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弄蝶科 Hesperiidae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成虫属于小型蝶种,是蝶类中形态及生活习性最特殊的种类。 弄蝶科成虫的触角端部呈尖钩状;雌雄成虫的前足均正常。 成虫前翅呈窄长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各支均直接自中室平行伸出;A脉有2条(2A及3A)。后翅多呈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M脉2至3条;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 约有600种,台湾产约32种。 此科最具观赏价值,中大体型, 色彩鲜丽,大部份有尾状突起。 约有3500种,台湾产约73种。 其外型极具差异。 主食为动物尸液、树液、动物排泄等很少吸花蜜。 约有1000种,台湾产约33种。 一般为中型,以白、黄或澄色为主, 飞行时一副很纤弱的样子。 约有5500种,台湾产约100种。 体型非常小,但都很漂亮, 其习性、食性非常复杂。 约有450种,台湾产约18种。 本科全身和翅上有漂亮的斑点, 是一种警戒色,具有遏阻作用。 约有2500种,台湾产约41种。 成虫翅上有眼状纹,喜欢昏暗的环境, 吸食腐烂的果实、树液或尸液。 约有3000种,台湾产约56种。 此类最不像蝴蝶,体型短小肥胖, 飞翔快速,停留时的姿态也与一般蝴蝶不同。 中低海拔常见,台湾产约1种。 幼虫以竹子为寄主,公母蝶的纹路差异较小 体型硕大,飞行缓慢,不易与其它蝶种搞混。 山区较容易见到,台湾产约1种。 幼虫以沙楠子树及朴树为寄主, 又称天狗蝶,公母蝶相近,不易分辨。
5,蝴蝶的分类急
我国分布的12个科)
1.凤蝶科 (Papilionidae)
2.粉蝶科 (Pieridae)
3.斑蝶科 (Danaidae)
4.环蝶科 (Amathusiidae)
5.眼蝶科 (Satyridae)
6.蛱蝶科 (Nymphalidae)
7.珍蝶科 ( Acraeidae)
8.喙蝶科 (Libytheidae)
9.蚬蝶科 (Riodinidae)
10.灰蝶科 (Lycaenidae)
11.弄蝶科 (Hesperiidae)
12.绢蝶科 (Parnassiidae)
粉蝶科Pieridae
绢粉蝶 Aporia crataegi Linnaeus
大翅绢粉蝶 Aporia largeteaui (Oberthür)
酪色绢粉蝶(白絹粉蝶,深山粉蝶) Aporia potanini Alpheraky
迁粉蝶(銀紋淡黃蝶) Catopsilia pomona (Fabricius)
梨花迁粉蝶(細波遷粉蝶,淡青粉蝶) Catopsilia pyranthe (Linnaeus,1758)
斑缘豆粉蝶(紋黃蝶) Colias erate Esper
艳妇斑粉蝶 Delias belladonna (Fabricius)
优越斑粉蝶(白豔粉蝶,紅紋粉蝶) Delias hyparete Linnaeus
檗黄粉蝶(亮色黃蝶,臺灣黃蝶) Eurema blanda (Boisduval)
宽边黄粉蝶(黃蝶,荷氏黃蝶) Eurema hecabe (Linnaeus)
尖钩粉蝶 Gonepteryx mahaguru Gistel,1857
鹤顶粉蝶 Hebomoia glaucippe (Linnaeus)
橙粉蝶(異粉蝶,雌白黃蝶) Ixias pyrene (Linnaeus)
东方菜粉蝶 Pieris canidia (Linnaeus,1768)
菜粉蝶(白粉蝶,紋白蝶) Pieris rapae Linnaeus
云粉蝶 Pontia daplidice Linnaeus
锯粉蝶(斑粉蝶) Prioneris thestylis hainanensis Fruhstorfer,1910
凤蝶科Papilionidae
瓦曙凤蝶 Atrophaneura varuna (White,1842)
统帅青凤蝶(翠斑青鳳蝶,綠斑鳳蝶) Graphium agamemnon (Linnaeus)
木兰青凤蝶(青斑鳳蝶) Graphium doson (C.& R. Felder)
青凤蝶(青帶鳳蝶) Graphium sarpedon (Linnaeus)
燕凤蝶 Lamproptera curius (Fabricius,1787)
红珠凤蝶 Pachliopta aritolochiae (Fabricius)
碧凤蝶(翠鳳蝶,烏鴉鳳蝶) Papilio bianor Cramer,1777
斑凤蝶(大斑鳳蝶,黃邊鳳蝶) Papilio clytia Linnaeus, 1758
达摩凤蝶(花鳳蝶,無尾鳳蝶) Papilio demoleus Linnaeus
玉斑凤蝶(白紋鳳蝶) Papilio helenus Linnaeus,1758
金凤蝶 Papilio machaon Linnaeus
美凤蝶(大鳳蝶) Papilio memnon Linnaeus
巴黎翠凤蝶(琉璃翠鳳蝶,大琉璃紋鳳蝶) Papilio paris Linnaeus
玉带凤蝶(同) Papilio Polytes (Linnaeus)
蓝凤蝶(黑鳳蝶) Papilio protenor Cramer
柑橘凤蝶 Papilio xuthus Linnaeus,1767
绿凤蝶 Pathysa antiphates (Cramer,[1775])
丝带凤蝶 Sericinus montela Gray, 1852
裳凤蝶 Troides helena (Linnaeus)
绢蝶科Parnassiidae
白绢蝶 Parnassius stubbendorfi Ménétriés
弄蝶科Hesperiidae
白弄蝶(同) Abraximorpha davidii (Mabille)
河伯锷弄蝶 Aeromachus inachus (Ménétriès)
标锷弄蝶 Aeromachus stigmata (Moore,1878)
黄斑弄蝶(小黃星弄蝶,小黃斑弄蝶) Ampittia dioscorides (Fabricius)
黑斑伞弄蝶 Bibasis oedipodea (Swainson,[1820])
放踵珂弄蝶(黯弄蝶,黑紋弄蝶) Caltoris cahira (Moore)
斑星弄蝶(大流星弄蝶,大型黃紋弄蝶) Celaenorrhinus maculosus (C.& R. Felder)
黑弄蝶(帶弄蝶,玉帶弄蝶) Daimio tethys Ménétriés
黄斑蕉弄蝶(蕉弄蝶,香蕉弄蝶) Erionota torus Evans
山珠弄蝶(深山珠弄蝶,深山弄蝶) Erynnis montanus (Bremer,1861)
双子酣弄蝶 Halpe porus (Mabille,[1877])
小弄蝶 Leptalina unicolor (Bremer & Grey,1853)
双带弄蝶(白紋弄蝶) Lobocla bifasciata Bremer et Grey
曲纹袖弄蝶(袖弄蝶,黑弄蝶) Notocrypta curvifascia (C. & R. Felder,1862)
宽边赭弄蝶 Ochlodes ochracea (Bremer,1861)
白斑赭弄蝶 Ochlodes subhyalina (Bremer et Grey)
曲纹稻弄蝶 Parnara ganga Evans
直纹稻弄蝶(稻弄蝶,單帶弄蝶) Parnara guttata (Bremer & Grey,[1852])
南亚古弄蝶(尖翅褐弄蝶) Pelopidas agna (Moore,1866)
隐纹谷弄蝶(褐弄蝶) Pelopidas mathias (Fabricius)
孔子黄室弄蝶(黃斑弄蝶,臺灣黃斑弄蝶) Potanthus confucius (C.& R. Felder)
曲纹黄室弄蝶 Potanthus flavus (Murray)
宽纹黃室弄蝶 (淡黄斑弄蝶,淡色黄斑弄蝶) Potanthus pava (Fruhstorfer,1911)
拟籼弄蝶(假禾弄蝶,小紋褐弄蝶) Pseudoborbo bevani (Moore,1878)
黄襟弄蝶(八仙山褐弄蝶) Pseudocoladenia dan (Fabricius,1787)
花弄蝶 Pyrgus maculates (Bremer et Grey)
素弄蝶(黑星弄蝶) Suastus gremius (Fabricius,1798)
星点弄蝶 Syzichtus tessellum (Hübner,1802)
沾边裙弄蝶 Tagiades litigiosa M?schler,1878
黄纹长标弄蝶(寬邊橙斑弄蝶,竹紅弄蝶) Telicota ohara (Pl?tz,1883)
黑豹弄蝶 Thymelicus sylvaticus (Bremer)
姜弄蝶(大白紋弄蝶) Udaspes folus (Cramer)
南美洲分布)
13.闪蝶科 (Morphidae)
14.大弄蝶科 (Megathymidae)
15.袖蝶科 (Heliconiidae)
16.绡蝶科 (Ithomiidae)
17.缰弄蝶科 (Euschemonidae)
6,关于蝴蝶的资料
基本信息
(拉丁:Rhopalocera;英:butterflies)
鳞翅目的锤角亚目,俗名蝴蝶。也作“胡蝶”。旧时以为蝶的总称,今动物学以为蝶的一种。
形态特征
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腹部瘦长。蝶类白天活动。在鳞翅目158科中,蝶类有18科。蝶类成虫取食花粉、花蜜;有的幼虫为植食性,为害林木与庄稼。有的幼虫吃蚜虫,是益虫。蝶类翅色绚丽多彩,人们往往作为观赏昆虫。
发育过程
蝴蝶一生发育要经过完全变态,即要经过四个阶段:卵、幼虫、蛹、成虫。
卵
蝴蝶的卵一般为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蜡质壳,防止水分蒸发,一端有细孔,是精子进入的通路。不同品种的蝴蝶,其卵的大小差别很大。蝴蝶一般将卵产于幼虫喜食的植物叶面上,为幼虫准备好食物。
幼虫
幼虫孵化出后,主要就是进食,要吃掉大量植物叶子,幼虫的形状多样,有肉虫,也有毛虫。蝴蝶危害农业主要在幼虫阶段。随着幼虫生长,一般要经过几次蜕皮。
蛹
幼虫成熟后要变成蛹,蝴蝶的蛹不吐丝作茧,幼虫一般在植物叶子背面隐蔽的地方,用几条丝将自己固定住,然后逐渐变硬,成为一个蛹。
成虫
成虫性成熟后,从蛹中破壳钻出,但需要一定时间使翅膀干燥变硬,这时的蝴蝶无法躲避天敌。翅膀舒展开后,蝴蝶就可以飞翔了,蝴蝶的前后翅不同步扇动,因此蝴蝶飞翔时波动很大,姿势优美,所谓“翩翩起舞”,来源于蝴蝶的飞翔。成虫以花蜜为食物,有的品种也吸食树汁、水中溶解的矿物质等。一般蝴蝶成虫交配产卵后就在冬季到来之前死亡,但也有的品种会迁徙到南方过冬,迁徙的蝴蝶群非常壮观。目前比较闻名的蝴蝶越冬地点是美洲的墨西哥和中国的云南。
分布范围
全球有记录的蝴蝶总数有17000种,中国约占1300种。蝴蝶的数量以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出产最多,其次是东南亚一带。世界上最美丽、最有观赏价值的蝴蝶,也多出产于南美巴西、秘鲁等国。而受到国际保护的种类,多分布在东南亚,如印度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在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湿湿度环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应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种群。中国的云南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区别,蛾的触角形状多样)。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标本,在美洲“观蝶”迁徙和“观鸟”一样,成为一种的活动,吸引许多人参加。但是,有许多种类的蝴蝶是农业和果木的主要害虫。
(*^__^*)蝴蝶的种类繁多,根据有关文献显示,全世界现已记录的蝴蝶达一万四千多种。为了方便人们的分类记忆,昆虫学家依据它们的形态结构、进化发展及血缘关系等条件,把种类繁多的蝴蝶分为十六科,每一科下又分为若干个属。
在这十六科当中,有四科仅分布于南美洲,因此在我国只有十二科。广东省地处亚热带,而且本省的山地海拔并不高,全省最高的山峰“石坑硿”其海拔高度也仅有1902米。因而,那些适应高海拔及低温生活的绢蝶科蝴蝶本省也不产,所以本省只有十一科蝴蝶。
这里分别列出这十一科蝴蝶的主要分类特征,供各位蝴蝶爱好者参考。
注:各科翅脉图均摘自周尧的《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
凤蝶科
Papilionidae
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
多数凤蝶成虫下唇须退化(喙凤蝶属例外);触角端部逐渐加粗。前足胫节内侧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对称的爪1对。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4与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大多数种类具有基横脉(cu-a),A脉有2条(2A及3A)。后翅肩区具钩状肩横脉(h);外缘呈波纹状;内...蝴蝶的种类繁多,根据有关文献显示,全世界现已记录的蝴蝶达一万四千多种。为了方便人们的分类记忆,昆虫学家依据它们的形态结构、进化发展及血缘关系等条件,把种类繁多的蝴蝶分为十六科,每一科下又分为若干个属。
在这十六科当中,有四科仅分布于南美洲,因此在我国只有十二科。广东省地处亚热带,而且本省的山地海拔并不高,全省最高的山峰“石坑硿”其海拔高度也仅有1902米。因而,那些适应高海拔及低温生活的绢蝶科蝴蝶本省也不产,所以本省只有十一科蝴蝶。
这里分别列出这十一科蝴蝶的主要分类特征,供各位蝴蝶爱好者参考。
注:各科翅脉图均摘自周尧的《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
凤蝶科
Papilionidae
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
多数凤蝶成虫下唇须退化(喙凤蝶属例外);触角端部逐渐加粗。前足胫节内侧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对称的爪1对。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4与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大多数种类具有基横脉(cu-a),A脉有2条(2A及3A)。后翅肩区具钩状肩横脉(h);外缘呈波纹状;内缘收缩,静止时侧面明显露出腹部,A脉只有1条(2A);多数种类M3脉延伸为尾突,部分种类有2条以上尾突或者无尾突。
粉蝶科
Pier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白、黄色为基调,饰有黑、红、黄等色彩的斑纹,多数种类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状。
粉蝶科成虫的前足端部两爪间具有一个中垫(吸盘),因此它们能够停留在竖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体表面。
前后翅近似隋圆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3至5分支,多数种类前翅的R2与R3常合并,部分种类的R4与R5也有合并;M1与R脉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具有肩横脉(h);两翅外缘较钝圆;静止时侧面看不见腹部,后翅内缘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斑蝶科
Danaidae
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白色为基调,饰有红、白、黑、青蓝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色金属光泽。
斑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前足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胸部侧面常具有多数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缩的长毛撮。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短柄;前翅 A脉基部呈分叉状 (3A并入2A)。 后翅圆三角形,肩区具短小肩横脉(h);A脉有2条(2A及3A);部分种类的雄蝶有香鳞斑或突出的香鳞囊。
环蝶科
Amathusiidae
本科蝴蝶多属中型至大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黄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环蝶成虫触角较短,末端部分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两翅面积较大,虫体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后角向外突出;前翅R脉4至5分支,R2至R5共长柄;M1与 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开式;肩区具肩横脉 (h);内缘臀区很发达,A脉有2条(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环状斑纹。
眼蝶科
Satyridae
本科蝴蝶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黑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眼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前翅呈圆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前翅Sc脉基部常膨大,部分种类的Cu脉及 A脉的基部也有膨大;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眼状的环形斑纹。
蛱蝶科
Nymphalidae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色彩丰富,形态各异。
蛱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粗壮;触角端部明显加粗;部分种类的中胸特别粗壮发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本科蝴蝶的翅形丰富多变,属间的差别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种类边缘呈锯齿状;中室开式或闭式;肩区具有较发达的肩横脉(h); 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珍蝶科
Acraeidae
本科从蛱蝶科分出,成虫近似斑蝶科种类,因此又称班蛱蝶科。成虫属中小型蝶种。呈褐色或红色,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珍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5跗节,爪全退化,中后足的爪不对称;雌性交尾后,腹部末端有三角形的臀套。
成虫前翅呈窄长卵圆形,明显长于后翅;中室为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卵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肩横脉(h);M1与Rs共短柄;内缘臀区的A脉有2条(2A及3A)。
喙蝶科
Libytheidae
本科蝴蝶的种类较少,全世界只有十种。属中小型的蝶种,是至今发现在地球出现最早的蝶种。
喙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长,达头长的两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
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为弱的横脉封闭;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 R脉不共柄,M2脉明显突出,超过顶角;A脉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呈多边形;中室端部为弱横脉封闭;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蚬蝶科
Riodin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以红、褐、黑色为主,饰有白色斑纹,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对应相似。
蚬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前足正常。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
灰蝶科
Lycaen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为主,部分种类两翅表面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绿等色的金属光泽,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截然不同,反面的颜色丰富多采,斑纹变化也很多样。
灰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前足退化,但仍能用于步行,雄性前足多为一跗节,一爪,极少分节;雌性前足为2至5跗节。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R脉3至4分支,R4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或无分叉(3A并入2A或无),。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肩区无肩横脉;内缘的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弄蝶科
Hesperiidae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成虫属于小型蝶种,是蝶类中形态及生活习性最特殊的种类。
弄蝶科成虫的触角端部呈尖钩状;雌雄成虫的前足均正常。
成虫前翅呈窄长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各支均直接自中室平行伸出;A脉有2条(2A及3A)。后翅多呈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M脉2至3条;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
约有600种,台湾产约32种。
此科最具观赏价值,中大体型,
色彩鲜丽,大部份有尾状突起。
约有3500种,台湾产约73种。
其外型极具差异。
主食为动物尸液、树液、动物排泄等很少吸花蜜。
约有1000种,台湾产约33种。
一般为中型,以白、黄或澄色为主,
飞行时一副很纤弱的样子。
约有5500种,台湾产约100种。
体型非常小,但都很漂亮,
其习性、食性非常复杂。
约有450种,台湾产约18种。
本科全身和翅上有漂亮的斑点,
是一种警戒色,具有遏阻作用。
约有2500种,台湾产约41种。
成虫翅上有眼状纹,喜欢昏暗的环境,
吸食腐烂的果实、树液或尸液。
约有3000种,台湾产约56种。
此类最不像蝴蝶,体型短小肥胖,
飞翔快速,停留时的姿态也与一般蝴蝶不同。
中低海拔常见,台湾产约1种。
幼虫以竹子为寄主,公母蝶的纹路差异较小
体型硕大,飞行缓慢,不易与其它蝶种搞混。
山区较容易见到,台湾产约1种。
幼虫以沙楠子树及朴树为寄主,
又称天狗蝶,公母蝶相近,不易分辨。
文章TAG:
斑蝶科 黑色 黑色的 蝴蝶 斑蝶科
大家都在看
-
农业发展 怎么看
2023-06-23
-
现代农业化研究期刊怎么样
2023-06-28
-
农业这个单词怎么写,妈妈这个单词怎么写
2023-07-26
-
农业培育基地怎么申请,申请2023年农业研学基地
2023-08-02
-
农业银行RTC怎么打发票
2023-08-11
-
长沙农业农村局怎么样
2023-08-20
-
怎么介绍中国是农业大国,中国以后的农业怎么发展
2023-08-21
-
农业乐分易怎么查额度,农业银行乐分易怎么用
2023-09-16
-
现代农业该有什么样的样子,什么样的农业是现代农业
2023-10-20
-
发财树要晒太阳吗,发财树喜阳光么
2023-12-13
-
农业商会会长是做什么的,全国工商联农业产业商会会长
2024-01-04
-
查询农业银行状态怎么查,查农业银行卡账单查询
2024-02-08
-
新疆农业植保行情怎么样,新疆丰收植保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2024-02-27
-
农业经营怎么玩游戏,农业公司应该怎么经营
2024-04-06
-
农业怎么绑定银行卡收款,农业银行怎么绑定银行卡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