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马鹿都有哪些生物学特征

马鹿体毛呈棕灰色,有绒毛。颈部和躯体背面的被毛略带黄褐色,腹部和四肢内侧的被毛为深灰色。冬毛茂密,夏毛稀疏。耳朵较大,呈圆锥状,颈长,四肢长,坚韧有力,尾巴较短。 马鹿也称赤鹿,其体型比梅花鹿大,公鹿肩高1.3—1.5米,体重约230—300公斤;母鹿肩高约120厘米,体重约160—200公斤。 马鹿因身高体大,善跑,跑跃时如马状,故名。 马鹿和梅花鹿一样,都是反刍动物。它的主要食物是植物性饲料,如各种灌木的嫩枝,以及树叶和杂草。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冬季青料缺乏,枯枝枯叶也是它的果腹之物。马鹿耐粗,对各种植物的适口性强,采食的各种植物,借瘤胃种微生物的发酵分解作用,而获得营养物质。如喂以大量的精饲料,会严重扰乱它的消化机能,并发生种种不良后果。 马鹿在18—20月龄时可开始配种、怀孕受胎。妊娠期平均245—260天。每产一羔,偶见双羔。小鹿一般满3月龄时断奶。小鹿此时可以独立生活。公鹿的配种年龄以3—5岁者优。每年的9—11月份为配种季节。在这个时候,公鹿的性情变为十分凶恶,常因与其它公鹿为争偶而发生格斗,而造成一些意外伤害。

马鹿都有哪些生物学特征

2,麋鹿的资料

麋鹿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体长170-217厘米,尾长60-75厘米。 雄性肩高122-137厘米,雌性70-75米厘米,体形比雄性略小。一般麋鹿体重120-180千克,成年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初生仔12千克左右。角较长,每年12月份脱角一次。雌麋鹿没有角,体型也较小。雄性角多叉似鹿、颈长似骆驼、尾端有黑毛,麋鹿角形状特殊,没有眉杈,角干在角基上方分为前后两枝,前枝向上延伸,然后再分为前后两枝,每小枝上再长出一些小杈,后枝平直向后伸展,末端有时也长出一些小杈,最长的角可达80厘米;倒置时能够三足鼎立,是在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麋鹿颈和背比较粗壮,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能分开,多肉,趾间有皮健膜,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带有响亮的磕碰声;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中行走。夏毛红棕色,冬季脱毛后为棕黄色;初生幼仔毛色橘红,并有白斑。尾巴长用来驱赶蚊蝇以适应沼泽环境。雄性小鹿在两岁时长角分叉,6岁叉角才发育完全。头大,吻部狭长,鼻端裸露部分宽大,眼小,眶下腺显著。四肢粗壮,主蹄宽大、多肉,有很发达的悬蹄,行走时代带有响亮的磕碰声。尾特别长,有绒毛,呈灰黑色,腹面为黄白色,末端为黑褐色。夏季体毛为赤锈色,颈背上有一条黑色的纵纹,腹部和臀部为棕白色。9月以后体毛被较长而厚的灰色冬毛所取代。

麋鹿的资料

3,为什么东北马鹿又叫黄臀赤鹿八杈鹿

东北马鹿:野生种源主要分布在长白山脉、完达山麓及大、小兴安岭地区。以内蒙和黑龙江省分布较多。东北马鹿夏毛为红棕色或粟色,冬毛厚密呈灰褐色,腹部及股内侧为白色。臀斑大呈浅黄色,所以又称:黄臀赤鹿。因为头部角角最多可分8杈,所以又称八杈鹿。
马鹿有多个亚种,我国有个亚种,东北马鹿是其中的 一种。东北马鹿产于我国的东北,所以叫东北马鹿。可是东北马鹿为什么又叫黄臀赤鹿、八杈鹿呢?要明白其中的原因就得清楚地知道东北马鹿的外形特征———也就是要知道东北马鹿长得什么样。 东北马鹿的个子比梅花鹿大些,身长有!$)至(#)厘米,尾巴的长度却和小朋友的牙刷差不多,仅有!(至!#厘米,体重相当于()个小朋友合在一起的重量,约())至
东北马鹿属大型的茸用鹿,成年公鹿的肩高130~140厘米,体长135~145厘米,体重230~320公斤;成年母鹿肩高115~130厘米,体长118~132厘米,体重110~135公斤。头较大,呈楔形,眶下腺发达,泪窝明显。四肢较长,后肢更健壮,有较强的奔跑能力。东北马鹿夏毛为红棕色或粟色,冬毛厚密呈灰褐色,腹部及股内侧为白色。臀斑大呈浅黄色,尾毛较短,其毛色同臀斑。颈部鬣毛较长,冬季髯毛黑长。初生仔鹿体躯两侧有明显的白色斑花,待换冬毛时斑花消失。东北马鹿茸角的分生点较低,为双门桩(单门桩率很低),眉、冰枝的间距很近,主干和眉枝较短,茸质较磁实,茸毛为黑褐色。成角最多可分5~6杈。因为它的臀部是棕黄色的和其他鹿不太一样因而得名。它的角很多杈,所以又称为八杈鹿。

为什么东北马鹿又叫黄臀赤鹿八杈鹿

4,鹿与马鹿的区别跟用途

马 鹿 别名赤鹿、八叉鹿、白臀鹿,属于偶蹄目鹿科,拉丁学名Cervus elaphus,英文名red deer。 大型鹿类,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夏毛短,通体呈赤褐色,冬毛灰棕色。 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盖整个臀部,与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 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9~10月份发情交配,孕期8个多月,每胎1仔。 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四川、西藏等地。鹿茸产量很高,是名贵中药材。已广为养殖。 梅花鹿 别 名 花鹿、鹿 学 名 Cervus nippon 英文名 sika deer 鹿 科 Cervidae 分 布 东北、安徽、江西和四川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臀斑白色。 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晨昏活动,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9~11月份发情交配,雄鹿间争雌很激烈,各自占有一定的地盘范围,次年4~6月份产仔,每胎l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点。梅花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历史上捕捉猎杀过度,野生数量极少,现人工养殖种群已达数十万只。

5,鹿的种类及名称寓意

鹿是偶蹄目的1科,共16属约52种。 ◆鹿 是鹿科动物的总称,有人称鹿为经济动物,有人称鹿为药用动物,都说明鹿的经济价值很高。世界上有鹿科动物47种,我国有鹿科动物9属16种,它们是斑鹿属的斑鹿;鹿属的梅花鹿。水鹿(黑鹿)、白唇鹿、马鹿、泽鹿(坡鹿);糜鹿属的糜鹿;狍属的狍;驼鹿属的驼鹿;驯鹿属的驯鹿;麂属的黑麂、小麂、赤麂;毛冠鹿属的毛冠鹿;獐属的獐(河麂)。一般又将有茸用价值的梅花鹿、马鹿、白唇鹿、水鹿等称为茸用鹿,我国药典只承认梅花鹿与马鹿。现分别叙述如下。 ◆ 1 梅花鹿 Sika-deer 梅花鹿是中型鹿,体重80-130千克,夏毛为棕褐色、黄褐色或棕红色,周身布满白斑,如梅花一样,故称梅花鹿。我国的梅花鹿共有6个亚种,现仅存原产东北长白山地区的东北梅花鹿亚种和四川梅花鹿亚种,四川梅花鹿亚种仅数百只。东北梅花鹿亚种野生的已不多,较多的是家养梅花鹿,全国约有40万~50万只。 吉林省饲养梅花鹿约有300年历史,现存栏15万只,由于地域的隔离,生态条件的差异,在生理解剖、生产性能方面各有不同的特点,据此又将吉林省梅花鹿分为5个类型群,它们是双阳型梅花鹿、东丰型梅花鹿、伊通型梅花鹿。龙潭山型梅花鹿和抚松型梅花鹿。在这些梅花鹿类型群基础上,经过人工多年选种选育,又培育成双阳梅花鹿品种、长白山梅花鹿品系和西丰梅花鹿品种。这些鹿具有生产能力强、遗传性稳定等特点,对推动养鹿业生产作出了很大贡献。 ◆ 2 马鹿 Red deer 马鹿是大型鹿,体重150~250千克,是赤鹿的一种,因其像马而称为马鹿。关于马鹿亚种分类上尚存在分歧,马逸清(1998)将世界马鹿分为22个亚种。我国有8个亚种,分别是:天山亚种、叶尔羌(塔里木)亚种、阿尔泰亚种、东北亚种、阿拉善亚种、甘肃亚种、四川亚种和西藏亚种。 我国的野生马鹿较多,主要在新疆、内蒙古和大小兴安岭。20世纪80年代尚不下30万~40万只,由于滥捕滥猎,资源受到严重破坏。家养马鹿大约10万只。 (1)东北马鹿也叫黄臀赤鹿,原产于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区和大小兴安岭地区。东北马鹿体大,但生产能力低,目前饲养的大部分已与天山马鹿杂交改良。 (2)天山马鹿产在新疆北部,其中以产在伊犁地区和阿勒泰地区的马鹿生产力高,被广泛引种到内地。引种到辽宁省清源地区的天山马鹿,经培育已形成天山马鹿清源品系,生产能力比原产地又有所提高。 (3)塔里木马鹿产在新疆南部塔里木河流域,因其生活在干旱少雨的戈壁地区,具有耐干旱、耐粗饲、生产力高等特点,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二师的培育,已育成塔里木马鹿品种。 ◆ 3 白唇鹿 白唇鹿也是大型鹿,生活在海拔3 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地区,其茸骨化程度轻,茸皮含脂肪较少,因其特化性强,引种内地不易生活。 ◆ 4 木鹿 中型鹿,主要分布在云、贵、两广及台湾省,其茸三尖骨化程度大。 此外,驯鹿、坡鹿、驼鹿、糜鹿也有很大的开发价值。

6,梅花鹿和马鹿的区别是什么

1、 体型不同梅花鹿体型较小,是一种中小型鹿。马鹿体型大,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2、长角不同梅花鹿只有公鹿长角,马鹿公母都长角。3、寿命时间不同马鹿寿命最长可达37年,生产利用年限达15~20年,是奶牛的2~3倍,梅花鹿可利用年限为10年以上。4、生活习性不同梅花鹿出生重6千克左右,马鹿1千克左右。0~6月龄时幼鹿生长发育最快,马鹿0~6月龄平均日增重为0.67千克。6月龄时,马鹿体重可达140千克,18个月龄达210千克。鹿14~16月龄可发情配种,2岁时可产仔,公鹿在生后5个月内长出初角茸。扩展资料马鹿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9~10月份发情交配,孕期8个多月,每胎1仔。马鹿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四川、西藏等地。鹿茸产量很高,是名贵中药材。已广为养殖。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马鹿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梅花鹿
马鹿与梅花鹿的区别
(一)体型不同;(二)外观不同:(三)生存环境不同:(四)生存国家不同。梅花鹿,学名:Cervusnippon. 马鹿,学名:Cervuselaphus. 首先,从体型上来比较: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而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其次,从外观上来比较:梅花鹿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臀斑白色,故称“梅花鹿”,其中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马鹿体形似骏马而得名,身体呈深褐色,背部及两侧有一些白色斑点。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茸角的第二叉紧靠于眉叉。夏毛较短,没有绒毛,一般为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再者,梅花鹿和马鹿的生存环境不同:梅花鹿一般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晨昏活动。而马鹿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最后分布国家不同:梅花鹿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和俄罗斯。而马鹿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北非等。
马 鹿 别名赤鹿、八叉鹿、白臀鹿,属于偶蹄目鹿科,拉丁学名Cervus elaphus,英文名red deer。 大型鹿类,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夏毛短,通体呈赤褐色,冬毛灰棕色。 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盖整个臀部,与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 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9~10月份发情交配,孕期8个多月,每胎1仔。 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四川、西藏等地。鹿茸产量很高,是名贵中药材。已广为养殖。 梅花鹿 别 名 花鹿、鹿 学 名 Cervus nippon 英文名 sika deer 鹿 科 Cervidae 分 布 东北、安徽、江西和四川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梅花鹿是一种中型鹿,体长140~170厘米,肩高85~100厘米,成年体重100~150千克,雌鹿较小。雄鹿有角,一般四叉。背中央有暗褐色背线。尾短,背面黑色,腹面白色。夏毛棕黄色,遍布鲜明的白色梅花斑点,故称“梅花鹿”。臀斑白色。 生活于森林边缘或山地草原地区。季节不同,栖息地也有所改变。雄鹿平时独居,发情交配时归群。晨昏活动,以青草树叶为食,好舔食盐碱。9~11月份发情交配,雄鹿间争雌很激烈,各自占有一定的地盘范围,次年4~6月份产仔,每胎l仔,幼仔身上有白色斑点。梅花鹿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历史上捕捉猎杀过度,野生数量极少,现人工养殖种群已达数十万只。
马 鹿 别名赤鹿、八叉鹿、白臀鹿,属于偶蹄目鹿科,拉丁学名Cervus elaphus,英文名red deer。 大型鹿类,体长180厘米左右,肩高110~130厘米,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叉,最多8个叉。夏毛短,通体呈赤褐色,冬毛灰棕色。 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盖整个臀部,与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 生活于高山森林或草原地区。喜欢群居。夏季多在夜间和清晨活动,冬季多在白天活动。善于奔跑和游泳。以各种草、树叶、嫩枝、树皮和果实等为食,喜欢舔食盐碱。9~10月份发情交配,孕期8个多月,每胎1仔。 分布于东北、西北和四川、西藏等地。鹿茸产量很高,是名贵中药材。已广为养殖。

文章TAG:赤鹿  马鹿  哪些  生物  赤鹿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