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请问白菜具体有哪几个品种啊谢谢

白菜品种有黄牙白,小白菜,上海青,大白菜

请问白菜具体有哪几个品种啊谢谢

2,大白菜有多少种

白菜种类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绿、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南方的大白菜是北方引种的,其品种有乌金白、蚕白菜、鸡冠白、雪里青等。

大白菜有多少种

3,小白菜什么品种好

是由上海市郊区引入的白菜品种,济南等地普遍栽培。叶片卵圆形,全缘,叶面平滑,叶色深绿,叶片厚。叶柄扁平微凹,肥厚,淡绿色。长成的植株呈短筒形,基部粗,近叶柄处束腰,株高25—30厘米,莲座直径达30厘米。 四月慢比较抗寒,冬性强,春季栽培不易抽薹。阳畦育苗苗龄50—60天;定植后35—50天收获。四月慢品质好,纤维少,是目前春季栽培的主栽品种。 五月慢是由上海市郊区引入的白菜品种。植株生长势强,生长期较四月慢略长、叶片卵圆形,叶脉细、稀,叶色偏深绿,叶缘全缘。叶柄扁平,微凹,白绿色。长成的植株,株形似四月慢,株高30厘米,莲座直径30厘米,单株重可达0.75公斤。 五月慢耐寒,冬性强,春季栽培不易抽薹。适于阳畦育苗,移栽种植或早春露地播种栽培。叶柄较肥厚,纤维少,品质好。 高脚白是江苏省南京市郊区白菜地方品种。叶片长椭圆形,淡绿色,叶缘全缘,叶面平滑,叶脉粗、稀。叶柄扁平,长24厘米,上部宽2厘米;基部宽4厘米,白色,光滑。长成的植株,呈长圆筒形,叶片部位略披张,莲座直径50厘米左右。 高脚白耐热性强,适于秋季栽培,也可在夏季栽培。生长期70一75天。单株重1—1.5公斤,亩产3000一5000公斤。 另外,南京农业大学园艺系和南京市蔬菜研究所,还育成了一批丰产、抗逆性强的白菜杂种一代,可进行引种试种。

小白菜什么品种好

4,请问白菜种类中哪种白菜营养价值高

小白菜营养价值最高  健康时报特约记者 胡必强  油菜、小白菜和大白菜因其物美价廉而成为市场上最常见的蔬菜,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的专家近期对这三种蔬菜的氨基酸含量及几种营养成分作了测定分析和比较。  研究发现,它们所含有的氨基酸种类相同,并且都含有7种必需氨基酸。但其中油菜的氨基酸含量最高,而小白菜的营养价值最大。研究同时指出,北方人喜欢吃的大白菜,其氨基酸含量和营养价值其实都是最低的。  油菜氨基酸含量最高。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侯喜林教授表示,所有的采样品种都由专家露天种植,并且重复3次。实验发现,油菜所含有的氨基酸,除谷氨酸略低于大白菜外,其他几种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小白菜和大白菜的含量,三者中大白菜的氨基酸含量最低。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王旭峰表示,烹调油菜时,可以适当地加热,并加少量油脂烹调,这会让膳食纤维软化,并有利于胡萝卜素的释放和吸收。  小白菜营养价值最大。专家在实验中还对油菜、小白菜和大白菜的营养成分作了测量比较。结果发现,小白菜的可溶性糖含量要明显高于油菜和大白菜。同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维生素C含量也以小白菜为最高,几乎是大白菜的3倍,而油菜的这两种成分也高于大白菜。  北京朝阳医院营养科宋新称,蔬菜所富含的矿物质、维生素、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是身体必需的“四件宝”。应注意的是,这些蔬菜最好先洗后切,忌久放,尤其要避免长时间浸泡。烹调时尽可能做到急火快炒,可加少量淀粉,能有效保护维生素C。
白菜有百菜之王的美称,它营养丰富,据测定,每100克白菜含脂肪0.2克,蛋白质1.1克,碳水化合物2.1克,钙120毫克,磷37毫克,铁0.5毫克。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等。它含有的钙和维生素c甚至比苹果和梨还要高,大量的粗纤维更是许多蔬菜难以比拟。 白菜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人民喜爱的蔬菜之一,它味道鲜美,具有“荤也代,素更有”的特色。如白菜粉丝炖猪肉,酸熘猪肝白菜片,白菜肉糜饺,或菜帮切丝做沙拉食之,爽脆味美,既饱口福,又防病疗病。《千金要方》中记载,白菜“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消渴”,还有消食解酒,清热止咳的功能。它还可以抑制人体对亚硝酸胺的吸收与合成,有防癌抗癌的效果。据日本学者研究认为,白菜抗氧化“锈蚀”的效果与芦笋、菜花不相上下。在防癌食品排行榜中名列第二,对预防乳腺癌有益。我国民间素有用带根白菜120克,佐以生姜、葱白各10克,煨汤服之,防治感冒与咳嗽。取白菜心沸水焯一下切碎,加适量精盐、香醋、白糖、浇以麻油凉拌食之,醒酒颇佳。常取白菜250克与20克虾仁炒食,对肾虚防痿有一定效果。此外将白菜碾压成网状,敷在脸部,经常更换,可消除青年人的粉刺;将它放在大阳穴上,还可以减轻头痛呢!

5,白菜的种类都有什么

大白菜的种类及产地: 大白菜品种很多,按结球类型可分为结球、花心、半结球和散叶四个变种。结球变种是大白菜的最高级变种。项芽发达,叶球充实,品质佳、耐贮运、供应期长、栽培最普遍,这变种又因起源和栽培中心不同分为三个生态型: ①卵圆形,叶球呈卵圆形,球形指数为1.5-2。原产山东半岛,为海洋性生态气候型,要求温和湿润的气候。如福山包头,旅大小根; ②直筒型,叶球细长呈圆筒状,球形指数大于4。原产山东半岛,为海洋性生态气候型,要求温和湿润的气候。如天津青麻叶,绿星70; ③平头型,叶球呈倒圆锥形,球形指数近于1。原产河南中部,为大陆性生态气候型,能适应变化激烈的温度和干燥空气,要求阳光充足。如洛阳包头,太原包头。 生长习性:喜冷凉湿润气候,虽属耐寒蔬菜,但当气温达-8℃以下也会受冻,耐热性较差,除耐热夏大白菜品种以外,一般气温持续在23-25℃以上,生长缓慢,包心松散,易感染病毒病和霜霉病。必须按各类型不同生育期要求,创造条件满足其生长发育,才能发挥其生长潜力,获得高产优质。 ①种子发芽期 从种子萌动到幼苗出主要求较高温度。20-25℃下3-4天出土,先后长出小叶和基生叶,至两者大小略等时,交叉排列成十字形,俗称拉十字,为发芽期结束。 ②幼苗期 大白菜从出苗到长成第一圈叶(一个叶环)早熟种为5片叶,约需12-15天,中晚熟种为8片叶,约需17-18夭,它们的位置相错,排列成圆盘状的叶丛,称团棵。幼苗生长适温为22-25℃。苗期植株小,根系弱,吸收量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应及时供肥水,以培育壮苗。 ③莲座期 自团棵后,叶片继续增多,先后再发生第二、三两个叶环,叶片相互重叠成莲花座,称莲座期,此时叶面积大量增加,长成强大叶丛,心叶开始分化幼小球叶,生长适温为18-22℃,莲座期约经25-30天就进入结球期。要求补充大量肥水,为结球打下物质基础。 ④结球期 莲座期结束后,新叶生长开始形成叶球轮廓,叶球内叶片生长迅速,形成坚实的叶球,结球要求冷凉的气候,适宜的月均温为12-18℃和较低的夜温。昼夜温差大,结球紧,优质,产量高,如温度过高,叶球疏散,纤维多、品质差,过低则生长缓慢产量低。 ⑤抽薹开花期 大白菜在营养生长时期结成的叶球,越冬期间通过低温春化阶段,球内部生长点花芽开始分化,翌年春温度升高,使抽薹开花结实。开花结荚适温为17-22℃。 大白菜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大白菜的营养成分很丰富。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粗纤维以及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由于大白菜营养丰富,味道清鲜适口,做法多种,又耐贮藏,所以是我国人们常年食用的蔬菜。 大白菜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医食兼有的特点。中国医学认为,大白菜味甘,性平,有养胃利水、解热除烦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咳嗽多、咽喉肿痛等症。 大白菜的吃法很多。可取菜心横切加酱油、醋、香油凉拌生吃,也可炒、煨、熘等熟吃。例如:炒大白菜、鸡汤或虾米白菜等,也可做配菜、泡菜、腌菜、酸菜酱菜、风味菜及脱水菜等。如果剁碎作水饺、包子的馅,更为好吃。但白菜滑肠,不可过多冷食,气虚胃寒的人宜少吃。

6,白菜有多少种类

大白菜,又称为“结球白菜”、“黄芽菜”或“窝心白菜”等,是我国的原产和特产蔬菜,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以华北地区为主要产区。大白菜以其细嫩甘脆、汁白如乳的品质,易种植、耐储藏的特性,在我国的蔬菜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秋冬季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蔬。在北方,大白菜被称为“当家菜”、“半年菜”,现已先后引种世界各地。在日本,大白菜叫做“唐人菜”、“山东菜”;在欧美,有人把大白菜叫做“中国甘蓝”。 大白菜虽然起源于我国,但它既不象韭、姜、蒜等蔬菜,在古典文献上可以找到悠久确实的记录,也不象有些原产于中国的蔬菜,在山川野间仍有原始的野生种类可寻。遍览古籍,元代以前并无关于大白菜记载的典籍。根据考证,我国大白菜的历史较短,自元代以后历经明清两朝,迄今约七、八百年,农学家对大白菜深入研究的结论是:它是由南方的小白菜和北方的芜菁天然杂交演化而来的。因此,要探究大白菜的来历,必须从小白菜和芜菁的源头说起。 小白菜,又名青菜、油菜、普通白菜等,古时称“菘”。原产于中国南方。最早的历史记载从西晋开始;芜菁,又称蔓菁,是一种根用芥菜,俗称“辣疙瘩”,原产我国,以西北、华北为主产区。芜菁在我国的栽培年代较久,在先秦文献《诗经》中已被记载,称为“葑菁”,西汉《范胜之书》的蔬菜专篇中亦有“芜菁”的收录。东汉已普遍栽培,桓帝时曾有“横水为灾,五谷不登,令所伤郡国,皆种蔓菁以充饥”的记述。 关于小白菜和芜菁这两种蔬菜的地域特点及演变,西晋稽含所著的《南方草木状》在“芜菁附菘”一节中是这样写的:“芜菁岭峤以南俱无之,偶有,士人因官携种,就彼种之,出地则变为芥,亦橘种江北为枳之义也。至曲江方有菘,彼人谓之秦菘。”南朝萧子显的《南齐书》载:南方有小白菜栽培,称为“菘”。唐苏恭著《唐本草》载有:“蔓菁与菘,产地各异。”宋代陆佃所著《埤雅》一书上说:“菘菜北种,初年半为芜菁,二年菘种都绝。芜菁南种也然。”南宋陈敷在《陈敷农书》也记载:“七月种萝卜、青菜。”青菜即指小白菜。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小白菜和芜菁的产地不同,且在南北引种过程中有发生性状变异的情况,但鉴于当时科技尚不发达,因此人们也就无从知晓小白菜和芜菁的变异是由什么因素所引起的了。史至元代,才有大白菜的出现。忽思慧在《饮膳正要》上第一次将所谓的“菘”直接叫做白菜,并精细绘制成图,从他所描绘的白菜形态来看,已经不再是塌地而生的小白菜了,而是外叶向上拢起,其抱合状态已经进化为结球的大白菜类型了。但不能割裂和漠视的是,从晋到元这漫长的历史,是大白菜在进化过程中经历的从内因到外因、从量变到质变、从偶然到必然引发突变的重要阶段。同时,这一时期的战乱动荡,人民迁徙,南北文化交流,农作物的交互种植,对大白菜的演化起到了促进作用。元朝以后,记述大白菜的典籍渐多,明王世懋著《广百川学海》在“果蔬疏”一节介绍了大白菜的定义和产地,并推荐“燕地黄芽菜”是著名品种。清弘书等所著《授时通考》中赞美大白菜“脆美无滓”,还确切指出:黄芽菜是白菜的别种,决不能与小白菜混为一谈。丁宜曾在《农圃便览》中对大白菜作了较明确的论述,他把大白菜称之为“窝心大白菜”。他介绍了山东地区立秋种小雪收的栽培经验,还介绍霜降后可用草绳将外叶捆起以保护球叶的方法。现代农业科技证明,小白菜和芜菁均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不同亚种,而十字花科蔬菜最易天然杂交,尤其小白菜和芜菁的亲缘关系最近,基本染色体组相同,彼此间天然杂交可育率达百分之百,其亲本后代也能正常生长和繁殖,而且,大白菜的生物特征又介于小白菜和芜菁之间。 蔬菜专家对这两种蔬菜进行人工杂交的结果,也佐证了大白菜是小白菜和芜菁杂交的产物。农学家的进一步推论是:一则由于小白菜和芜菁南北相互引种,两种蔬菜又是同期开花,其亲缘关系又极为密切,在天然受粉的情况下,完全可能天然杂交,出现杂交后代。二则这种杂交后代,属半耐寒性蔬菜,它既要求气候凉爽湿润、昼夜温差适宜,又不遭受冻害,日照、雨量等均符合结球的外界环境条件。而华北的秋季气候、温度和弱碱性土壤特性正符合这些要求,而且又经近千年的进化和培育,才终于出现了结球结实的大白菜。在此需要申明的是,笔者以为,今人称大白菜为“菘”或“菘菜”是一种误称,应该予以澄清改正。
根据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栽培特点,白菜可分为秋冬白菜、春白菜和夏白菜,各包括不同类型品种。①秋冬白菜:中国南方广泛栽培、品种多。株型直立或束腰,以秋冬栽培为主,依叶柄色泽不同分为白梗类型和青梗类型。白梗类型的代表品种有南京矮脚黄、常州长白梗、广东矮脚乌叶、合肥小叶菜等。青梗类型的代表品种有上海矮箕、杭州早油冬、常州青梗菜等。②春白菜:植株多开展,少数直立或微束腰。冬性强、耐寒、丰产。按抽薹早晚和供应期又分为早春菜和晚春菜。早春菜的代表品种有白梗的南京亮白叶、无锡三月白及青梗的杭州晚油冬、上海三月慢等。晚春菜的代表品种有白梗的南京四月白、杭州蚕白菜等及青梗的上海四月慢、五月慢等。③夏白菜、夏秋高温季节栽培,又称“火白菜”、“伏菜”,代表品种有上海火白菜、广州马耳白菜、南京矮杂一号等。

文章TAG:白菜  种类  请问  具体  白菜种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