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鲤鱼是河里的吗

有河里的、也是养殖的!
是河里的。鲤鱼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杂食性,掘寻食物时常把水搅浑,增大混浊度,对于许多动植物都有不利影响。
只要河水没有污染,钓的鲤鱼可以吃,野生的鲤鱼营养价值更高,放心食用。

鲤鱼是河里的吗

2,野生鲤鱼吃什么

小虾、小蟹、水生昆虫、螺、蚬、蚯蚓等,也捕食小鱼和高等植物的碎屑。
野生鲤鱼最喜欢吃什么?
鲤鱼是杂食类,什么都喜欢吃。
小虫子
纯野生的?纯野生的鲤鱼大多是吃螺蛳,藻类,小虾,河岸边风吹到河里的谷物,植物种子什么的。 你用麸皮炒香加泡过的小麦,花生饼,少量颗粒打窝,用酒味螺鲤50%加巨鲤40%速攻1号10%垂钓。注意螺鲤和巨鲤泡3分钟后在加入速攻调整状态。或者用蚯蚓,嫩玉米粒。
当然是吃水草喽

野生鲤鱼吃什么

3,怎样区分鲤鱼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

野生鲤鱼会有捕捞的伤痕,而且体型较小,肉质鲜美,很少有腥味。人工养殖的鲤鱼鱼鳞都比较完好,整齐,通体比较黑,基本市场贩卖的都是养殖的。基本上养殖的整体看起来比野生的神气多啦。我外公就是太湖的以前的一批渔民,每年回去都能吃到野生鲤鱼,国家都某些时候禁止捕捞了。我不爱吃鱼,但是野生鲤鱼真的没有腥味,我可以吃。
实话说,光从伤痕来判断,完全不能够断定野生与养殖的,现在的捕捞技术不同旧时代了(偸鱼的都用刺网,所以一样是养殖的,一样有伤痕),再说人工养殖的在捕捞过程中擦伤也是在所难免的!一般能够通过价格来区分(野生的自然贵),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野生的体型比较长并且苗条,没有养殖的那种傻大个的笨咗,还能够通过鱼吻来判断,野生的鱼吻比较结实并且有磨损,养殖的一般都是白白净净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鲤鱼嘴部靠下的吻须、鳞片、尾鳍下半叶和臀鳍的颜色,是区别野生鲤鱼和饲料鲤鱼的重要因素。  首先,野生鲤鱼嘴部靠下的吻须末端接近眼眶,但饲料鲤鱼的后须末端只到眼眶距离的一半。其次,野生鲤鱼的鳞片颜色为黄色,饲料鲤鱼呈青灰色。  最后,尾鳍下半叶和臀鳍颜色也有明显差别,野生鱼呈较鲜艳的桔红色,饲料鱼为黑灰色,略呈红色。

怎样区分鲤鱼是野生的还是养殖的

4,鲤鱼的特点生活习性以及秘密谁知道

鲤鱼又叫花鱼、红鱼、青鲤、鲤子、鲤拐子等。鲤鱼体型较长而侧扁,体态健美而匀称。鳞片较鲫鱼细,侧线明显。口下位,马蹄形,口的两侧各有不太长的触须一对。头和脊背黑色,尾部金黄色或橘红色,有光泽,腹部白色或黄白色。鼻在两眼前方,明显而灵敏。 鲤鱼生活适应性强,在流水、静水、较深或较浅的水域,都能生活,黑龙江、松花江、滦河、黄河、淮河、长江、闽江和珠江等白浪滔滔的大河大江是它们的故乡。再加上广泛的人工养殖,它们的踪迹遍布全国淡水水域,是广布性鱼类。 在江河、湖沼等自然水域,鲤鱼喜欢生活在温暖、肥沃、杂草丛生的水域下层,喜欢集群活动。最佳生活水温是15~30℃,低于或高于这个水温的范围,行动迟钝,觅食也不活跃。食性较杂,幼鱼吃浮游动物、孑孓和其他昆虫的水生幼虫;成鱼吃螺、蚌、蚬、小虾、孑孓、水生昆虫等低栖动物,以及水草、树叶、草根、丝状藻类、植物碎屑等。人工投饵,喜欢吃麦麸、酒糟、豆饼、蚕蛹等。钓鱼可用蚯蚓、小虾,蜂蛹、地蚕、油葫芦、半熟的鲜薯丁、豆饼、白米饭粒、面筋等。期中素饵以半熟的鲜薯丁最好,其次是年糕饵和酒浸的鲜嫩玉米粒 等。 鲤鱼在水底觅食时,是用吻和胸鳍搅动水底泥沙,把吻伸向下方寻找食物。因此,鲤鱼觅食时,水底发出阵阵成团的气泡,一些水底杂屑也被搅动起来,杂屑伴随这气泡不时漂到水面上。鲤鱼靠视觉、嗅觉、触觉觅食,行动谨慎,特别是大鲤鱼往往在它们认为安全的“鱼道”活动,行动路线比较固定,垂钓者这时如能投钓于鲤鱼觅食行进路线的前方,常能钓到正在觅食的鲤鱼。鲤鱼虽然贪食,胆警惕性高,它在吃饵时十分谨慎,往往先围着悬在水中的钓饵绕来绕去地游动,有时还用尾鳍拍打试探,当它认为无异常时才咬钩吞饵。 鲤鱼的寿命较长,大江大河里野生的鲤鱼,寿命约二三十年,个别的能活到百年左右。因此,鲤鱼的体型较大,一二十公斤的屡见不鲜,但上钩的鲤鱼多在0.5~1公斤之间。

5,野生鲤鱼要多大才自己繁殖

第3年可以成熟。一般情况下,适龄的雄鱼在两年以上、雌鱼在三年以上就可以进行繁殖。而比较适宜的繁殖期雄鱼在3~6龄,雌鱼在4~10龄左右。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扩展资料:生殖季节:雌鱼腹柔软呈圆囊形,肛门和生殖孔较大,略红而突出;雄鱼腹部较小,鳃盖、胸、腹鳍具有明显的副性征“追星”,肛门和生殖孔内凹,不红肿,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当水温上升并稳定在16℃以上便可催产。通常在清明至谷雨期间,寒潮过后,气温回升并稳定时即可催产。整个早繁期间共催产3批,孵化出仔鱼5094万尾。多次孵化结果显示:第二批比第一、三批试验的孵化率分别降低了15.38%、7.18%。这是因为第一次孵化完接着第二次孵化,环道中卵产生的孵化酶没有完全消失导致少量卵过早破膜。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鲤鱼
第3年可以成熟。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绿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原产亚洲,後引进欧洲、北美及其他地区。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杂食性,掘寻食物时常把水搅浑,增大混浊度,对很多动植物有不利影响。因此,常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人们要花很大力量才能除掉它。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绿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及其他地区。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杂食性,掘寻食物时常把水搅浑,增大混浊度,对很多动植物有不利影响。因此,鲤鱼常被认为是不受欢迎的,人们要花很大力量才能除掉它。鲤鱼(14张)冬天,鲤进入冬眠状态,沉伏於河底,不吃任何东西。春天产卵,雌鱼常在浅水带的植物或碎石屑上产大量的卵,卵在4~8天后孵化。鲤生长很快,大约第三年达到性成熟,在饲养条件下,可以活40年以上。长度平均35公分(14吋)左右,但最大可超过100公分(40吋),重22公斤(49磅)以上。鲤常被养殖,以供食用,特别在欧、亚二洲,每水域能生产出大量的鱼。是家养的变种。鲤的两个养殖品种是锦鲤(mirror carp,具少数大鳞)和草鲤(leather carp,几乎无鳞)。黑鲫(Carassius carassius)是鲤的一个无须的欧洲近缘种。鲤鱼(6张)鲤鱼是在亚洲原产的温带性淡水鱼。喜欢生活在平原上的暖和湖泊,或水流缓慢的河川里。分布在除澳洲和南美洲外的全世界。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做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背鳍的根部长,没有脂鳍,通常口边有须,但也有的没有须。口腔的深处有咽喉齿,用来磨碎食物。鲤鱼的种类很多,约有2900种。详见百度百科。

6,鲤鱼的种类

1、野生种:各地各水系的野生鲤鱼,一般在当地都有一定的养殖规模。如元江鲤、华南鲤、黑龙江野鲤、湘江野鲤、黄河鲤、杞麓鲤和柏氏鲤等。它们有优良的遗传特性,是宝贵的种质资源,其中许多已成为育种亲本的原始材料。2、人工选育品种:通过对野生种(地方品种)的系统选育,获得了兴国红鲤、荷包红鲤、德国镜鲤选育系、万安玻璃红鲤和荷包红鲤抗寒品系等有实用价值的品种,作为养殖对象或作为遗传改良和杂交的亲本。建鲤:以荷包红鲤与元江鲤杂交后代作基础群,结合家系选育,系间杂交及雌核发育技术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优良新品种。具有生长快、体型体色优、肉质肉味好、饲料转化率高、性温顺易驯养易捕、适应性抗病力强、适宜全国各地多种方式饲养等优点,明显优于国内现有鲤鱼和国外引进品种,能普遍增产30%以上。已推广苗种50亿尾,推广面积超过60万公顷,年产量达100万吨,约占全国鲤鱼养殖总产量的50%,成为我国最主要的鲤鱼养殖品种。3、杂交种:鲤鱼不同品种间的杂交产生明显的杂种优势,并已推广的杂交种主要有:丰鲤、荷元鲤、颖鲤)、岳鲤、三杂交鲤和芙蓉鲤等。杂交鲤只能利用杂种当代,第二代难以保留其优良性状,所以需保留亲本,每年进行杂交制种。养殖规模较大的杂交鲤主要有丰鲤、颖鲤和荷元鲤等。丰鲤生长速度快,鱼种阶段的生长速度为兴国红鲤的1.5~1.62倍,散鳞镜鲤的2.4倍。颖鲤具有三品系杂交的生长优势,当年个体增重平均比双亲快47%,2龄颖鲤个体增重平均比双亲快60.1%。荷元鲤生长快、适应性强、病害少、起捕率较高,与亲本相比杂种优势明显。4、其他遗传改良种类:湘云鲤是用四倍体种群繁殖的三倍体鲤鱼,具有生长速度快、肉质肉味好、抗病能力强等优点,已推广应用,受到养殖户欢迎。把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受精卵获得的比对照鱼生长快达50%的转基因鲤鱼,已完成实验室试验,并批准进行中试和环境释放试验,有可能成为我国第一个上市的转基因动物。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的鲤鲫核质杂种鱼,作为颖鲤的父本已成功应用于育种和生产实践。全雌鲤是雌核发育结合性逆转技术培育成的,生长速度比雄性个体和雌雄混合群体快。扩展资料:鲤鱼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荤素兼食。饵谱广泛,吻骨发达,常拱泥摄食。鲤鱼又是低等变温动物,体温随水温变化而变化,无须靠消耗能量以维持恒定体温,所以需饵摄食总量并不大。同时鲤鱼与多数淡水鱼一样属于无胃鱼种,且肠道细短,新陈代谢速度快,故摄食习性为少吃勤食。鲤鱼的消化功能同水温关系极大,摄食的季节性很强。鲤鱼虽属底栖性鱼类,但这并不是说它的活动区域一成不变。季候变化、水温冷暖。风力风向、气压高低、朔望更替、水质清浊、水流大小、水位涨落、水体溶氧、饵物环境等,都会随时改变鱼儿的活动区域,使它们常常进行较大幅度的位置移动,若在较大水域,这便叫做“洄游”。鲤鱼同其他淡水鱼相比,有共同习性也有特殊习性。这些习性主要是由繁殖需要、索饵需要、趋氧生存需要决定的。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鲤鱼
鲤的两个养殖品种是镜鲤(mirror carp,具少数大鳞)和草鲤(leather carp,几乎无鳞)。黑鲫(Carassius carassius)是鲤的一个无须的欧洲近缘种鲤鱼呈柳叶形,背略隆起,嘴上有须,鳞片大且紧,鳍齐全且典型,肉多刺少。按生长水域的不同,鲤鱼可分为河鲤鱼、江鲤鱼、池鲤鱼。河鲤鱼,体色金黄,有金属光泽,胸、尾鳍带红色,肉脆嫩,味鲜美,质量最好。江鲤鱼,鳞内皆为白色,体肥,尾秃,肉质发面,肉略有酸味。池鲤鱼,青黑鳞,刺硬。泥土味较浓,但肉质较为细嫩。
鲤鱼的种类很多,约有2900种。其中鲤鱼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如红鲤、团鲤、草鲤、锦鲤、火鲤、芙蓉鲤、荷包鲤等。品种不同,其体态颜色各异,深受喜爱。鱼类,中文别名:鲤拐子、鲤子。鲤科(cyprinidae)中粗强的褐色鱼,学名cyprinus carpio。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杂食性。鳞大,上腭两侧各有二须,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鲤鱼俗称鲤拐子、毛子等,隶属于鲤科。身体侧扁而腹部圆,口呈马蹄形,须2对。背鳍基部较长,背鳍和臀鳍均有一根粗壮带锯齿的硬棘。体侧金黄色,尾鳍下叶橙红色。鲤鱼平时多栖息于江河、湖泊、水库、池沼的水草丛生的水体底层,以食底栖动物为主。其适应性强,耐寒、耐碱、耐缺氧。在流水或静水中均能产卵,产卵场所多在水草丛中,卵粘附于水草上发育。鲤鱼是淡水鱼类中品种最多、分布最广、养殖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者之一。味甘,性平,无毒。

文章TAG:野生  河里  的吗  野生鲤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