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对土地使用制度的几点思考

刘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副局长、国土资源部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改革,我国启动了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将原来的无偿、无限期、不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改为有偿、有限、流动的土地使用制度。新的土地使用制度是在政府这只加强土地管理和调控的有形之手和发挥土地市场作用的无形之手的密切配合和共同作用下实施的。新的土地使用制度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6年7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了我国土地管理和调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如建设总量增长过快用地、工业过度扩张用地、占用耕地过多等。同年,国务院决定暂停批准《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送审稿)》,要求“着眼长远,深入研究,继续推进,编制好具有历史性、危机性、战略性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

5、土地利用程度指哪些

土地资源的重要性、有限性和稀缺性客观上要求人们节约使用土地,努力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及其创造的效益。中国的实践表明,土地政策和管理制度的合理性对土地利用的效率和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资源科学的角度,运用法经济学原理,研究土地政策对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的影响,对于今后制定合理的土地开发政策,保证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效益,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本文选择深圳经济特区(1980-2002年)的土地政策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理论分析、实证分析和统计模型分析等方法,研究土地政策变化对土地经济效益和利用效率的影响,并分析影响机制。本文首先系统回顾了特区的产权制度、地租和地价制度的演变过程和阶段特征。

6、农村土地是什么 用地性质

农村土地的性质用地分为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农民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业 用地土地是否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业生产。又称农业用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田间道路及其他一切占用的土地农业生产性建筑物等。1985年世界农业 用地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4.7%(不包括南极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这一比例正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延伸资料:土地所有权是土地所有者在国家法律保护下,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由使用和处分其土地的权利。土地所有权有三层含义:一是土地所有者可以自由使用和处分自己所有的土地,并有权获得收益;二是得到法律确认和保护;第三,权利是在法律范围内行使的,即权利受到法律的限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土地管理法》,中国的土地所有权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社会主义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

7、 农业 用地土地使用年限是怎么样的?

1,农业 用地土地使用年限是多少?农业 用地又称农用地。指直接或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面、农田水利设施用地(如水库、堤坝、堤防、排灌沟渠等。),以及田间道路和所有其他农业生产性建筑等占用的土地。1985年世界农业 用地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64.7%(不包括南极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这一比例正以惊人的速度下降。

二。管理模式生产设施用地和辅助设施用地是直接使用或服务农业生产,其性质与非农业建设项目用地不同,建设农业设施,经营者应当拟定设施建设方案,并与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用地协议。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应当依法签订土地流转合同。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文章TAG:用地  波兰  农业  波兰农业用地怎么样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