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中药蔓荆子生长于什么地方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果实,其生长在海滨、沙滩、湖畔等处。

中药蔓荆子生长于什么地方

2,曼荆是什么植物怎么吃好吃

应该是做药吧!我们这河边沙滩田边好多,收集其果实做药。治感冒风热、神经性头痛,风湿骨痛;蔓荆的果实又可提取芳香油。
我也刚发现的啊 看我名字

曼荆是什么植物怎么吃好吃

3,蔓荆子和单叶蔓荆子有什么分别

单叶蔓荆,马鞭草科,灌木。具地面匍匐茎,节上生根,以此适应海滩沙地生活条件。广布于沿海岸边,可作为海滨防沙造林树种。花后结果,入中药,称蔓荆子,治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等症。
虽然我很聪明,但这么说真的难到我了

蔓荆子和单叶蔓荆子有什么分别

4,蔓荆子怎么读音才是正确的呢

manjingzi蔓荆子,中药名。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山东、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归肺、膀胱、肝经。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常用于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5,曼荆子木根

蔓荆子,中药名。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或蔓荆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山东、江西、浙江、福建等省。味辛、苦,性微寒。归肺、膀胱、肝经。其主要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除湿处关节。常用于外感头痛,偏正头风,昏晕目暗,赤眼多泪,目睛内痛,齿龈肿痛,湿痹拘挛。 蔓荆子为马鞭草科落叶小灌木植物,入药的是单叶蔓荆或蔓荆的成熟果实,夏季采收,阴干,生用或炒用。蔓荆子一般长在海边沙滩,是落叶灌木,呈藤状,藤可长达20余米。6~7月开花,10~11月采果,有时到第二年的1月份有二次采果。每亩地可收获200公斤左右。蔓荆子开花的时候,散发出一种幽香,随风传送,所以当地的村民又把它叫作“香姑娘”。这种被叫作“香姑娘”的植物可以固定沙地,你很难想象,那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是由这种貌不惊人的植物发出来的。中医认为,蔓荆子味辛、苦,性微寒,归膀胱、肝、胃经,具有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的功效。《本经》载,蔓荆子“主筋骨间寒热,湿痹拘挛,明目坚齿。”《别录》称其“治头风痛,脑鸣,目泪出”。

6,谁能告诉我蔓箐子是什么植物

别名:蔓荆实、荆子、万荆子、蔓青子、蔓荆、白背木耳、小刀豆藤、白背风、白背草。来源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的果实。生于海边、河湖沙滩上。主产山东、江西、浙江、福建。蔓荆子落叶灌木,高约3m。幼枝四方形,密被细绒毛;老枝圆形,无毛 蔓荆子-原植物。叶对生,倒卵形,长2~5cm,宽1~3cm,先端圆形,下面密生灰白色绒毛。圆锥花序顶生;萼钟形,5齿裂,外面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4;子房4室,密生腺点,柱头2裂,花期7月,果期9月。核果球形,熟后黑色,直径4~6mm。有的表面灰黑色或黑褐色,被灰白色粉霜状茸毛,有纵向浅沟4条,顶端微凹,基部有灰白色宿萼及短果梗。萼长为果实的1/3~2/3,5齿裂,其中2裂较深,密被茸毛。体轻,质坚韧,不易破碎。横切面可见4室,每室有种子1枚。气特异而芳香,味淡、微辛。蔓荆子用于感受风热引起的头痛,临床常与防风、菊花、石膏等配伍应用;对于头风头痛病症,本品又可与藁本、川芎等配伍应用。治风邪所致的目赤肿痛、头目昏暗,常与菊花、川芎、决明子等配伍应用。
蔓菁(mánjīng),又名芜菁又称葑(feng),俗称大头菜,又叫九英菘、合掌菜、结头菜、芣蓝、芥蓝、擘蓝,茄连、撤蓝、玉蔓青等。 原产欧洲,现欧洲、亚洲和美洲均有栽培。分类为十字花科 芸苔属、芸苔种、芜菁亚种。 外型酷似萝卜,株高约20~50公分,地下有圆形或椭圆形直根,小型品种只有几十公克,大型品种重达10公斤以上。叶有羽状复叶或匙状裂叶,具粗毛,花顶生,花冠黄色,根皮有白、淡绿或紫色。

文章TAG:中药  蔓荆子  生长  什么  蔓荆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