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黄鹂

一种黄色羽毛常见鸟类。
下体具细密纵纹、“黄鸟”等。幼鸟偏绿色、眼先。雄性成鸟的鸟体。雌鸟较暗淡而多绿色、翼及尾部均有鲜艳分明的亮黄色和黑色分布,黄鹂是一些中等体型的鸣禽,也有称“黄莺”。体羽一般由全黄色的羽毛组成黄鹂,英文名Oriolus chinensis,是黄鹂科黄鹂属29种鸟类的通称

什么是黄鹂

2,黄鹂是什么鸟

黄鹂 鸟纲雀形目黄鹂科黄鹂属鸟类的通称。羽色鲜黄。共有24种。中国有5种。黑枕黄鹂为典型代表 。黑枕黄鹂又称黄莺,体长22~26厘米,通体鲜黄色 ,自脸侧至后头有1条宽黑纹,翅、尾羽大部为黑色。嘴较粗壮,上嘴先端微下弯并具缺刻,嘴色粉红。翅尖而长,尾为凸形。腿短弱,适于树栖,不善步行。腿、脚铅蓝色。雌鸟羽色染绿,不如雄鸟羽色鲜丽;幼鸟羽色似雌鸟,下体具黑褐色纵纹。主要生活在阔叶林中。取食昆虫,也吃浆果。雄鸟在繁殖期鸣声清脆悦耳。雌雄共同以树皮、麻类纤维、草茎等在水平枝杈间编成吊篮状悬巢。每窝产卵4枚。卵粉红色,杂以稀疏的紫色和玫瑰色斑点,卵壳有光泽。雌鸟孵卵。孵化期13~16天,育雏期约16天。广布于古北界和东洋界。黄鹂属鸟类为著名食虫益鸟,羽色艳丽,鸣声悦耳动听.

黄鹂是什么鸟

3,黄莺鸟的资料

黄鹂,属黄鹂科,又名叫黄莺、黄鸟,广泛分布于我国东部各省。 黄鹂体长约25厘米。体色鲜黄,嘴粗红色,枕部黑羽毛深。雄鸟羽色金黄有光,雌鸟羽色黄中带绿。头部两侧有通过眼周直达枕部的黑纹,翼和尾的中央呈黑色。幼鸟头部无黑,腹部有黑色条纹,直到第三年才逐渐消失。黄鹂自古为我国人民所喜爱,大诗人杜甫曾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赞美它。黄鹂以它的美丽为大自然增添了色彩,是家庭饲养的上乘鸟类之一。
黑枕黄鹂体长约25厘米,通体金黄色,背部稍沾辉绿色;由额、眼、通过眼睛而至枕部有一道宽阔的黑纹;两翅和尾亦大多黑色。虹膜血红色;嘴峰粉红色;脚铅蓝色。黄鹂不但羽衣华丽、鸣声也悦耳,繁殖期雄鸟常发似猫叫的鸣声。鸣  声清脆,富有音韵,略似“ku-ku-li-ku-ku”,“ho-pu-ku”的声音。黄鹂属软食鸟,刚捕获的野生黄鹂,常会因胆怯而拒食渐渐体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开始要进行人工填喂。以长2厘米、宽1.5厘米外裹点颏粉的瘦猪肉或牛、羊肉条填喂,每天4次。注意不要掰伤鸟嘴。同时,在食罐内放入粥状点颏粉,表面撒上一些黄粉幼虫,诱其啄食,并且不放水罐,促使黄鹂饮食罐中表层的水利于“换食”。随着黄鹏自己取食情况,逐渐减少人工填食次数,一般7~10天即可达到完全自己取食。在黄鹂“换食”期间,笼内宜暗,可用画眉的板笼或用其他用笼罩套起的鸟笼。初期尽量保持安静,除填食外不要轻易窥探或惊动,待能自取食后,再逐渐打开笼罩。  野生的黑枕黄鹂繁殖期为5~8月,巢筑在近树梢的水平枝上,呈吊篮状,以麻丝、碎纸、棉絮、草茎等编成。每窝产卵2~4枚,粉红色,带有紫红色的斑点。孵化工作完全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16天。育雏活动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担任。雏鸟的食物全部是昆虫,初期以蛾类的幼虫为主,中期及末期则辅以蛾类和小型的蝉类等。哺育期约为16天,雏鸟离巢后的最初1~2天仍由亲鸟哺食。幼雏出巢后不久,约在8月下旬就开始南返。  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韵律,非常清脆,极其优美,十分悦耳动听。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黄鹂鸣翠柳”、“树树树梢啼晓莺”等。  《世说新语补》载,南朝刘宁时的戴墉最爱听莺,春天他常“携双柑斗酒”出游,问他去哪里;回答说:“往听黄鹂声”。杜甫也爱莺声,他的《斗莺》诗云:“哑咤人家小女儿,半啼半歇隔花枝。”他用拟人手法把花枝后面的莺莺,比成是妙龄少女的歌声。当今,人们常把少女的语音称为”燕语莺音”,大概就是源出于杜甫的诗句吧。  黄莺为树栖性鸟类,不到地面活动,常成对穿梭飞行于绿树丛中,古人称为“莺梭”。巢似摇篮,深环状,用干草、枯枝、竹叶、草茎做成,再用细根、卷须及蛛丝缀合,内铺松针、兽毛、草穗,悬挂于柔弱的枝柯梢头,随风摇曳,很难获取。它的营巢技术,颇似女性的细心和精巧。

黄莺鸟的资料

4,黄莺是什么

一种鸟类
英文名Oriolus chinensis,也有称“黄鹂”、“黄鸟”等,分类上属鸟纲,黄鹂科,主要分布于旧大陆温热带地区,特别是东洋界,有2属28种,我国有1属5种。在我国分布于东部地区,由内蒙古的东北部、东北、华北地区,往南直到广东、云南,西达陕西、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为夏候鸟;在台湾、海南为留鸟。   黑枕黄鹂体长约25厘米,通体金黄色,背部稍沾辉绿色;由额、眼、通过眼睛而至枕部有一道宽阔的黑纹;两翅和尾亦大多黑色。虹膜血红色;嘴峰粉红色;脚铅蓝色。黄鹂不但羽衣华丽、鸣声也悦耳,繁殖期雄鸟常发似猫叫的鸣声。鸣声清脆,富有音韵,略似“ku-ku-li-ku-ku”,“ho-pu-ku”的声音。黄鹂属软食鸟,刚捕获的野生黄鹂,常会因胆怯而拒食渐渐体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开始要进行人工填喂。以长2厘米、宽1.5厘米外裹点颏粉的瘦猪肉或牛、羊肉条填喂,每天4次。注意不要掰伤鸟嘴。同时,在食罐内放入粥状点颏粉,表面撒上一些黄粉幼虫,诱其啄食,并且不放水罐,促使黄鹂饮食罐中表层的水利于“换食”。随着黄鹏自己取食情况,逐渐减少人工填食次数,一般7~10天即可达到完全自己取食。在黄鹂“换食”期间,笼内宜暗,可用画眉的板笼或用其他用笼罩套起的鸟笼。初期尽量保持安静,除填食外不要轻易窥探或惊动,待能自取食后,再逐渐打开笼罩。   野生的黑枕黄鹂繁殖期为5~8月,巢筑在近树梢的水平枝上,呈吊篮状,以麻丝、碎纸、棉絮、草茎等编成。每窝产卵2~4枚,粉红色,带有紫红色的斑点。孵化工作完全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16天。育雏活动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担任。雏鸟的食物全部是昆虫,初期以蛾类的幼虫为主,中期及末期则辅以蛾类和小型的蝉类等。哺育期约为16天,雏鸟离巢后的最初1~2天仍由亲鸟哺食。幼雏出巢后不久,约在8月下旬就开始南返。   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韵律,非常清脆,极其优美,十分悦耳动听。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黄鹂鸣翠柳”、“树树树梢啼晓莺”等。   《世说新语补》载,南朝刘宁时的戴墉最爱听莺,春天他常“携双柑斗酒”出游,问他去哪里;回答说:“往听黄鹂声”。杜甫也爱莺声,他的《斗莺》诗云:“哑咤人家小女儿,半啼半歇隔花枝。”他用拟人手法把花枝后面的莺莺,比成是妙龄少女的歌声。当今,人们常把少女的语音称为”燕语莺音”,大概就是源出于杜甫的诗句吧。   黄莺为树栖性鸟类,不到地面活动,常成对穿梭飞行于绿树丛中,古人称为“莺梭”。巢似摇篮,深环状,用干草、枯枝、竹叶、草茎做成,再用细根、卷须及蛛丝缀合,内铺松针、兽毛、草穗,悬挂于柔弱的枝柯梢头,随风摇曳,很难获取。它的营巢技术,颇似女性的细心和精巧。
就是黄鹂
黑枕黄鹂
黄鹂
黄鹂鸟
是一种很好看的小鸟

5,黄莺鸟又叫什么名字

黄莺   英文名oriolus chinensis,也有称“黄鹂”、“黄鸟”等,分类上属鸟纲,黄鹂科,主要分布于旧大陆温热带地区,特别是东洋界,有2属28种,我国有1属5种。在我国分布于东部地区,由内蒙古的东北部、东北、华北地区,往南直到广东、云南,西达陕西、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为夏候鸟;在台湾、海南为留鸟。    黑枕黄鹂体长约25厘米,通体金黄色,背部稍沾辉绿色;由额、眼、通过眼睛而至枕部有一道宽阔的黑纹;两翅和尾亦大多黑色。虹膜血红色;嘴峰粉红色;脚铅蓝色。黄鹂不但羽衣华丽、鸣声也悦耳,繁殖期雄鸟常发似猫叫的鸣声。鸣声清脆,富有音韵,略似“ku-ku-li-ku-ku”,“ho-pu-ku”的声音。黄鹂属软食鸟,刚捕获的野生黄鹂,常会因胆怯而拒食渐渐体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开始要进行人工填喂。以长2厘米、宽1.5厘米外裹点颏粉的瘦猪肉或牛、羊肉条填喂,每天4次。注意不要掰伤鸟嘴。同时,在食罐内放入粥状点颏粉,表面撒上一些黄粉幼虫,诱其啄食,并且不放水罐,促使黄鹂饮食罐中表层的水利于“换食”。随着黄鹏自己取食情况,逐渐减少人工填食次数,一般7~10天即可达到完全自己取食。在黄鹂“换食”期间,笼内宜暗,可用画眉的板笼或用其他用笼罩套起的鸟笼。初期尽量保持安静,除填食外不要轻易窥探或惊动,待能自取食后,再逐渐打开笼罩。    野生的黑枕黄鹂繁殖期为5~8月,巢筑在近树梢的水平枝上,呈吊篮状,以麻丝、碎纸、棉絮、草茎等编成。每窝产卵2~4枚,粉红色,带有紫红色的斑点。孵化工作完全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16天。育雏活动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担任。雏鸟的食物全部是昆虫,初期以蛾类的幼虫为主,中期及末期则辅以蛾类和小型的蝉类等。哺育期约为16天,雏鸟离巢后的最初1~2天仍由亲鸟哺食。幼雏出巢后不久,约在8月下旬就开始南返。   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韵律,非常清脆,极其优美,十分悦耳动听。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黄鹂鸣翠柳”、“树树树梢啼晓莺”等。   《世说新语补》载,南朝刘宁时的戴墉最爱听莺,春天他常“携双柑斗酒”出游,问他去哪里;回答说:“往听黄鹂声”。杜甫也爱莺声,他的《斗莺》诗云:“哑咤人家小女儿,半啼半歇隔花枝。”他用拟人手法把花枝后面的莺莺,比成是妙龄少女的歌声。当今,人们常把少女的语音称为”燕语莺音”,大概就是源出于杜甫的诗句吧。   黄莺为树栖性鸟类,不到地面活动,常成对穿梭飞行于绿树丛中,古人称为“莺梭”。。巢似摇篮,深环状,用干草、枯枝、竹叶、草茎做成,再用细根、卷须及蛛丝缀合,内铺松针、兽毛、草穗,悬挂于柔弱的枝柯梢头,随风摇曳,很难获取。它的营巢技术,颇似女性的细心和精巧。
黄鹂,雀形目中等体型的鸣禽,也有称"黄莺"、"黄鸟"等,黄鹂是一些中等体型的鸣禽,是黄鹂科黄鹂属29种鸟类的通称。体羽一般由全黄色的羽毛组成。雄性成鸟的鸟体、眼先、翼及尾部均有鲜艳分明的亮黄色和黑色分布。雌鸟较暗淡而多绿色。幼鸟偏绿色,下体具细密纵纹

6,黄莺鸟的介绍

黄莺:英文名Oriolus chinensis,也有称“黄鹂”、“黄鸟”等,分类上属鸟纲,黄鹂科,主要分布于旧大陆温热带地区,特别是东洋界,有2属28种,我国有1属5种。在我国分布于东部地区,由内蒙古的东北部、东北、华北地区,往南直到广东、云南,西达陕西、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为夏候鸟;在台湾、海南为留鸟。黄鹂属 软食鸟,刚捕获的野生黄鹂,常会因胆怯而拒食渐渐体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开始要进行人工填喂。以长2厘米、宽1.5厘米外裹点颏粉的瘦猪肉或牛、羊肉条填喂,每天4次。注意不要掰伤鸟嘴。同时,在食罐内放入粥状点颏粉,表面撒上一些黄粉幼虫,诱其啄食,并且不放水罐,促使黄鹂饮食罐中表层的水利于“换食”。随着黄鹏自己取食情况,逐渐减少人工填食次数,一般7~10天即可达到完全自己取食。在黄鹂“换食”期间,笼内宜暗,可用画眉的板笼或用其他用笼罩套起的鸟笼。初期尽量保持安静,除填食外不要轻易窥探或惊动,待能自取食后,再逐渐打开笼罩。野生的黑枕黄鹂繁殖期为5~8月,巢筑在近树梢的水平枝上,呈吊篮状,以麻丝、碎纸、棉絮、草茎等编成。每窝产卵2~4枚,粉红色,带有紫红色的斑点。孵化工作完全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16天。育雏活动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担任。雏鸟的食物全部是昆虫,初期以蛾类的幼虫为主,中期及末期则辅以蛾类和小型的蝉类等。哺育期约为16天,雏鸟离巢后的最初1~2天仍由亲鸟哺食。幼雏出巢后不久,约在8月下旬就开始南返。 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韵律,宛转似笙簧,清脆如织机,十分悦耳动听。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织锦机边莺语频”、“树树树梢啼晓莺”等。
黄莺,英文名Oriolus chinensis,也有称“黄鹂”、“黄鸟”等,分类上属鸟纲,黄鹂科,主要分布于旧大陆温热带地区,特别是东洋界,有2属28种,我国有1属5种。在我国分布于东部地区,由内蒙古的东北部、东北、华北地区,往南直到广东、云南,西达陕西、甘肃南部和四川西部等地。为夏候鸟;在台湾、海南为留鸟。另有,同名的抗日烈士、配音演员、湖南中医药大学副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院副主任医师、吉林艺术学院教授和南昌市百花洲小学教师黄莺。 黑枕黄鹂体长约25厘米,通体金黄色,背部稍沾辉绿色;由额、眼、通过眼睛而至枕部有一道宽阔的黑纹;两翅和尾亦大多黑色。虹膜血红色;嘴峰粉红色;脚铅蓝色。黄鹂不但羽衣华丽、鸣声也悦耳,繁殖期雄鸟常发似猫叫的鸣声。鸣声清脆,富有音韵,略似“ku-ku-li-ku-ku”,“ho-pu-ku”的声音。黄鹂属软食鸟,刚捕获的野生黄鹂,常会因胆怯而拒食渐渐体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开始要进行人工填喂。以长2厘米、宽1.5厘米外裹点颏粉的瘦猪肉或牛、羊肉条填喂,每天4次。注意不要掰伤鸟嘴。同时,在食罐内放入粥状点颏粉,表面撒上一些黄粉幼虫,诱其啄食,并且不放水罐,促使黄鹂饮食罐中表层的水利于“换食”。随着黄鹏自己取食情况,逐渐减少人工填食次数,一般7~10天即可达到完全自己取食。在黄鹂“换食”期间,笼内宜暗,可用画眉的板笼或用其他用笼罩套起的鸟笼。初期尽量保持安静,除填食外不要轻易窥探或惊动,待能自取食后,再逐渐打开笼罩。野生的黑 黄莺(20张)枕黄鹂繁殖期为5~8月,巢筑在近树梢的水平枝上,呈吊篮状,以麻丝、碎纸、棉絮、草茎等编成。每窝产卵2~4枚,粉红色,带有紫红色的斑点。孵化工作完全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16天。育雏活动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担任。雏鸟的食物全部是昆虫,初期以蛾类的幼虫为主,中期及末期则辅以蛾类和小型的蝉类等。哺育期约为16天,雏鸟离巢后的最初1~2天仍由亲鸟哺食。幼雏出巢后不久,约在8月下旬就开始南返。 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韵律,非常清脆,极其优美,十分悦耳动听。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黄鹂鸣翠柳”、“树树树梢啼晓莺”等。《世说新语补》载,南朝刘宁时的戴墉最爱听莺,春天他常“携双柑斗酒”出游,问他去哪里;回答说:“往听黄鹂声”。杜甫也爱莺声,他的《斗莺》诗云:“哑咤人家小女儿,半啼半歇隔花枝。”他用拟人手法把花枝后面的莺莺,比成是妙龄少女的歌声。当今,人们常把少女的语音称为”燕语莺音”,大概就是源出于杜甫的诗句吧。黄莺为树栖性鸟类,不到地面活动,常成对穿梭飞行于绿树丛中,古人称为“莺梭”。巢似摇篮,深环状,用干草、枯枝、竹叶、草茎做成,再用细根、卷须及蛛丝缀合,内铺松针、兽毛、草穗,悬挂于柔弱的枝柯梢头,随风摇曳,很难获取。它的营巢技术,颇似女性的细心和精巧。
黑枕黄鹂体长约25厘米,通体金黄色,背部稍沾辉绿色;由额、眼、通过眼睛而至枕部有一道宽阔的黑纹;两翅和尾亦大多黑色。虹膜血红色;嘴峰粉红色;脚铅蓝色。黄鹂不但羽衣华丽、鸣声也悦耳,繁殖期雄鸟常发似猫叫的鸣声。鸣  声清脆,富有音韵,略似“ku-ku-li-ku-ku”,“ho-pu-ku”的声音。黄鹂属软食鸟,刚捕获的野生黄鹂,常会因胆怯而拒食渐渐体力衰竭而死亡,因此开始要进行人工填喂。以长2厘米、宽1.5厘米外裹点颏粉的瘦猪肉或牛、羊肉条填喂,每天4次。注意不要掰伤鸟嘴。同时,在食罐内放入粥状点颏粉,表面撒上一些黄粉幼虫,诱其啄食,并且不放水罐,促使黄鹂饮食罐中表层的水利于“换食”。随着黄鹏自己取食情况,逐渐减少人工填食次数,一般7~10天即可达到完全自己取食。在黄鹂“换食”期间,笼内宜暗,可用画眉的板笼或用其他用笼罩套起的鸟笼。初期尽量保持安静,除填食外不要轻易窥探或惊动,待能自取食后,再逐渐打开笼罩。  野生的黑枕黄鹂繁殖期为5~8月,巢筑在近树梢的水平枝上,呈吊篮状,以麻丝、碎纸、棉絮、草茎等编成。每窝产卵2~4枚,粉红色,带有紫红色的斑点。孵化工作完全由雌鸟担任,孵化期14~16天。育雏活动由雄鸟和雌鸟共同担任。雏鸟的食物全部是昆虫,初期以蛾类的幼虫为主,中期及末期则辅以蛾类和小型的蝉类等。哺育期约为16天,雏鸟离巢后的最初1~2天仍由亲鸟哺食。幼雏出巢后不久,约在8月下旬就开始南返。  黄莺是大自然的“歌唱家”。鸣声圆润嘹亮,低昂有致,富有韵律,非常清脆,极其优美,十分悦耳动听。古人把它的鸣啭称为“莺歌”、“黄簧”,是诗人经常歌咏的对象。古人以莺音入诗者,如“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莺歌暖正繁”、“暖入黄簧舌渐调”、“夏木阴阴啭黄莺”、“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黄鹂鸣翠柳”、“树树树梢啼晓莺”等。  《世说新语补》载,南朝刘宁时的戴墉最爱听莺,春天他常“携双柑斗酒”出游,问他去哪里;回答说:“往听黄鹂声”。杜甫也爱莺声,他的《斗莺》诗云:“哑咤人家小女儿,半啼半歇隔花枝。”他用拟人手法把花枝后面的莺莺,比成是妙龄少女的歌声。当今,人们常把少女的语音称为”燕语莺音”,大概就是源出于杜甫的诗句吧。  黄莺为树栖性鸟类,不到地面活动,常成对穿梭飞行于绿树丛中,古人称为“莺梭”。巢似摇篮,深环状,用干草、枯枝、竹叶、草茎做成,再用细根、卷须及蛛丝缀合,内铺松针、兽毛、草穗,悬挂于柔弱的枝柯梢头,随风摇曳,很难获取。它的营巢技术,颇似女性的细心和精巧。

文章TAG:黄莺  什么  黄鹂  黄莺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