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包树,关于面包树的介绍
来源:整理 编辑:农业技术 2025-01-14 02:47:27
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面包树的介绍
又称罗蜜树、马槟榔、面磅树。原产于马来半岛以及波利尼亚,如今因人类传播而分布玻里尼西亚,印度南部,加勒比地区等热带地区。果实可食用,风味类似面包,因此而得名。 “面包树”原产于南太平洋一些岛屿国家,如斐济、玻里尼西亚、塔西提等。在巴西、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和非洲热带地区均有种植。我国的广东和台湾等地都有种植。
常绿乔木,一般高10多米,最高可达40多米。树干粗壮,枝叶茂盛,叶大而美,一叶三色。雌雄同株,雌花丛集成球形,雄花集成穗状。在它的枝条上、树干上直到根部,都能结果,结果的时间一年内有9个月。每个果实是由一个花序形成的聚花果,果肉充实,味道香甜,营养很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丰富的维生素A和B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
2,世界上有面包树吗
科属:常绿乔木、桑科
面包树是热带地区的重要食物,原产於马来群岛。据说是由阿美族的祖先,乘小木船由海外带入种子,在台湾东部种植,再逐渐推展到全省各地。
属於常绿乔木的面包树,植株高大可达30公尺,叶片很大,最长可至50公分。在4~5月开花,果实在7月中旬开始成熟,产期可到9月。因富含淀粉,果肉疏松,味甜,风味类似面包,故名「面包树」。
面包果平均重量在0.5~1公斤,原产地可达四公斤。未熟果外观为黄绿色,果肉呈白色,海绵质,富含纤维素及淀粉,可以熟食。一般采收适期以果实表面呈橙黄色而分泌乳液,但果皮仍带绿色时为宜。过熟时转为浓黄色,会从树上掉落。每粒果实的种子约30~80粒,藏於果肉中,种子风味类似花生米,深受喜爱
3,世界上真的有所谓的面包树吗
是的!
面包树(Artocarpus altilis),桑科菠萝蜜属,是一种四季长青的高大乔木,被广泛地种植在南太平洋的一些海岛上。Artos在拉丁文中指"面包",而carpus则是"果实"的意思,成熟的面包树果实有橄榄球那么大,可以放在火上烘烤,至金黄色便可食用。烤熟了的面包树果,松软可口,酸中带甜,与面包风味相近,所以大家亲切地称这种树为面包树。
面包树果在太平洋很多岛上都是深受岛民喜爱的主要食物,同时它还有重要的经济价值。虎克船长曾经写到:假如一个男人在其一生中花一小时种10棵面包树,他将完成对下一代的所有责任。船长所言不虚,Marquesas 岛上的父母们都要提供一棵会结果实的树或新种一棵面包树给每一个孩子,在这里,面包树承载着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和责任,这种爱伴随着他们成长的整个过程。想象着远方的小岛上,四处皆是枝繁叶茂的面包树,每棵树上都挂着可爱的面包一样的果实,那是怎样平静殷实的岁月。
4,什么是面包树
面包树,学名:Artocarpus altilis,别名:罗蜜树、马槟榔、面磅树
“面包树”发源于南太平洋岛屿,为世界濒危珍稀植物,是世界上树龄最长的树木之一,可达5000余年,被称为“树中之象”。“面包树”(Artocarpus altilis)属桑科,为四季常青的大乔木,一般高10多米,最高可达40米~60米,树干粗壮、枝叶茂盛、叶三色,可编织成漂亮轻巧的帽子。“面包树”雌雄同株,雌花丛集成球形,雄花集成穗状,枝条、树干、根部都能结果,果实是由一个花序形成的聚花果,重可达20公斤,果肉充实,味道香甜,营养很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当地人们从树上摘下成熟的面包果,放在火上烘烤到黄色时食用,故得名“面包树”。目前,面包树被作为一种木本粮食植物,在印度、斯里兰卡、巴西、非洲以及我国广东省和台湾省等地开始种植。
常绿大乔木,全株含乳汁,树干皮孔显著 叶大而坚厚,革质,全缘或上部羽状掌裂(3一9裂)。叶柄大脱后会留下明显的叶痕,树皮灰褐色。三月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异花 雄花棍棒状下垂,葇夷花序,果实表面布满粒状的突起颗粒。
5,什么是面包树
面包树(Artocarpus incisus (Thunb.) L.f.)为桑科菠萝蜜属常绿乔木,原产于大洋洲。
株高可达30米,含乳汁;叶互生,卵状长椭圆形或广卵形,全缘或上部羽状掌裂,厚革质,先端锐尖,叶型变化较大。复合果球形或椭圆形,可烧烤食用,味如面包。花期春季及初夏,果熟期8—9月。
面包树喜阳光,要求日照充足。对土壤要求不严,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佳。喜高温及多湿环境,生长适温为25—32℃。
面包树可用播种、压条、分蘖及根插法繁殖。种子可随采随播,半个月左右发芽,播种法约需6—8年结果;压条采用高压法,可在5—7月选择2—3年生的健壮枝条环割或刻伤,然后用泥土包住伤口并用薄膜包裹,并浇透水,约3个月即可剪离母体定植;分蘖是将母树产生的分蘖苗挖出另栽,形成一个新的植株;根插一般不常采用。
栽培应选择阳光充足的地方,并在定植穴内施足基肥,如土壤粘重则需进行加砂改良。在生长过程中,会产生少量萌蘖,如不需要用萌蘖苗进行繁殖,应及早剪除,以防消耗养分。土质肥沃,则生长迅速。施肥可根据土壤的状况进行,一般每年3—5次,以复合肥及有机肥为主,掌握薄施勤施的原则。在春、夏、秋三季遇到干旱天气,注意补充水分。面包树成株不耐移植,如移植,应断根及重剪后再移,并喷水保湿,新的枝叶长出后再正常养护。
面包树原为海岸植物群落的树种之一,经过驯化,已用于园林栽培。可孤植及群植造景,也可植于池畔、庭园用于做遮荫。
6,什么是面包树
常绿乔木,高10-15米;树皮灰褐色,粗厚。叶大,互生,厚革质,卵形至卵状椭 圆形,长10-50厘米,成熟之叶羽状分裂,两侧多为3-8羽状深裂,裂片披针形,先 端渐尖,两面无毛,表面深绿色,有光泽,背面浅绿色,全缘,侧脉约10对;叶柄长8- 12厘米;托叶大,披针形或宽披针形,长10-25厘米,黄绿色,被灰色或褐色平贴柔毛。 花序单生叶腋,雄花序长圆筒形至长椭圆形或棒状,长7-30(-40)厘米,黄色;雄花 花被管状,被毛,上部2裂,裂片披针形,雄蕊1枚,花药椭圆形,雌花花被管状,子 房卵圆形,花柱长,柱头2裂,聚花果倒卵圆形或近球形,长宽比值为1-4,长15-30 厘米,直径8-15厘米,绿色至黄色,表面具圆形瘤状凸起,成熟褐色至黑色,柔软,内 面为乳白色肉质花被组成;核果椭圆形至圆锥形,直径约25毫米。栽培的很少核畅沪扳疚殖狡帮挟爆锚果或无 核果。[1]又称罗蜜树、马槟榔、面磅树。原产于马来半岛以及波利尼西亚,如今因人类传播而分布玻畅沪扳疚殖狡帮挟爆锚里尼西亚,印度南部,加勒比地区等热带地区。果实可食用,风味类似面包,因此而得名。面包树,学名:artocarpus altilis,别名:罗蜜树、马槟榔、面磅树 “面包树”发源于南太平洋岛屿,为世界濒危珍稀植物,是世界上树龄最长的树木之一,可达5000余年,被称为“树中之象”。“面包树”(artocarpus altilis)属桑科,为四季常青的大乔木,一般高10多米,最高可达40米~60米,树干粗壮、枝叶茂盛、叶三色,可编织成漂亮轻巧的帽子。“面包树”雌雄同株,雌花丛集成球形,雄花集成穗状,枝条、树干、根部都能结果,果实是由一个花序形成的聚花果,重可达20公斤,果肉充实,味道香甜,营养很丰富,含有大量的淀粉和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b及少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当地人们从树上摘下成熟的面包果,放在火上烘烤到黄色时食用,故得名“面包树”。目前,面包树被作为一种木本粮食植物,在印度、斯里兰卡、巴西、非洲以及我国广东省和台湾省等地开始种植。 常绿大乔木,全株含乳汁,树干皮孔显著 叶大而坚厚,革质,全缘或上部羽状掌裂(3一9裂)。叶柄大脱后会留下明显的叶痕,树皮灰褐色。三月开花,花单性,雌雄同株异花 雄花棍棒状下垂,葇夷花序,果实表面布满粒状的突起颗粒。
文章TAG:
面包树 关于面包树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