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小麦分节期阴雨天为什么会引起倒伏

小麦分节期阴雨天,引起倒伏,主要是小麦浇水追肥后,生长过旺,小麦基部节间过长,阴雨天,遇到有风就会引起倒伏。一般正常麦田,最好在旗叶展开后浇水施肥。防治方法,在有雨水天气,要及时降低田间湿度,尽可能保证小麦田间透光。肥沃旺长麦田应晚施肥,对生长过弱的麦田可以早施拔节肥水。若连续降雨要及时疏通田间散沟,保证降水能够直排,不在田间停留,尽量避免连续阴雨天,对小麦生长造成的影响。

小麦分节期阴雨天为什么会引起倒伏

2,小麦缺哪些元素易倒伏

你好朋友,小麦到付,而不是去那种颜色,它是有多种原因的,第1次想买的品种,他的秸秆做工比较高,第二是他的土地水分比较大,第3次遇到了,天气变化啊,其次。土壤缺少磷元素。
作为一个植物体,其中肯定含有许多元素 包括: 主要元素:c、h、o、n、p、s 大量元素:c、h、o、n、p、s、k、ca、mg 主要的微量元素:zn.fe.bi.cu.mo.mn 除此之外,还有f.si.se.co等, 但说小麦的元素太笼统,不好说。 补充:楼上误解,放射性元素也存在于生物体中。

小麦缺哪些元素易倒伏

3,小麦倒伏后如何处理

小麦生育中后期,发生局部或大部分倒伏,严重影响小麦成熟,降低千粒重,造成减产。防御方法有: 1.选用抗倒伏的小麦品种。高产麦区以选用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的抗倒品种为主。各高产品种搭配比例协调,做到布局合理,达到灾害年份不减产。 2.播种前种子用矮壮素原粉对水后均匀拌种,晾干后播种。或用多效唑喷洒在麦种上,晾干后播种。 3.推广宽窄行种植,建立丰产的合理群体结构,对预防倒伏、提高产量具有很重要作用。 4.高产麦田一定要及时浇好冬水、拔节水、灌浆水,一般不浇返青水和麦黄水。春季返青起身期以控为主,控制肥水,拔节后再浇水,酌情追肥缩短基部节间长度,利于抗倒伏。后期如需浇水,掌握风雨前不浇、有风雨停浇的原则,科学运筹肥水。 5.对小麦纹枯病、蚜虫等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及时喷药,增加小麦抗逆力和抗倒伏能力。

小麦倒伏后如何处理

4,小麦出现倒伏现象 应该施什么肥

1楼的朋友推荐的肥料可以,但小麦倒伏并不是缺磷,而是缺钾!除喷施或浇灌磷酸二氢钾之外,还需要在播种前的耕作环节中施用有机肥、硫酸钾进行预防!!!
小麦出现倒伏也不能完全取决于化肥的好坏,原因有很多的,比如:品种的秸秆过高.,自然灾害,管理不当;密度过大都会直接影响小麦的倒伏和产量。 (1) 自然灾害排除外,在购买种植前要仔细观看说明书,一般秸秆较低的可以防止倒伏。 (2) 管理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在整地前施高磷的复合肥就行了,因为小麦对磷的需求量比较大。当然,有农家肥的配合那就更好了。 种子的用量一般在25--30斤左右,(我是按我们当地的量说的) 11下旬 浇好封冻水就可以安全过冬了,来年开春解冻后浇第二水,按每亩20--30公斤尿素撒施。及时喷施除草剂除草。以后旱了就浇水,一般不需要施肥,后期主要防止蚜虫和红蜘蛛就可以了。

5,怎么预防小麦倒伏

小麦倒伏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肥水过多、群体过大、光照不足,茎基部第一、二节间过长,茎杆柔软造成的。小麦倒伏后,产量明显降低,甚至影响籽粒的品质。早期判断小麦倒不倒伏要从两方面进行判断。    一是从密度上看,小麦播种过多或主茎出叶和分蘖出生速度过快,分蘖过多,封行过早,田间隐蔽、茎杆软弱就容易发生倒伏。   二是从植株长势长相看,植株生长过旺,叶片肥大、披垂,叶色黑绿,茎基部第一节间超过5厘米,第二节间超过10厘米,茎杆纤细遇上大风大雨就容易发生倒伏。  发现有倒伏趋势的麦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及早疏苗。密度过大的麦田,应在中耕时拔除部分弱苗、小苗。  2、适当延迟拔节肥的施用和拔节水的灌溉,等小麦基部第一、二节间停止生长后施用。  3、喷施多效唑、矮壮素,增强茎杆强度。方法是:将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50—75克,或矮壮素兑成0.5%溶液,每亩喷50公斤左右。  4、对已发生轻度倒伏的小麦不要去扶,因为这样容易折断茎杆,让其自然恢复则可减少损失。
施加钾肥,

6,小麦倒伏的原因

小麦倒伏原因:  1、气候因素  倒伏的原因一般都是强降雨和大风造成,尤其是当小麦处于灌浆后期,穗重加之连续降雨和大风,大部分高秆品种和群体过大田块发生点片倒伏。  2、品种因素  倒伏的品种基本都是株高在85 cm以上且群体过大、茎秆细弱。利辛县倒伏的品种主要是烟农19、皖麦38和豫麦70,其他品种倒伏较少。  3、整地播种因素  翻耕田块因坷垃较大一般都要耙碎,起镇压的作用,小麦根系比较发达;而旋耕的田块土壤比较疏松很少镇压,所以翻耕田块比旋耕田块倒伏发生轻。由于密度过大田块其茎秆比较细弱而且通风透光性差,加之春季降雨比较频繁,田间病害发生比较重;因此密度过大(播种量187.5 kg/hm2以上)田块比密度适中(播量在120~150 kg/hm2)田块倒伏严重。撒播比条播倒伏严重,其原因是撒播的播量大后期群体也大,茎秆细弱通风透光性差。  4、栽培管理因素  同一品种不同施肥方式和施肥种类其倒伏情况也不相同。氮肥后移的田块比“一炮轰”的田块倒伏发生轻的多;施纯磷、钾在90 kg/hm2的田块比75 kg/hm2以下的田块倒伏轻;同一品种氮肥后移且磷钾肥在90 kg/hm2以上的麦田一般只是点倒伏;倒伏最重的是氮、磷、钾“一炮轰”且纯磷、钾低于75 kg/hm2的田块。纹枯病危害小麦的基部茎秆,造成坏死,后期一遇到风雨即倒伏。  防止对策:  1、选用抗倒伏品种  选用抗倒伏品种是防止小麦倒伏的基础,在没有化控条件和管理水平跟不上的区域宜选择抗倒伏品种进行推广,不宜选择高秆和茎秆细弱的品种。大力提倡小麦精量和半精量播种,以降低倒伏的风险。  2、降低基本苗数,合理栽培群体  小麦的生产经历了增穗增产、穗粒并重增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随着基本苗数不断增加、施肥水平提高,高峰苗也较多,造成田间郁蔽,引起基部节间过分拉长,加重纹枯病的发生,从而发生倒伏。近几年,按群体质量栽培理论的指导,逐年降低基本苗数,合理栽培群体,取得了一些经验。结合实际,基本苗数应控制在225万~270万根/hm2,越冬苗压缩在1 500万根/hm2以内,有效穗数630万~675万穗/hm2,既利于抗倒又利于发挥品质特性,夺取高产。  3、科学施肥  在适期拌种的基础上,施足基苗肥,控制腊肥,重施拔节孕穗肥。施肥比例按氮、磷、钾搭配,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相结合。一般基肥中氮施用量占60%左右,有利于培育冬前壮苗;中期控制腊肥数量,为追上拔节孕穗肥留余地,可杜绝旺苗发生,基部1、2节间缩短,群体不过大,叶片大小适当,通风透光率高;逐年提高拔节孕穗肥的施用比例。  4、适量深锄,适度镇压  对徒长麦苗,采取深锄切断部分根系,以减少部分分蘖对肥水的吸收量,加速分蘖两极分化,控制有效分蘖基部节间伸长,提高植株抗倒能力。在拔节前适度镇压能壮节、降低株高、沉实土壤,达到根土紧密结合。镇压视旺长程度进行1~3次,每次间隔5 d左右,同时掌握地湿、早晨、阴天三不压的原则。对密度大、长势旺、有倒伏危险的麦田,应及早疏苗,或用横耙耙1~2次,疏掉部分麦苗,后浇1次稀粪水。  5、科学化控  对群体大、长势旺的麦田或植株较高的品种,在小麦起身期用15%多效唑450~750g/hm2或20%壮丰安450~600 mL/hm2,对水450 kg喷洒[4],以控制植株旺长,缩短基部节间,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根系活力,增强抗倒伏能力。叶面喷施多效唑的有效期为返青至拔节期,在此阶段内,施药越早,对基部第1、2节间的抑制效果越好,且对穗部也有良好的作用。一般以返青起身期为最佳施药时间。  6、及早防治纹枯病纹枯病的大发生也是造成小麦倒伏的又一重要因素,应及早防治。在播种时用药剂拌种,2月下旬至3月上旬是防治纹枯病的关键时期,此时喷药防治可有效防止纹枯病的发生。
水分太多,种植密度太小
头重脚轻根底浅(细),风大水多易倒伏!
原因很多 肥力 防风 气候 地形 种植 品种 技术

文章TAG:小麦  倒伏  分节  节期  小麦倒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