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植物炭疽病的传播方式

主要是通过昆虫传播,预防途径为以喷施农药为主。

植物炭疽病的传播方式

2,花卉炭疽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花卉炭疽病防治方法:选用耐病或抗病优良品种;及时剪除病叶并烧毁;经常保持通风透光,浇水时要从盆边缘浇,避免当头淋浇;发病初期,喷洒50%退菌特10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600倍液。
主要是幼果期防治。落花后每隔半月喷一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40%三乙膦酸铝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

花卉炭疽病有哪些防治方法

3,植物炭疽病的传播方式

炭疽病为真菌病害,由一种炭疽菌引起。病菌在病斑上或潜伏在叶组织内越冬;由风雨、水滴滴溅传播;伤口有利于侵入。高温高湿、多雨、肥水不足植株长势差、运输途中管理不当、植株长势差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浅褐色病斑,扩展后呈近圆形、不规则形病斑,黄褐色;其上着生黑褐色小点粒,高湿度下溢出赭红色粘孢子团。预防方法:1、温室及时通风换气,降温降湿,运输途中开门通气。2、适当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3、发现病叶及时剪除并销毁。4、刚进的苗木先摆在通风处养护,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及温度的降低。5、花盆摆放不可过密;禁止喷淋式浇水。发病初期喷50%使百克或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应得悬浮剂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25%炭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等进行防治。10天左右一次。

植物炭疽病的传播方式

4,那依您看这叶子上的点点是什么呀

你的这种情况是有的,冬天买植物不是很好养的,你刚买的橡皮是本身是在一个寒冷的环境之中,现在你买回家之后,家里一定有空调的,这样植物从冷的环境中进入热的环境中,会使它产生不适应,就会出现病状的,你得让它慢慢适应。象你这种情况如果植物每怎么坏的话,是可以养活的,温度不能太高了 。我建议你最好不要在冬天买植物,还是等天气暖和写再买会比较好些。
如果是冻的嫩叶和芽受伤害最厉害,是整片叶或整株死亡。 植物炭疽病 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可为害茎部。症状有两种:   (1)发生于叶片上,发病初期在叶片上呈现圆形、椭圆型红褐色小斑点,后期扩大呈深褐色病斑,中央则有灰褐色转为灰白色,而边缘则呈紫褐色或暗绿色,有时边缘有黄晕,最后病斑转黑褐色,并产生轮纹状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   (2)在茎上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的病斑,呈淡褐色,其上生有轮纹状排列的黑色小点,如,仙人掌炭疽病。此病常发生于叶缘和叶尖,严重时,使大半叶子枯黑死亡。   2、发病规律   (1)病菌以菌丝体在寄主残体或土壤中越冬。   (2)老叶从4月初开始发病,5-6月间迅速发展,以霉雨季节发病较重。新叶则从8月份开始发病   (3)分生孢子靠风雨、浇水等传播, 多从伤口处侵染。盆花放置过密,叶子相互交叉也易传病。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   3、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的优良品种。   (2)发病初期剪除病叶及时烧毁,防止扩大;避免放置过密及当头淋浇,并经常保持通风通光。   (3)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或50%炭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 会传染的炭疽病是动物炭疽病,完全是两回事。 不用担心,如果没有冻死,可以养。
没你听说的那么严重!你所说的会传染的炭疽病是动物炭疽病,与植物炭疽病不是一回事! 橡皮树炭疽病的防治措施: 一是发现病叶及时摘除烧掉; 二是日常管理中加强通风透光,也可减少炭疽病的发生; 三是药剂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等喷洒。

5,植物炭疽病的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

一般的环境就能生存。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因接触病畜及其产品及食用病畜的肉类而发生感染。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坏死、溃疡、焦痂和周围组织广泛水肿及毒血症症状,皮下及浆膜下结缔组织出血性浸润;血液凝固不良,呈煤焦油样,偶可引致肺、肠和脑膜的急性感染,并可伴发败血症。自然条件下,食草兽最易感,人类中等敏感,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及畜产品加工接触较多及误食病畜肉的人员。
胶孢炭疽菌的分生孢子须在雨水中释放和传播。但也有报道认为分生孢子堆在干燥的条件下,可以碎成粉末随风传播。昆虫也是传播的媒介之一。子囊孢子则可由风传播。许多植物的炭疽病菌能侵人种子或附着在种子表面,它们可能成为苗木炭疽病的侵染源。炭疽菌通常能自附着胞产生侵染丝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寄主体内。但在有伤口的条件下,侵染更易进行。 胶孢炭疽菌有潜伏侵染的特性。它可在寄主器官成熟前或幼嫩时进行侵染,以附着胞固定在寄主体表腊质层中潜伏,也可以侵染丝在角质层下或表皮细胞中潜伏。待有利于病菌生长的条件出现时,终止休眠状态,继续生长发育,引起寄主发病。如果这种条件不出现,潜伏的病菌继续处在休眠状态或逐渐消亡。通常由于寄主组织的成熟、衰老、发育不足或受外界不良条件影响而致生长势削弱等,使寄主生理上发生重大变化时,病菌就会终止休眠,引起发病。
炭疽病为真菌病害,由一种炭疽菌引起。病菌在病斑上或潜伏在叶组织内越冬;由风雨、水滴滴溅传播;伤口有利于侵入。高温高湿、多雨、肥水不足植株长势差、运输途中管理不当、植株长势差等均有利于病害发生。 发病初期叶上出现浅褐色病斑,扩展后呈近圆形、不规则形病斑,黄褐色;其上着生黑褐色小点粒,高湿度下溢出赭红色粘孢子团。预防方法:1、温室及时通风换气,降温降湿,运输途中开门通气。2、适当增施磷钾肥,不偏施氮肥。3、发现病叶及时剪除并销毁。4、刚进的苗木先摆在通风处养护,有利于伤口的愈合及温度的降低。5、花盆摆放不可过密;禁止喷淋式浇水。发病初期喷50%使百克或施保功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5%应得悬浮剂1000倍液,或10%世高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或25%炭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悬浮剂600倍液等进行防治。10天左右一次。

6,花木炭疽病的病症特点

病叶初期出现褐色小斑点,周围有黄晕。病斑扩大后成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褐色,数个病斑融合后形成大斑,使叶片大部分枯死。嫩叶受害后病斑突起,最后穿孔。花序感病后产生黑褐色小点,扩展形成圆形或条形斑(,多在花梗上)。严重时整个花序变黑干枯,花蕾脱落,使花木全部或部分不开花。观果花木未熟果实感病后,产生黑褐色小斑点。若果柄、果蒂感病,则果实很快脱落。接近成熟或成熟果实感病,初期形成黑褐色圆形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黑色,中间凹陷。有时病斑联合,果面变黑。病部果肉初期变硬,后期变软腐料。高温潮湿天气下,病部产生孢子堆。嫩枝感病产生明显(颜色多为黑色)病斑,病斑向上下扩展,环绕全枝后形成回枯症状,病部以上部分枝叶枯死,病部产生许多小黑点。
不同的苗木的炭疽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这里有梅花/凤尾兰/君子兰/兰花等各种苗木的炭疽病防治方法 http://www.yl218.com/news/search-htm-kw-%E7%82%AD%E7%96%BD%E7%97%85-x-0-y-0.html
花木炭疽病 是 一种植物疾病,发生於温暖潮湿地区,侵染多种草本和木本植物,由某些具分生孢子盘的真菌(通常是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或盘长孢属〔Gloeosporium〕)所致。症状是叶、茎、果或花中出现各种颜色的凹陷斑。斑点常扩展而导致萎蔫、萎凋或组织死亡。 主要症状。幼果初期发病时果面呈褐色水渍状,随着果实膨大,病斑也扩大,呈红褐色,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并明显凹陷。成熟果主要在果顶发病,病斑凹陷,有明显的同心环,在潮湿时病变处有朱红色小粒点(分生孢子盘)。嫩梢发病开始出现水渍状斑,并逐渐呈现出褐色的椭圆形、有时为不规则的病斑,病变与正常处交界明显,随着病斑渐大,嫩叶变黑且回缩萎蔫干枯。花木炭疽病一般主要危害花的叶片,有时也侵染茎和果实。叶上病斑开始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为浅褐色或灰白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褐色,周围有退绿色晕圈;后期病斑上产生黑色小点,散生或略呈轮状排列,在潮湿条件下,会出现橙黄色粘稠物。叶片上病斑随着病害的发展可扩展为长达数厘米不规则形的大斑,或病斑连接成片,最后引起叶片枯黄。叶上病斑大小为3-20毫米,相差悬殊。茎、果受害出现不规则形或长条状黑褐色病斑。 发生条件。花木炭疽病在湿度60-80%、温度20-27℃时最易感病,该病的发生与园区内的转寄主的杂草有密切的关系。
主要在花卉的叶子上产生圆形椭圆形或条形病斑、中间有明显的轮生小黑点、 发病前可喷波尔多、发病后喷500倍多菌灵

文章TAG:植物  炭疽病  传播  传播方式  植物炭疽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