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鸡血藤长相

好]

鸡血藤长相

2,鸡血藤长什么样

为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厚0.3~1cm。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现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骨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味涩。 西安源森提供信息

鸡血藤长什么样

3,用来做手镯的鸡血藤是长在地上还是长在树上

是地上的,所以属藤的部位。(差不多属树干这样子)。
在某宝上买鸡血藤手镯一般会是真的。你只要问一下卖家哪个是鸡血藤手镯。除非一些无良卖家把那些金刚藤类似鸡血藤的手镯出售不想要信誉。但是鸡血藤手镯的品相有好有差这就要看您选购的鸡血藤值不值那个价格。这类是鸡血藤。分无节鸡血藤和有节鸡血藤。左边是无节。右边是有节。这个是金刚藤,不是鸡血藤。

用来做手镯的鸡血藤是长在地上还是长在树上

4,我的鸡血藤是真的吗在丽江古城买的

【中药名】鸡血藤 jixueteng  【别名】血龙藤、九层风、血筋藤、紫梗藤、血凤藤、大血藤、过岗龙。  【英文名】Spatholobi Caulis  【药用部位】豆科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s Dunn.的藤茎。  【植物形态】攀援木质大藤本。枝圆柱形,灰绿色,老茎扁圆柱形,灰棕褐色,砍断后有鲜红色汁液流出,横断面可见数圈偏心环。叶互生,近革质,叶柄较长,被疏短毛;小叶3,顶生小叶阔椭圆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圆楔形,全缘,脉腋间有短细毛,侧生小叶呈偏斜卵形,基部不对称。圆锥花序生于枝顶的叶腋内,花序轴及总花梗均被黄色短柔毛,花萼筒状,外被白色短毛,萼片5,二唇形,肉质,两面均被淡黄色短柔毛;蝶形花冠黄白色,旗瓣肉质,近圆形,具爪;翼瓣和龙骨瓣具爪及耳;雄蕊10枚,分2组。花柱稍向上弯,柱头小,头状,子房上位,密被白色短毛。荚果扁平,刀状,表面被茸毛,有网纹,只于顶部有1粒种子。  【产地分布】生于林中、灌丛中或山谷林中。分布于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  【采收加工】秋、冬季采收,除去枝叶,切片,晒干。  【药材性状】茎扁平板状圆柱形或圆柱形,通常多切成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质坚硬。气微,味涩。  【性味归经】性温,味苦、甘。归肝经、肾经。  【功效与作用】补血、活血、通络。属活血化瘀药下分类的活血调经药。  【临床应用】用量9~15克,煎汤或浸酒。用治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  【药理研究】具有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促进磷代谢等作用。水煎剂对离体及在体蟾蜍心脏有轻度抑制作用;也能增加壮年兔血细胞作用,升高其血红蛋白;能加强子宫的节律性收缩。有调节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作用。用鸡血藤糖浆10~20毫升,每日3次,治疗贫血疗效好。用以鸡血藤为主药的“升白冲剂”或“鸡甲升白汤”治疗白细胞减少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也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红斑性狼疮、血小板减少、急性泄泻等症。  【化学成分】含有多种异黄酮、二氢黄酮、查耳酮、拟雌内酯类、三萜类、甾醇、表无羁萜醇、胡萝卜苷、芒柄花苷、表儿茶精、芦荟大黄素等成分。旅游买的这些东西都只能作为纪念物,实际已经没有了药用价值望采纳
那得银器感觉做工很粗糙

5,大血藤和青风藤饮片怎样鉴别

多数藤类药材具有通经活络、舒筋活血的作用,在临床上广泛 应用 ,需求量逐年大幅增加,为确保其质量,笔者在 参考 有关 文献 ,1,2,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对常见的几组形状相似极易混淆,但功效不同的藤类中药饮片的来源、鉴别与应用进行了 总结 归纳,现介绍如下。1 木通、川木通1.1 来源 木通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或白木通的干燥藤茎;川木通为毛茛科植物小木通或绣球藤的干燥藤茎。1.2 鉴别 木通呈圆柱形,常稍扭曲,表面灰棕色至灰褐色,外皮极粗糙而有许多不规则的裂纹或纵沟纹,具突起的皮孔,节不明显,具侧枝断痕。体轻,质坚实,不易折断,皮部较厚,黄棕色,木部黄白色,射线呈放射状排列,中央具小型的髓,气微,味微苦而涩;川木通呈长圆柱形,表面黄棕色,有纵棱线,节膨大。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或黄棕色,边缘齿状,放射纹明显,散在许多导管孔,无臭、味淡。木通具清心火、利小便、通经下乳的作用,用于胸中烦热、 1.3 功效与应用喉痹咽痛、尿赤、五淋、水肿、周身孪痛,经闭乳少。川木通的功效是清热利尿,通经下乳,用于水肿、淋病、小便不通、关节痹痛,经闭乳少。2 鸡血藤、大血藤2.1 来源 鸡血藤为豆科植物密花豆的干燥藤茎。大血藤为木通科植物大血藤的干燥藤茎。2.2 鉴别 鸡血藤为椭圆形、长矩圆形或不规则的斜切片,栓皮灰棕色,有的可见灰白色斑,栓皮脱落处显红棕色。质坚硬,切面木部红棕色或棕色,导管孔多数,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与木部相间排列呈3个~8个偏心性半圆形环,髓部偏向一侧,气微、味涩;大血藤呈圆柱形,表面灰棕色,粗糙,外皮常呈鳞片状剥落,剥落处显暗红棕色,有的可见膨大的节及略凹陷的枝痕或叶痕。2.3 功效与应用 鸡血藤具补血、活血、通络的作用,用于月经不调、血虚萎黄、麻木瘫痪、风湿痹痛;大血藤具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的作用,用于肠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3 通草、小通草3.1 来源 通草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的干燥茎髓;小通草为旌节花科植物喜马山旌节花、 中国 旌节花或山茱萸科植物青荚叶的干燥茎髓。
制首乌为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表面黑褐色,凹凸不平,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色。 饮片性状: 本品为不规则圆形厚片或小方块,表面淡红棕色或棕黄色,中心显黄白色,外侧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 (异型维管束) ,周 边红棕色或红褐色,皱缩不平,质坚实,粉性,味稍苦涩。制首乌表面黑褐色或棕褐色,凹凸不平,质坚硬,断面角质样,棕褐色或黑 色。气微,味微甘而苦涩。 产品因加工不同分生首乌和制何首乌。规格分首乌王 (每个头为200克以上) 、提首乌 (每个头为100克以上) 和统首乌。均以身长圆 块状,外皮红棕色,质坚粉性足,断面黄棕色,有梅花状纹理者为佳。 出口商品按个头重量分为四等:一等:-每个2公两,二等:每个1公两;三等:每个0.5公两;四等:每个0.3公两。 何首乌产区分布表四川省分布县数116,主产区万源、云阳、黔江、屏山、巫山、宣汉、开县、金阳、盐源;

6,手和脚起冻疮了有什么有效的治疗方法

冻疮是一种发生于寒冷季节的末梢部位皮肤局限性淤血性红斑性疾病。是冬季常见病,一般在气温10℃以下发生,至春季气候转暖后自愈,但入冬后又易再发。 流行特征 治疗 未破溃的冻疮可用促进血液循环的药物如10%樟脑醑或辣椒酊局部揉擦。民间用辣椒煎水局部烫洗,有一定效果。还可厚搽蜂蜜猪油软膏(猪油30%,蜂蜜70%),每日一次。已成溃疡时应用5%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0.5%新霉素软膏等一日三次涂搽并包扎。近来多用复方貂油防冻膏防治各型冻疮。也可氦氖激光器照射治疗。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可防治复发。内服药物可用末梢血管扩张剂如烟酸或维生素E等,硝苯吡啶10-20mg,3次/日,对本病有防治作用。中医治则为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方用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加减。 预防 坚持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和御寒能力。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干燥,鞋袜不宜过紧。易受冷部位涂搽油脂,以保护皮肤。多食高热量含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受冻后,不宜立即加热或用火烘烤。 临床表现 本病常发生于初冬,早春季节,多见于儿童,妇女和缺少活动或肢体末梢血液循环不良的人,好发生于耳轮,耳垂、鼻尖、手、足等部位。初起表现为红或紫红色的淤血性红斑,损害大小不一,界限不明显,压之红色可以消退,但去除压力后,红色复原缓慢。患处皮温降低,有痒感,遇热则可见显著充血,并出现灼热,瘙痒或疼痛感。严重病例,患处可出现水疱或大疱及不易愈合的溃疡,愈后常遗有萎缩性疤痕。多形性红斑样冻疮多见于青年人,常发生于手足的背面,对称分布,疏散存在,数目略多。为绿豆大小的紫红色斑,圆形或略圆形,其中心部色泽更深或微隆起形成水疱,类似多形性红斑,此型冻疮可与一般型冻疮同时存在。 诊断 每于冬季发生,在同一部位出现局限性红斑或青紫色肿块,触之冷凉、压之褪色,有痒感,受热后加剧,重者可出现水疱,溃疡。 鉴别诊断 并发症 病因 长期暴露于寒冷,潮湿的空气中,加上患者末梢血液循环较差为发病主要因素;缺乏运动,手足多汗,营养不良,贫血,鞋袜过紧,户外工作及慢性消耗性疾病,也可为本病的诱因。寒冷及发病的主要原因。受冻部位的皮下动脉,由于寒冷的刺激而收缩,造成血流淤滞,组织缺氧,以致细胞损伤。如果受冻时间较长,动脉持续痉挛,导致血管收缩力丧失而出现静脉淤血,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血浆渗入组织间隙,引起局部水肿,水疱形成,及至组织坏死。 用什么方法能让冻疮尽快消失?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2月06日11:34 新浪生活 问:我手上刚刚生了冻疮。真的是太可怕啦,你能帮助我用最快的方法让它消失吗?(我是刚刚生起来的,才一个手指现在)。 吴大夫答:如果是刚出现的还没有破,可以用10%的樟脑软膏,或猪油蜂蜜软膏(70%蜂蜜和30%猪油)外用,先用温热的水浸泡局部,再涂药,然后反复揉擦患处,每天2-3次。 如果已经破了,需要配合用一些消炎的药膏,如百多邦、达维邦等,预防感染。 如果总是容易出现冻疮,可以口服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促进血液循环,如烟酸,维生素E。另外多吃羊肉和狗肉也可以预防冻疮。 冬天长冻疮怎么办 http://www.sina.com.cn 2001年01月09日11:17 伽玛医生 冻疮是冬季常见病,在气温低(10摄氏度以下)、潮湿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冬季复发,天气转暖后自愈。寒冷是长冻疮的根源,所以冬季来临时,做好防寒准备非常重要。特别是手、脚、耳等肢端部位。而且冻疮的复发率很高,往往“一年生冻疮,年年生冻疮”。 为什么同样环境,有些人长冻疮,有些人却安然无恙呢? 首先这与个人体质有关,有些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肢端血液循环不良,手足多汗等,即易长冻疮。所以增强体质,提高自身防寒能力很重要。另外,冬季可多吃羊肉、巧克力等热量高的食物,也可食用酒、辣椒等发汗,以促进血液循环。 患了冻疮,应加强保暖。若冻疮仅为硬结,未破溃时,可用辣椒酊、热酒精擦洗。若已破溃,则可用红霉素软膏、猪油蜂蜜软膏涂擦且包扎,促进其早日愈合。另外,中药如当归四逆汤或阳和汤等活血、通络之品也可选用。 以下有几个治疗冻疮的验方,您可以不妨试试。 一、兔毛30克,烧灰备用。外用红萝卜煮水洗患处。兔毛灰用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二、白芨10克、柑皮20克,磨为细末,以芝麻油调敷患处,每日1次; 三、蜜糖除水净蜜10克,熬猪油2克,拌成软膏,外敷患处,每日1次; 四、黄柏20克,研为细末撒敷患处,每日1次,第2次用时,以淡盐水洗净再敷,连用7日; 五、柿子皮煅灰备用,用熟菜油调敷患处,每日1~2次。 编辑:小寒 果蔬也能治冻疮! 以下方法可用于治疗未溃烂冻疮 萝卜法:将萝卜切厚片,煮熟趁热贴敷患处,凉后更换。连敷3-4天可愈。 生姜法:生姜火上烤热,切片擦涂患处,可消肿止痒;或生姜切碎,浸泡于70%的酒精中,20天后用酒精擦涂患部,日数次。 苹果法:苹果去皮绞碎熬膏,加入少许樟脑粉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 辣椒法:辣椒面撒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患处;或辣椒5个,入白酒100克浸泡一夜,用此酒擦涂患处,日2-3次;或干辣椒25克,水煎,趁热洗患处15分钟,可消肿止痒。 茄根法:用茄子根、干辣椒煎水,洗患处;或茄杆连根煮水,趁热烫洗患处,日1-2次。 葱须法:葱须、茄根各100克,煎水洗患处,日1-2次。 桔皮法:鲜桔皮3-4个,生姜3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30分钟,待水稍凉后浸泡患处,每次30分钟,水凉再加热。 山楂法:山楂120克,水2500毫升,煎30分钟去渣,热洗患处,日一次。 冻疮的防治 发生冻疮,与低温、潮湿、风速、温差等外界因素有关,更与人体素质差异、组织对低温的调节适应能力,心及局部末梢血液循环——微循环不良有关。 一旦得了冻疮,组织就受到了损伤。在春夏秋季,人体会自行修复,但这六、七个月时间很难完全修复。因此,第二年就容易再复发。 治疗冻疮主要是改善局部微循环,提高组织搞寒能力,使患者能度过寒潮的侵袭,整个冬天不发或轻发,以减少损害期,增加修复期,使翌年不发。一般一、二年不发,即认为治愈了。 冻疮治疗方法较多,可分为分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全身治疗有: 一、口服菸醯胺(N.A.A)、莨菪碱(654-2)、阿托品等兴奋交感神经、扩张血管类药物。 二、口服维生素E等药物,以提高血管对寒冷的应激能力。 三、口服温经通络类中药。四、运用祖国医学针刺、针灸、敷贴耳穴心及西医神经节段或局部封闭疗法等。五、治疗贫血等其它慢性病,提高人体素质。局部治疗有:一、药物浸泡疗法。二、局部涂搽敷贴各类霜剂、软膏、酊剂、搽剂、硬膏等。三、物理治疗,如光疗(红外线、远红外线、紫外线、激光等)、电疗、温疗、水疗、声疗、磁疗、体疗(按摩、推拿)等。各种方法,可单一应用,也可综合应用。 冻疮治疗要因人而异,因病各异,合理恰当的治疗方法,往往可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蜻蜒点水般的治疗是不会奏效的。“冻疮早治,未发先治”,才能达到不发的目的。 冻疮和冻伤护理 冻疮几乎是人人皆知的病。有人年年生冻疮,严重的会影响工作、学习和生活。冻疮一般在3~5度的低温和潮湿环境中发生。冻疮不仅在我国北方十分常见,而且在华东、华中等地也不少见,一次发生后常易再发,这是与人体局部血液循环不良,或抗寒能力较低有关。 冻疮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大多在暴露部位及肢体末端,如耳壳、面颊和手足等处。开始时局部皮肤红肿、发痒,继而发紫、肿胀,遇冷便有刺痛。有的可起水泡,水泡干后便会结痂。痂皮脱落后痊愈,患病部位的皮肤颜色会加深一些。 冻疮是局部的冻伤。全身的冻伤多发生在寒冷地区的室外工作者,偶尔见于冷藏库等意外事故。全身冻伤者由于身体表面的血管收缩,皮肤苍白,轻者寒颤,严重的可有反应迟钝甚至危及生命。冻伤发生后应立即予以复温,可将患者置于38~42度的温水中,复温后冻伤者还可能出现休克和心、肾功能损害等,故仍需送医院救治。 护理要点 ◆ 严冬季节皮肤暴露处应当保护,如出门时使用口罩、手套、防风耳罩。涂少量凡士林可减少皮肤散热,也有保温作用。鞋袜大小、松紧要合适,不要过紧过小。 ◆ 潮湿可加速体内热量的散发,容易发生冻伤,因此要保持服装鞋袜的干燥,受潮后要及时更换,有利于保温。 ◆ 要避免肢体长期静止不动,坐久了、立久了要适当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冻疮发生。 ◆ 冬季易患冻疮的人,除皮肤起水泡或溃烂者外,可用生姜片或辣椒涂擦易患冻疮的部位,每日2次,可减轻或避免冻疮的发生。 ◆ 对已患冻疮的部位,应加强保暖。 ◆ 也可用100瓦灯泡代替红外线仪进行照射治疗。并经常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约1周后,症状即可消失,表皮逐渐脱落,不留疤痕。 ◆ 如果局部除上述症状外,还有水泡出现,较大的可用不含酒精的消毒剂(如1%新洁尔灭溶液)等,清洁患处和周围皮肤后,用注射器吸出其中渗液,并涂些抗菌药膏加以包扎。小的水泡不需要刺破,经过2~3周后,水泡逐渐干枯,形成黑色干痂,脱落后创面已经愈合。 ◆ 对已经溃破的创面,可先消毒周围正常皮肤,再用无菌温盐水清洗创面后,涂以抗菌药物加以包扎。并经常检查创面愈合情况和更换药物及包扎纱布等。 ◆ 冬季室外工作者应注意休息和营养,以增加抗寒能力。有人外出时喜欢饮酒挡寒,但酒后血管扩张,增加人体热量向外发散,反而不利于抗寒,且容易引起感冒。 防冻疮:从现在开始! 从现在开始锻炼。促进全身血液循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性。特别是对手脚的锻炼。 用温差水泡法:用一盆15摄氏度的水和一盆45摄氏度的水,先把手脚泡在低温水中5分钟,然后再泡于高温水中,如此每天进行3次,可以锻炼血管的收缩和扩张功能。 保持手脚干燥和暖和。受凉后不能立即烘烤或用热水浸泡,最好用体温(腋下、躯干部位)慢慢加温。鞋袜和手套要宽松、干燥,防止局部受压,促进血液畅通。 在冻疮好发部位,涂辣椒酊(取干辣椒20克,密闭浸泡于75%酒精500毫升中,7天后备用),每日2-3次。或用中药三七、重楼、红花、赤芍、鸡血藤各适量,水煎取液,外用局部擦洗。 冬日的烦恼:手脚冰冷 问:我今年三十岁,女性,非常怕冷,一到冬天,四肢经常麻痹冰冻,去年脚趾更生了冻疮。请问是什么原因,有什么改善方法? 答:当皮肤受冻时,血管会收缩,以减慢体内热量的散发,不过,若继续受冻,血管反而会扩张,血液流过这些经扩张的血管时,速度会减慢。若心脏功能欠佳,血液循环更加不畅。由于四肢离心脏较远,因此未能及时得到血液供应,便会冰冻麻痹。此外,营养不良、贫血和血压偏低都会导致四肢冰冷。若身体情况更差,血液极不畅顺,身体此时会自行作出调节,将血液首先供给重要的器官,以防出现问题。例如脑部必须保持一定的温度,当身体受冻时,血液会率先涌上脑部,以作保护,因此脸部会因充血而通红。相对来说,四肢较为次要,因此迟一步才获得血液供应。这就是所谓的「弃卒保帅」防护安排。迟迟得不到血液供应的地方,便会出现瘀血,令局部组织冻死,因而有冻疮。 由此可见,若有冻疮,即显示身体情况十分虚弱、心脏功能亦欠佳。这情况较为复离,最好寻求医生诊治,按你的体质进行适当的调补。 完整版请看这里: http://www.zgxl.net/sljk/pfk/dongchug.htm
每天用刚烧开的水炮生姜和花椒.等水稍微凉一点就泡手. 这个的关键在于,水要尽量热,只要你受得了,越热越好. 不过别烫熟了哈.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手就不再生冻疮.
算不上是病,谈不上治疗,切实有效的办法就是用滚烫的水来烫手和脚,反复的烫就好了

文章TAG:鸡血藤  什么  样子  长相  鸡血藤长什么样子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