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性平,味苦、辛。宣肺、利咽、祛痰、排脓。

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2,桔梗有何功效

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本经》云其味辛微温,与现在的认识不同。就其味而言,现认为以苦味为主,兼有辛味。就其药性而言,也与之相左,现多认为本品平中偏凉。 现行教材将本品归为清化热痰药,性凉可知也。“胸胁痛如刀刺”是指胸胁部的疼痛呈刺痛。“痛如刀刺”多属瘀血为患,然桔梗无活血之功,理论上不能应用于瘀血所致的疼痛。从临床实际情况来看,刺痛的机理并非仅为瘀血所致,其他原因所致的疼痛也可以表现为刺痛,如痰饮、湿热、寒湿等。桔梗用于瘀血所致的胸腹刺痛,须配伍相应的活血化瘀药如桃仁、红花、川芎等,如血府逐瘀汤,本品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等瘀血为患的重要方剂效佳。 桔梗止痛作用一般不为临床重视,然药理研究证实桔梗有强镇痛作用,其作用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不受鸦片受体的影响。

桔梗有何功效

3,桔梗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桔梗的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桔梗味苦、辛,性平。归肺经。功效宣肺、利咽、祛痰、排脓。作者复习文献,认为桔梗尚有理气、活血、消食、安神作用。 桔梗的作用: 1.咳嗽痰多,胸闷不畅。本品辛散苦泄,宣开肺气,祛痰,无论寒热皆可应用。风寒者,配紫苏、杏仁,如杏苏散(《温病条辨》);风热者,配桑叶、菊花、杏仁,如桑菊饮(《温病条辨》);若治痰滞胸痞,常配枳壳用。 2.咽喉肿痛,失音。本品能宣肺泄邪以利咽开音。凡外邪犯肺,咽痛失音者,常配甘草、牛蒡子等用,如桔梗汤(《金匮要略》)及加味甘桔汤(《医学心悟》)。治咽喉肿痛,热毒盛者,可配射干、马勃、板蓝根等以清热解毒利咽。 3.肺痈吐脓。本品性散上行,能利肺气以排壅肺之脓痰。治肺痈咳嗽胸痛。咯痰腥臭者,可配甘草用之,如桔梗汤(《金匮要略》);临床上可再配鱼腥草、冬瓜仁等以加强清肺排脓之效。 药理作用: 所含的桔梗皂苷对口腔、咽喉部位、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粘膜分泌亢进从而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桔梗有镇咳作用,有增强抗炎和免疫作用,其抗炎强度与阿斯匹林相似;水提物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活性;对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桔梗粗皂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又能降血糖、降胆固醇,松弛平滑肌。桔梗皂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但口服能在消化道中分解破坏而失去溶血作用。

桔梗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4,桔梗的主要药理作用

(Platycodon grandiflorus)桔梗别名六角荷、铃铛花、包袱花、道拉基,属桔梗科、桔梗属。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呈胡萝卜形,皮淡黄白色。茎高40厘米-120厘米。叶3枚轮生、对生或互生,叶片卵形至披针形,叶背被白粉。花常单生,偶数朵聚生茎面。花冠宽钟状,5裂,现蕾时膨胀呈气球形,外人常称 图l—l桔梗为“中国气球”。花径通常蓝色,也有白色、浅雪青色。有重瓣变种。花期6月。 [习 性] 原产我国,广布华南至东北。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也有。喜光照,最适壤土,耐寒。 [栽培技术] 繁殖:用分株、播种繁殖。分株,可在秋季(暖地)或春季(寒地)进行播种,因种苗细弱,需仔细管理。可在休眠期中定植。 管理:管理粗放。适应性较强,在湿润的土壤和向阳处生长很好。 [用 途]可用于宿根花境,或作丛植。有时也可用作切花。根可入药,具有祛痰、镇咳的作用。桔梗花(学名Playtyc0dongrandifl0ruml)属桔梗科,是多年生宿根草本,茎高约80厘米;叶互生,对生或三叶轮生,深绿色、披针形,先端基部呈锐状,具粗锯齿。初夏由茎顶抽出花梗,蓝色或蓝紫色,也有白色的花,为合瓣五裂呈铃形或钟形,大花蕊白色五裂,花期因地区而有差异,我国的北方为6—8月,南方如台湾地区为4—11月,而在南朝鲜则在秋冬开花,冬季地上部份枯萎。桔梗是原产我国的温带野生花卉,适应性强,已逐渐被驯化成栽培花卉。桔梗栽培容易,种子及分株繁殖都可以。肉质根除盛夏外,运输不易坏。开春播种,种子先存在冰箱内(0℃—5。C)放置一周,可在当年种植开花。苗床或盆播均可以,待幼苗有2—5片小叶时再移栽。其喜湿润肥沃的砂质土,腐植质壤土生长最好。 蓝蓝的桔梗花,以清雅高洁取胜,得到人们的喜爱,可作切花,植于盆中或花坛都可。其根祛痰效果最佳,可治气管炎、咽喉炎。有趣的是,朝鲜族同胞用其肉质根加工、腌制成咸菜,不仅可口,还是滋补身体的佳品。
D
你好!桔梗具有祛痰、镇咳、抗炎、降血压、降血糖、减肥、抗肿瘤、提高人体免疫力等广泛的药理活性。如果对你有帮助,望采纳。

5,桔梗功效有什么

开宣肺气:本品辛散苦泄,性平和,善上行,专走肺经,为肺经气分之要药。善开宣肺气、化痰宽胸而治咳嗽痰多,无论外感内伤、属寒属热均可应用。如治风寒咳嗽,痰白清稀,配紫苏、杏仁等,如杏苏散;治风热或温病初起咳嗽痰黄而稠,配桑叶、菊花、杏仁等,如桑菊饮;治痰阻气滞,肺失宣降,胸膈痞闷,每配枳壳、瓜蒌皮等。 开胸散结:桔梗并非理气药,但在气滞血瘀、痰阻所致的胸痹中经常应用。如《医林改错》血府逐瘀汤为治疗胸中血瘀之专方。其用药以桔梗配伍枳壳一升一降,开胸行气,“气行则血行”,气机通畅有利于瘀血的祛除,与方中诸活血化瘀药起到协同作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桔梗“能降低冠状动脉的阻力,增加血流量”,对配伍应用桔梗治疗胸痹提供了有力佐证。 祛痰排脓:本品善利肺气、宽胸快膈,促进肺中脓痰排出,为祛痰排脓治肺痈之良品。治肺痈胸痛发热,咳吐脓血,痰黄腥臭者,配甘草,即桔梗汤;或配鱼腥草、薏苡仁、芦根等同用。 利咽开音:本品善宣肺以利咽开音,凡外邪犯肺之咽痛失音,均可应用。如治风热犯肺,咽痛失声,常配甘草,即桔梗汤,或配甘草、薄荷、牛蒡子,如加味甘桔汤;治热毒盛壅,咽喉肿痛,常配射干、马勃,板蓝根等同用。 载药上行:桔梗能宣利肺气,有引药上浮入肺的作用,又有升提肺气的作用,可使病理之水湿由脾到肺而归于常道。《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治脾虚夹湿之证,在益气健脾、渗湿止泻的同时配伍桔梗宣利肺气以通调水道,又兼载药上行以益肺气。 畅利二便: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郁闭则大肠不能承肺气下行而致便秘。当肺气通畅,则可间接疏通肠胃,下输膀胱,因而对肠道疾病、小便不利等也有良好效果。据报道,用竹桔饮(淡竹叶、桔梗各10克)治疗痔瘘术后癃闭20例,获得满意疗效。桔梗能开肺气之结,与淡竹叶相配一开一利,一升一降,调理气机,宣导淡渗,轻剂以祛实邪。此属“欲降先升”之治法,实乃《内经》“病在下取之上”以及“提壶揭盖”之法。 桔梗养生药膳 桔梗冬瓜汤 原料:冬瓜150克,杏仁10克,桔梗9克,甘草6克,食盐、大蒜、葱、酱油、味精各适量。 做法:冬瓜洗净切成小块。锅中加入食油,油烧热后放入冬瓜块爆炒,杏仁、桔梗、甘草一并水煎。煎至冬瓜熟后,以食盐、大蒜调味,食冬瓜饮汤。 药膳功效:本品疏风清热、宣肺止咳,适用于风邪犯肺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 桔梗地骨皮炖白肺 原料:桔梗18克,地骨皮半块,花旗参12克,紫菀12克,杏仁适量,猪肺1个,姜2片。 做法:将猪肺洗净,备用。锅中加适量水,放入所有材料炖约3—4小时即成。 药膳功效:本品具有补气虚、治久咳、化痰兼润肺的功效。

6,桔梗有什么效用

桔梗别名六角荷、铃铛花、包袱花、道拉基,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根。桔梗为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地草坡、林缘,原产我国,朝鲜、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日本也有。其中朝鲜族人就把桔梗当作日常的饮食之一,“拌桔梗”就是一道深受他们喜欢的美味。中医学理论认为,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可作为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等病症的辅助食疗。
且桔梗还为舟楫之药可载诸药上行
首先要给大家说明的是,桔梗与桔子毫无关系,它是一种多年生宿根草本,原产中国北部地区。桔梗是一种中药材,味苦、辛,性微温,归肺经。中医认为,桔梗的功效为宣肺,祛痰,利咽,排脓。主治咳嗽痰多,胸闷不畅,咽喉肿痛,失声,肺痈吐脓,癃闭,便秘等症。 在临床医疗上,桔梗的作用有如下几种: 桔梗所含的桔梗皂苷对口腔、咽喉部位、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粘膜分泌亢进从而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桔梗有镇咳作用,有增强抗炎和免疫作用,其抗炎强度与阿斯匹林相似;水提物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活性;对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桔梗粗皂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又能降血糖、降胆固醇,松弛平滑肌。桔梗皂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但口服能在消化道中分解破坏而失去溶血作用。 桔梗除用治呼吸系统疾病外,近年来还常治其它系统病变,苍术桔梗汤(苍、白术、桔梗等)治疗小儿病毒性与消化不良性肠炎,取得满意疗效;大黄桔梗组成大黄桔梗汤,开水泡服,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排尿困难者68例,只有4例无效;取桔梗、当归、川芎饮片煎煮,制成油/水乳剂,擦面部皮疹处,治疗黄褐斑有确效。 治痰嗽喘急:桔梗研未,次服9克,日服二次。 治牙疳臭烂:桔梗、茴香等分,烧研末敷之。 治喉肿痛:桔梗6克,薄荷、牛蒡子各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 提醒:桔梗服后能刺激胃粘膜,剂量过大,可引起轻度恶心,甚至呕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慎用,剂量也不宜过大,本品有较强的溶血作用,故只宜口服,不能注射。 口服后桔梗皂苷在消化道被水解而破坏,即无溶血作用。
为桔梗科植物桔梗的干燥根部,味苦、辛,性微温。入肺经。能祛 痰止咳,并有宣肺、排脓作用。其嫩茎叶和根均可供蔬食。盛产于我国东北部地区,是朝鲜族的特色菜。 出处:《神农本草经》 功效分类: 止咳药、祛痰药。 相关药材: 洱源土桔梗、 桔梗芦头、归经、 归肺、胃经。 功效: 宣肺、祛痰、利咽、排脓。 主治:咳嗽痰多、咽喉肿痛、肺痈吐脓、胸满胁痛、痢疾腹痛、小便癃闭。 药方选录 1、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金匮要略》桔梗汤 2、治痰嗽喘急不定:桔梗一两半。捣罗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滓温服。《简要济众方》 3、治喉痹及毒气:桔梗二两。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 使用注意 本品性升散。凡气机上逆、呕吐、呛咳、眩晕、阴虚火旺、咳血等不宜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者慎服。用量过大易致恶心呕吐。 不良反应: 1、本品服后能刺激胃粘膜,剂量过大,可引起轻度恶心,甚至呕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慎用,剂量也不宜过大。 2、本品桔梗皂苷有较强的溶血作用,故只宜口服,不能用于注射;口服后桔梗皂苷在消化道被水解而破坏,即无溶血作用。 3、给小鼠皮下注射,最小致死量为770mg/kg。 注:白桔梗尤为珍贵! 桔梗的药(毒)理学 桔梗皂甙有溶血作用,不能用于注射,口服后在消化道水解破坏,即无溶血作用。给小鼠皮下注射,最小致死量为770mg/kg。 小鼠灌胃桔梗煎剂的半数致死量为24g/kg,兔灌胃本品煎剂40/kg,于24小时内5兔全部死亡,剂量为20/kg时,则全部存活,桔梗皂甙有很强的溶血作用,其溶血指数与来源产地和生长年限、采集时间、加工方法等而异,从1:100 到1 :1000 不等,韧皮部的溶血作用为本质部的4.4-6.5倍,不去皮的桔梗溶血作用略大于去皮桔梗。因此桔梗不可注射给药。小鼠皮下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770mg/kg。粗桔梗皂甙灌胃小鼠和大鼠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420mg/kg和人于800mg/kg,皮下注射分别为22.3mg/kg和14.1mg/kg。灌胃大剂量桔梗皂甙,可反射性兴奋呕吐中枢,可引起恶心、呕吐。 现代研究 药理作用:所含的桔梗皂苷对口腔、咽喉部位、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反射性地增加支气管粘膜分泌亢进从而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桔梗有镇咳作用,有增强抗炎和免疫作用,其抗炎强度与阿斯匹林相似;水提物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中性白细胞的杀菌力,提高溶菌酶活性;对应激性溃疡有预防作用。桔梗粗皂苷有镇静、镇痛、解热作用,又能降血糖、降胆固醇,松弛平滑肌。桔梗皂苷有很强的溶血作用,但口服能在消化道中分解破坏而失去溶血作用。 临床研究:桔梗除用治呼吸系统疾病外,近年来还常治其它系统病变,苍术桔梗汤治疗小儿病毒性与消化不良性肠炎,取得满意疗效;大黄桔梗组成大黄桔梗汤,开水泡服,治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的排尿困难者68例,只有4例无效;取桔梗、当归、川芎饮片煎煮,制成油/水乳剂,擦面部皮疹处,治疗黄褐斑有确效。 不良反应:服后能刺激胃粘膜,剂量过大,可引起轻度恶心,甚至呕吐。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慎用,剂量也不宜过大,本品有较强的溶血作用,故只宜口服,不能注射。口服后桔梗皂苷在消化道被水解而破坏,即无溶血作用。 选方 ①治肺痈,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桔梗一两,甘草二两。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温再服,则吐脓血也。(《金匮要略》桔梗汤) ②治痰嗽喘急不定:桔梗一两半。捣罗为散,用童子小便半升,煎取四合,去滓温服。(《简要济众方》) ③治喉痹及毒气:桔梗二两。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千金方)) ④治寒实结胸,无热证者: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上三味为散,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伤寒论》白散)

文章TAG:桔梗  功效  作用  桔梗的功效与作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