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佩戴菩提子有什么好处 菩提的功效寓意

菩提子说白了都是植物种子,没什么神奇功效!别想太多了,就是装饰的作用!

佩戴菩提子有什么好处 菩提的功效寓意

2,菩提的含义

这个是梵语的音译。中国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
幸福、爱与和平
堪忍悲悯与救度。
善愿。
彻悟

菩提的含义

3,菩提树象征着什么

从前,有一个大善人,做了很多善事,积了很多功德,一日,他在家读书,忽然看见一个人从窗外走过,他被那人的面相吸引住,追出去,却不见了,从此,他一心想见那人,走遍天下去寻,却总也找不到,一次,在梦中,菩萨问他,你积德很多,有什么要求没有,他说他只想见那个人一面。菩萨说,你若真想见那人,一定要舍弃这一世的人生,投生做一棵大树,500年后,也许有机会能见那人一面。他决定做一棵大树。 很快他就死去,转世在河边做了一棵大树。500年来,饱尝着做树的痛苦,忍受着风吹雨打,不能移动,不能说话,只为了能见那人一面。500年后终于有一日,忽然有一个人远远地从河边走过来,正是那个他梦寐以求的人。他激动极了,手舞足蹈,使劲地摇着浑身的树枝树叶,努力试图引起那人的注意。他是多么想让那个人走到他的树阴下,休息乘凉呀。但是那人经过他身边,瞧都没瞧他一眼。 他失望,他委屈,不知道为什么500年还不能修到一点缘分。当晚他又梦见菩萨。菩萨说,如果他还想见那人,再做500年的大树,或许会修到一点缘分的。他觉得既然已经等了500年,再等500年也不算什么。他实在太喜欢那个人了。 就这样,他在河边又站了500年。500年后终于有一日,那个人又远远地从河边走过来,这一回他没有激动,没有摇枝动叶,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为了这一日,他舍弃了做人的机会,痴痴地做了1000年的树,吃尽了苦,伤过太多的心。他已经能够以平静的心等待那个人的出现了。只见那人向他走来,走到他的树阴底下,安然坐下来,一坐就是七七四十九日。 原来那人就是佛祖,而这棵树就是那棵菩提树,后来跟佛祖一起成了佛。 这感人的故事啊,它跟我们的现实生活又是何等相似!其实,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棵菩提树,有些人矢志坚守而获成功,有些人因临阵脱逃而惨败告终。一棵菩提树,两种人生观。芸芸众生中,我们需要寻找的正是一棵菩提树,只要值得等待,无论多远多难,我们都应该坚持下去。不是吗
大慈大悲! 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
菩提树象征着智慧。

菩提树象征着什么

4,菩提有什么寓意

菩提】 (一)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菩萨地持经卷三无上菩提品、大品般若经卷二十二、菩提心经卷一、旧华严经卷三十八、卷五十二、新华严经卷七十、维摩经卷上、大宝积经卷一、卷二十七、大智度论卷四十四、成唯识论卷一〕 (二)即唐代时来华之菩提仙那。参考资料:佛学大词典
这里菩提根应该是种种子吧,菩提树是智慧树,佛陀在菩提树下得到智慧,所以菩提根有慧根的寓意

5,菩提 啥意思

“菩提”一词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思是觉悟、智慧,用以指人忽如睡醒,豁然开悟,突入彻悟途径,顿悟真理,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等.菩提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证得了最后的光明的自性,也就是达到了涅盘的程度。涅盘对凡夫来讲是人死了,实际上就是达到了无上菩提。 梵语bodhi,巴利语同。意译觉、智、知、道。广义而言,乃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盘之智慧。即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之觉智。此三种菩提中,以佛之菩提为无上究竟,故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作无上正等正觉、无上正遍智、无上正真道、无上菩提。 有关佛之菩提,据大智度论卷五十三载,有五种: (一)发心菩提,谓十信菩萨发心求菩提,其心则为至菩提果之因。 (二)伏心菩提,谓十住、十行、十回向等阶位之菩萨行诸波罗蜜,制伏烦恼,降伏其心。 (三)明心菩提,谓登地菩萨了悟诸法实相毕竟清净,即所谓般若波罗蜜相。 (四)出到菩提,谓第八不动地、第九善慧地、第十法云地等三阶位之菩萨,于般若波罗蜜中得方便力,亦不执着般若波罗 菩提形象蜜,灭除系缚之烦恼,出离三界,到萨婆若(一切智),故称出到菩提。 (五)无上菩提,谓等觉妙觉证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果之觉智。 以上合称五种菩提。又法华经论卷下于佛之法、报、应三身,立法佛菩提(法身菩提)、报佛菩提(报身菩提)与应佛菩提(应身菩提)等三种菩提。 大乘义章卷十八区分无上菩提为方便菩提与性净菩提两种。此外,三菩提亦为天台宗之十种三法之一,即: (一)实相菩提,又作无上菩提。悟实相理之真性菩提。 (二)实智菩提,又作清净菩提。悟契合理之智慧。 (三)方便菩提,又作究竟菩提。悟自在教化众生之作用。 上之三者与法身、般若、解脱三德无别。 据往生净土论载,远离:(一)执着自我,(二)不欲令一切众生得安稳,(三)仅求自己之利益等三种与菩提门相违之法。称为三远离心或三种离菩提障。同书又列举三清净心:(一)不为自己求安乐(无染清净心),(二)除众生苦而令其安乐(安清净心),(三)令众生赴菩提而予其永远之乐(乐清净心)。是为三种随顺菩提门法之心。以上皆须依赖智慧、慈悲、方便等三门始可令远离或生起。 又求无上菩提之大乘修行者,称作菩提萨埵,略称菩萨。求无上菩提之心,称作无上菩提心、无上道意或菩提心。顺趣菩提三十七种之行品,称菩提分法。佛成道之处所,称为菩提道场、菩提场,其道场树称菩提树。祈祖先等成佛,而修冥福,称为增上菩提。结讲念佛,广祈众生增进佛道,称为菩提讲。檀那所属之寺院,称为菩提寺、菩提所。
,旧译为道,新译为觉。道者通义,觉者觉悟之义。然所通所觉之境,有事理之二法,理者涅槃,断烦恼障而证涅槃之一切智,是通三乘之菩提也,事者一切有为之诸法,断所知障而知诸法之一切种智,是唯佛之菩提也,佛之菩提,通于此二者,故谓之大菩提。智度论四曰:菩提名诸佛道。同四十四曰:菩提,秦言无上智慧。注维摩经曰:肇曰:道之极者,称曰菩提,秦无言以译之。菩提者,盖是正觉无相之真智乎。止观一曰:菩提者,天竺音也,此方称道。大乘义章十八曰:菩提胡语,此翻名道。果德圆通,名之为道。安乐集上曰:菩提者,乃是无上佛道之名也。唯识述记一本曰:梵云菩提,此翻为觉。觉法性故,古云菩提道者非也。
菩提是一种树的名字,和佛祖扯上关系是因为据说当年佛祖经常在菩提树下讲佛!

6,菩提子手链有什么寓意效果之类的

菩提子有好多种的,下面全给你发上来,你自己挑你喜欢的  l、菩提,是梵语音译,是觉悟、智慧、知识、道路的意思,广义讲是断绝世间烦恼而成就涅槃的智慧。因佛祖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道,菩提即为觉悟,成就佛果之意。  2、太阳子,为热带产的一种红褐色坚硬果实,每粒上都有一小白点,看起来好像旭日中天,本身的红褐色如同太阳之火,故名为太阳子。佛教称太阳神为曰神。佛教密宗的主尊为大曰如来,他随缘化现于世,破诸黑暗,开显菩提心,光照众生。太阳子,驱邪消灾,带给人十吉祥、安康。用以做佛珠或单粒佩拎,既有助修行, 又美观大方,增加气质。  3、月亮子,为热带产的一种深灰色坚硬果实,每一粒上都有一浅褐色圆点,如月挂天空,本身的灰白色像清凉明润的月光,故名月亮子。月亮代表阴柔,吉祥和平安。  4、金蟾子,是星月菩提一类,但比星月菩提坚硬。因每一粒状如金蟾,故名金蟾子,可聚宅增慧,带来安宁、吉祥。可用以制作佛珠,单粒或几粒挂件,给人带来幸运。  5、缅茄,是一种稀有的热带果实,形同茄子。于后坚硬如木,果身呈深褐色,蒂呈黄色,扁圆而长,大小不一。缅茄本身的特有形状,就有一种诱人的魅力。据讲,缅茄可驱魔避邪,镇宅护身,给主人带来幸运的力量和长命富贵,历来为收藏家所珍爱。可以用一粒,或三粒,或多粒串起来,挂在身上,可作为饰物、佛珠,由于它本身特有的能量,可改变人的磁场,带来吉祥、安康。  6、五眼六通,是一种不寻常的果实,蒂落后,顶部有五个小孔,看似五个小眼睛,首尾贯穿打洞,制成佛珠,便称为“五眼六通”。“五眼”是指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五种能力:“六通”是指神足通、天耳通、天眼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智证通。前五通各种修练都可达到,惟漏尽通为佛家的境界。是菩萨依定慧力所示现的六种无碍自在妙用。此种佛珠,涵意丰富。  7、仙桃,中国古代传说桃木可以驱鬼,桃梗以可禳恶,桃符可以避邪,而桃核,质地坚硬,又同时具有上述功能,雕刻后制成的佛珠其能量不凡。蟠桃相传是王母娘娘所种植的仙桃,可延年益寿。故蟠桃又称仙桃。蟠桃果核形状扁圆,表面上有许多凹凸不规则纹理,不需任何雕琢,饶有别致。蟠桃核呈古铜色,古色古香的韵昧很足,制成的佛珠别具一格。  8、“满贯”,用椰子蒂制成的佛珠,极其罕见。椰蒂独具特色,冬天不冷手,夏天不畏汗渍。这种椰蒂手串,有人给他起名为“满贯”,大有意思。  9、天意子,天意子是一种奇特而坚硬的果实。扁圆的形状,隆起办办的曲脊,看似蟠桃,又像细小的蕃瓜。佛经里有天意树,此树随天意而转,悉遂所求。天意子便有其特殊的含义,用此珠修练,顺遂天意;随意佩带,可增福慧。  l0、金刚子,金刚子据佛教书藉介绍谓金刚树所结之子,也有说是菩提树所结之子,甚为名贵。金刚,则为坚硬无比,无坚不摧之意,有可摧毁一切邪恶之力。密宗修练练金刚部吋须用金刚子念珠。金刚子佩带身上,驱邪避祸之力较强,可增吉祥。  11、阿修罗子,阿修罗是古印度诸神之一,汉语译为“无端”,因其相貌丑陋之故。阿修罗,又是“六道”(即天、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之一。阿修罗子因形状其特而命名,具状为扁圆、起棱、状似心形,而首尾稍尖的果实。阿修罗子,本身具有特有的能量,助于修行。  l2、陀罗尼子,是一种较少的坚硬果实。陀罗尼的意思为总持,谓能总摄无量佛法而不忘失的记忆能力,总持诸佛菩萨之功德,使一切善法生长,一切恶法不生之意。陀罗尼子的佛珠,持之念佛,有集善法,抑恶生的意思。  13、摩尼子,摩尼意为宝珠,据说有消除灾难的功能。摩尼子是一种坚硬褐色的果实,表面有许多纹,较为难得。它的驱邪避灾的功能较强,佩带之可助平安富贵。  14、金丝菩提子,是一种较稀有的植物,质地坚硬,呈白色,里边有一条条红色和线纹,故命名为金丝菩提,独具特色和韵味。  l5、天竺,是印度的古称。浙江杭州灵隐山之南有山名天竺山。该山里生长的菩提名天竺菩提,大小不一,呈椭圆形,外表有不规则斑裂纹,天竺菩提有典雅深遂的韵味和魅力。  16、凤眼菩提,每一粒上均有一凤眼,凤眼象征祥瑞,用凤眼菩提制成的佛珠是密宗修练者必不可少的法器之一。  17、龙眼菩提,每一粒上均有一三角状眼。龙在佛教中有特殊的意义,如“龙象”比喻菩萨的威仪,“龙应”,谓观音菩萨三应之一。龙梵语音译为“那伽”,具有呼风唤雨的能力,也是守护佛法的护法。龙眼菩提,尤其是印度龙眼菩提,是难得之物,即是修练者必备物品。又是驱邪增慧之品。  18、麒麟眼菩提,形状特殊,每一粒上有一方形眼,整个菩提子呈扁圆形如鼓鼓的柿饼,加上中间的方眼,如同一个个铜钱。麒麟为神兽龙头,鹿身,身有麟甲,头上有用,象征祥瑞。麒麟眼菩提比龙眼菩提还难得,是增福慧,助开悟,护修行之上品菩提子。  l9、通天眼,为稀有果实种子,呈深灰色,粒上有不规则的小点状突起物,奇特的是,每一粒上都有一圆形小孔,通天眼便由此而来。据讲此珠可吸收人体病气,常持此珠对增强体质,消除疲劳有帮助。驱除病邪,长保平安,通天眼可助于你。  2O、莲花座,为稀有植物果实蒂,呈枣红色,质坚硬,每一粒状似一个小小莲花座,名称便由此而产生。据讲,此物佩于身上,可保平安,增吉祥又助于修行。  21、莲花,为稀有植物种子。呈圆锥形,有深褐色、白色两种。质地坚硬,摸起来稍有刺手,其状似莲花,故得而名,莲花出污泥而染,足成就果位的象征。同时在密宗修练莲花部时,须用莲花串珠,对成就菩萨位较有帮助。莲花佛珠随身,可使人心安气定,常保清净。  22、蜜瓜菩提子,为菩提根的一种,未经加工,外表状似蜜瓜,故而得名。看起来如同一个小小蜜瓜,饶有趣味。因本身即为菩提根,对修练菩提心很有帮助,也可作为收藏品。  23、白菩提根,为菩提根经过打磨加工而成,有的洁白如雪,有的略呈淡黄,明润悦目。佩带此珠,既助修行,也可消灾,还有观赏价值。  24、天台豆,为浙江天台山独有特产,树木所结种子。状如大偏豆,呈黑色,质地坚韧。据说有驱邪之功能。去天台山者都不会忘记购买用天台豆所制成的佛珠。  25、天台菩提,为天台山木本菩提,呈白色或淡黄争。天台山国清寺为天台宗的祖庭。当年开元三大十即: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将密宗普门大法带来中国,著名天文学家一行法师曾受不空大师传法灌顶。一行法师将密法带到天台,开创天台密宗,实为唐密一脉。故天台菩提子有其独特特色和深遂内涵。  26、木鱼果,为稀有树木种子,呈棕色有斑点,状似木龟,故而得名。因木鱼本身有警醒迷悟,促人精进之功能,木鱼果佛珠不仅因其奇特的外貌,而且更因其深刻的内涵而受到佛教人士的珍爱。  27、桃木佛珠,桃木,中国古代一直传说可以避邪。用桃木制成的佛珠简单明快,虽然算不上名贵,但其作用不凡。此类珠历来受人欢迎。  28、雕刻佛珠,每粒雕刻的佛珠都浸透着工艺师的心血,用橄榄核雕刻的十八罗汉,神态名异,栩栩如生,吋谓艺术珍品。用山桃核雕刻的手串,每一粒都刻有六七位的菩萨或罗汉,神态逼真,不用心力,不会如此精湛。这类佛珠,既是艺术珍品,又是助于修行的良好法器,带在身上,还可保平安,增福慧。  29、元宝菩提子,为星月菩提的一种,未经加工,每一粒看起来都如同一个小小的元宝,分大粒和小粒不同两种,串起来作为手串,既典雅又别致,可助修行,保平安,增福慧。  30、金龟子,为一种木质植物的种子,小小颗粒,每一粒都象一小小的乌龟,满有意思,用它们制成的佛珠,既助修行,又有富贵吉祥的意喻。  31、金樱子,为一种树木的种子,长圆形状,呈黑色,每一粒上都些有麻坑,质地坚硬。制成佛珠,别具一格。  32、铁莲子、铜莲子,为树木种子,呈长圆形,质地硬,有黄、黑两色,黄色称为铜莲子,黑色称为铁莲子。制成佛珠,让人喜欢。还有什么疑问可以追问!希望可以帮到你!望采纳
佛珠,是用来念佛诵经持咒计数的法器,而非炫耀材质财富的载体。佛珠都有修身、辟邪、养心、普度众生和佛主心中留等各种含义。星月菩提子,质地坚硬,呈灰白色货乳黄色,形状不规则,像个小元宝。由于珠面中间有一个凹的圆圈,其纹如月;同时珠面还呈现许多均匀分布的黑点,细点如星,整颗珠子看起来状如繁星托月,因此被称为“星月菩提”。价位差别很大。
转一个108颗佛珠的正确穿法,和含义。供大家学习:108颗佛珠的穿法:佛珠一般由108颗念珠组成,在第7颗、21颗、54颗、87颗、101颗用其他颜色或大小的珠子隔开,称为:隔珠或数取。一般来说隔珠要比子珠稍大,数量可以采用1到3颗不等,并且不计算在108颗之内。54颗的佛珠要在第27颗前加隔珠,27颗、18颗的佛珠则要在每9颗加一粒隔珠。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稍大的一些珠粒或者饰物,也可用金刚结代替,目的是防止弟子珠滑落。在佛珠的开始处的母珠上又附有2根粗带子,在每根带子上又串有十枚小金刚环或十颗小珠,以十颗为一串,如同算盘。采用十进位,代表佛教十波罗密。即:施、忍、精进、禅定、般若、方便、愿、力、智、戒。佛珠的每一部分都有其特殊的意义。母珠(佛头)代表:佛宝;贯串整串珠的绳子代表:法宝;小珠代表:僧宝。。。一串佛珠共有:2佛、4如来、4涅磐、8菩萨、6波罗密、4天王、29天、1四天王子、1杭珠弟子、1地神、18地狱、1师长、1施主、28星宿组成,共108颗。它的意义是:1为善财童子、2为爱染明王、3为不动明王、4为善密童子、5为地藏菩萨、6为释迦牟尼佛。挂珠通常是指一百零八粒以上可以挂在颈项上的念珠。使用挂珠很有讲究,通常出家人之中,只有住持、长老、法会主持者及当家师才能挂珠子;或者出家受戒十年以上的师父才可挂珠子。念珠的须子,如果是当家师,须子挂在右边;知客须子挂在左边;主持大和尚须广挂在背后,称为拖珠。在家居士是绝对不可以挂念珠的。念珠挂在颈上挂一圈;如果手上拿着一定要是两圈;如放在台案上,一定要放三圈,才合规矩。念珠是修行的工具,念佛、持咒存乎一心。“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佛珠的数量、构造和质料都只是助道的助缘,不可过于着相和执着:“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以佛、道教为主要宗教的中国,戴手珠的习惯来自于佛教的念珠,念珠又称作佛珠、数珠等,是人们在念佛时纪录的工具。而念佛是修行佛道基本方法之一,掐算着捻念珠诵经持咒念佛,就能生诸种功德,其最大的利益在于可让人凝聚精神、方便修行。在中国民间即使非佛教徒也有配戴佛珠的习惯,因为非佛教徒亦多相信手戴佛珠可保平安。  念珠种类大致分成手珠、持珠及挂珠三大类。念珠也称作佛珠、诵珠、咒珠、数珠等。这里提及的手珠一般是戴在手腕上,亦可随时拿在手上掐捻念佛。念珠的颗数除了常见经书所戴的颗数外,亦有视乎手腕粗细及珠子的大小而定。  经书所载的挂珠、持珠及念珠的颗数大致分为1080颗,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为1080种烦恼。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即地狱、饿鬼、xx、修罗、人间及天上,是六道轮回的世界。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即声闻、缘觉、菩萨及佛界。  108 颗——表示求正百八三昧,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耳、鼻、舌、身、意)各有苦、乐、舍三受,合为十八种。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合为十八种,总计三十六种,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 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即是十信、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 与 108 颗意义相同。为便于携带将 108 颗分为三份。  27 颗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 ——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 表征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迷时被十八界转,悟时转十八界。 14 颗 —— 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念珠常附有母珠、数取、记子、记子留等。在经书中也有记载——珠表菩萨之胜果,于中间觉为断漏,绳线贯串表观音,母珠以表无量寿的象征意义。除了一些宗派如密宗对持念珠有一定规定外,其它的记载大多没有严格的规定,一般人佩戴只取其保平安的意思,无太多忌讳。  手珠跟戒指一样有平衡左右身体能量的作用。并且因为手腕的脉搏与心脏连接在一起,所以长期佩带手珠或手镯便会增强心轮的开发,增加爱与被爱的包容力,佩带在左手右手都可以,由自己的感觉来决定。  念珠是修行的工具,念佛、持咒存乎一心。“静虑离妄念,持珠当心上”。佛珠的数量、构造和质料都只是助道的助缘,不可过于着相和执着:“相由心生,境由心转,心系诸佛,珠可助道。

文章TAG:菩提  寓意  佩戴  菩提子  菩提的寓意  菩提的功效寓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