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金银花

金银花,为中药材和植物的统称。植物金银花又名忍冬,为忍冬科多年生半常绿缠绕木质藤本植物。“金银花”一名出自《本草纲目》,由于忍冬花初开为白色,后转为黄色,因此得名金银花。药材金银花为忍冬科忍冬属植物忍冬及同属植物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金银花自古被誉为清热解毒的良药。它性甘寒气芳香,甘寒清热而不伤胃,芳香透达又可祛邪。金银花既能宣散风热,还善清解血毒,用于各种热性病,如身热、发疹、发斑、热毒疮痈、咽喉肿痛等证,均效果显著。
中医认为,金银花性寒、味甘、气平,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以治疗热毒肿疡、痈疽疔疮等症。

什么是金银花

2,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清火
金银花,又名银花、金花、忍冬花、金藤花等。每当夏秋季来临,我国南北诸省的山区、丘陵,都有这种蔓藤爬攀植物,开黄白两色的鲜花,清香扑鼻,这就是“金银花”。花开时初为纯白,继而变黄,十分好看。采集该花颇有讲究,须在晴天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并及时晾晒或阴干,这样药效才佳。 据有关文献记载,金银花在我国已有2200多年栽植史。早在秦汉时期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载有忍冬,称其“凌冬不凋”;金代诗人段克诗曰:“有藤鹭鸶藤,天生非人有,金花间银蕊,苍翠自成簇。” 功能主治 《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金银花的功效: 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心、胃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血毒痢,风热感冒,温病发热。  用法用量  6~15g。

金银花的功效与作用

3,金银花又叫什么

金银花即忍冬花[来源]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忍冬Lomicera japonica Thunb.、红腺忍冬Lonicera hypoglauca Miq.、山银花Lonicera confusa DC.、毛花柱忍冬Lonicera dasytyla Rehd.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夏初花开放前采收,干燥。或用硫磺熏后干燥。 [产地分布] 忍冬:主产山东、河南,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红腺忍冬:主产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等省区。 山银花:主产广东、广西、云南等省区。 毛花柱忍冬:主产广西。 [药材特征] 忍冬 呈棒状,上粗下细,略弯曲,长2~3cm,上部直径约3mm,下部直径约1.5mm。表面黄白或绿白色,贮久色渐深,密被短柔毛。偶见叶状苞。花萼绿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长约2mm。开放者花冠筒状,先端二唇形;雄蕊5个,附于筒壁,黄色;雌蕊1个,子房无毛。气清香,味淡、微苦。 红腺忍冬 长2.5~4.5cm,直径0.8~2mm。表面黄白至黄棕色,无毛或被疏毛。萼筒无毛,先端5裂,裂片三角形,被毛。开放者,花冠下唇反转。花柱无毛。 山银花 长1.6~3.6cm,直径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无毛。 毛花柱忍冬 长2.5~4.0cm,直径1~2.5mm。表面淡黄色微带紫色,无毛。花萼裂片短三角形。开放者花冠上唇常不整齐,花柱下部多密被长柔毛。 [主要化学成分] 忍冬花蕾含黄酮类,为木犀草素(Luteolin)及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并含肌醇(Inositol)绿原酸(Chlorogenic acid)、异绿原酸和皂甙。绿原酸和异绿原酸为主要抗菌成分。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凉散风热。用于痈肿疔疮,喉痹丹毒,热毒,血痢,风热感冒,瘟病发热。6~15g。
金银花又叫忍冬花、双花、二花
忍冬 植物学家说,金银花夏季开花,到了秋未虽然老叶枯落了,但在其叶腋间又会簇生新叶,新叶是紫红色的,凌冬不调,所以便叫它“忍冬”。又说,金银花春末夏初开花不绝,花的颜色是先白后黄,黄白相映,故此才称为“金银花”。

金银花又叫什么

4,金银花是什么

金银花是中草药,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是中药来的,有清热解毒作用
我的家乡到处是金银花,我们叫二花。花蕾初开时是白色,大概有不到十个小时的时间变为黄色,所以叫金银花。
金银花的用途和作用 金 银 花的种植和用途金银花为半常绿攀缘性灌木,为中国特产。此花初放时洁白如银,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新旧相参,黄白衬映,故被称为“金银花”。又因此花入冬时虽老叶枯落,可是叶腋又簇新叶,凌冬不凋,故又名“忍冬”。 金银花在江浙一带是一种普通花卉,人们在庭院中经常地栽或盆栽观赏,也可制作盆景。不仅花美,花的清香也十分宜人。栽培它真是可赏花、可闻香。尤其是夏季,在金银花架下乘凉,是有无穷趣味的。在山野中,零星野生的也不少。我国很久以来就将金银花或其藤入药,以河南省密县的最为有名,花朵特长,花蕾上有茸毛,且微呈绿光,特称“密银花”。山东省沂蒙山区的“济银花”收获量很大,声誉略次于“密银花。 习性:金银花喜光,但夏季忌直射阳光;较耐阴,较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酸碱土壤都可适应。秋季或早春发萌前施入些堆肥,厩肥等作基肥。萌芽后和采花时可施些稀薄液肥。春季要修剪,保留较多枝干,能促进增产,但过老或过密的枝务要剪去,才有利通风透光。因金银花性强健,平时管理可粗放些。开花期4~6月 繁殖:主要用扦插法。压条,分株或播种法均可。扦插,多在春季进行,将藤截住成约10厘米长的插条。插后保持湿润,加强管理。一个月便可生根,当年可开花。此法简便易行且成活率较高,又可大量繁殖,故无论家庭养花或园林苗圃多用之。压条法,春,夏季都可进行,择母株上较长的枝条,埋深为4—5厘米,当年秋天可生根,深秋或第二年春天即与母株分离定植。分株法,以春季萌动前为好。播种可在春季进行,播种前用45度温水浸种并催芽。因种子成熟较少,故很少采用此法。栽种最好2~3株一丛,移植以春季进行为宜 药用:采集加工,药用花,茎,叶。花于春未夏初时采收,可在日出之前,采含苞待放之花蕾,采后晒干(用硫磺熏过,可减少生虫,发霉便于保存)茎,叶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备用。金银花的茎,药用称为“忍冬藤”或“金银藤” 性味:清热解毒。忍冬藤尚可清经络风热,止经络疼痛。 参考便方 1,祛暑明目:盛夏酷暑时,用金银花和茶叶沏泡或单用花代茶。 2.治痢疾:金银花20克,煎汤,红痢以白蜜水调服,白痢以红砂糖调服。 3.治一切内外痈疽:金银花50克,甘草10克 ,水煎服。 4.治荨麻疹:采鲜金银花30克 (干品用20克)水煎服,并洗。日服,洗三次。 5.治腮腺炎:金银花30克,连翘15克,板蓝根15克,水煎服。外用鲜花捣敷。 6.治外感发热咳嗽:金银花30克,连翘,薄荷各20克,水煎服。 7.治疮久成漏:忍冬藤浸酒常服。 8.治毒蕈中毒:鲜金银花嫩茎叶适量,用冷开水洗净,嚼细服下。 9.治小儿痱毒:金银花或茎,叶,水煎洗。 10.治肿瘤:金银花20—30克,水煎服。
清热解毒吧 比如金银花露什么的啊``效果很好的

5,金银花的介绍

金银花,又名银花、金花、忍冬花、金藤花等。  ”   功能主治  《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小编推荐:盛夏佳饮:金银花   常用药方  含有金银花的药方、药膳方特别常见,据调查,全国有1/3的中医方剂用到金银花。  热毒痈疖 可单用浓煎内服,也可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配伍,以增强清热解毒消肿之功。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方:“金银花三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水二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如法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功。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脉数。  此方药虽仅有五种,但功专力宏,是历代中医治疗火毒结聚而引起痈疮疖肿的首选方剂。现代用量及煎服方法为:金银花2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克,水煎后,加酒适量和服,药渣捣烂可敷患处。  疮疡肿毒初起,或已成脓而未溃者,可与穿山甲、皂角刺、大贝、白芷等合用,代表方有仙方活命饮,出自《校注妇人良方》:“穿山甲、甘草、防风、没药、赤芍药、归梢、乳香、贝母、天花粉、角刺各一钱,白芷六分,金银花、陈皮各三钱。用好酒三碗,煎至一碗半。若上身,食后服;若下身,食前服,再加饮酒三四杯,以助药势,不可更改。”仙方活命饮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行气,消肿溃坚为辅,称为“疮痈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用于一切疮痒初起。金银花用量较重,善清热解毒,配白芷、防风意在疏风散邪,使热毒从外透解;花粉、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现代用量:穿山甲3克、皂角刺3克、当归尾3克、甘草3克、金银花9克、赤芍3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天花粉3克、陈皮9克、防风3克、贝母3克、白芷3克。 应用价值编辑本段  金银花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最近,很多防治非典的中药处方中都使用了金银花。日常生活中,人们还经常以金银花泡水代茶来治疗咽喉肿痛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方法为:取金银花20克,煎水代茶或泡茶饮,每日1剂。除此之外,许多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也同样用到了金银花。   (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4)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  ★取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煎水含漱,可治咽喉炎。   ★取金银花60克,山楂20克,煎水代茶饮,可治感冒发热,头痛咽痛。   ★取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甘草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腮腺炎。   ★取金银花、连翘、大青根、芦根、甘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可预防流脑。   ★取金银花、菊花、山楂各10克,蜂蜜100克,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饮服,可治暑热头痛,心烦口渴。   ★取金银花鲜嫩茎叶及花适量,用冷开水洗净,细嚼咽下,可治毒蕈中毒。   ★取金银花15克,焙干研末,水调服,可治痢疾。   ★取金银花300克,黄连、黄芩各90克,加水煎煮,取药液1000毫升,每次服用30毫升,每日4次,可治急性菌痢。   ★取银花24克,蒲公英15克,连翘、陈皮各9克,青皮、生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初期急性乳腺炎。  ★取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紫背天葵子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痈肿疮疡。   ★取金银花60~90克,蒲公英30~60克,甘草9~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辅助治疗。   ★取金银花15克,车前草、旱莲草、益母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泌尿道感染。
金银花中药材啊 下火

6,金银花有什么作用

只有清热解毒疗疮。
金花间银蕊 草药抵万金 金银花,又名银花、金花、忍冬花、金藤花等。每当夏秋季来临,我国南北诸省的山区、丘陵,都有这种蔓藤爬攀植物,开黄白两色的鲜花,清香扑鼻,这就是“金银花”。花开时初为纯白,继而变黄,十分好看。采集该花颇有讲究,须在晴天清晨露水刚干时摘取,并及时晾晒或阴干,这样药效才佳。 据有关文献记载,金银花在我国已有2200多年栽植史。早在秦汉时期的中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就载有忍冬,称其“凌冬不凋”;金代诗人段克诗曰:“有藤鹭鸶藤,天生非人有,金花间银蕊,苍翠自成簇。 ” 功能主治 《本草纲目》载“金银花,善于化毒,故治痈疽、肿毒、疮癣……”。自古以来,金银花常用于清热解毒,治疗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疡等症,亦用于风热感冒,支气管炎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具有抑菌、抗病毒、抗炎、解热、调节免疫等作用。 小编推荐:盛夏佳饮:金银花 常用药方 含有金银花的药方、药膳方特别常见,据调查,全国有1/3的中医方剂用到金银花。 热毒痈疖 可单用浓煎内服,也可与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配伍,以增强清热解毒消肿之功。代表方有五味消毒饮,出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方:“金银花三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一钱二分,水二盅,煎八分,加无灰酒半盅,再滚二三沸时热服。如法再煎服,被盖出汗为度。”具有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之功。主治各种疔毒,痈疮疖肿,局部红肿,热痛,或发热恶寒,舌红苔黄,脉数。 此方药虽仅有五种,但功专力宏,是历代中医治疗火毒结聚而引起痈疮疖肿的首选方剂。现代用量及煎服方法为:金银花20克,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紫背天葵子各15克,水煎后,加酒适量和服,药渣捣烂可敷患处。 疮疡肿毒初起,或已成脓而未溃者,可与穿山甲、皂角刺、大贝、白芷等合用,代表方有仙方活命饮,出自《校注妇人良方》:“穿山甲、甘草、防风、没药、赤芍药、归梢、乳香、贝母、天花粉、角刺各一钱,白芷六分,金银花、陈皮各三钱。用好酒三碗,煎至一碗半。若上身,食后服;若下身,食前服,再加饮酒三四杯,以助药势,不可更改。”仙方活命饮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行气,消肿溃坚为辅,称为“疮痈之圣药,外科之首方”,用于一切疮痒初起。金银花用量较重,善清热解毒,配白芷、防风意在疏风散邪,使热毒从外透解;花粉、贝母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现代用量:穿山甲3克、皂角刺3克、当归尾3克、甘草3克、金银花9克、赤芍3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天花粉3克、陈皮9克、防风3克、贝母3克、白芷3克。 应用价值 金银花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最近,很多防治非典的中药处方中都使用了金银花。日常生活中,人们还经常以金银花泡水代茶来治疗咽喉肿痛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方法为:取金银花20克,煎水代茶或泡茶饮,每日1剂。除此之外,许多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也同样用到了金银花。 (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4)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 ★取金银花15克,生甘草3克,煎水含漱,可治咽喉炎。 ★取金银花60克,山楂20克,煎水代茶饮,可治感冒发热,头痛咽痛。 ★取金银花、蒲公英各25克,甘草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腮腺炎。 ★取金银花、连翘、大青根、芦根、甘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5天,可预防流脑。 ★取金银花、菊花、山楂各10克,蜂蜜100克,加清水适量,煎煮30分钟,滤出药汁饮服,可治暑热头痛,心烦口渴。 ★取金银花鲜嫩茎叶及花适量,用冷开水洗净,细嚼咽下,可治毒蕈中毒。 ★取金银花15克,焙干研末,水调服,可治痢疾。 ★取金银花300克,黄连、黄芩各90克,加水煎煮,取药液1000毫升,每次服用30毫升,每日4次,可治急性菌痢。 ★取银花24克,蒲公英15克,连翘、陈皮各9克,青皮、生甘草各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初期急性乳腺炎。 ★取金银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紫背天葵子6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痈肿疮疡。 ★取金银花60~90克,蒲公英30~60克,甘草9~15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用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的辅助治疗。 ★取金银花15克,车前草、旱莲草、益母草各30克,每日1剂,水煎服,可治泌尿道感染。
主要就是清热解读!没有别的了!
建议使用最好在辨证前提下:(1)用于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银花甘寒,既清气分热,又能清血分热,且在清热之中又有轻微宣散之功,所以能治外感风热或温病初起的表症未解、里热又盛的病症。应用时常配合连翘、牛蒡子、薄荷等同用。 (2)用于疮痈肿毒、咽喉肿痛。金银花清热解毒作用颇强,在外科中为常用之品,一般用于有红肿热痛的疮痈肿毒,对辨证上属于“阳症”的病症,较为适合,可合蒲公英、地丁草、连翘、丹皮、赤芍等煎汤内服,或单用新鲜者捣烂外敷。 (3)用于热毒引起的泻痢便血(粪便中夹有黏液和血液)。热毒结聚肠道,入于血分,则下痢便血。银花能凉血而解热毒,故可疗血痢便血,在临床上常以银花炒炭,合黄芩、黄连、白芍、马齿苋等同用。 (4)银花味甘性寒,气味芳香,既可清透疏表,又能解血分热毒,尤为治阳性疮疡的要药。配以连翘、牛蒡子、薄荷、荆芥,则疏表解热;配以鲜生地、玄参、连翘、竹叶卷心等,则清营泄热;配以紫花地丁、野菊花、蒲公英,则解毒疗疮;配以黄耆、当归、甘草,则托毒消痈;配以黄芩、白芍、甘草等,则清热治痢。
清火去毒,主要有金银花露,一般出生后的小孩喝,湖北安陆的午时药业的金银花露比较正;
具有清热去火的作用!
清热解毒,治上火的

文章TAG:金银  金银花  什么  金银花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