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荚螟,黄豆荚里生虫子咋回事
来源:整理 编辑:农业技术 2023-11-12 18:24:04
本文目录一览
1,黄豆荚里生虫子咋回事
是豆荚螟的幼虫,专门生在黄豆里,要除掉它:喷点菊酯类药剂就可以了希望你喜欢朋友你好这个应该是 豆荚螟 的幼虫,专门生在黄豆里。可以吃的 乌龟和鸟吃了都好,无毒的。
2,豆荚螟和豆野螟有什么区别
豆野螟又称死豆荚螟、更豆钻心虫、可豆螟等, 是因其在更豆豆荚上危害特重而得名,特别喜食孤 豆、四季豆、扁豆等表面少毛的豆类蔬菜。豆野螟以 幼虫蛀食豆类作物的花器、嫩荚危害,花蕾期、幼荚 期受害,造成落蕾、落花、落荚,影响产量;转色期受 害,豆荚出现蛀孔,英内和孔口处虫粪堆积,严重影 响食用和商品价值。 ,危害特点 豆野螟以蛹在土中及残花落叶中越冬,次年5 月羽化,在本地1年可发生6代,第1代成虫一般 出现在5月上中旬,以后1个月左右发生1代,世 代重叠现象较重。成虫有趋光性。
3,农村内的土话冒尖是什么虫子的蛹
这是豆荚螟 豆荚螟为世界性分布的豆类害虫,我国各地均有该虫分布,以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受害最重。豆荚螟为寡食性,寄主为豆科植物,是南方豆类的主要害虫。 为害症状 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豆粒,被害籽粒重则蛀空,仅剩种子柄;轻则蛀成缺刻,几乎都不能作种子;被害籽粒还充满虫粪,变褐以致霉烂。一般豆荚螟从荚中部蛀入。 生活习性 豆荚螟随地区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一年可发生2~8代。越冬代成虫在豌豆、绿豆或冬季豆科绿肥上产卵发育为害;第二代幼虫为害春播大豆或绿豆等其它豆科植物;第三代为害晚播春大豆、早播夏大豆及夏播豆科绿肥;第四代为害夏播大豆和早播秋大豆和早播秋大豆;第五代为害晚播夏大豆和秋大豆。各地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附近土表下5~6厘米深处结茧越冬,也有少数地区以蛹越冬,也可在晒场周围表土下结茧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躲在豆株叶背、茎上或杂草上,傍晚开始活动,趋光性不强。成虫羽化后当日即能交尾,隔天就可产卵。每荚一般只产1粒卵,少数2粒以上。其产卵部位大多在荚上的细毛间和萼片下面,少数可产在叶柄等处。在大豆上尤其喜产在有毛的豆荚上;在绿肥和豌豆上产卵时多产花苞和残留的雄蕊内部而不产在荚面。 初孵幼虫先在荚面爬行1~3小时,再在荚面吐丝结一白色薄茧(丝囊)躲藏其中,经6~8小时,咬穿荚面蛀入荚内。幼虫进入荚内后,即蛀入豆粒内为害,3龄后才转移到豆粒间取食,4~5龄后食量增加,每天可取食1/3~1/2粒豆,1头幼虫平均可吃豆3~5粒。在一荚内食料不足或环境不适,可以转荚为害,每一幼虫可转荚为害1~3次。豆荚螟为害先在植株上部,渐至下部,一般以上部幼虫分布最多。幼虫在豆荚籽粒开始膨大到荚壳变黄绿色前侵入时,存活显著减少。幼虫除为害豆荚外,还能蛀入豆茎内为害。老熟的幼虫,咬破荚壳,入土作茧化蛹,茧外粘有土粒,称土茧。 豇荚螟喜干燥,在适温条件下,湿度对其发生的轻重有很大影响,雨量多湿度大则虫口少,雨量少湿度低则口大;地势高的豆田,土壤湿度低的地块比地势低,湿度大的地块为害重。结荚期长的品种较结荚期短的品种受害重,荚毛多的品种较荚毛少的品种受害重,豆科植物连作田受害重。豆荚螟的天敌有豆荚螟甲腹茧蜂、小茧蜂、豆荚螟白点姬蜂、赤眼蜂等,以及一些寄生性微生物。
4,绿色虫子吃黄豆叶子会跳
这是豆荚螟 豆荚螟为世界性分布的豆类害虫,我国各地均有该虫分布,以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受害最重。豆荚螟为寡食性,寄主为豆科植物,是南方豆类的主要害虫。 为害症状 以幼虫在豆荚内蛀食豆粒,被害籽粒重则蛀空,仅剩种子柄;轻则蛀成缺刻,几乎都不能作种子;被害籽粒还充满虫粪,变褐以致霉烂。一般豆荚螟从荚中部蛀入。 生活习性 豆荚螟随地区和气候条件的不同一年可发生2~8代。越冬代成虫在豌豆、绿豆或冬季豆科绿肥上产卵发育为害;第二代幼虫为害春播大豆或绿豆等其它豆科植物;第三代为害晚播春大豆、早播夏大豆及夏播豆科绿肥;第四代为害夏播大豆和早播秋大豆和早播秋大豆;第五代为害晚播夏大豆和秋大豆。各地主要以老熟幼虫在寄主植物附近土表下5~6厘米深处结茧越冬,也有少数地区以蛹越冬,也可在晒场周围表土下结茧越冬。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躲在豆株叶背、茎上或杂草上,傍晚开始活动,趋光性不强。成虫羽化后当日即能交尾,隔天就可产卵。每荚一般只产1粒卵,少数2粒以上。其产卵部位大多在荚上的细毛间和萼片下面,少数可产在叶柄等处。在大豆上尤其喜产在有毛的豆荚上;在绿肥和豌豆上产卵时多产花苞和残留的雄蕊内部而不产在荚面。 初孵幼虫先在荚面爬行1~3小时,再在荚面吐丝结一白色薄茧(丝囊)躲藏其中,经6~8小时,咬穿荚面蛀入荚内。幼虫进入荚内后,即蛀入豆粒内为害,3龄后才转移到豆粒间取食,4~5龄后食量增加,每天可取食1/3~1/2粒豆,1头幼虫平均可吃豆3~5粒。在一荚内食料不足或环境不适,可以转荚为害,每一幼虫可转荚为害1~3次。豆荚螟为害先在植株上部,渐至下部,一般以上部幼虫分布最多。幼虫在豆荚籽粒开始膨大到荚壳变黄绿色前侵入时,存活显著减少。幼虫除为害豆荚外,还能蛀入豆茎内为害。老熟的幼虫,咬破荚壳,入土作茧化蛹,茧外粘有土粒,称土茧。 豇荚螟喜干燥,在适温条件下,湿度对其发生的轻重有很大影响,雨量多湿度大则虫口少,雨量少湿度低则口大;地势高的豆田,土壤湿度低的地块比地势低,湿度大的地块为害重。结荚期长的品种较结荚期短的品种受害重,荚毛多的品种较荚毛少的品种受害重,豆科植物连作田受害重。豆荚螟的天敌有豆荚螟甲腹茧蜂、小茧蜂、豆荚螟白点姬蜂、赤眼蜂等,以及一些寄生性微生物。
5,豇豆上的黄斑问题
你好!!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1、豇豆病毒病:是发生较普遍且严重的病害。常见的有豇豆花叶病与豇豆黄花叶病。主要病毒病原是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表现叶上显黄斑、黄绿相间与深绿相间的花斑、畸形,严重的植株矮小,甚至不能开花以至死亡。防治: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实行轮作,避免重茬种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病株、病叶及时清除烧毁,减少病源。发病之前或始期,采用200倍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等杀菌剂防止真菌病害。发现蚜虫及时喷40%的乐果乳剂1000倍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蚜虫,重点喷叶背面。消灭病毒源。病毒病发生后,多给些肥水,并喷洒0.1%-0.5%磷酸二氢钾,可减轻损失。2、豇豆煤霉病:又称叶霉病或叶斑病,是近年发生较严重的叶部病害。初期叶片发生赤、紫褐色小点,扩大呈近圆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菌,致使叶片变小、落叶、结荚减少。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防止湿度过大,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收获后清洁田间,减轻病害蔓延。药剂防治:可用1:1:200波尔多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3、豇豆锈病:主要为害叶片,重者叶柄和种荚也可为害。开始叶背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逐渐变褐,隆起呈小脓疮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形成黑色冬孢子堆,致使叶片变形、早落。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等,10-15天1次,连喷2-3次。4、豇豆白粉病:为害叶片为主,也为害蔓和荚。开始在叶背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扩大成紫褐色斑,上面覆一层稀薄的白粉,叶斑沿脉发展,白粉覆满全叶,引起大量落叶。此病在南方普遍发生。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50%硫磺悬浮液300倍,7-10天喷1次,连续3-4次。5、豇豆枯萎病:苗期主要病害。症状是引起根茎腐烂,植株萎蔫。主要采用轮作,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来防治。(二)主要虫害及防治1、小地老虎:又名"地蚕",是为害幼苗的主要害虫。其幼虫在表土层或地表为害,3龄前幼虫啃食幼苗叶片成网孔状,4龄后咬断幼苗嫩茎,造成缺苗断垄和大量幼苗死亡。防治:早春铲除杂草,减少小地老虎产卵场所及食料来源,毒饵诱杀4龄以下幼虫,将5千克麦麸炒香拌入敌百虫热溶液10倍液。小地老虎暴食初期,用 25%敌杀死或25%速灭杀丁2500倍液喷洒植株基部及四周,效果较好,也可结合人工捉杀幼虫。2、豆野螟(豆荚螟):也称豆荚野螟或豇豆钻心虫。豆野(荚)螟幼虫现蕾前主要为害叶片,以后则钻入花冠及幼荚蛀食为害,造成花蕾与荚的脱落,蛀食后产生蛀孔,并产生粪便引起豆荚腐烂,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防治:要及时,在豇豆开花期发现幼虫立即用10%氯氰菊酯乳油或50%杀螟松乳剂或25%敌百虫粉剂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喷杀,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选用早熟品种,实行与粮食作物间作,保持田间一定湿度可减轻危害。3、蚜虫:是豇豆主要虫害,又是豇豆病毒病主要传毒媒介之一,在幼苗期开始至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为害。防治:在蚜虫发生初期,用40%乐果乳剂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1200倍液、抗蚜威800倍液,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敌杀死乳剂2000-3000倍液,重点喷叶背面,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4、红蜘蛛:又名火龙。以成虫和幼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叶片被害后,逐渐变成红黄色,似火烧,最后叶片脱落,果实干瘪,植株变黄枯焦。防治: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剂1000倍液,90%敌百虫800-1000倍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1500倍或三硫磷等药剂交替喷杀,重点喷叶背面,连续喷2-3次。5、豆象:也是豇豆上最严重的害虫。成虫在嫩荚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蛀食种子为害,使籽粒蛀成空壳,不能食用,严重的影响种子发芽及其商品质量。防治:可在花期喷杀虫剂,收获籽粒晒干后,采用药剂熏蒸。一般以磷化铝或氯化苦等熏蒸豆粒和贮藏库,可杀虫兼杀卵。有的地方也采用沸水浸烫,石灰缸或密封贮藏等方法,也可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谢谢!!
6,豇豆主要有哪些病害
豇豆病害很多,大面积发生的就有24种。它们分别是:
1豇豆基腐病
2根腐病
3角斑病
4灰霉病
5褐缘白星病
6红斑病
7菌核病
8疫病
9斑枯病
10煤腐病
11枯萎病
12锈病
13白粉病
14炭疽病
15轮纹病
16黑链格袍黑斑病
17豇豆链格袍黑斑病(16和17不一样的病)
18茎枯病
119白绢病
20细菌性疫病
21花叶病
22黑眼豇豆花叶病毒病
23植原体丛枝病
24根结线虫病
列一些主要的,具体说一下: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1、豇豆病毒病:是发生较普遍且严重的病害。常见的有豇豆花叶病与豇豆黄花叶病。主要病毒病原是豇豆蚜传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表现叶上显黄斑、黄绿相间与深绿相间的花斑、畸形,严重的植株矮小,甚至不能开花以至死亡。防治:建立无病留种田,选用抗病品种,精选种子,培育壮苗,提高植株本身的抗病能力;实行轮作,避免重茬种植,加强肥水管理,增施磷钾肥;病株、病叶及时清除烧毁,减少病源。发病之前或始期,采用200倍的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1000倍等杀菌剂防止真菌病害。发现蚜虫及时喷40%的乐果乳剂1000倍或80%敌敌畏乳油1000-1500倍液防治蚜虫,重点喷叶背面。消灭病毒源。病毒病发生后,多给些肥水,并喷洒0.1%-0.5%磷酸二氢钾,可减轻损失。
2、豇豆煤霉病:又称叶霉病或叶斑病,是近年发生较严重的叶部病害。初期叶片发生赤、紫褐色小点,扩大呈近圆形病斑,潮湿时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菌,致使叶片变小、落叶、结荚减少。防治: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使田间通风透光,防止湿度过大,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摘除病叶,收获后清洁田间,减轻病害蔓延。药剂防治:可用1:1:200波尔多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3、豇豆锈病:主要为害叶片,重者叶柄和种荚也可为害。开始叶背产生淡黄色小斑点逐渐变褐,隆起呈小脓疮状,后扩大成夏孢子堆,表皮破裂后,散出红褐色粉末即夏孢子,后期形成黑色冬孢子堆,致使叶片变形、早落。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发病初期喷洒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萎锈灵乳油800倍液等,10-15天1次,连喷2-3次。
4、豇豆白粉病:为害叶片为主,也为害蔓和荚。开始在叶背出现黄褐色斑点,后扩大成紫褐色斑,上面覆一层稀薄的白粉,叶斑沿脉发展,白粉覆满全叶,引起大量落叶。此病在南方普遍发生。防治:选用抗病品种,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株,集中烧毁或深埋;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30%固体石硫合剂150倍液、50%硫磺悬浮液300倍,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5、豇豆枯萎病:苗期主要病害。症状是引起根茎腐烂,植株萎蔫。主要采用轮作,拔除病株,加强田间管理来防治。
(二)主要虫害及防治
1、小地老虎:又名"地蚕",是为害幼苗的主要害虫。其幼虫在表土层或地表为害,3龄前幼虫啃食幼苗叶片成网孔状,4龄后咬断幼苗嫩茎,造成缺苗断垄和大量幼苗死亡。防治:早春铲除杂草,减少小地老虎产卵场所及食料来源,毒饵诱杀4龄以下幼虫,将5千克麦麸炒香拌入敌百虫热溶液10倍液。小地老虎暴食初期,用 25%敌杀死或25%速灭杀丁2500倍液喷洒植株基部及四周,效果较好,也可结合人工捉杀幼虫。
2、豆野螟(豆荚螟):也称豆荚野螟或豇豆钻心虫。豆野(荚)螟幼虫现蕾前主要为害叶片,以后则钻入花冠及幼荚蛀食为害,造成花蕾与荚的脱落,蛀食后产生蛀孔,并产生粪便引起豆荚腐烂,严重影响豇豆的产量和品质。防治:要及时,在豇豆开花期发现幼虫立即用10%氯氰菊酯乳油或50%杀螟松乳剂或25%敌百虫粉剂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喷杀,隔7-10天1次,连续喷2-3次。选用早熟品种,实行与粮食作物间作,保持田间一定湿度可减轻危害。
3、蚜虫:是豇豆主要虫害,又是豇豆病毒病主要传毒媒介之一,在幼苗期开始至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为害。防治:在蚜虫发生初期,用40%乐果乳剂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1200倍液、抗蚜威800倍液,50%敌敌畏乳剂1000倍液或敌杀死乳剂2000-3000倍液,重点喷叶背面,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
4、红蜘蛛:又名火龙。以成虫和幼虫群集叶背吸食汁液,叶片被害后,逐渐变成红黄色,似火烧,最后叶片脱落,果实干瘪,植株变黄枯焦。防治:可用20%三氯杀螨醇乳剂1000倍液,90%敌百虫800-1000倍或40%氧化乐果乳剂1000-1500倍或三硫磷等药剂交替喷杀,重点喷叶背面,连续喷2-3次。
5、豆象:也是豇豆上最严重的害虫。成虫在嫩荚上产卵,卵孵化后幼虫蛀食种子为害,使籽粒蛀成空壳,不能食用,严重的影响种子发芽及其商品质量。防治:可在花期喷杀虫剂,收获籽粒晒干后,采用药剂熏蒸。一般以磷化铝或氯化苦等熏蒸豆粒和贮藏库,可杀虫兼杀卵。有的地方也采用沸水浸烫,石灰缸或密封贮藏等方法,也可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1、播种与育苗
播种时,种子覆土厚度为2-3厘米,用新高脂膜600—800倍液喷雾土壤表面,可保墒防水分蒸发、防晒抗旱、保温防冻、防土层板结,窒息和隔离病虫源,提高豇豆的出苗率。
2、田间管理
(1)插架及去顶。当植株长到17-33厘米时,要及时插架,每穴插一根,每两根相交,于晴天中午或下午引蔓上架。第一花序以下侧枝长到3厘米长时,喷洒促花王3号,不需人工打顶芽、激素杀梢,就可抑制豇豆的主梢、赘芽、旁心疯长,促使精华营养回流向生殖生长转化,促进豇豆多开花,多坐豇豆,有效减少劳动强度,降低药害效应。
(2)肥水管理。第一花序开始结荚后,需喷菜果壮蒂灵,促进豇豆荚的发育,无畸形、无空壳、无秕粒,整齐度好,隔五天再喷一次。
(3)防治病虫害。豇豆的病害主要有煤霉病和锈病。虫害主要有豇豆荚螟和蚜虫。要喷施药剂50%多菌灵500倍液和新高脂膜800倍液的混合液于植物表面,能防止病菌侵染,提高抗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光合作用强度,保护豇豆叶茁壮成长。
3、适时采收
春播豇豆在开花后8-10天即可采收嫩荚,夏播的开花后6-8天采收。当荚条粗细均匀,荚面豆粒未鼓起,达商品荚标准时,为采收适期。采收前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可防水分蒸发,防病菌感染,保温防冻,延长保鲜期,采收时要保护好花序上部的花,不能连花柄一起采下。一般盛荚期每天采收一次,后期可隔一天采收一次。
文章TAG:
豆荚螟 黄豆 豆荚 里生 豆荚螟
相关文章推荐
- 农业执法统计年报怎么填,农业农村统计年报怎么填
- 农业种子怎么被垄断了呢,农业的种子怎么生产的
- 烟南农业银行怎么去,最近的农业银行怎么去
- 农业银行error怎么回事
- 互联网跨界农业怎么玩
- 农业银行卡怎么查记录流水,孩子的农业银行卡怎么查询记录
- 原始农业怎么种植水稻,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农业银行换账户怎么换钱
- 在农村怎么开展现代农业,电子商务进农村 现代农业
- 农业的谚语有啥呢怎么写,有关于农业的谚语有哪些
- 陆商,请问这是什么植物
- 邵武农业产量怎么样
- 农业人自我评价怎么写简历,写简历的自我评价
- 上海农业银行网银怎么安装,农业银行网银助手安装不了
- 河北农业3加4怎么样,重庆农业学校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