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西汉耧车江东梨反应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行成的

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铁梨牛耕的特点。原因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存在。
精耕细做,小农经济,

西汉耧车江东梨反应了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行成的

2,西汉时期文帝和景帝在重视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好的政策措施

1楼说的对,相信他
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每年春耕时,他们都亲自下地种田,给老百姓做榜样。 参考资料:初一历史书

西汉时期文帝和景帝在重视农业生产方面有哪些好的政策措施

3,汉代是农具革新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成果有

D 曲辕犁是唐代时发明的,翻车在汉代发明,三国时期改良。
搜一下:汉代是农具革新、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成果有(  )①牛耕的广泛推广 ②犁壁 ③曲辕犁

汉代是农具革新农业生产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成果有

4,简述两汉时期在农业上的新成就

你好。  成就一.兴修水利。  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  (1)汉武帝时,征调几万民工前去修治,并亲自巡视黄河工地,命随从文官武将都去背柴,堵塞决口,此后黄河在80年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  (2)汉明帝时,由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动用几十万民工,使用多种方法,经一年时间,消除了水患,稳定了河道,扩充了大量耕地,并引黄灌溉大片土地,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此后800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随之减少。  成就二. 改进农具和农耕技术。  (1)犁壁 ,在耕犁上安装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犁壁的应用是一项重大进步,且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  (2)耧车,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有三个脚,能同时播种三行,且开沟、下种、覆盖任务一次性完成(漏斗存放种籽,耧脚末端装有小铁铧,起开沟作用,一人扶犁,一个牵牛),一天可播种一顷地,极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3)牛耕技术,西汉中期,牛耕得到大规模推广(那时普遍使用二人三牛的耕作方法,还出现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是人力得到一定的解脱。  成就三. 作物的种植培育。  (1)粮食作物的种植,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2)蔬菜的栽培,汉代时,蔬菜的品种基本齐全(现今,常吃的萝卜、芹菜、芋头、韭菜、葱蒜等,汉朝时都已有了),并已经利用温室栽培蔬菜(西汉宫廷里有专门的温室,东汉时温室种的菜达20多种。),是世界首创的新技术,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  (3).桑麻的种植,汉代以前桑麻的种植只局限于某些地方,汉时桑麻得到广泛种植(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树,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 ,促进了丝麻织业的发展。

5,两汉时期提高生产效率的科技发明有哪些两项

犁壁的安装;二牛抬杠耕作法;提花机;水排。
水排、犁壁~
(一)农业 1.犁壁。 西汉的耕犁,已安装了便于翻土碎土的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这比欧洲早了一千多年。 2.二牛抬杠。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提高耕作效率。 3..耧车。 西汉赵过发明的农业播种工具。耧车是一种播种机,能同时播种三行,又称三脚耧。它能同时完成开沟、下种、覆土三道工序,一次能播种三行,而且行距一致,下种均匀,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 4.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汉武帝末,搜粟都尉赵过总结了西北地区抗旱斗争的经验,推行代田法。把一亩地分成三甽或三垄,年年互换位置,以修养地力。下种时把谷物种在甽里,幼苗长出后,把垄上的土推到甽里,这样作物入土深,抗风耐旱。代田法用力少而产量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达到增产的效果。 5.区种法。 西汉氾胜之在关中地区总结和推广的耕作方法,亦称区田法。成帝时,氾胜之总结出一种新的耕作方法,即区种法 。这是一种园艺式的耕作技术,把土地划成许多小区,集中使用水肥,精耕细作,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区种法的出现说明西汉农业技术已达到较高的水平。 (二)丝织 提花机 汉代丝织品已经使用提花机,且染色技术也很高,能织出精美的花纹,呈现出万紫千红的色彩。东汉出现了花本式提花机,又称花楼,是我国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 (三)冶炼技术 水排。 东汉杜诗创造的水利鼓风机。杜诗,字孟君,建安七年(31年)任南阳太守,总结当地冶炼经验,创制了水排,以水为动力,通过传动机械,使皮质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是机械工程史上的重要创造。
犁壁的安装;提花机;水排;二牛抬杠耕作法。(任选两项)

6,汉朝时采取什么措施发展农业生产

秦朝灭亡以后,项羽和刘邦展开了长达四年的楚汉之争。刘邦在手下萧何、韩信、张良等人的辅助下,在垓下之战打败了西楚霸王项羽,于公元前202年正式称皇帝,定国号汉,汉朝就此开始。 刘邦登基后,采用叔孙通的建议,恢复礼法,设三公和九卿,任用萧何为丞相,采取与民休息、清静无为、休养生息的黄老政策。鼓励生产,轻徭薄赋。汉朝时期,铁农具的牛耕是最重要的生产工具,最重要的犁地法是二牛抬杠。一些新式耕田法,如代田法、区田法相继诞生。国家注重兴修水利,尤以关中地区为最。著名的水渠有成国渠、六辅渠、白渠等。东汉时期,出现了翻车和渴乌等水利工具,增加了农业生产效率。 措施一.兴修水利。 两次大规模治理黄河: (1)汉武帝时,征调几万民工前去修治,并亲自巡视黄河工地,命随从文官武将都去背柴,堵塞决口,此后黄河在80年间没有发生大的水灾; (2)汉明帝时,由著名水利专家王景主持,动用几十万民工,使用多种方法,经一年时间,消除了水患,稳定了河道,扩充了大量耕地,并引黄灌溉大片土地,为发展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此后800年间,黄河没有改道,水灾也随之减少。 措施二. 改进农具和农耕技术。 (1)犁壁 ,在耕犁上安装犁壁,提高了耕作效率,犁壁的应用是一项重大进步,且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 (2)耧车,耧车是一种播种工具,有三个脚,能同时播种三行,且开沟、下种、覆盖任务一次性完成(漏斗存放种籽,耧脚末端装有小铁铧,起开沟作用,一人扶犁,一个牵牛),一天可播种一顷地,极大提高了播种效率; (3)牛耕技术,西汉中期,牛耕得到大规模推广(那时普遍使用二人三牛的耕作方法,还出现了二牛一人的犁耕法。),是人力得到一定的解脱。 措施三. 作物的种植培育。 (1)粮食作物的种植,小麦在北方普遍种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向区域化.规模化发展; (2)蔬菜的栽培,汉代时,蔬菜的品种基本齐全(现今,常吃的萝卜、芹菜、芋头、韭菜、葱蒜等,汉朝时都已有了),并已经利用温室栽培蔬菜(西汉宫廷里有专门的温室,东汉时温室种的菜达20多种。),是世界首创的新技术,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 (3).桑麻的种植,汉代以前桑麻的种植只局限于某些地方,汉时桑麻得到广泛种植(此时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村,户户房前屋后种了桑树,有的富户拥有上千亩的桑麻。) ,促进了丝麻织业的发展 。

文章TAG:汉朝  农业  怎么  做的  汉朝农业怎么做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