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地老虎有哪些特征

地老虎又名土蚕、地蚕、切根虫,是苗圃中常见的虫害,各产区均有发生。地老虎属鳞翅目夜蛾科,幼虫老熟时体长3.3~6厘米,体色暗褐,腹面略浅。
没看懂什么意思?

地老虎有哪些特征

2,什么叫地老虎

地老虎又名切根虫、夜盗虫。俗称地蚕。多食性作物害虫。种类很多,农业生产上造成危害的有10余种。其中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黄地老虎(A.segetum)、大地老虎(A.tokionis)、 白边地老虎(Euxoa oberthuri)和警纹地老虎 (E.exclamationis)等尤为重要。均以幼虫为害。寄主和为害对象有棉、玉米、高粱、粟、麦类、薯类、豆类、麻类、苜蓿、烟草、甜菜、油菜、瓜类以及多种蔬菜等。药用植物、牧草和林木苗圃的实生幼苗也常受害。多种杂草常为其重要寄主。

什么叫地老虎

3,地老虎是什么虫

地老虎是害虫。 形态特征 成虫:小地老虎较大,体长约16-32毫米,深褐色,前翅由内横线、外横线将全翅分为3段,具有显著的肾状斑、环形纹、棒状纹和2个黑色剑状纹;后翅灰色无斑纹。黄地老虎较小,体长14-19毫米,体色较鲜艳,呈黄褐色,前翅黄褐色,全面散布小褐点,肾纹、环纹和剑纹明显,且围有黑褐色细边,其余部分为黄褐色;后翅灰白色,半透明。 卵:半球形,乳白色变暗灰色。 幼虫:小地老虎老熟幼虫体长41-50毫米,灰黑色,体表布满大小不等的颗粒,臀板黄褐色,具2条深褐色纵带。黄地老虎较短,体长约为33-43毫米,头部黄褐色,体淡黄褐色,体表颗粒不明显,体多皱纹而淡,臀板上有两块黄褐色大斑,中央断开,有较多分散的小黑点。 蛹:赤褐色,有光泽。 生活习性 小地老虎山东一年发生4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越冬。3-4月化蛹,4-5月羽化,第一代幼虫是危害的严重期,也是防治的重点期。成虫白天栖息在杂草、土堆等荫蔽处,夜间活动,趋化性强,喜食甜酸味汁液,对黑光灯也有明显趋性,在叶背、土块、草棒上产卵,在草类多、温暖、潮湿、杂草丛生的地方,虫头基数多。幼虫夜间危害,白天栖在幼苗附近土表下面,有假死性。 黄地老虎一年发生3-4代,成虫发生期比小地老虎晚20-30天。一年中春秋两季危害,但春季危害重于秋季。成虫昼伏夜出,具较强趋光性和趋化性。习性与小地老虎相似,幼虫以3龄以后危害最重。
蛴螬

地老虎是什么虫

4,地老虎 蛴螬怎么区别

地老虎是有或深或浅的棕黑色条纹的 蛴螬是珍珠白色的 体型要比地老虎粗大 头身比也比地老虎大 关键是蛴螬胸部有3对有膝的足而地老虎没有。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F2%D3%F3%A9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5%D8%C0%CF%BB%A2地老虎的图片里有少数用错蛴螬的哦 注意分辨
线虫、蛴螬和地老虎可以用50%“辛硫磷”乳油或者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溶液液灌根。褐斑病、红斑病和锈病等可喷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7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以后隔12-15天再喷一次,可得到控制。
地老虎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蛴螬则是鞘翅目昆虫的幼虫二者在许多方面都有差别,比如地老虎体色偏深色,蛴螬体色白色或淡黄色;地老虎头壳比蛴螬要小等等……最简单的方法:地老虎除了靠近头的三对足以外还有一排“伪足”,即突起的小团“脚”,蛴螬则很明显只有那三对
防治方法: (1)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销毁。 (2)加强管理,严格检疫,杜绝病源。(3)用70%五氯硝基苯药土对周围土壤进行消毒,或喷施1%波尔多液或0.3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可湿性退菌特药土进行防治。 茉莉盆栽,要求培养土富含有机质,而且具有良好的透水和通气性能.日常管理的关键是水,要根据茉莉喜湿润,不耐旱,怕积水,喜透气的特性,掌握浇水时间和浇水量。盆栽茉莉花一般每年应换盆换土一次。换盆时,将茉莉根系周围部分旧土和残根去掉,换上新的培养土,重新改善土

5,什么是地老虎

地老虎也叫地蚕,是一种吃庄稼的害虫
当地的头,最厉害的人
在田地里的一种虫子,专门吃农作物的根。 望被采纳
别 名:土蚕,地蚕 鳞翅目,夜蛾科。 小地老虎属广布性种类, 以雨量丰富、气候湿润的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发生量大,东北地区多发生在东部和南部湿润地区。该虫 能危害百余种植物,是对农、林木幼苗危害很大的地下害虫, 在东北主要危害落叶松、红松、水曲柳、核桃楸等苗木,在南方危害马尾松、杉木、桑、茶等苗木,在西北危害油松、沙枣、果树等苗木。 轻则造成缺苗断垄,重则毁种重播。 形态特征 成虫 体长 17 - 23mm 、翅展 40 - 54mm 。头、胸部背面暗褐色,足褐色,前足胫、跗节外缘灰褐色,中后足各节末端有灰褐色环纹。前翅褐色,前缘区黑褐色,外缘以内多暗褐色;基线浅褐色,黑色波浪形内横线双线,黑色环纹内 1 圆灰斑,肾状纹黑色具黑边、其外中部 1 楔形黑纹伸至外横线,中横线暗褐色波浪形,双线波浪形外横线褐色,不规则锯齿形亚外缘线灰色、其内缘在中脉间有 3 个尖齿,亚外缘线与外横线间在各脉上有小黑点,外缘线黑色,外横线与亚外缘线间淡褐色,亚外缘线以外黑褐色。后翅灰白色,纵脉及缘线褐色,腹部背面灰色。 卵 馒头形,直径约 0.5mm 、高约 0.3mm ,具纵横隆线。初产乳白色,渐变黄色,孵化前卵一顶端具黑点。 幼虫 圆筒形,老熟幼虫体长 37 - 50mm 、宽 5 - 6mm 。头部褐色,具黑褐色不规则网纹;体灰褐至暗褐色,体表粗糙、布大小不一而彼此分离的颗粒,背线、亚背线及气门线均黑褐色;前胸背板暗褐色,黄褐色臀板上具两条明显的深褐色纵带;胸足与腹足黄褐色。 蛹 体长 18 - 24mm 、宽 6 - 7.5mm ,赤褐有光。口器与翅芽末端相齐,均伸达第 4 腹节后缘。腹部第 4 - 7 节背面前缘中央深褐色,且有粗大的刻点,两侧的细小刻点延伸至气门附近,第 5 - 7 节腹面前缘也有细小刻点;腹末端具短臀棘 l 对。 生物学及习性 年发生代数随各地气候不同而异,愈往南年发生代数愈多;在长江以南以蛹及幼虫越冬,但在南亚热带地区无休眠现象,从 10 月到第 2 年 4 月都见发生和危害。西北地区 2 - 4 代,长城以北一般年 2 - 3 代,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年 3 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沿岸年 4 代,长江以南年 4 - 5 代,南亚热带地区年 6 - 7 代。无论年发生代数多少,在生产上造成严重危害的均为第 1 代幼虫。南方越冬代成虫 2 月份出现,全国大部分地区羽化盛期在 3 月下旬至 4 月上、中旬,宁夏、内蒙古为 4 月下旬。成虫多在下午 3 时至晚上 10 时羽化,白天潜伏于杂物及缝隙等处,黄昏后开始飞翔、觅食, 3 - 4 天后交配、产卵。卵散产于低矮叶密的杂草和幼苗上、少数产于枯叶、土缝中,近地面处落卵最多,每雌产卵 800 - 1000 粒、多达 2000 粒;卵期约 5 天左右,幼虫 6 龄、个别 7 - 8 龄,幼虫期在各地相差很大,但第 1 代约为 30 - 40 天。幼虫老熟后在深约 5cm 土室中化蛹,蛹期约 9 - 19 天。 成虫的活动性和温度有关,在春季夜间气温达 8 ℃ 以上时即有成虫出现,但 10 ℃ 以上时数量较多、活动愈强;具有远距离南北迁飞习性,春季由低纬度向高纬度,由低海拔向高海拔迁飞,秋季则沿着相反方向飞回南方;微风有助于其扩散,风力在 4 级以上时很少活动;对普通灯光趋性不强、对黑光灯极为敏感,有强烈的趋化性,特别喜欢酸、甜、酒味和泡桐叶。成虫的产卵量和卵期在各地有所不同,卵期随分布地区及世代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温度高低不同所致。幼虫的危害习性表现为, 1 - 2 龄幼虫昼夜均可群集于幼苗顶心嫩叶处取食 危害 ; 3 龄后分散,幼虫行动敏捷、有假死习性、对光线极为敏感、受到惊扰即卷缩成团,白天潜伏于表土的干湿层之间,夜晚出土从地面将幼苗植株咬断拖入土穴、或咬食未出土的种子,幼苗主茎硬化后改食嫩叶和叶片及生长点,食物不足或寻找越冬场所时,有迁移现象。 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温度 高温对小地老虎的发育与繁殖不利,因而夏季发生数量较少, 适宜生存温度为 15 ℃ - 25 ℃ ;冬季温度过低,小地老虎幼虫的死亡率增高。 土壤湿度 凡地势低湿,雨量充沛的地方,发生较多;头年秋雨多、土壤湿度大、杂草丛生有利于成虫产卵和幼虫取食活动,是第二年大发生的预兆;但降水过多,湿度过大,不利于幼虫发育,初龄幼虫淹水后很易死亡; 成虫产卵盛期 土壤含水量在 15 - 20% 的地区危害较重。沙壤土,易透水、排水迅速,适于小地老虎繁殖,而重黏土和沙土则发生较轻 ;土质与小地老虎的发生也有关系,但实质是土壤湿度不同所致。 苗圃管理 管理粗放,杂草丛生,是引诱地老虎产卵、先期取食的最好寄主,杂草越多,幼虫成活率越高其危害越严重。 此外,苗木种类、生育状况、前茬作物以及蜜源植物等都影响小地老虎的发生量和危害程度。 天敌 有知更鸟、鸦雀、蟾蜍、鼬鼠、步行虫、寄生蝇、寄生蜂及细菌、真菌等。在杭州寄生蜂和小茧蜂的寄生率达 10% 。 化学防治:喷洒40.7%毒死蚂乳油每667m290—120g对水50—60kg 600倍天达2116 。

6,什么是地老虎怎么样能杀死

地老虎主要是指夜蛾科的幼虫或毛虫,分布很广,对农作物危害性很大.在每年的5-7月份最厉害.主要有小地老虎、大地老虎、黄地老虎。以小地老虎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尤以长江流域较多。 (1)形态特征 (2)生活史小地老虎一般在黄河以北每年发生三代,黄河以南至长江流域两岸每年发生四代,分布越向南其代数越多。上海地区一年四代,蛹、老熟幼虫、成虫均可在土中越冬。3月中、下旬成虫羽化。在生产上造成严重危害的均为第一代幼虫,其后几代数量骤减,危害较轻。第一代幼虫在4月中、下旬至5月中、下旬危害,5月下旬在1~2寸深的土中筑土室化蛹,成虫有趋光性,对糖、醋、酒的气味敏感。卵大多产在土面或杂草叶背。初龄幼虫躲在杂草中,先食杂草,三、四龄后白天潜入土中。夜间出土活动,有假死性,并常将咬断的幼苗拖放在洞口,易于发现。 大地老虎一年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翌春4月下旬开始危害,5月下旬后陆续入土越夏。9月上、中旬化蛹,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羽化。卵散产在杂草或土块上,至11月孵化。 (3)防治方法 清除杂草,尤其是刺儿菜,以减少虫源。 灯光诱杀成蛾。 用红糖或其它代用品60份、酒10份、水100份、加90%晶体敌百虫原药1份,按比例配成。距地1尺高.每3~5亩苗地放置一盘,次晨取回,清除死蛾。 堆草诱杀。傍晚在苗地推置新鲜的树叶、菜叶及杂草,草堆长2尺,高O.5尺,相距lO~l5尺;次晨拣草堆下的幼虫,逐堆搜捕。五天后更新草堆。 用90%晶体敌百虫原药1斤加饵料100斤制成毒饵,在傍晚撤至地面诱杀。 用90%晶体敌百虫500倍液喷施在幼苗上防治二至三龄幼虫。 保护和利用天敌寄生蜂、寄生蝇等。
咬根的害虫 用敌百虫 根施
地老虎是个很麻烦的害虫,因为它晚上出来吃,白天躲在泥土里面不出来。打虫药也没有用。但你若了解了它的特性也就治它了。地老虎喜欢吃青草嫩叶之类,喜欢吃糖醋之类。因之办法1 傍晚可以树下堆些青菜嫩叶等它喜欢吃的东西,第二天一早翻开就能捉到虫子;2 用小碟子盛糖醋加农药毒杀;3 地老虎钻入地下泥土中时,会留下它钻进去的通道(小孔)清早起来仔细查看树下有绿豆黄豆大的小孔时,用个钎子略为翻动一两寸深便能捉到虫子
1.撒施毒土 用5%敌敌畏0.5公斤,加水2.5公斤,喷在100公斤干泥土上,边喷边拌,制成毒土,于傍晚撒施在苗眼附近,杀虫效果很好。也可以每667平方米地用2.5%敌百虫粉1.5公斤~2公斤,拌细土10公斤,撒在苗眼里,杀虫效果达90%以上。 2.喷药杀虫 在幼虫3龄前,每667平方米用2.5%敌百虫粉(高粱上禁用)2.5公斤喷施于农作物上,如喷粉后降雨或卵孵化期延长,应于1周后再喷1次。并在田边、地头、林带附近,用2.5%敌百虫粉喷施形成药带,可防止幼虫扩散。若在玉米、蔬菜等作物上发现有危害时,可喷施90%敌百虫800倍液~1000倍液,或5%地亚农1000倍液。如用50%辛硫磷乳剂1000倍液在傍晚喷施,效果显著。 3.毒饵诱杀 将0.5公斤90%敌百虫,用热水化开,加水5公斤拌炒香的豆饼或麦麸50公斤或拌50公斤铡碎的鲜草、鲜菜配成毒饵,于傍晚撒在苗眼附近,每667平方米4公斤~5公斤,可收到良好的诱杀效果。也可用桶装入适量的甲胺磷或其他具有内吸性的农药300倍液,然后将采回的新鲜泡桐树枝剪去原有的切口浸入药液中,把药桶移至阳光下晒6小时~8小时,使叶片的叶肉细胞吸入药液,在傍晚剪下带毒的泡桐树叶投放田间,每667平方米投放70片~90片即可。采用此法诱杀地老虎,成本低,不污染环境,杀虫率高,节省劳力,保苗率可达97%以上。用毒叶诱杀3龄以上幼虫致死率接近100%。 此外,还可进行人工捕捉。傍晚在田间均匀堆放小草堆,每667平方米地放100堆左右,每堆约为0.1平方米,每天日出前翻开草堆、捕杀幼虫,连续堆诱5天~10天。
地老虎是为害烟草地下茎或地上茎的夜蛾科的幼虫或毛虫,种类包括:小地老虎(Agrotis ipsilon)(世界性的)(Anon,1952)、黄地老虎(A. Segetum)(欧洲、非洲、亚洲)(Anon,1952)、暗缘地老虎(Euxoa messoria)(北美洲)(Akehurst,1981)、粒肤地老虎(Feltia sublerranea) (美洲) (Akehurst,1981)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亚洲、澳洲)(Anon,1952)。 这些昆虫的成虫是色彩不鲜艳的蛾类,化学和技术具有脉相不同的灰褐色前翅,翅展40~45mm,后翅奶油色。幼虫(地老虎)为油污色、褐色或灰色至黑色的毛虫,成熟幼虫体长达40mm(图7.3)。低龄幼虫白天取食纤弱及倒伏叶片,3龄以后幼虫白天在土中栖息,晚上出来取食茎和叶。蛹在土粒构成的茧壳(土室)中,初期呈红褐色,很肥壮,后期颜色变暗。 地老虎是杂食性的,食量很大,为害木本植物之外的任何植物。主要切断苗床烟苗、移栽期及移栽不久的烟苗茎,直接造成烟苗倒伏或间接使茎衰弱。斜纹夜蛾幼虫也大量取食幼嫩植株叶片,仅留下中脉。 夜蛾单个或成束产卵于低矮草本植物、杂草丛,尤其喜欢在土壤表面的纤维植物质上产卵。每个雌虫可产卵600~800粒,卵4~13d孵化,幼虫阶段需3~11周。蛹在土中,蛹期10~14d(Blair,1976),每年发生1~5代,其发生代数与环境温度及食物利用率有关(Akehurst,1981;Blair,1982)。 地老虎一般采用触杀性杀虫剂控制,杀虫剂施于烟株基部的土中或结合宽幅撒施肥料时施用。大多数国家田间防治时期为:5%的幼小烟株受害或死亡至移栽后3周。由于地老虎需取食绿色植物,栽培防治的方法是至少保持移栽前一个月田间无绿色食物,以便饿死田间种群(Blair,1975)。由于播种密的苗床受害的可能性较大,对苗床地老虎的发生及为害情况进行定期调查是很有必要的。

文章TAG:地老虎  老虎  哪些  特征  地老虎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