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兰花蓟马是什么虫应该怎么防治蓟马

很遗憾。基本是人工剔除。没什么很好的特效药

兰花蓟马是什么虫应该怎么防治蓟马

2,西花蓟马为什么不是检疫性昆虫

1997年,西花蓟马列入我国《潜在的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病、虫、杂草名单》,是检疫性昆虫
趋光性:夜间活动的昆虫大都有趋光性,而蟑螂却是负趋光性. 植物么,光合作用了,但也有喜阴植物,跟内部结构有关的. 推荐:可以看看

西花蓟马为什么不是检疫性昆虫

3,兰花蓟马怎样防治

很遗憾。基本是人工剔除。没什么很好的特效药
防虫治病:兰花为多病虫害植物,尤以高温高湿季节为重,需注意防治。介壳虫、红蜘蛛、蓟马、蚜虫、蜗牛等害虫喜吮吸兰花叶汁,咬伤叶心后,兰花极易感染腐霉病而导致烂心。可用氧化乐果、可杀得、多菌灵等杀虫剂灭除,并用灭菌药定期进行预防性喷洒。

兰花蓟马怎样防治

4,缨翅目烟蓟马科的特征

没有烟蓟马科,只有蓟马科。烟蓟马是蓟马科蓟马属中的一种。为缨翅目的1个大科,触角6~9节,第3、4节上有叉状或简单感觉锥,前胸通常无明显纵缝,前翅端部尖。雌虫产卵器发达,向腹面弯曲。世界性分布。蓟马科下分两个亚科:蓟马亚科(Thripinae)和针蓟马亚科(Panchaetothripinae)。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带蓟马属(Taeniothrips)和蓟马属(Thrips)是本科的3个大属,其中包括多种重要农业害虫。如稻蓟马在中国江淮流域以南稻区为害水稻;花蓟马为害花卉和棉苗;烟蓟马为害烟草、棉花等作物;禾蓟马为害水稻。
这是蓟马,是缨翅目的昆虫,幼虫和成虫吸食植物汁液,不咬人。因为飞行中的成虫要寻找嫩叶并取食,所以会被黄绿色的物品吸引,检查附近是不是有这样的东西。

5,花蓟马有什么危害特点应该怎么防治

危害特点 又叫台湾蓟马。成虫和若虫危害蔬菜花器,减少结实量,有时也危害幼苗嫩叶并传播病毒病。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3毫米,褐色带紫,头胸部黄褐色;触角较粗壮,头短于前胸;前翅较宽短,头、前胸、翅脉及腹端鬃较粗壮且黑。卵肾形。初孵若虫体长约0.4毫米,乳白至淡黄色;二龄若虫体长约1毫米,基色黄,复眼红。3龄为预蛹,淡黄色,翅芽明显;4龄若虫为伪蛹,淡黄色,翅芽伸长达腹部第5-7节。 生活习性 一年发生10多代,露地以成虫越冬,温室内各种虫态都可以越冬。成虫有趋花性,卵一般产在花瓣上。卵期、若虫期均约10天,2龄后期或3龄期落土化蛹,蛹期2-3天。温度高,雨量少,发生重。 防治措施 (1)及时铲除田边地头杂草。 (2)天气干旱时,采用浇跑马水的方法灌溉。 (3)苗期百株有虫15—30头时,喷洒2%天达阿维菌素2000倍液、5%锐劲特悬浮剂1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倍液、44%速凯乳油1000倍液、10%除尽乳油2000倍液、35%赛丹乳油20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等喷雾。
危害特点 又叫台湾蓟马。成虫和若虫危害蔬菜花器,减少结实量,有时也危害幼苗嫩叶并传播病毒病。 形态特征 成虫体长约1.3毫米,褐色带紫,头胸部黄褐色;触角较粗壮,头短于前胸;前翅较宽短,头、前胸、翅脉及腹端鬃较粗壮且黑。卵肾形。初孵若虫体长约0.4毫米,乳白至淡黄色;二龄若虫体长约1毫米,基色黄,复眼红。3龄为预蛹,淡黄色,翅芽明显;4龄若虫为伪蛹,淡黄色,翅芽伸长达腹部第5-7节。 生活习性 一... 最佳答案: http://wenwen.soso.com/z/q61871202.htm

6,稻蓟马怎么防治

危害水稻的蓟马很多,以蓟马科的稻蓟马发生最为普遍,常见的还有花蓟马、禾蓟马和管蓟马科的稻管蓟马,均属缨翅目昆虫。   稻蓟马主要为害水稻,以秧苗和分蘖期受害最重。也能取食、麦类、游草、稗、看麦娘等,还可危害豆类、玉米、高粱、甘蔗、葱和烟草等作物。稻蓟马成、若虫以锉吸式口器锉破水稻叶面,吸取汁液,轻者出现花白斑,重者使叶尖卷褶,渐至全叶卷缩枯黄,使秧苗返青慢,萎缩不发。抽穗扬花期为害嫩穗,破坏颖壳,引起籽粒不实,造成秕谷。   形态特征   稻蓟马雌成虫体长1.1~1.3毫米,雄成虫体长1.0~1.1毫米,黑褐色,头部近方形,触角7节。前后翅均深灰色,近基部色淡,顶端较尖,翅缘有长缨毛,是其形态的重要特征。卵肾状形,长约0.26毫米,宽0.1毫米,初产时白色透明,中期变为淡黄色,将孵化时可透见红色眼点。若虫无翅,初孵若虫白色透明,复眼红色,以后体色转黄。3、4龄若虫已不取食,故称预蛹或假蛹,第4龄若虫体长0.8~1.3毫米。   发生规律   稻蓟马在我国南方可终年繁殖为害,世代历期短,在23~25摄氏度时,完成一代只需15~18天,田间世代重叠,我市一年发生11~12代,以成虫在看麦娘、李氏禾、芒草、麦类及稻桩上越冬。3月中旬,成虫开始活动,先在麦类及禾本科杂草上取食、繁殖,4月中、下旬水稻秧苗露青后,成虫大量迁往稻秧上,在水稻秧田及分蘖期稻田为害、繁殖,至7月中旬后,气温升高,水稻圆杆拔节后,虫口数量急剧下降,大都转移到晚稻秧田为害,以后再转移到麦苗和禾本科杂草的心叶或叶鞘间生活,11月底成虫进入越冬。成虫性活泼,迁移扩散能力强,水稻出苗后就侵入秧田。天气晴朗时,成虫白天多栖息于心叶及卷叶内,早晨和傍晚常在叶面爬动。雄虫罕见,主要营孤雌生殖。雌虫有趋嫩绿秧苗产卵的习性,卵散产于叶面正面脉间的表皮下组织内,对着光可见产卵处为针尖大小的透明小点。早稻秧苗2叶期见卵,4~5叶期卵量最多,本田多产于水稻分蘖期,圆杆拔节后卵量减少。初孵若虫多潜入未展开的心叶、叶鞘或卷叶内取食。为害穗部的蓟马,因食害颖壳内壁或子房,影响结实,造成颖壳变褐或成秕谷。自第2龄起大部分群集在叶尖上为害,使叶尖纵卷枯黄。3、4龄隐藏在卷缩枯黄的叶缘和叶尖内,不再取食,也不大活动,直至羽化。稻蓟马不耐高温,最适宜温度为15~25摄氏度,18摄氏度时产卵最多,超过28摄氏度时,生长和繁殖即受抑制。所以在长江流域6、7月份间发生多,为害重,尤以此2月气温偏低的年份易大发生。   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结合冬春积肥,铲除田边、沟边杂草,消灭越冬虫源。栽插后加强管理,促苗早发,适时晒田、搁田,提高植株耐虫能力。对已受害的田块,在药液中每亩加入150克尿素一起喷雾,能使稻苗迅速恢复生长。   (2)化学防治   由于稻蓟马繁殖周期短促,应重视田间观察及测报,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防治。   在若虫发生盛期,当秧苗百株虫量200~300头或卷叶株率10%~20%,水稻本田百株虫量300~500头或卷叶株率20%~30%时,应进行药剂防治。策略是“狠治秧田,巧治大田;主攻若虫,兼治成虫”。   一催芽露白后或播种前,每5公斤左右种谷拌10%蚜虱净(施可净)可湿性粉剂25克,可在30天内基本控制稻蓟马,并可有效预防苗期稻飞虱和叶蝉危害。   二用35%好年冬(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剂拌种:用药量为干种子重量的0.6%~1.1%,在常规方法浸种后拌匀药剂,然后踏谷播种。   三用10%蚜虱净粉剂2000倍、40%乐果乳剂或90%晶体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每亩用药液40公斤。
水稻秧苗期常见虫:稻蓟马,吡虫啉喷杀之;常见病害:苗瘟,三环唑喷之;秧苗植小螟虫可能性小,病害如果土壤腐植质过多,有青枯、立枯可能,要晾晾畦面,可以用点敌克松。

文章TAG:花蓟马  兰花  是什么  什么  花蓟马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