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社会主义工业转型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从农业中国到工业中国的转型过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从农业国家到工业国家的过渡过程,战前苏联重工业受益于苏联的发展采取了哪些措施?斯大林认为-1 工业现代化的中心是发展重- 苏联在斯大林的领导下,第一个和第二个五年计划相继完成,重点是发展工业和社会主义工业实现了。

1、 苏联在20世纪20年代实行了哪三大经济政策?

分别为:战时共产主义、新经济政策和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战时共产主义又称“军事共产主义”,是苏联在1918-1921年实施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进一步剥夺资产阶级,普遍国有化小企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度;禁止私人买卖日用品,实行产品实物供应和主要消费品配给制;取消货币和会计制度,实行总局制,国家直接为各企业制定产、供、销计划;实行全民义务劳动制度。

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征收粮食税,而不是余粮征收制度。农民按照国家规定缴纳一定的粮食税,超过税额的余粮完全归个人所有,大大减轻了农民的负担。而且允许外资企业管理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的企业,恢复商品与货币的关系,起到调节生产的作用。这使得以小农经济为主的苏俄找到了向社会主义经济阶段过渡的途径。苏联社会主义工业转型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从农业中国到工业中国的转型过程。

2、俄罗斯曾是以农耕为主的穷国,它究竟是如何崛起的?

当时俄国很穷,但他吸收外国经验,进行农奴制改革。然后他建立了一个能够团结全国工农,以发展为中心的苏维埃政权。俄国虽然前期属于农业国,但由于沙皇政府的建立,四处侵略扩张,逐渐成为军事强国。当时十月革命后大力发展苏联-3/。所以俄罗斯越来越小。沙皇时期的俄罗斯有过工业的辉煌时期,这导致了它有能力在经济上掠夺其他邻国,所以才使它崛起。

3、斯大林模式中对富农是怎么样

血腥残酷。物质产品的资产负债表体系中没有富农,只有农业集体农场的工人。你的问题应该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斯大林体制)的过程中如何看待富农。很简单。富农要反抗,结果不是肉体消灭,就是送去劳改。如何对待富农,就是没收他们的土地,把他们赶进集体农庄,如果反抗就用血腥暴力镇压。这是非常残忍的。因为富农造反,破坏生产资料,甚至武装起义,粮食产量减少到6000多万吨,导致饥荒。苏联1934年粮食产量开始恢复,工业消费品生产仍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

4、 苏联时期,斯大林以国家行政力强行推行 农业公社化,具体是怎样进行的?

1929 ~ 1933苏联把个体小农经济联合成大集体经济的大规模社会主义改造运动。十月革命后,出现了大量的个体农民。他们使用旧农具,单枪匹马地耕种土地,产量低,商品率极低,难以摆脱饥饿和贫困。1923年初,列宁制定了通过合作社改造小农的计划,提出了自愿参加、逐步过渡、形式多样等一系列原则,为农业后来的集体化奠定了思想基础。

 1/2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章TAG:补贴  苏联  农业  工业  苏联怎么用农业补贴工业的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