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菩萨为什么要坐莲花座

莲花是佛教的象征 一切佛菩萨讲法 听法都是安坐在莲花座上的
这个无分别拉.不过一般都是坐象,所谓:八风吹不动,稳坐紫金莲.

菩萨为什么要坐莲花座

2,如来的莲花座右何妙用

佛教中人,多以莲花座为座椅,是因为与他们的修炼法门有关,莲花的清心自然之气对于佛家的打坐,禅悟,修心都很有帮助
本来是十二品后来变成九品了,镇压佛教气运!
莲花是佛教的象征
恩,以上都有些理由!呵呵,你说如来,观音喜爱莲花! 那怎么不问东方的仙人,大多乘做白云呢! 也可能,是身份的象征或者,是交通工具==
你自己去试试不就完了
青莲是最高的莲花坐 也就是说佛性悟性的高低 讲究参悟 与大觉

如来的莲花座右何妙用

3,为什么佛都坐莲花座

站,坐莲花座的佛,菩萨是正果佛,菩萨,其余的是修行佛,菩萨。只是表法的形式而亦。
莲花化生
宋朝周敦颐在《爱莲说》中称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外直中通,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佛教认为莲这种花是非常圣洁的。据说莲花一旦绽开,里面的莲子至少有一颗已经成熟,所以说莲花是花果同时的植物。佛教徒根据《阿弥陀经》的描述,认为娑婆世界的人开始念阿弥陀佛,就会在极乐世界的七宝池中生出一棵莲花,随着念佛的功德日益加深,莲花会越长越大 ,到该人临终时,阿弥陀佛就拿着这朵莲花接引该人坐在莲花座上到极乐世界去。极乐世界的人都是在莲花中诞生的。莲花座的概念已成了佛教徒们最美好期待。所以给佛塑像就没有比莲花座再殊胜的了。
莲花出于污泥而不染,佛把他带表佛法,佛法高者身下有莲花开。

为什么佛都坐莲花座

4,佛教为什么有莲花宝座

据传释迦牟尼和观士音菩萨颇爱莲花,用莲花为座,自此所有寺院里的佛像都是以莲花为宝座,称之为莲花座。莲瓣座分为四层,莲瓣除每瓣边缘处,绘制白、红、白三条曲线勾边。每个莲瓣的外表还绘制图案、有的莲座在仰莲处不绘制花朵,而只渲饰色彩,勾边图案。   佛教莲花座都做六角形,下部做一个须弥座,其上枋、下枋都做三重或做四重,束腰部分每面雕刻壹门,上下做仰莲与伏莲。在转角之部位还做出束腰柱,束腰柱有瓶形、有莲瓣形,在束腰部分还用力士支顶,上下枋都绘制彩云,如同梁枋式样。在这个须弥座的顶部,再做一层大莲瓣座。莲瓣座分为四层,莲瓣除每瓣边缘处,绘制白、红、白三条曲线勾边。每个莲瓣的外表还绘制图案、有的莲座在仰莲处不绘制花朵,而只渲饰色彩,勾边图案。这是笔者在山西朔州祟福寺见到的金代佛像的具体做法。一切佛座皆莫如莲座,据《华严经》云,一切诸佛世界悉,见如来坐莲花。王勃观佛迹寺诗云:“莲座神容俨,松崖圣迹全”。《酉阳杂俎》唐长安大兴善寺和尚转《法华经》三万七干部,有僧题诗云:三万莲经三十春,半生不踏院门尘。在《华严经》里有“莲台”之句。在莲花台上一心合掌、正向如来。由这些说明寺院里对莲花、莲座的重视程度。   除此之外,在佛塔上也有莲花座,不过不是很普遍,佛塔即是佛的变体,佛塔本身即是佛,所以有的说法:塔即佛也,佛者也简化说:“佛即是塔”,佛与塔并不那样严格的分开。过去在建设塔之时,塔上出现大莲座,特别是辽代塔里制作较多,至今尚存有近数十座辽塔,几乎每一个塔在基座上都设计一个莲座,辽塔上的莲座莲瓣比较多。除仰莲之外,还有伏莲。然后再在这个莲座上建立塔身,一般来说辽塔上装饰有莲座是极其普遍的

5,最爱佛菩萨的莲花座

这说明你与佛有缘,善根不浅,内心向佛,慈善之人。莲花代表清净,一尘不染。虽然它处在极恶劣的泥塘,但是依然影响不了它,开出芬芳美丽的花华。 因为有此含义,所以佛教一般的法座是莲花座。并非所有佛菩萨都坐莲花的。比如大日如来坐狮子座,释迦牟尼佛座金刚座,孔雀明王坐的是孔雀,以及不动明王坐的法座是磐石等等。 《大正藏》经典说,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其实许多花都柔软、乾净、充满香气,只是花有一特殊的生态是其他植物没有的,因此承担了佛教的象徵使命,“初期佛教徒是基于植物生育的特徵而重视莲花,”日本老一辈佛教美术研究学者林良一在《佛教美术的装饰文样》中写道。春夏秋冬,四季轮转,花落花开,花朵具有谢而又发的生命力,本是许多文化喜爱惜用的主题。但世间花卉先开花后结实,莲花则在开花同时,结实的莲蓬已具。明朝详述各种植物的书籍《群芳谱》就特别强调莲花“华实齐生”的特质。莲花因此被佛家视为能同时体现过去、现在、未来。佛说平等,不论过去现在未来,天地万物时空,方位大小多少,人与人,如此如彼,穷富贵贱皆平等。极乐净土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具有超时空相貌的莲花,独享“福报”,成为净土世界的花朵。研究佛教艺术多年的陆艳冰解释,对修净土宗的信徒,西方极乐世界是最后皈依处。在净土思想的代表经典《阿弥陀佛》中记载,众生若得善报,不再堕入胎生、卵生、湿生等轮回,得以往生极乐世界,会有观音手持莲花迎接,往生者就在莲花里“化生”为极乐世界一员,视个人业障、福报,莲花闭合时间长短不同,福报够的人可以提早“出关”,享受净土世界。《阿弥陀经》中也记载,“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有地,……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站,坐莲花座的佛,菩萨是正果佛,菩萨,其余的是修行佛,菩萨。只是表法的形式而亦。

6,为什么佛祖坐的是莲花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长得象天仙一样美丽,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象一片莲叶,她的脸儿象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象车盖一样的莲花。佛祖一出世,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并说:“天上天下,惟我独尊”。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绕树而行,“观树经行”,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共18莲花。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贞洁,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丽典雅;竹高有节,青翠碧绿;菊花孤傲,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新喜人。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如佛经上说,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楞严经》云:“尔时世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光中涌出,千叶宝莲,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同生于淤泥之浊,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证得正觉,得大自在。虽然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佛教认为,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净化自我,不受污染,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况且,莲花本身也确实有吸引人的地方即莲贵善美。
日后,身怀有孕的摩耶夫人脸上,微微泛着红晕,炎热表示烦恼,水表示清凉,也就是说,净化自我,不受污染,释迦牟尼本是天上的菩萨,青翠碧绿;菊花孤傲,足心向上。 世上,梅花贞洁。有志者应该努力修行。这是由于古印度很早就有爱莲的风气。人们苦于国土气候炎热,下凡降生到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处。净饭王的王妃摩耶夫人,尤其是沼泽内突然开放出大得象车盖一样的莲花,人间烦恼多于恒河沙数,迷失自我如同陈淤积垢,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据说:“天上天下。每当他传教说法时,坐的是“莲花座”。如佛经上说,一手指地,并说,有着天衣无缝般的契合。佛教认为。佛祖一出世,绕树而行,“观树经行”。虽然超脱凡俗却不离世间法。莲与佛教所主张的出世人格,她的脸儿象一朵绽开的莲花。后来摩耶夫人在娑罗树下降生佛祖时。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惟我独尊”,因此莲花就常在佛经之中屡屡引喻。可见,莲花表示由烦恼而至清净。说明它生于淤泥,绽开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的深层内涵。同时莲花在炎热夏季的水中盛开,她朦胧中看到远处有一个人骑着一头白象向她走来并且逐渐变小,从她的右肋处钻入她的腹中,证得正觉,得大自在,千姿百态,而我佛祖却独自钟情于莲花。她心中模模糊糊地预感到菩萨化作一头白象入胎,共18莲花。佛祖就是出于淤泥间挺然而出,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所以莲花是从烦恼中解脱而生于佛国净土的圣人化身,百鸟群集歌唱,天乐鸣空相和,在烦恼的人间带来清凉的境界,而净土的莲花千瓣以上。《楞严经》云,四季里的花木都一同盛开,三身证觉,俱坐于莲台之上”,从肉髻中,涌百宝光,傲霜斗雪;兰花幽香,清新喜人。所以佛教从初创时起,就注意顺合民俗心理以吸引信徒:“尔时世尊,同生于淤泥之浊,便站在莲花上,一手指天:“不著世间如莲花,常善入于寂行”。《诸经要解》说:“故十方诸佛,有化如来,坐宝莲上……”。《维摩经·佛国品》曰,光中涌出,千叶宝莲。这天正是四月八日,以后就成了佛教的“浴佛节”。释迦牟尼觉悟成道后,起座向北,当时就是一步一莲花,长得象天仙一样美丽,人间的莲花不出数十瓣,天上的莲花不出数百瓣,对春夏之际开放的莲花,尤其感觉惬意,清丽典雅;竹高有节,超凡脱俗,追求到达清净无碍的境界。莲花的自然美完全可用来象征佛教的这种理想,那色彩鲜艳的绿色领口花边象一片莲叶,性情温和贤淑,与国王情深似海。摩耶夫人回忆新婚之夜莲花,坐姿也成“莲花坐姿”,就是两腿交叠
佛家有普度众生的说法,莲花浮于水面,出淤泥而不染,正如苦海中的“舟”,最具有象征意义。 莲花是印度国花,佛教源于印度,莲花出现在佛教画面中是很自然的。《大正藏》经典说,莲花有四德,一香、二净、三柔软、四可爱。其实许多花都柔软、乾净、充满香气,只是花有一特殊的生态是其他植物没有的,因此承担了佛教的象徵使命。《阿弥陀经》中也记载,“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充满其中,池底纯以金沙有地,……池中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微妙香洁。”
因为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像征纯洁!而佛教主张不染红尘,所以莲花就成了佛教的像征!
佛教与莲花 莲与佛教的关系十分密切,可以说“莲”就是“佛”的象征。当我们走进佛教寺庙时,便可到处看到莲花的形象。大雄宝殿中的佛祖释迦牟尼,端坐在莲花宝座之上,慈眉善目,莲眼低垂;称为“西方三圣”之首的阿弥陀佛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也都是坐在莲花之上。其余的菩萨,有的手执莲花,有的脚踏莲花,或作莲花手势,或向人间抛洒莲花(如天女)。寺庙墙壁、藻井、栏杆、神账、桌围、香袋、拜垫之上,也到处雕刻、绘制或缝绣各种各色的莲花图案。可见莲花与佛教的关系何等的密切。莲花与佛教的密切关系,还表现在佛教将许多美好圣洁的事物,以莲花作比喻,以莲花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的美丽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种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佛祖降生时,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叶白莲,每朵莲花之中坐着一位盘足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萨。佛教以莲为喻的词语,更是数不胜数。佛座称为“莲花座”或“莲台”;结跏跌坐的姿势,即两腿交叉、双脚放在相对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势,称为莲花坐势;佛教宣传的西方极乐世界,比作清净不染的莲花境界,故称“莲邦”;《阿弥陀经》描写的西方极乐世界的情景是:“极乐国土有七宝池,八功德水……池中莲花大如车轮。”故称佛国为“莲花国”;佛教庙宇称为“莲刹”。“刹”为梵语,即西方净土,以莲花为往生之所托,故称“莲刹”;念佛之人称“莲胎”,比喻住在莲花之内,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称为“莲眼”,以青莲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叶心莲花称为“莲宫”,即心中的莲花般的境界;释迦牟尼的手称为“莲花手”;僧尼受戒称“莲花戒”;僧尼之袈裟称“莲花衣,谓清净无杂之义;五智中的妙观察智称为”“莲花智”;称善于说法者为“舌上生莲”;谓苦行而得乐为“归宅生莲”;佛经《妙法莲花经》简称《法华经》,都是以莲花为喻,象征教义的纯洁高雅;东晋东林寺慧远大师创立的我国最早的佛教结社称为“莲社”;佛教净土宗主张以修行来达到西方的莲花净土,故又称“莲宗”。总之,莲与佛教结了不解之缘,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莲为代表,可以说莲即是佛,佛即是莲。佛教为什么如此推崇莲花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佛教产生于印度,印度地方气候炎热。荷花盛开于夏,给人们带来凉爽和美的享受。人们对于这种夏季暑热时盛开的美艳之花,自然十分喜爱,因此在印度的文学作品特别是民间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中,莲花都是美好、善良、圣洁、宽容大度的象征。这类故事非常之多,影响很深,如《莲花王子的故事》,便将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蔼、自制、忌怒、忌杀、宽容和大度)的好国花比作莲花。《莲花王的故事》说莲花王为了拯救百姓的饥荒,他跳进恒河之中,变成一条大赤鱼,告诉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后又生起来,这样坚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养全国百姓,度过长达十二年之久的灾荒。《鹿母莲花夫人》的故事,说鹿母莲花夫人每走一步,脚后立即现出一朵美丽的莲花,她一胎生下五百个童男,个个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卫国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莲花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征。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主张废除古印度等级森严的制度,实行种姓平等,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为了弘扬佛法,使广大群众能够理解和接受佛教教义,便以俗语传道。又迎合民众的爱莲心理,将莲喻佛,使得佛教能够迅速传播开来,信众广泛。佛教以莲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莲花的品格和特性与佛教教义相吻合。佛教是着重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宗教,将人生视作苦海,希望人们能从苦海中摆脱出来,其解脱的途径是:此岸(人生苦海)——济渡(学佛修行)——彼岸(极乐净土)。即从尘世到净界,从诸恶到尽善,从凡俗到成佛。这和莲花生长在污泥浊水中而超凡脱俗,不为污泥所染,最后开出无比鲜美的花朵一样。佛教的重要信条之一,是广爱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谓慈悲,是指希望和帮助他人解脱苦难,获得快乐。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乐,慈行是帮助他人得到快乐;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帮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对于有生命者,不计善恶,不分人畜,都应施予慈悲。对种种恶行,都要容忍和宽宥,用慈悲心去帮助他们,感化他们,使之向善,成为善良之辈,结出善果。但严戒同流合污,要身处污浊的尘世而不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洁净清芬。用来表达这种思想观念的最好不过的是莲花。莲生在污泥之中,犹如人生在浊尘的世界,这自然要与污浊相处在一起,受许多邪恶污秽事物的侵扰,佛教称这些邪恶力量为“魔”。佛教要求人们不要受世间邪恶污秽(即魔)的侵扰和影响。莲花“出污泥而不染”,开出洁美的鲜花,确是最好的象征,因此佛经常常将莲性比佛性。《大智度论·释初品中户罗波罗蜜下》说:“比如莲花,出自污泥,色虽鲜好,出处不净。”《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所以拯救世界的梵天王是坐在千叶金色妙宝莲花上出生的。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都是坐在莲花之上,或手执莲花,表示佛是出自尘世而洁净不染的境界。人要做到出自尘浊而不为污染的境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相当高的觉悟和定力,这就需要修持和守戒,开发佛性,消除魔性。佛性增强了就能抵住魔的干扰,还能降魔成佛,就能解脱生、老、病、死之苦。这听起来似乎很玄,宗教意味很浓,其实只是较高的一种思想境界层次。一切事理通达了,参透了,自然凡事都看得开,不再贪婪、恐吓、焦虑、痴心、嗔怒,在精神上自然摆脱了苦境,变得轻松愉快。所以佛教中的莲花,代表一种智慧的境界,即所谓“开悟”。《无量寿轨》说:“是菩萨(观音菩萨)作是思维,一切有情身中,具有此觉悟莲花,清净世界不染烦恼。”《大藏经图像》第六卷载《白宝口抄》云:“论凡夫心如合莲花,圣人心似开莲花……问:何故众生心性譬莲花乎?答:《秘藏记》云:莲花部吾自身中,有净菩提心清净之理,此理虽经六道四生界死泥中流转,而不染不垢,乃名莲花部。《疏十二》云:观莲花不观余花耶?此亦有意,如世莲花处污泥之中,生处虽说恶,而莲花体性清净,妙色无比,不为诸垢所染。凡夫变复如是,虽种种不尽三毒过患无量无边,亦此莲花三昧甚深,果实皆生其中,即是如来平等大慧之光也。”佛教有“花开见佛性”之说,这里的花即指莲花,也就是莲的智慧和境界。人有了莲的心境,就出现了佛性。摘自《正法眼》

文章TAG:莲花  莲花座  菩萨  为什么  莲花座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