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求介绍蝴蝶特点的200字小短文

触角端部加粗,翅宽大,停歇时翅竖立于背上。蝶类触角为棒形,触角端部各节粗壮,成棒锤状。体和翅被扁平的鳞状毛。腹部瘦长。蝶类白天活动。在鳞翅目158科中,蝶类有18科。蝶类成虫取食花粉、花蜜;有的幼虫为植食性,为害林木与庄稼。有的幼虫吃蚜虫,是益虫。蝶类翅色绚丽多彩,人们往往作为观赏昆虫。  全球有记录的蝴蝶总数有17000种,中国约占1300种。蝴蝶的数量以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出产最多,其次是东南亚一带。世界上最美丽、最有观赏价值的蝴蝶,也多出产于南美巴西、秘鲁等国。而受到国际保护的种类,多分布在东南亚,如印度  尼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在同一地区、不同海拔高度形成了不同湿湿度环境和不同的植物群落,也相应形成很多不同的蝴蝶种群。中国的云南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亚洲,台湾也以蝴蝶品种繁多著名。蝴蝶一般色彩鲜艳,翅膀和身体有各种花斑,头部有一对棒状或锤状触角(这是和蛾类的主要区别,蛾的触角形状多样)。最大的蝴蝶展翅可达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非常引人注意,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标本,在美洲“观蝶”迁徙和“观鸟”一样,成为一种的活动,吸引许多人参加。但是,有许多种类的蝴蝶是农业和果木的主要害虫。

求介绍蝴蝶特点的200字小短文

2,大孔雀蝶特长

昆虫记中大孔雀蝶的特点: 大孔雀蝶是欧洲最大的蝴蝶它们看上去高贵,全身是红棕色的绒毛,脖子上有一个白色的领结,翅膀上间杂着灰色和褐色的斑点,一条淡白色之字形线条穿过其间,线条周边呈烟灰白,它们的身体以黄色为底色,上面嵌着蓝色的珠子。2.、大孔雀蝶是欧洲最大的蝴蝶,穿着栗色天鹅绒外衣,系着白色皮毛领带。翅膀上满是灰白相间的斑点,一条淡白色之字形线条穿过其间,线条周边呈烟灰白,翅膀中央有一个圆形斑点。3、大孔雀蝶瞳仁中闪烁着黑色、白色、栗色、鸡冠花红色的呈彩虹状的变幻莫测的色彩。它们靠吃杏叶为生。4、大孔雀蝶一生中唯一的目的就是找配偶,为了这一目标,它们继承了一种很特别的天赋:不管路途多么远,路上怎样黑暗,途中有多少障碍,它总能找到异性。5、大孔雀蝶有异乎寻常的视觉,能感受普通视网膜感受不到的光线。雄大孔雀蝶身上有宽宽的触角,它似乎起着探测器的作用。
孔雀蝴蝶是鸟类最爱吃的一种美味,它们经常先一动不动地装死,然后把带有眼状斑纹的翅膀突然展开。这足以把捕食鸟吓退,保住自己的性命。 虽然蝴蝶的眼状斑纹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它们吓退捕食者的武器,但并没有什么实验性证据来证明这一点。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试验。他们用笔将孔雀蝴蝶翅膀上的眼状斑纹涂掉,然后将它们交给捕食鸟蓝冠山雀。结果发现,20只斑纹被涂掉的孔雀蝴蝶中有13只被鸟儿吃掉了,而在34只斑纹没有被涂掉的蝴蝶当中只有一只被吃掉。

大孔雀蝶特长

3,蝴蝶的活动特点

蝴蝶是一种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高低,是随着周围环境温度而变化的。因此蝴蝶的生命活动,直接受着外界温度的支配,温度低了,就停止活动。   每当早春或深秋的清晨,在田野里,常可见到一些蝴蝶张开了翅膀,面向太阳取暖,等到体温上升到各自需要的活动始点时,它们才会开始活动。这种现象若到3000-4000米的高山上去观察,可以看得格外清楚。当太阳从云层里穿出而光热照射到大地上时,就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蝴蝶活跃地四处翩飞。假如太阳忽被云层遮蔽起来,那末它们就立刻停止了活动,瞬之间,竟然完全看不到一个蝴蝶的影踪。当太阳重新照射时,它们又活跃如前,象这样有规律地一次又一次地重演着,非常有趣。知道了蝶类是一种变温动物,就不难解释上述现象了。   各种蝴蝶生命活动的特性是不尽相同的,而且同一种类的雌雄个体之间,习性也可能不同,雌蝶通常都徘徊在寄主植物生长地的附近,活动范围比较狭窄,这种习性在高山地带显示得最为突出,这是因为植物的分布与海拔高度是密切相关的。至于雄蝶则四处翩飞,觅寻配偶,即使在山地,它们的活动范围、也要广阔得多。   山峰之颤,是多种蝴蝶的聚汇场所,山隘孔道是多种蝴蝶飞行的必经之路;此外深沟峡谷的隘道,也是蝴蝶出没最多的地方。这里还应该看到,也有许多蝴蝶的活动范围是非常狭小的,它们好象是不愿离开家门一步似的,局限在一个小天地内生活。不到它们的家园人们就不容易看到它们的影踪,如疏毛薮环蝶。因此当我们到一个新地区去从事蝶类的采集调查时,一定先要考虑上述种种因素,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蝶类的活动,主要依靠飞翔。飞翔的习性,每视种数而有异;从飞翔的姿态来说,有平直前进的,有舞姿前进的,也有曲线前进的种种不同的飞翔方式。从飞翔的速度来说,有快到目不能辨的,也有慢到徒手可捉的。还有些种类能作滑翔飞行,有些种类能作定位飞翔,更有一些种类,力能振翅飞翔,随风飘舞,而远涉重洋。   此外还有一些种类能在林中长时间地在空中飞翔,忽东忽西,犹如蜂蝇临空飞舞一样,仅能看见一些迹影。再有一种俗名叫“异天蝶”的六斑剑凤蝶,当其一受惊扰时,即腾空上飞,直上云霄,迅即飞到人们眼力所不及的高空中去,看来煞是有趣。

蝴蝶的活动特点

4,非洲蝴蝶与欧洲凤蝶有什么各自的特征

体甚侧扁而高,菱形或近于卵圆形。最大的体长可超过30厘米,如细纹蝴蝶鱼。  口小,前位,略能向前伸出。两颌齿细长,尖锐,刚毛状或刷毛状;腭骨无齿。蝴蝶鱼嘴的形状非常适宜伸进珊瑚洞穴去捕捉无脊椎动物。  鳃盖膜多少与鳃峡相连。  椎骨 10 14。后颞骨固连于颅骨。  侧线完全或不延至尾鳍基。  体被中等大或小型弱栉鳞,奇鳍密被小鳍,无鳞鞘。  臀鳍有三鳍棘;尾鳍后缘截形或圆凸。
  非洲热带区 包括撒哈拉沙漠和以南的整个非洲。   此区有2500种以上的蝴蝶种   科学家们找到一种能够拥有上万种翅膀样式及颜色的非洲凤蝶,这次发现证明蝴蝶很有可能是以跳跃方式进化的,对进化史是一次突破。   科学家们找到一种有能力拥有上万种翅膀样式及颜色的非洲风蝶,这种名为“巴比略-达当”(papilio dardanus)的非洲风蝶,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在其蛹发育阶段,可以选择上万种翅膀的样式与颜色。   能够拥有上万种翅膀样式及颜色的非洲凤蝶,雌性蝶可以模仿有毒类蝴蝶具有多型现象,雄性呈黄色,并带有黑色斑痕,后翅各具一枚尾突。   近日科学家们找到一种能够拥有上万种翅膀样式及颜色的非洲凤蝶,并且发现了对这种蝴蝶起决定作用的“转换基因”——invected的基因。这次发现证明此类生物很有可能是以跳跃方式进化的,标示着进化史研究又一重大突破。   这种名为“巴比略-达当”(papilio dardanus)的非洲凤蝶,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在其蛹发育阶段,就可以在上万种翅膀样式与颜色中选择要生长的翅膀和颜色。并且其中一些翅膀的外形与其它有毒蝶类相类似,以使其避免掠食者的干扰。这种凤蝶最早在撒哈拉以南部非洲被发现,它展开翅膀有3.5-4.25英寸长。雌性蝶可以模仿有毒类蝴蝶具有多型现象,雄性呈黄色,并带有黑色斑痕,后翅各具一枚尾突。在此之前科学家们就意识到在自然界的蝴蝶身上一定有某种基因能够决定翅膀的样式,科学家们也一直致力于找出此基因,因为他们相信研究结果将可以对进化是缓慢进行还是突然跳跃发展这个问题提供有力的证明。   最近在《英国王家学会会报:生物科学》发表的研究称,英国生物学家利用分子标签,并对这种非洲凤蝶的dna进行排序,最终发现了决定这种非洲蝴蝶产生翅膀样式及颜色的基因密码。他们的研究表明是一种名叫“invected“的基因决定了这一切,这种基因其实早在蝴蝶胚胎开始发育时就已经开始“工作”。   伦敦帝国大学教授弗里德-沃戈勒(alfried vogler)表示,“我们已经迈出了重要一步,知道了这可爱的生物是怎样被赋予的如此种类繁多的翅膀样式。你可能会认为这样的发现是多么的微不足道,事实上这个结果可以揭示一个令人无比兴奋的发现--这种生物的进化过程很有可能是以跳跃方式前进的。当然,具体结果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证实。”   据弗里德-沃戈勒(alfried vogler)表示,这种非洲凤蝶的发现只是第一步,科学家还需要仔细观察这种基因的细微不同之处,确切的了解它们怎样产生出这么多样式的翅膀。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搞清楚这种被发现基因的“运作过程”。

5,蝴蝶的特点有什么

各科蝴蝶的特点 凤蝶科:本科为中型和大型蝴蝶,色彩艳丽,许多种还有金属光泽,在蝶类中最为漂亮。前后翅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前翅R脉5条,A脉2条,多数种类有臀横脉容易与其它科区别,后翅户角有1条钩状肩脉,A脉只有1条,有的种类M3 脉延伸成尾突,有的种类无尾突或有2~4条尾突。大多数雌雄蝶的斑纹和颜色相似,也有雌雄异型或雌性多型。 粉蝶科:个体中等大小,翅色一般为白色、黄色、橙色,常有红色或黑色斑纹。触角锤状,头小,下唇须发达,两性的前足发达。前翅通常三角形,也有圆形或顶角突出的。R脉3~4条,极少5条,A脉1条;后翅A脉2条,中室为闭室。 斑蝶科:中型到大型种,头大,触角呈棍棒状且较长,前足退化。雄性前足末端呈皱缩的球状,前翅R脉5条,其中3条基部合并,A脉1条,后翅A脉2条,前后翅中室均为闭式。雌雄蝶斑纹相同,雄蝶前翅Cu脉上或后翅臀区有香鳞区加以区别。另外,雄蝶腹部末端具排攘腺1对。 眼蝶科:中型或小型种类,色泽以灰褐、黑褐、棕褐为多,少数为白色、蓝色或黄色。翅里、翅表有眼纹斑,也有少数各没有眼纹斑。前翅R脉5条、A脉1条,翅脉基部1~3条脉膨大;后翅A脉2条,有肩脉,前后翅中室为闭室。 蛱蝶科:中型或大型种,少数为小型种。触角长,棍棒状或锤状,翅型和色斑的变化较大。前翅R脉5条,基部多在中室顶角外合并。A脉1条,中室多为闭式。后翅A脉2条,中室多为开式。有的种类后翅具1~2枚尾状突起。 珍蝶科:中型偏小型种类,前翅窄长,前足退化,中、后足的爪不对称,腹部细长,飞翔缓慢。与斑蝶科的蝶类相似,胸部分泌臭味以避鸟类或其它昆虫的侵害。前翅R脉5条,A脉1条,后翅A脉2条,中室开式或闭式,有细的横脉,多数种成群产卵。 喙蝶科:个体中、小型,头小,复眼裸出,下唇须特别长,与胸部等长,极为显目,触角短,锤状。雄蝶前足退化,雌蝶正常。前翅顶角突出成钩状,R脉5条,3条基部并合,A脉1条;后翅略呈方形,A脉2条,前后翅中室多为开式,翅色灰褐或黑褐色,有黄白色及棕色斑等。 蚬蝶科:小型种,头小,复眼裸出,下唇须短,触角细长,端部锤状明显。雄蝶前足退缩无作用,跗节只1节,无爪;雌蝶前足正常。前翅R脉5条,后3条基部合并,A脉1条,后翅肩脉发达,A脉2条,大多无尾突,前后翅中室为开式。飞翔迅速,休息时,四翅伸开似蚬壳。 灰蝶科:小型蝶类,翅面常为蓝、绿、橙、翠、红等色,翅后面的斑纹常与正面不同,成为分类的重要依据。雌雄色泽暗淡,复眼裸出,周围有白毛,触角短,锤状,每节有白环;前翅R脉大多3~4条,A脉1条,后翅大多无肩脉,A脉2条,有的有1~3个尾突,前后翅中室开式或闭式。 弄蝶科:多数小型,少数为中型,体粗,颜色多为黑色、褐色、棕色,少数为白色、赭色或黄色。头大,眼有长睫毛,触角有基部远离,端部尖出有钩,前足发达,飞翔迅速呈跳跃状,多在早晚活动。前翅三角形,R脉5条,都发自中室,A脉2条,离开基部后合并,后翅近圆形,A脉3条。前后翅中室开式或闭式。 环蝶科:大型或中型,头小,触角细长,前足退化,色彩不鲜艳。翅上有大型环状斑,雌雄异型。翅宽阔,前翅R脉4~5条,其中3~4条基部合并,后翅无尾,A脉2条,前翅中室通常为闭式,后翅中室为开式。雄蝶后翅常有香鳞区。

6,蝴蝶的名字和特点

★弄蝶总科 [Hesperoidea] ☆弄蝶科 Hesperiidae ☆缰弄蝶科 Euschemonidae ☆大弄蝶科 Megathymidae ★凤蝶总科(真蝶总科) [Papilionoidea] ☆凤蝶科 Papilionidae ☆绢蝶科 Parnassiidae ☆粉蝶科 Pieridae ☆灰蝶科 Lycaenidae ☆蚬蝶科 Riodinidae ☆喙蝶科 Libytheidae ☆眼蝶科 Satyrldae ☆环蝶科 Amathusiidae ☆斑蝶科 Danaidae ☆闪蝶科 Morphidae ☆蛱蝶科 Nymphalidae ☆袖蝶科 Heliconiidae ☆珍蝶科 Acraeidae ☆绡蝶科 Ithomiidae 上述分类中、大弄蝶、绡蝶、闪蝶、袖蝶、缰弄蝶五科中国均无分布。凤蝶科和闪蝶科是最有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蝴蝶,其次为蛱蝶科、粉蝶科、绢蝶科、斑蝶科、环蝶科等。 按照生态环境来划分,还可将蝴蝶分为以下类型:森林蝶类、沼泽蝶类、森林草原蝶类、农业植物蝶类。 中国的蝴蝶种类 中国蝴蝶种类丰富,尤其是在亚热带地区。常见的科有: 凤蝶科:本科蝴蝶属中型至大型的美丽蝶种。常以黑、黄、白色为基调,饰有红、蓝、绿、黄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蓝、绿、黄等色的金属光泽。 后翅一般有尾带,更增娉妍。多产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食芸香科、繖形科植物。有时成害,如黄凤蝶、玉带凤蝶等。 多数凤蝶成虫下唇须退化(喙凤蝶属例外);触角端部逐渐加粗。前足胫节内侧具有大形中刺,端部具有对称的爪1对。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4与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大多数种类具有基横脉(cu-a),A脉有2条(2A及3A)。后翅肩区具钩状肩横脉(h);外缘呈波纹状;内缘收缩,静止时侧面明显露出腹部,A脉只有1条(2A);多数种类M3脉延伸为尾突,部分种类有2条以上尾突或者无尾突。 粉蝶科:本科蝴蝶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白、黄色为基调,饰有黑、红、黄等色彩的斑纹,多数种类的翅膀表面如被粉状。白粉蝶和 Pieris napi 均为害十字花科蔬菜,树粉蝶为害果树。 粉蝶科成虫的前足端部两爪间具有一个中垫(吸盘),因此它们能够停留在竖立的玻璃等光滑的垂直物体表面。 前后翅近似隋圆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3至5分支,多数种类前翅的R2与R3常合并,部分种类的R4与R5也有合并;M1与R脉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具有肩横脉(h);两翅外缘较钝圆;静止时侧面看不见腹部,后翅内缘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蛱蝶科: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已知5000种以上,是蝶类中为数最多的一科。色彩丰富,形态各异。前足退化,无爪,翅叠于背上。易于识别。稻眼蝶幼虫为害稻和竹,前翅有2眼纹,如日月,故又名日月蝶。 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少数为大型种。色彩丰富,形态各异。 蛱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粗壮;触角端部明显加粗;部分种类的中胸特别粗壮发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本科蝴蝶的翅形丰富多变,属间的差别较大。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或近三角形;部分种类边缘呈锯齿状;中室开式或闭式;肩区具有较发达的肩横脉(h); 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灰蝶科: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翅正面以灰、褐、黑等色为主,部分种类两翅表面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绿等色的金属光泽,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截然不同,反面的颜色丰富多采,斑纹变化也很多样。 灰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前足退化,但仍能用于步行,雄性前足多为一跗节,一爪,极少分节;雌性前足为2至5跗节。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R脉3至4分支,R4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或无分叉(3A并入2A或无),。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或开式;肩区无肩横脉;内缘的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幼虫大都植食性,少数能捕食蚧或蚜。 绢蝶科:多数为中等大小,白色或蜡黄色。绢蝶成虫触角短,端部膨大呈棒状;下唇须短;体被密毛。翅近圆形,翅面鳞片稀少(鳞片种子状),半透明,有黑色、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斑纹多呈环状。前翅R脉只4条,A脉2条,无臀横脉;后翅无尾突,A脉1条。 本科种类均产于高山上,耐寒力强,有的在雪线上下紧贴地面飞翔,行动缓慢,容易捕捉。。 环蝶科:本科蝴蝶多属中型至大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黄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色暗多呈黄色,灰色,棕色,暗褐色,也有少数暗紫色。翅膀上有大型斑点。末端部分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两翅面积较大,虫体较小;前翅近似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后角向外突出;前翅R脉4至5分支,R2至R5共长柄;M1与 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开式;肩区具肩横脉 (h);内缘臀区很发达,A脉有2条(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环状斑纹。 闪蝶科:大型华丽的蝶种,翅膀宽大,翅展75——200毫米。常以黑、白色为基调,饰有红、白、黑、青蓝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色金属光泽。 斑蝶科:中型或大型的种类,体多黑色,头部和腹部有白色的小点,翅膀多色彩艳丽有群栖习性。常以黑、白色为基调,饰有红、白、黑、青蓝等色彩的斑纹,部分种类更具有灿烂耀目的紫蓝色金属光泽。 斑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前足为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胸部侧面常具有多数白斑;雄性腹部末端有可伸缩的长毛撮。 前后翅近似三角形;两翅中室均为闭式。前翅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短柄;前翅 A脉基部呈分叉状 (3A并入2A)。 后翅圆三角形,肩区具短小肩横脉(h);A脉有2条(2A及3A);部分种类的雄蝶有香鳞斑或突出的香鳞囊。 其他地区蝴蝶种类 眼蝶科 Satyridae 本科蝴蝶多属小型至中型的蝶种。常以灰褐、黑褐色为基调,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眼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4至5跗节,爪全退化。 前翅呈圆三角形;中室为闭式;前翅Sc脉基部常膨大,部分种类的Cu脉及 A脉的基部也有膨大;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两翅反面近亚外缘常具多数眼状的环形斑纹。 珍蝶科 Acraeidae 本科从蛱蝶科分出,成虫近似斑蝶科种类,因此又称班蛱蝶科。成虫属中小型蝶种。呈褐色或红色,饰有黑、白色彩的斑纹。 珍蝶成虫触角端部逐渐加粗,但不明显;前足退化,收缩不用,雄性只有一跗节,雌性5跗节,爪全退化,中后足的爪不对称;雌性交尾后,腹部末端有三角形的臀套。 成虫前翅呈窄长卵圆形,明显长于后翅;中室为闭式;R脉5分支,R2至R5共柄;M1与R脉不共柄;A脉只有1条(2A)。后翅近卵圆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肩横脉(h);M1与Rs共短柄;内缘臀区的A脉有2条(2A及3A)。 喙蝶科 Libytheidae 本科蝴蝶的种类较少,全世界只有十种。属中小型的蝶种,是至今发现在地球出现最早的蝶种。 喙蝶科成虫的下唇须特别长,达头长的两倍以上;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的前足正常。 前翅呈三角形;中室端部为弱的横脉封闭;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 R脉不共柄,M2脉明显突出,超过顶角;A脉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呈多边形;中室端部为弱横脉封闭;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2A及3A)。 蚬蝶科 Riodinidae 本科蝴蝶属小型蝶种。以红、褐、黑色为主,饰有白色斑纹,且两翅正反面的颜色及斑纹对应相似。 蚬蝶科成虫的触角具多数白环;雄性前足退化,收缩不用,端部为一跗节,爪全退化;雌性前足正常。 本科蝴蝶的前翅多呈三角形;中室为闭式;R脉5分支,R3至R5共柄;M1与R脉共柄;A脉基部有分叉 (3A并入2A)。后翅近卵圆形形;中室为闭式;肩区具较发达的肩横脉(h);内缘臀区较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 弄蝶科 Hesperiidae 本科蝴蝶种类较多。成虫属于小型蝶种,是蝶类中形态及生活习性最特殊的种类。 弄蝶科成虫的触角端部呈尖钩状;雌雄成虫的前足均正常。 成虫前翅呈窄长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R脉5分支,各支均直接自中室平行伸出;A脉有2条(2A及3A)。后翅多呈三角形;中室开式或闭式;M脉2至3条;肩区具肩横脉(h);内缘臀区发达,A脉有2条 (2A及3A)。 约有600种,台湾产约32种。 此科最具观赏价值,中大体型, 色彩鲜丽,大部份有尾状突起。 约有3500种,台湾产约73种。 其外型极具差异。 主食为动物尸液、树液、动物排泄等很少吸花蜜。 约有1000种,台湾产约33种。 一般为中型,以白、黄或澄色为主, 飞行时一副很纤弱的样子。 约有5500种,台湾产约100种。 体型非常小,但都很漂亮, 其习性、食性非常复杂。 约有450种,台湾产约18种。 本科全身和翅上有漂亮的斑点, 是一种警戒色,具有遏阻作用。 约有2500种,台湾产约41种。 成虫翅上有眼状纹,喜欢昏暗的环境, 吸食腐烂的果实、树液或尸液。 约有3000种,台湾产约56种。 此类最不像蝴蝶,体型短小肥胖, 飞翔快速,停留时的姿态也与一般蝴蝶不同。 中低海拔常见,台湾产约1种。 幼虫以竹子为寄主,公母蝶的纹路差异较小 体型硕大,飞行缓慢,不易与其它蝶种搞混。 山区较容易见到,台湾产约1种。 幼虫以沙楠子树及朴树为寄主,又称天狗蝶,公母蝶相近,不易分辨

文章TAG:蝴蝶  特点  求介绍  介绍  蝴蝶的特点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