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超极杂交水稻是什么

实现每公顷13.5吨的产量目标

超极杂交水稻是什么

2,超级杂交水稻的优势是什么

超级杂交稻通过形态改良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来提高产量,稻不会改变水稻的原有结构;不会引起水稻的病变。在1997年袁隆平提出杂种优势利用与形态改良相结合的培育超级杂交稻技术路线:"所谓形态改良,就是要一个像姚明一样好的体型;所谓杂种优势, zx

超级杂交水稻的优势是什么

3,甚么是超级杂交水稻

为了满足21世纪所有中国人的食粮需求,农业部于1996年提出超级杂交水稻培养计划。其中1季杂交稻的产量指标是:第1期(1996—2000年)700千克/亩;第2期(2001—2005年)800千克/亩。2000年,我国培养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到达了第1阶段单次水稻产量标准,即每公顷产量超过了10.5吨,1些品种已用于商业生产。
没甚么超级。只是说高品种高质量的杂交水稻

甚么是超级杂交水稻

4,超级杂交稻与普通水稻相比的优势是什么

多年来水稻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高产不优质,即产量高的水稻品种,口感一般。尽管袁院士研发的超级杂交稻追求的是高产优质,而高产是放在首位,但他表示绝对不会以牺牲产量为代价而追求口感。米粒颗颗圆润饱满,富有油性光泽。饭到嘴里细腻清香,富有弹性,口感极好。除了增产外,袁隆平表示新型的超级杂交稻Y两优2号将更重视水稻营养,其研究团队已经致力于试验新品种中增加维生素A、蛋白质、淀粉及其他营养成分,以期减少贫血和视觉疾患。

5,袁隆平超级杂交稻 袁隆平超级杂交稻亩产多少公斤

亩产1203.36公斤以下为事件新闻原稿,供参考:记者29日从河北省科学技术厅获悉,“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及其团队培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再创亩产纪录:经第三方专家测产,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203.36公斤。该试验田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区的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该地区多年平均降水量527.8毫米,有60%以上的降水集中在汛期,全年无霜期200天以上。此次测产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邀请华中农业大学、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等单位的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在现场考察的基础上,随机抽取了3块土地,面积分别为1.15亩、1.13亩、1.11亩,合计为3.39亩,机器脱粒后,经除杂、称重等,最终评测结果为平均亩产1203.36公斤。2017年,该品种的水稻在试验田内亩产1149.02公斤,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曾亲临测产现场,对于评测结果,袁隆平在现场写下了:“亩产量遥遥领先于全世界。”据悉,这块试验田此次共种植水稻102亩。专家组组长、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涂书新说,好的种子、好的肥料、好的管理是连续高产的基础,2018年这里科学地增加了种植密度,从而创造了新的纪录。

6,什么是超级杂交水稻

超级杂交水稻是通过不同稻种相互杂交产生的,而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对配制杂交种子不利。要进行两个不同稻种杂交,先要把一个品种的雄蕊进行人工去雄或杀死,然后将另一品种的雄蕊花粉授给去雄的品种,这样才不会出现去雄品种自花授粉的假杂交水稻。可是,如果我们用人工方法在数以万汁的水稻花朵上进行去雄授粉的话,工作量极大,实际并不可能解决生产的大量用种。因此,研究培育出一种水稻做母本,这种母本有特殊的个性,它的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靠自己的花粉不能受精结籽。 为了不使母本断绝后代,要给它找两个对象,这两个对象的特点各不相同:第一个对象外表极像母本,但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生产出来的是女儿。长得和母亲一模一样,也是雄蕊瘦小退化,花药干瘪畸形、没有生育能力的母本:另一个对象外表与母本截然不同,一般要比母本高大,也有健全的花粉和发达的柱头,用它的花粉授给母本后,生产出来的是儿子,长得比父、母亲都要健壮。这就是我们需要的杂交水稻,一个母本和它的两个对象,人们根据它们各自不同特点,分别起了三个名字:母本叫做不育系,两个对象,一个叫做保持系,另一个叫做恢复系,简称为“三系”。有了“三系”配套,我们就知道在生产上是怎样配制杂交水稻的了:生产上要种一块繁殖田和一块制种田,繁殖田种植不育系和保持系,当它们都开花的时候,保持系花粉借助风力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得到正常花粉结实,产生的后代仍然是不育系,达到繁殖不育系目的。我们可以将繁殖来的不育系种子,保留一部分来年继续繁殖,另一部分则同恢复系制种,当制种田的不育系和恢复系都开花的时后,恢复系的花粉传送给不育系,不育系产生的后代,就是提供大田种植的杂交稻种。由于保持系和恢复系本身的雌雄蕊都正常,各自进行自花授粉,所以各自结出的种子仍然是保持系和恢复系的后代。
人民网科技北京7月23日电 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杂交水稻专家青先国在今天下午举行的湖南农业发展和世界杂交水稻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一轮超级杂交水稻已经育出一些新的品种,并将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据青先国介绍,袁隆平院士以及他的科研团队目前正在进行超级杂交水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的创新和工作研究。按照袁隆平院士1996年提出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计划,2000年实现了超级杂交水稻第一期亩产700公斤的目标,2004年又实现了亩产800公斤第二期目标的技术路线,目前正在进行常规育种方法和分子育种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并且还育出一些新的有苗头的品种。 青先国表示,这些品种的产量更高、适应性、抗力性更广,米质更好。经过小面积的试种,已经有亩产900公斤的有苗头的新的品种,可望在2010年实现亩产900公斤的目标,对此袁隆平院士充满了信心。袁隆平院士发明的杂交水稻,不仅确保了我国的粮食安全,对解决世界人类的饥饿问题也作出了巨大贡献。 青先国说:“新一轮的超级杂交水稻将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新的贡献,它的增加产量的份额应该会占到20%左右。”

文章TAG:超级  杂交  杂交水稻  水稻  超级杂交水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