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茶尺蠖的防治方法

对1、2、5、6代茶尺蠖,提倡施用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生物防治。 此外,还可以选用抗虫品种 如茴香茶抗茶尺蠖。

茶尺蠖的防治方法

2,茶尺蠖诱捕剂是什么

绿普森生物公司的茶尺蠖诱捕剂是将实蝇信息素倒入瓶中的绵块上,然后盖上诱捕器头,挂果园树上,茶尺蠖就会受到信息素的引诱剂,钻入瓶中,是生物防治的方法。
绿普森生物的茶尺蠖诱捕器是根据昆虫性信息素释放器释放到田间来诱杀异性害虫,诱杀害虫不接触植物和农产品,没有农药残留之忧

茶尺蠖诱捕剂是什么

3,这是什么蝴蝶还是飞蛾来的

这是茶尺蠖
反正不是蝴蝶
桦尺蛾中文学名叫桦尺蛾,英文则称之为“斑点蛾”,这是因为在19世纪中叶之前人们见到的这种蛾,都是浅灰色的翅膀上散布着一些黑色斑点。到19世纪末期,英国中部地区的林地由于大型工业城市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煤烟污染,树干变黑。这一环境变化导致林地里黑色桦尺蛾所占比例增加。原因是在煤烟染黑的林地里,浅色的桦尺蛾容易被天敌发现,存活率降低,而黑色桦尺蛾不容易被发现,生存率升高。
这是飞蛾,
这是蜂鸟蛾,网上就有它的照片。

这是什么蝴蝶还是飞蛾来的

4,茶尺蠖取食番茄吗

不会直接食用,但会间接影响番茄生长 尺蠖幼虫身体细长,行动时一屈一伸像个拱桥,休息时,身体能斜向伸直如枝状。完全变态。成虫翅大,体细长有短毛,触角丝状或羽状,称为“尺蛾”。全世界约有12000种,我国约有43种。幼虫为害果树,茶树、桑树、棉花和林木等。如茶尺蠖的幼虫食害叶片,严重时造成光秃现象。静止时,常用腹足和尾足抓住茶枝,使虫体向前斜伸,颇像一个枯枝,受惊时即吐丝下垂;又如枣尺蠖的幼虫,不仅食害枣树,酸枣的叶片,并食嫩芽、花蕾。雌成虫无翅,雄成虫全体灰褐色,前翅有褐色波纹2条。我国南北各地最常见的桑尺蠖,其幼虫常作为“拟态”的典型代表。
你好!不吃果实只吃叶如有疑问,请追问。

5,茶尺蠖的形态

浙江年生6~7代,安徽、江苏5~6代,以蛹在树冠下表土内越冬。翌年3月上、中旬成虫羽化产卵,4月初第一代幼虫始发,为害春茶。第二代幼虫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发生,以后约每隔一月发生1代,10月后以老熟幼虫陆续入土化蛹越冬。越冬蛹羽化进度不一,发生代数多、不整齐,除一、二代尚可分清后各世代重叠。各世代生活历期因气候不同而异。浙江杭州一代均温18℃约56天,二代均温21℃约41天,三代均温26℃约34天,四、五代均温28℃约30天,越冬代长达6个月。 初孵幼虫经半日后停息在嫩叶上取食。l龄幼虫仅咬食芽叶上表皮和叶肉,致叶面成褐色点状凹斑;2龄则从嫩叶边缘向里咬食形成缺刻;3龄后食量大增,往往连叶脉、叶柄一并食尽,3~5龄幼虫每头平均取食叶面积62.6c㎡。幼虫畏阳光,晴天—日间多躲在叶背或茶丛荫蔽处,以尾足攀着枝干,体躯离枝,形似一枯枝,清晨、黄昏取食最盛。受惊动后可吐丝下垂。 茶尺蠖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大,其猖獗发生常有间隙现象,气候和天敌对其影响较大。冬季若特别寒冷则越冬蛹死亡率高,翌年虫口基数减少,发生较轻。一般阴雨连绵的气候有利该虫发生,为害重。相对湿度在80~90%时有利卵的孵化,如气候干旱,相对湿度低于75%卵的孵化和成虫羽化率降低。避风向阳及小气候较温暖的阳坡茶园,一代茶尺蠖发生早且重。平地茶园常较高的茶园发生重。砂质壤土较粘重板结土和砾质砂土发生严重。茶尺蠖天敌主要有茶尺蠖绒茧蜂、单白绵绒茧蜂。

6,能给我介绍几位昆虫学的专家吗主要关于茶尺蠖这类害虫

茶园尺蠖类害虫种类很多,均属鳞翅目尺蠖蛾科。幼虫体表较光滑,腹部只有第6腹节和臀节上具足,爬行时体躯一屈一伸,俗称拱背虫、量尺虫、造桥虫等。喜停栖在叶片边缘,咬食嫩叶边缘呈网状半透膜斑,后期幼虫常将叶片咬食成较大而光滑的"C"形缺刻。茶尺蠖是茶园尺螃类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种类之一,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产茶省,尤以江、浙、皖、湘等省发生严重。人发生时常将整片茶园啃食一光,状如火烧,对茶叶生产影响极大。成虫体长约11毫米,翅展约25毫米。体翅灰白,翅面散生茶褐至黑褐色鳞粉,前翅内横线、中横线、外磺线及亚外缘线处共有4条黑褐色波状纹,外缘有7个小黑点。后翅线纹与前翅隐约相连。外缘有5个小黑点。卵椭圆形,鲜绿至灰褐色,常数十至百余粒堆成卵块,并覆有灰白色丝絮。成熟幼虫体长26-30毫米,黄褐、灰褐至储褐色,第2-4腹节背面有隐约的菱形花纹,第8腹节背面有一明显的倒"八"字形黑纹。蛹长约12毫米,红褐色,第5腹节两侧有一眼形斑。[防治方法] (1)捕杀成虫。每天上午9时前人工捕杀静栖在茶园周围树干、墙壁和茶丛间的成虫,效果很好。(2)结合耕作深埋或拣除虫蛹。(3)烧杀产在树皮裂缝和墙壁裂缝中的卵堆。(4)生物防治。在1、2龄幼虫期,每亩喷施100亿多角体(或30-50头虫尸)的核型多角体病毒或每毫升含孢子1亿的杀螟杆菌。 防治措施:保护天敌:茶园应尽量减少用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以保护天然的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制作用。清园灭蛹:在茶尺蠖越冬期,结合茶园秋冬管理,清除树冠下落叶及表土中的虫蛹。 培土杀蛹:在茶树根部四周培土10厘米左右,并加以镇压,可防止越冬蛹羽化的成虫出土。 喷施病毒:茶尺蠖多角体病毒对茶尺蠖幼虫有很强的感病率,全年以第一、五、六代致病率最高,每亩用量150亿---700亿个多角体,施时期掌握在1、2龄幼虫期。农药防治:茶尺蠖幼虫量大于防治指标(成龄投产茶园每亩4500头)用药防治,施药适期掌握在3龄幼虫期,施药方法以低容量扫喷为宜,药剂可选用2.5%功夫乳油每亩20-25ML/亩、2.5%敌杀死乳油20-25ML/亩,35%赛丹乳油60-80 ML/亩。以上农药安全间隔期分别为:5天、5天和7天。

文章TAG:茶尺蠖  防治  方法  茶尺蠖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