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笋有哪些种类

冬笋与春笋,还有干笋,俺制的

笋有哪些种类

2,竹笋有什么品种

罗汉笋,毛笋,麻笋,雷笋等。

竹笋有什么品种

3,笋的种类有哪些

笋的种类很多呢,据我知道的有细竹、毛笋、雷笋和罗汉笋呢。

笋的种类有哪些

4,一般吃的笋分几个品种

竹笋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及秦岭以南的一些省份。竹笋品种繁多,按时节分,有春笋、夏笋、秋笋和冬笋;依形状论,有笔杆笋、鞭子笋、牛角笋之别;按质地说,有鲜笋、干笋之分。可供食用的竹笋主要有毛竹笋、淡竹笋、等数十个品种。

5,竹笋有哪些种类

竹笋的种类有八九十种,一般分为春笋、冬笋、鞭笋和干笋(玉兰片)。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纤维等特点,含有16种氨基酸。此外,竹笋中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
竹笋的种类有八九十种,一般分为春笋、冬笋、鞭笋和干笋(玉兰片)。它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淀粉、多纤维等特点,含有16种氨基酸。此外,竹笋中还含有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冬笋是没有出土的, 出土了以后就叫春笋了 按季节可分为: 冬笋:指尚未出土的毛竹笋(此笋长于毛竹鞭上,尚未露出土面,游经验的竹 农才能挖掘到),一般在农历十月即有上市。其特点是:两头尖,笋体 弯曲,笋箨紧裹笋肉,肉色乳白,以红烧、清炖、制汤,也可单独制成 菜肴,是食用鲜笋时间较长的一种,也可制成罐头。 春笋: 指立春前后破土而出的笋,常食用的有以下几种: 毛笋:此笋的笋箨由黄褐色至褐紫色,密布棕色刺毛和深褐色斑 点、斑块,笋体较冬笋大,笋箨松裹笋肉,笋肉淡黄,一 般作为菜肴的主、配料。笋期3月中旬至4月下旬。 哺鸡笋:哺鸡笋根据笋箨颜色的不同,主要有红、白、乌、花四种, 笋期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花哺鸡笋出笋期可延至6月中旬。 刚竹笋:笋箨乳黄色或淡黄色,有黑褐色油渍状斑块和斑点,分布 于长江流域,出笋期一般从5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零星 出笋可延续至9月中旬,笋体粗而壮,因笋肉有苦味,常水 煮透后红烧食用,也可做配料。

6,竹笋的种类

(1)毛竹又称楠竹、江南竹。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经济价值最高的竹种。竹杆高10~15米,横径10~15厘米。竹壁厚,质坚韧,用途广。在江南于3月下旬开始产春笋,盛期在4月,可持续到5月上旬。笋尖刚露出土面时挖取的春笋圆锥形,笋壳底色淡黄,有淡紫褐色小斑点,密被淡棕色毛,单个重1~2千克。品质最好,笋体露出土面后,笋壳色泽转变成底色褐紫,有黑褐色大斑块及斑点:壳表面密被棕色小刺毛,通常称为毛笋。此时笋体呈长圆锥形到圆柱形,单个重2~3千克,大者达5千克以上。(2)早竹竹杆高4~5米,横径约4厘米,为优良的笋用竹种。可分为紫头红和芦头青两个品种。紫头红在2月下旬开始出笋,持续约两个月。笋壳底色淡紫,脉纹紫褐色,有褐色斑点和小斑点,表面光滑,边缘有稀疏白色,无叶耳。箨片披针形,皱褶。笋上端出土初期为紫红色,以后转变为紫带绿色。适期采收的笋长16~19厘米,基部横径3~3.5厘米,单个重70~90克。(3)麻竹又称甜竹、大叶乌竹。是珠江流域和福建、台湾的重要笋用竹种。竹杆丛生,高20~25米,横径10~20厘米。出笋期5~11月,以7~8月最盛。笋壳黄绿色,被暗紫色毛。笋体圆锥形,长约25厘米,基部直径12厘米左右,单个重1千克左右,大者达3~4千克。肉质较粗,主要制笋干和罐头笋,畅销国内外。(4)绿竹竹杆丛生,高6~10米,横径5~8厘米。出笋期5~10月。笋体为短圆锥形,向一侧弯曲,长10~20厘米,基部横径7~8厘米,单个重150~600克,笋壳淡绿带黑,平滑无毛,肉质细嫩,滋味鲜美。(5)红哺鸡竹其竹笋又称红笋。竹杆高5~6米,横径6~7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到5月中旬,笋壳底色褐红,脉浅紫褐,有很多黑色斑点和小斑块,表面无毛,边缘有很短的白毛,易脱落。无箨耳,无鞘口毛。箨舌紫黑色,顶孤形,有灰白纤毛。箨叶长披针形,中央约1/3青色带紫,两侧各约1/3淡黄色,外翻。笋顶箨叶曲折。适时采收的笋长28~35厘米,基部横径4~5厘米,单个重250~300克。(6)尖头青竹竹杆高4~6米,横径3~5厘米。出笋期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笋壳底色青带紫,有褐色小斑点及云纹状斑块。上部的箨鞘两侧褐紫色,中段的箨鞘两侧淡褐色似枯干状。壳表面无毛或有很稀疏的白色短毛,边缘有很短的白色短毛。无箨耳和鞘口毛。箨舌黑紫色,孤形较高,上绿有短纤毛、箨片长三角形到长披针形外翻,青紫色,两侧青色,适时采收的笋长35~40厘米,基部横径4~4.5厘米,单个重200~300克。肉厚味美。
竹笋,即竹的嫩茎,古人又称之为“竹萌”、“竹胎”。竹笋的种类繁多,但概略地来分,可分为春笋、鞭笋、冬笋三类

文章TAG:品种  哪些  种类  笋的品种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