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栎树,这有点像栎树的小树上结的果不是花果皮像海绵一样舒软中间
来源:整理 编辑:农业技术 2024-12-12 14:15:54
本文目录一览
1,这有点像栎树的小树上结的果不是花果皮像海绵一样舒软中间
2,内蒙古都有那些树
胡杨,梭梭 红柳 榆树 爬地柏,油松,兴安落叶松,白桦。偃松,樟子松有哇!大兴安岭还是我国主要林区呢: 大兴安岭(greater khingan mountains)位于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北部,是内蒙古高原与松辽平原的分水岭。北起黑龙江畔,南至西拉木伦河上游谷地,东北-西南走向,全长1200多公里,宽200-300公里,海拔1100-1400米,主峰索岳尔济山。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是我国重要的林业基地之一。主要树木有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等。
3,蒙古栎和柞树是一种树吗
栎树,也称橡树或柞树,是壳斗科(Fagaceae)的一个属。栎属有600个种,其中450种来自栎亚属和150则是青刚亚属。它们分布在北半球温和地区,主要是北美洲。栎属植物是夏绿或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橡树的果实橡子特别容易为人所识别,是一种坚果。果实为一杯状外壳所保护,被称为壳斗。单叶互生,深裂叶,边缘平滑或锯齿状者少见。托叶早落。花构造简单,单花被,雌雄同株,柔荑花序。栎树为落叶或常绿乔木,少数为灌木。叶缘有锯齿,少有全缘。雄花柔荑花序下垂,雌花单生于总苞内。坚果单生,果皮内壁无毛,不发育的胚珠位于种子基部之外侧。
4,蒙古的国树是什么
油橄榄:是希腊的国树。这与希腊人民心目中神圣女神雅典娜是分不开的。从橄榄树上,人们就能了解到希腊人民追求和平的历史。看到橄榄树就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 波赛树:是阿根廷的国树。它象征阿根廷人民争取独立解放的坚强意志。 柚木:是缅甸的国树。记述着这个国家为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历史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历史。 纳拉树:是菲律宾的国树。 金鸡纳:是秘鲁的国树。 桃花心木:是多米尼加和加蓬的国树。 椴树:是捷克的国树。 雪松:是黎巴嫩的国树。 云杉:是挪威的国树。 蜜花相思树:是澳大利亚的国树。 菩提:是印度的国树。 大棕榈:是斯里兰卡的国树。 海枣树:是苏丹的国树。 四翅槐:是新西兰的国树。 咖啡树:是埃塞俄比亚和哥伦比亚的国树。 油椰:是利比亚的国树。 白蜡树:是瑞典的国树。 英国栎:是英国的国树。 红棕(大王椰子):是古巴的国树。 扁桃(巴旦杏):是葡萄牙的国树。 阿开木:是哥斯达黎加的国树。 巴拿马树:是巴拿马的国树。满意请采纳
5,哪位大神对蒙古栎有研究是先花后叶还是先叶后花我想研究此树
蒙古栎(学名:Quercus mongolica Fisch. ex Ledeb)属壳斗科、栎属,落叶乔木,高达30米,树皮灰褐色,深纵裂。树冠卵圆形。单叶互生、叶片倒卵形,叶波状齿缘,叶表面深绿色,背面淡绿色,花单性,雌雄同株,坚果卵形或椭圆形,种子具肉质子叶。细胞染色体:2n=24。是中国国家二级珍贵树种,也是中国东北林区中主要的次生林树种。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华中地区亦少量分布。在俄罗斯、日本、蒙古及朝鲜半岛也有分布。生于海拔200-2 100米的山地,在东北地区常生于海拔600米以下,在华北常生于海拔800米以上,常在阳坡、半阳坡形成小片纯林或与桦树等组成混交林。[2] 喜温暖湿润气候,也能耐一定寒冷和干旱。对土壤要求不严,酸性、中性或石灰岩的碱性土壤上都能生长,耐瘠薄,不耐水湿。根系发达,有很强的萌蘖性。 蒙古栎种子发芽的适宜温度为25-30℃,15℃时发芽缓慢,30-35℃时发芽最快,但幼芽细弱。茎叶生长适宜的白天温度为23-30℃,夜间温度为15-18℃;温度高于35℃或低于15℃生长缓慢。幼瓜生长适宜温度白天为25-30℃,夜间为15℃左右。蒙古栎对环境有广泛的适应力,能适应南由华中地区直至东西伯利亚-56度,乃至-60度的低温,早中国的分布区约在年均温-3度以上,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上,蒙古栎的垂直分布随纬度的降低而升高。在大、小兴安岭的海拔250-400米范围内,蒙古栎长分布于低山顶部和山脊以及坡度小的各个坡向上。海拔400-600米直至长白山800米以下,蒙古栎能在坡度3-35度的南坡形成纯林。甚至东北西部兴安岭以南地区,蒙古栎的分布高度可上升至870-1600米。东部三江平原的残丘上也有生长。蒙古栎适应较广的土壤类型,多生长在酸性或微酸性较肥沃的暗棕色森林土和棕色森林土上。人为破坏严重的山地,蒙古栎能在干燥阳坡,土体发育不全的粗骨土上成林,但其地位甚低。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省区。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世界多地有栽种。
6,蒙古襞是什么
蒙古襞 Mongolian fold内眼角皮肤的皱褶。在人的双眼睑,上眼睑下缘的上方有与下缘平行的不同高度的一条皱褶〔也称覆盖褶(德Deckfalte)〕,常常从其内侧端或近于内侧端的皮肤单独地出现皱褶,一方覆盖原来的内眼角,另方向鼻部皮肤垂降。根据褶的发育程度,内眼角泪丘(caruncula lacrimalis)的一部或全部可被遮盖。这种特殊的褶也可称为蒙古襞。白色人种少见,类蒙古系人种非常多见,故有此名。中国南方人100%都有,马来西亚人有60—80%,爪哇人有52%,日本人近似中国南方人。具有蒙古襞的眼睑,内部有脂肪层,因此,可认为是适应寒冷的标志。蒙古襞 Mongolian fold内眼角皮肤的皱褶。在人的双眼睑,上眼睑下缘的上方有与下缘平行的不同高度的一条皱褶〔也称覆盖褶(德Deckfalte)〕,常常从其内侧端或近于内侧端的皮肤单独地出现皱褶,一方覆盖原来的内眼角,另方向鼻部皮肤垂降。根据褶的发育程度,内眼角泪丘(caruncula lacrimalis)的一部或全部可被遮盖。这种特殊的褶也可称为蒙古襞。白色人种少见,类蒙古系人种非常多见,故有此名。中国南方人100%都有,马来西亚人有60—80%,爪哇人有52%,日本人近似中国南方人。具有蒙古襞的眼睑,内部有脂肪层,因此,可认为是适应寒冷的标志。也叫蒙古褶蒙古褶(zhě),亦称内眦赘皮或内眦皱襞。在眼的内角处,由上眼睑微微下伸,遮掩泪阜而呈一小小皮褶。常见于东亚和东南亚民族、南非的科伊桑人和马达加斯加原住民等,因此该特征又称为“蒙古眥褶”,但各人种都有可能出现这个特征,不限于“蒙古人种”。蒙古褶通常是上眼睑褶皱的延续,它的发育与鼻梁的高度有明显的关系,很发达的内眦褶仅仅见之于低鼻梁的群体中,鼻梁的高度和蒙古褶之间在群体内部存在着负相关。但是,低鼻梁对于蒙古褶的出现不是必要的条件,无论从整个群体来说(例如黑人)或从个别个体来说,低鼻梁的人可以完全缺乏蒙古褶。对于大多数白人,此特征并不明显,但在胎儿酒精综合症、唐氏综合症、猫叫症候群、橡皮人症候群患者身上可发现这个特征。
文章TAG:
蒙古 蒙古栎 栎树 有点 蒙古栎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