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回鱼能吃吗怎样吃法更有营养

能吃。炖汤最有营养

回鱼能吃吗怎样吃法更有营养

2,回鱼的烹饪方法

回鱼的烹饪方法很多,现介绍两种: (一)粉蒸回鱼: 主料:回鱼净肉、荷叶、大米粉 配料:姜末、葱白、味精、绍酒、猪油、精 盐、酱油、红腐乳汁、 做法:将回鱼切成3厘米见方的块,洗净沥干。大米粉及其它配料翻炒均匀,与鱼块一起包入荷叶内。上锅蒸熟即可。 (二)清炖回鱼: 主料:净回鱼肉 配料:葱、姜、盐、味精、绍酒、鸡汤 做法:鱼肉切成方块,洗净用开水煮一分钟,捞出沥干。锅内放入鸡汤,加入鱼块,放葱、姜、盐、绍酒,炖2小时,加味精装碗。

回鱼的烹饪方法

3,为什么叫回鱼

鮰鱼(鮠鱼)下身略带粉红,无鳞,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长吻鮰(鮠)”,因与“回”同音,民间通称“回鱼”,又称“鮠鱼”、“肥沦”、“江团”、“白吉”。英文名:longnose catfish。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LiuTao鮰鱼一般为1500-250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春冬两季,长江江口鮰鱼体状膘肥、肉质鲜嫩,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 苏东坡曾写诗赞它曰:“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诗中道出了鮰鱼的特别之处:肉质白嫩,鱼皮肥美,兼有河豚、鲫鱼之鲜美,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

为什么叫回鱼

4,回鱼长吻鮠营养价值

是长江四鲜之一鮠鱼,俗称白戟。此鱼特点其吻圆突,口腹部,体无鳞,大者长达一米以上。现产量急剧减少,大鮰鱼已不易捕捉。鮰鱼肉肥肉鲜,精炖红烧,均为鱼中名品。其鳔肥厚,可制鱼肚,历来为上等食用鱼类。 鮰鱼(鮠鱼)下身略带粉红,无鳞,粗长,腹部膨隆,尾呈侧扁。这鮰鱼是何方神圣?据引进鮰鱼的昌岗中路粤菜食府罗先生介绍,鮰鱼是长江水产的三大珍品之一,学名“长吻鮰(鮠)”,因与“回”同音,民间通称“回鱼”,又称“鮠鱼”、“肥沦”、“江团”、“白吉”、“肥头鱼”。 这种鱼只见于大江大河的激流乱石之中,湖泊中极难见,溪或堰塘中不会有,生存水域一般都至少在10米以上深度。 鮰鱼一般为1500-2500克,少数个体可达10公斤。春冬两季,长江江口鮰鱼体状膘肥、肉质鲜嫩,正是品尝的最佳时令。 苏东坡曾写诗赞它曰:“粉红石首仍无骨,雪白河豚不药人”。诗中道出了鮰鱼的特别之处:肉质白嫩,鱼皮肥美,兼有河豚、鲫鱼之鲜美,而无河豚之毒素和鲫鱼之刺多。
笔架鱼肚 笔架鱼肚 全国唯独在九曲回肠的长江石首江段盛产一种名贵淡水鱼 --- 长吻鮠。其腹中的鳔,个大质厚,纯白鲜嫩,内显山影,型似笔架,故称 “笔架鱼肚”。其内含丰富的蛋白质,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早...
你好!笔架鱼肚 笔架鱼肚 全国唯独在九曲回肠的长江石首江段盛产一种名贵淡水鱼 --- 长吻鮠。其腹中的鳔,个大质厚,纯白鲜嫩,内显山影,型似笔架,故称 “笔架鱼肚”。其内含丰富的蛋白质,鲜美可口,营养丰富。早...我的回答你还满意吗~~

5,求回鱼的简介

长吻鮠(Leiocassis longirostris)属鲶形目,鲿科,鮠属,俗称:鮰鱼,江团,肥沱,肥王鱼,灰江团鱼。   英文名:Longsnout catfish 。长吻鮠体长,吻锥形,向前显著地突出。口下位,呈新月形,唇肥厚,眼小。须4对,细小。无鳞,背鳍及胸鳍的硬刺后缘有锯齿,脂鳍肥厚,尾鳍深分叉。体色粉红,背部稍带灰色,腹部白色,鳍为灰黑色。生活习性  一般生活于江河的底层,觅食时也在水体的中、下层活动;冬季多在干流深水处多砾石的夹缝中越冬。长吻鮠为肉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小型鱼类和水生昆虫。达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龄为3龄,一般为4-5龄。成鱼每年3-4月开始成熟,便上溯至砾石底的河水急流处产卵。产卵期为4-6月,8月左右下退。怀卵量1-10万粒以上不等。长江的产卵场较集中于中游的荆江河曲以及上游的沱江等江段。   长吻鮠的生长速度较快,为同类鱼中体型最大的一种,最大个体可达15公斤,常见者多为2-4公斤。在长江流域的渔获物中所占比重较大,而中下游显著多于上游地区。经济价值  鮰鱼为大型的经济鱼类,其肉嫩味鲜美,富含脂肪,又无细刺,蛋白质含量为13.7%,脂肪为4.7%,被誉为淡水食用鱼中的上品。此鱼最美之处在带软边的腹部。而且其鳔特别肥厚,干制后为名贵的鱼肚。湖北省石首市所产的“笔架鱼肚”素享盛名。它胶层厚,味纯正,色半透明,制作工艺独特,干制品的外形和镶嵌在鳔内的一个美丽的自然图案,对着光源照看,与屹立在石首市城里的笔架山酷似,由此得名“笔架鱼肚”,并有“此物唯独石首有,走遍天下无二家”之说,实属食中之珍。早在明初就作为珍品献给明太祖朱元璋,从此一直被列为贡品。著名唐代诗人杜甫、宋代诗人苏轼和现代诗人碧野都为之作诗著文大加赞誉。   但是,长江中长吻鮠资源近年日趋下降,产量锐减。为了保护和开发这一名贵鱼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院与石首市特种水产品研究所协作攻关,已于1987年在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鮠鱼的背鳍刺和胸鳍刺有毒腺,为淡水刺毒鱼中毒性较强者,被刺后立即发生剧痛、灼热,伤口被穿刺撕裂、出血、局部肿胀,个别会引起发烧,患处疼痛带痒,半小时至1小时后方止。被刺事故多发生于捕捉时,须小心在意。生物学特征  长吻鮠体色灰白,各鳍灰黑,吻锥形,向前突出,眼小,有四对须。属肉食性底层鱼类,喜夜晚捕食。生存温度0℃-38℃,最适生长水温24℃-28℃,20℃以下摄食减少、生长放慢;耐低氧与家鱼相近;性成熟期为3龄,雄鱼比雌鱼个体大,每年4-6月产卵。当年繁殖的鱼苗年底可长至100-150克,次年可养至500克的上市规格,3龄鱼的体重达1公斤。
同问。。。

6,红烧回鱼怎么做

红烧鱼的做法 材料   鲫鱼 800~1000克   干红椒丝 25克   姜丝 15克   八角 5克   小葱 10克   料酒 15克   糖粉 10克   鸡蛋 1个   醋 20克   生抽 15克   制作   1.鲫鱼洗净,用盐、姜丝、料酒腌制10分钟。   2.将腌制好的鱼裹上蛋汁入油锅炸至浅金色捞出。   3.把姜丝、干红椒丝、八角入锅爆香,将炸好的鱼放入锅内加入少量水、醋、糖粉、生抽,烧至汤汁将收干时调味,勾薄芡出锅。   4.装盘后撒上葱末即可。   温馨小贴士   鱼肉在处理干净后2小时内进行烹调味道最佳。 注意: 1. 鱼儿一定要揩干水分,不然会沾锅 2. 热锅一定要用湿抹布擦擦,可以防止粘锅 3. 一定要放醋,可以去腥提鲜
红烧回鱼   [原料] 长江回鱼、糖、酱油、葱、姜。   [烹调方法]   1.将回鱼斩杀,切块起锅放油。   2.煸至鱼身发白,加入调料,用旺火烧至起胶质,稠浓后加入油,装盆。   [特色点评] 卤汁浓如胶质,鱼肉入口即化,咸中带甜,色泽红亮
红烧鱼的做法
一)原料: 鱼,酒、葱、蒜、辣椒猪油、调味料各少许。 做法: 1.将鱼洗净、切块;  2.放入热油锅内先煎煎至鱼皮呈黄色见硬时,把鱼捞出。  3.锅内加熟猪油、酒葱、蒜、辣椒、调味料煸炒,再放入肉清汤烧开,将鱼放入。然后用小火焖烧十分钟左右,见鱼肉熟汁呈胶状后,加味精并晃动,使卤汁裹包鱼块,即成。  二)油烧冒蓝烟后,下入配料煸香,火不能太大,主要是炒出香味,等葱蒜发黄的时候就可以把配料捞出待用,红辣椒特别注意不能炸黑了,那就不好看。 剩下的油用来煎鱼吧!油温6分就可以啦,两面微黄就可以了,也可以稍微煎老点!! 翻鱼的时候小心,弄断了就砸锅啦,然后就可以放一小碗水(家庭没有高汤)开始煮——饭店里火大油多,人家甚至全用油烹熟,家庭就用自己的做法咯! 水开后加入最重要的黄酒+酱油,是个去腥调味染色的步骤!放入先前的配料一起烧,汤中放入少许盐,要考虑量哦,因为酱油也是咸的,后面还要加酱,包括鱼本身以及入过味了!不停的把汁浇在鱼上,保证均匀受热!加入一大勺郫县豆酱,这个是我很喜欢的东西,烧一小会,鱼就熟了,时间久了就容易破坏外形! 锅里还有一些汤呢!精华所在啊!加入少许糖和醋,味素,调好一碗底的水淀粉,下锅,大火烧开,迅速搅拌均匀,有一点粘稠的时候就起锅! 最后工序——浇上汤汁!汁的多少自己把握,少了太干,多了没味! 煎鱼宜用小火,慢火煎出的鱼非常香脆。如果是用来做红烧的鱼,煎时抹适量炸粉,如果没有炸粉,就抹面粉。注意,面粉抹之前要用水和一下。无论煎鱼直接吃还是用来红烧,油都不能太少,不然糊底,这和是否是“不粘锅”有一定关系,但关系不大。无论煎鱼用来直接吃,还是用来红烧后再吃,都要小火煎至鱼皮金黄色,才可装碟。 2、之所以做出的鱼,带腥味,而且鱼皮香,好吃,而鱼肉不好吃,没入味,原因如下: 鱼在煎之前,一定要抹盐,淹约半至一小时,可以达到去泥腥的效果。 如果煎鱼用来红烧的,同理,也是抹盐,还要浇上适量酱油,料酒等自己喜欢的调味品.

文章TAG:能吃  能吃吗  怎样  吃法  回鱼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