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尿素的化学分子式是吗

CO(NH2)2这是尿素的化学式 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与尿同音)。其化学式为 CON2H4、(NH2)2CO 或 CN2H4O,
尿素的化学名称叫碳酰胺,尿素的化学式co(nh2)2满意请采纳~
CO(NH2)2
CO(NH2)2

尿素的化学分子式是吗

2,请问尿素还有其他名字吗是不是碳酰胺

尿素的化学名称叫碳酰二胺。分子式为CO(NH2)2,分子量为60.06,含氮量为46.65%,是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通常为白色粒状;不易结块、流动性好、易于使用。
你好!尿素-化学名称叫碳酰二胺。分子式为CO(NH2)2,分子量为60.06,含氮量为46.65%,是含氮量最高的固体氮肥。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是,是这样的

请问尿素还有其他名字吗是不是碳酰胺

3,尿素的化学命名

碳酰胺羰基二胺肯定是错的,羰基是主官能团,氨基是取代基,二胺酮也不对,酮的定义是羰基左右均为烃基
con2h4、(nh2)2co 或 cn2h4o 尿素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与尿同音)。其化学公式为 con2h4、(nh2)2co 或 cn2h4o,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为 carbamide。外观是白色晶体或粉末。它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尿素的化学命名

4,尿素的分子式化学名称是什么有人知道么

分子式:CO(NH2)2,化学名称:碳酸酰二氨,分子量:60
CO(NH2)2 亦称脲。相当于碳酸的二酰氨。在人的蛋白质分解最终产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普通膳食的情况下,每日尿中可排出25—30克,接近尿中总氮量的87%。一般来说,两栖类的成体、软骨鱼类和哺乳类具有相同的倾向。因在这些生物体中,尿素是在鸟氨酸循环中形成的,所以排出尿素的动物具有所必需的整个酶系统,在动物中欠缺其中任何一种酶便排出尿酸(鸟类)或氨(硬骨鱼类)。刀豆和大豆植物的种子中存在很多的脲酶,它可使尿素水解为二氧化碳和氨。尿素也是很重要的肥料。

5,尿素是什么

CO(NH2)2,亦称脲。相当于碳酸的二酰氨。 尿素外观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   尿素是哺乳类动物排出体内含氮代谢物的形式。它在肝合成,其过程被称为尿素循环。 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尿素是人工合成的第一种有机化合物,是德国化学家维勒首先合成的。工业上由氨和二氧化碳在高温和高压下制得。 尿素简称脲,是白色针状晶体,无嗅,味咸,熔点130摄氏度,当加热超过熔点后,两分子尿素可脱氨生成一分子缩二脲,同时放出氨气。尿素是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的产物,一个正常成年人每天大约排出30克尿素。因尿素最早从尿液中提取出来,故此得名。体内尿素可和食物中的草酸结合成草酸脲沉淀,是形成泌尿系统结石的成分之一。尿素在自然界也可以在细菌的作用下水解成二氧化碳和氨气。尿素在工业上可用来合成塑料和药物,其本身也可直接药用,供药用的尿素注射液可用于降低颅内压,磺胺脲可用于消炎。 尿素,为中性速效高含氮量化肥,缩二脲含量低,具有无色、无味、无臭、易溶于水、易施用等特点,颗粒均匀, 饱满圆润,粉尘少。 尿素,英文名称:UREA,美国化学文摘(CAS)登记号:57-13-6 ,分子式:CON2H4或[CO(NH2)2],是一种白色结晶,含氮量46%左右, 是目前固体氮肥含氮量最高的一种。按含氮量计算:1公斤尿素相当于1.35公斤硝酸铵,2.2公斤硫酸铵,90~100公斤新鲜人尿。 尿素是一种中性肥料,对土壤无影响,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是一种优质高效的氮肥。 尿素有吸湿性,吸湿后还能结块,因此储存时也应该防潮,放在干燥的地方。 尿素在农业上是一种优质高效的中性氮素肥料。长期使用不会使土壤变硬和板结。
是种特异型抗体。阳性表示螺杆菌感染

6,请教一下尿素的化学名称叫什么

尿素,即: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CO(NH2)2,亦称脲。相当于碳酸的二酰氨。在人的蛋白质分解最终产物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普通膳食的情况下,每日尿中可排出25—30克,接近尿中总氮量的87%。一般来说,两栖类的成体、软骨鱼类和哺乳类具有相同的倾向。因在这些生物体中,尿素是在鸟氨酸循环中形成的,所以排出尿素的动物具有所必需的整个酶系统,在动物中欠缺其中任何一种酶便排出尿酸(鸟类)或氨(硬骨鱼类)。刀豆和大豆植物的种子中存在很多的脲酶,它可使尿素水解为二氧化碳和氨。尿素也是很重要的肥料。尿素外观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是动物蛋白质代谢后的产物,通常用作植物的氮肥。尿素是哺乳类动物排出体内含氮代谢物的形式。它在肝合成,其过程被称为尿素循环。分子式:CO(NH2)2,分子量 60.06 ,CO(NH2)2 无色或白色针状或棒状结晶体,工业或农业品为白色略带微红色固体颗机无臭无味。密度1.335g/cm3。熔点132.7℃。溶于水、醇,不溶于乙醚、氯仿。呈微碱性。可与酸作用生成盐。有水解作用。在高温下可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和三聚氰酸。加热至160℃分解,产生氨气同时变为氰酸。因为在人尿中含有这种物质,所以取名尿素。尿素含氮(N)46%,是固体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 生产方法:工业上用液氨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直接合成尿素,化学反应如下。 2NH3+CO2→NH2COONH4→CO(NH2)2+N2O尿素易溶于水,在20℃时100毫升水中可溶解105克,水溶液呈中性反应。尿素产品有两种。结晶尿素呈白色针状或棱柱状晶形,吸湿性强。粒状尿素为粒径1~2毫米的半透明粒子,外观光洁,吸湿性有明显改善。20℃时临界吸湿点为相对湿度80%,但30℃时,临界吸湿点降至72.5%,故尿素要避免在盛夏潮湿气候下敞开存放。目前在尿素生产中加入石蜡等疏水物质,其吸湿性大大下降。
尿素别名碳酰二胺、碳酰胺、脲 。是由碳、氮、氧和氢组成的有机化合物,又称脲。其化学公式为 con2h4、(nh2)2co 或 cn2h4o

文章TAG:尿素  化学  名称  化学分子式  尿素的化学名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