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第三季度是几月份一年有几个季度

一年四个季度。第三季度是七月到九月

第三季度是几月份一年有几个季度

2,孔子真的说过一年有三季吗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地说:“可以呀!” 客人问:“一年到底有几季啊?”学生心想,这种问题还用问吗?于是便回答道:“春夏秋冬四季。”客人摇摇头说:“不对,一年只有三季。”“哎,您搞错了,四季!”“三季!”最后两个人争执不下,就决定打赌:如果是四季,客人向学生磕三个头,如果是三季,学生向客人磕三个头。 恰好孔子正从屋里走出来,学生向前问道:“老师,一年有几季?”孔子看了一眼客人,说:“一年有三季。”这个学生快吓昏了,可是他不敢马上问。客人马上说:“磕头,磕头!”学生没法,只好乖乖地磕了三个头。 客人走后,学生迫不及待地问:“老师,一年明明有四季,您怎么说只有三季呢?” 孔子说:“你没看到刚才那个人全身都是绿的吗?他是蚂蚱,蚂蚱春天生,秋天就死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冬天,你讲三季他会满意,你讲四季吵到晚上都讲不通。你吃点亏,磕三个头,无所谓。” 这个故事还告诉我们,碰到那些不讲理的人,你就会想到他是“三季人”,如果你不“说谎”让他一着,势必无休止地争吵下去,你会耽误不起那个闲工夫,把宝贵的精力和时间毫无意义地浪费掉
有啊

孔子真的说过一年有三季吗

3,好冷啊为什么一年要分四季三季不好吗

我们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它们的气候 是:春季温和,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一年出现四个季节,是地球侧着身子绕着太阳转动而造成的。你留心看一看地球仪,地球仪中心那根轴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的。因此,太阳直射的地方并不是赤道地区,而是在赤道两侧来回转动。太阳直射 的时候,这个地区温度高,就是夏季;冬季,太阳照过来最斜,温度也是最低;春季和秋季,太阳照射不太直也不太斜,所以温度适中。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就是这么区分出来的。你平时稍稍留心,就会发现:夏天,太阳几乎是从头顶照下来的;冬天,太阳是从南面斜射过来的;春、秋两个季节的太阳,比冬天直一些,比夏天斜一点我们知道,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它们的气候 是:春季温和,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一年出现四个季节,是地球侧着身子绕着太阳转动而造成的。你留心看一看地球仪,地球仪中心那根轴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的。因此,太阳直射的地方并不是赤道地区,而是在赤道两侧来回转动。太阳直射 的时候,这个地区温度高,就是夏季;冬季,太阳照过来最斜,温度也是最低;春季和秋季,太阳照射不太直也不太斜,所以温度适中。一年中的四个季节就是这么区分出来的。你平时稍稍留心,就会发现:夏天,太阳几乎是从头顶照下来的;冬天,太阳是从南面斜射过来的;春、秋两个季节的太阳,比冬天直一些,比夏天斜一点 .

好冷啊为什么一年要分四季三季不好吗

4,春夏秋冬分别在什么月份

对四季的划分,有以下几种方法: 1.天文划分法 从天文现象看,四季变化就是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在一年中,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就是夏季,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就是冬季,冬、夏两季的过渡季节就是春、秋两季。为此,天文划分四季法,就是以春分(3月21日)、夏至(6月21日)、秋分(9月21日)、冬至(12月21日)作为四季的开始。即:春分到夏至为春季,夏至到秋分为夏季,秋分到冬至为秋季,冬至到春分为冬季。 2.气象划分法 在气象部门,通常以阳历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月~来年2月为冬季,并且常常把1、4、7、10月作为冬、春、夏、秋季的代表月份。 3.古代划分法 以立春(2月4日或5日)作为春季开始,立夏(5月5日或6日)作为夏季开始,立秋(8月7日或8日)作为秋季开始,立冬(11月8日或9日)作为冬季开始。 4.农历划分法 我国民间习惯上用农历月份来划分四季。以每年阴历的1~3月为春季,4~6月为夏季,7~9月为秋季,10~12月为冬季。正月初一是全年的头一天,也是春天的头一天,所以又叫春节。 上述几种方法虽然简单方便,但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全国各地都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与我国各地区的实际情况是有很大差别的。例如,按照上述划分方法,3月份已属春季,这时的长江以南地区的确是桃红柳绿,春意正浓;而黑龙江的北部却是寒风凛冽,冰天雪地,毫无春意;海南岛的人们则已穿单衣过夏天了。为使四季划分能与各地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生活节奏相吻合,气象部门采取了候温划分四季法。 5.候温划分法 这种划分法是以候(五天为一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温度指标。当候平均气温稳定在22℃以上时为夏季开始,候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时为冬季开始,候平均气温在10~22℃之间为春秋季。从10℃升到22℃是春季,从22℃降到10℃是秋季。 四季的划分 地球上不仅各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就是同一地区在不同季节,气候也是不同的。
楼主,春夏秋冬分别是:春:3~4~5 月,夏:6~7~8月,秋:9 ~10 ~11月,冬:12 ~1~ 2月............

5,一年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

因为一天有24小时,地球总是在不停的运转和公转,所以就会出现初夏秋冬
一年4有春夏秋冬?
地球公转 造成的四季变化
地球的地轴是倾斜的,导致阳光无法平均地投射在地球上,地球每年绕太阳一周,地球表面规律地接近远离太阳,阳光的入射角发生规律性变化,就形成了四季。
春 夏 秋 冬 的 划 分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自古以来,我国人民对四季的划分就有很多研究和记载,下面介绍四种: 一是节气法。 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季的开始。这都是以地球在轨道上的位置为标准的。 二是农历法。农历1月到3月是春季,4月到6月是夏季,7月到9月是秋季,10月到12月是冬季。 三是阳历法。气象学上通常以阳历3月到5月为春季,6月到8月为夏季,9月到11月为秋季,12月到第2年的2月为冬季。 四是物候法。杨柳展叶,桃花绽蕊,春天来了;绿树成荫,赤日炎炎,夏天到了;果树叶落,水清露寒,时序至秋;草衷花凋,北风怒号,岁月入冬。 科学的划分方法是将第四种方法进行量化,它是用5天平均气温的高低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下,称为冬季,稳定在22℃以上,称为夏季,稳定在10至22℃之间,就是春季或秋季。
由于地球的自转轴和公转周之间有一定的夹角,也就是说地球在绕太阳斜着转,当然太阳射到地球的某一区域的情况就不会一直不变,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也就是“四季” 网友见解: 由于地球的运动有着自转和公转,这两种因素结合起来,造成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寒暑变迁。但是,这种寒暑的变迁并不是由于日地距离的远近这种微小(约500&127;万千米)的变化引起的,而是由于不同季节时太阳对地面直射还是斜射以及日照时间的长短而造成的。对于我们,即对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人们而言,“夏至”前后,中午时阳光几乎垂直地照射地面,而“冬至”前后,中午时阳光则十分倾斜地射向地面。而照射角度的大小决定了大地接收热量的多少,从而造成了气温的高低。此外,“夏至”前后,太阳从东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太阳在地平之上的时间很长,这种昼长夜短的情况使地面处于长时间光照之中,更加剧地面气温的升高;相反,在“冬至”前后,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太阳在地平之上的时间甚短,这种昼短夜长的局面更加剧了地面的降温。于是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便形成了。至于“春分”和“秋分”前后,太阳照射的角度介于上述两种情况之间,而且太阳从正东附近升起,正西附近下落,昼夜长短相近,这种情况也介于“夏至”和“冬至”前后之间,于是便形成了春季和秋季。 正是由于太阳照射角度的变化和日照时间的长短这两种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而这两种因素则是由于地球既在自转又在公转而造成的。

6,一年为什么要分春夏秋冬四季

白昼最长,正午太阳最高的季节;冬季是一年中白昼最短,正午太阳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昼夜均匀,正午太阳高度适中,是冬夏之间的过渡季节。具体地说,它以二十四气中的“四立”(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为四季的起止,而以二分二至为四仲(见四季的划分)。 春季:立春为起点,春分为中点,立夏为终点; 夏季:立夏为起点,夏至为中点,立秋为终点; 秋季:立秋为起点,秋分为中点,立冬为终点; 冬季:立冬为起点,冬至为中点,立春为终点。 这样的四季,具有明显的天文意义,但与实际的气候情况不符。例如,立春和立秋,是春秋二季的开始,而在气候上仍是隆冬和盛夏;夏至和冬至,是夏季和冬季的中点,可是在气候上,它们并非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时候。 二十四气是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进行天文、气象和物候观测的经验总结,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科学成就。它的划分兼具天文季节和气候季节的特点。它的二分二至和四立(合称八节),表达的是天文季节;而雨水、惊蛰、清明、谷雨、小满、芒种、小暑、大暑、处暑、白露、霜降、小雪、大雪、小寒和大寒等气,则明显地表示气候和农事季节。其中的大暑和大寒,分别表示一年中最热和最冷的季节。大暑是夏至后第二气,即夏至后一个月,大体与传统的“三伏”中的中伏相当;大寒是冬至后第二气,即冬至后一个月,同传统的“三九”相近。故民谚有“冷在三九,热在中伏”。天文季节和气候季节,区别明显,结合紧密。 西方的四季划分,较多地侧重于气候方面。它把二分二至看作四季的起点。这样的四季比我国的天文四季各推迟一个半月。例如,从立春至春分的一个半月,在我国属春季的前半部分,而在西方却是冬季的后半部分。 无论是我国的四季,还是西方的四季,都是按二分二至划分的,它们都有确切的天文含义。两种划分方法本身都是天文上的,因而都不可能全面地考虑气候的特点。按天文上的定义,一年分成大致相等的四个季节;同一季节,在不同纬度都有同样的始终。而在气候上,春夏秋冬四季,不一定是长短相等的;同一季节,在不同纬度也会有不同的始终。 要使春夏秋冬四季反映地面上的气候条件,必须采用气候本身的标准来划分四季。气候学上通常以侯平均湿度(每5日的平均气温)作为季节的划分标准:候温高于22℃的时期为夏季,低于10℃为冬季,介于二者之间的为春季和秋季。这样,各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共同的温度标准。但是,同一地点,四季必然长短不一;不同地点,同一季节并非同时始终。而且,并非到处都有四季。
四季是指一年中春、夏、秋。冬交替的现象。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呈66度34分的交角。因而地球上某一点,昼夜的长短和接受的太阳辐射能,产生以年为单位的周期变化。四季划分有不同的标准:①天文上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各季开始;②中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各季开始;③民间还有以阴历一、二、三月为春,四、五、六月为夏,七、八、九月为秋,十、十一、十二月为冬的划分法;④近代一般常以阳历3、4、5月为春,6、7、8月为夏,9、10、11月为秋,12和翌年1、2月为冬。这些简单的划分法,都是把一年划分为长短大致相等的四季。虽便于记忆,但不能反映实际季节的转换。⑤气候学上运用大量的气象资料,综合天文地理等影响气候的因子,将具有相似天气气候特征的天气时段,来划分四季,称为自然天气季节划分法。这样划分的四季,长短因时因地而异。

文章TAG:一年三季  第三季度是几月份一年有几个季度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