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芍药的介绍

芍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别名将离、离草、花中丞相,属五桠果目,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粗0.6~3.5厘米。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花期5~6月,一般独开在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原种花白色,花瓣5~13枚。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径10~30厘米,花瓣可达上百枚。果实呈纺锤形,种子呈圆形、长圆形或尖圆形。芍药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另外,芍药在红楼梦中是一种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情景之一。

芍药的介绍

2,芍药花花朵特点

芍药花色有红、白、粉、紫、黄、墨、洒金等。花型有千叶,多时,单叶、楼子、冠子、平顶,丝头等类。千叶花:即重瓣花。楼子:即雌雄蕊瓣化后堆起耸立的花瓣,状若楼阁。冠子:即状如发髻的花瓣。平顶:即花瓣齐平的千叶花。丝头:即大叶中心耸立一簇丝状的花瓣。有的单瓣大花,有的重叠。非常美丽,也成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花卉之一。
药(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pall.),别名将离、离草,属五桠果目,芍药科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块根由根颈下方生出,肉质,粗壮,呈纺锤形或长柱形,粗0.6~3.5厘米。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花期5~6月,一般独开在茎的顶端或近顶端叶腋处,原种花白色,花瓣5~13枚。园艺品种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紫、黄、绿、黑和复色等,花径10~30厘米,花瓣可达上百枚。

芍药花花朵特点

3,芍药和茶花有什么不同

芍药是草本花 有很长的宿根 根是中草药(赤芍) 花期在夏季 进入立秋后 地上部分逐渐全部枯萎 早春从土里发芽 花朵比山茶大 有花芯 耐冬季的严寒 一般作为露地栽培 十大名花位列“花相” 山茶花是木本常绿灌木 叶片具有光泽 花期一般在春节前后 孕蕾期很长 山茶有“半年骨朵半年花”的说法 花朵比芍药小 花型多颜色丰富 北方一般最为盆养 中国十大名花排名第七
芍药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茶花是多年生木本植物。
茶花 界: 植物界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 杜鹃花目 Ericales   科: 山茶科 Theaceae   属: 山茶属 Camellia   种: 山茶 C. japo 界: 植物界(Kingdom Plantae)   门: 被子植物门(Magnoliophyta)   纲: 双子叶植物纲(Magnoliopsida)   目: 毛莨目(Saxifragales)   科: 芍药科(Paeoniaceae)   属: 芍药属(Paeonia)   种: 芍药亚种(P. lactiflora)

芍药和茶花有什么不同

4,芍药科植物有哪些

- -回答你的问题的时候我才发现我也记错了,以为芍药是毛茛科的......http://baike.baidu.com/view/178344.htm百度这里有,代表种芍药,牡丹其他我也不知道了
别名 杭芍、毫芍、川芍。 来源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 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根。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80cm。叶互生,有长柄;茎下部叶为2回三出羽状复叶,枝端为单叶;小叶狭卵形、披针形或椭圆形,边缘具软骨质小齿。花顶生并腋生;萼片4,微紫红色;花瓣6~9,白色、粉红色或紫红色;雄蕊多数;心皮4~5,无毛或密被白毛,骨突果卵形,先端外弯成钩状。花期6月,果期8~9月。 多栽培。主产浙江、四川、安徽。 采制 夏、秋季采挖,洗净,除去头尾及细根,水煮,除去外皮,晒干。 性状 根圆柱形,两端平截,长5~8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或淡红棕色,光洁或有纵皱纹及细根痕,偶有残存的棕褐色外皮。质坚实,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类白色微带棕红色,形成层环明显,射线放射状。气微,味微苦、酸。 化学成分 根含芍药甙(paeoniflorin)、氧化芍药甙(oxypaeoniflorin)、芍药内酯甙(albiflorin)、苯甲酰芍药甙(benzoylpaeoniflorin)、芍药甙元酮(paeoniflorigenone)、丹皮酚原甙(paeonolide)、丹皮酚(paeonol);尚含苯甲酸、胡萝卜甙及多种鞣质类等。 性味 性微寒,味苦、酸。 功能主治 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胁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5,芍药和牡丹是不是属于同一科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虎耳草目,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牡丹, 别名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也是被子植物门,双子叶植物纲,虎耳草目,芍药科,芍药属的。所以,芍药和牡丹仅仅是种不同罢了,是同一个科,同一个属的。
芍药,别名将离、离草,是芍药科芍药属的著名草本花卉。其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超过4900年,是中国栽培最早的一种花卉。芍药可分为草芍药、美丽芍药、多花芍药等多种品种。芍药花瓣呈倒卵形,花盘为浅杯状,其根制成中药具有镇痉、镇痛的药用价值。位列草本之首,其被人们誉为“花仙”和“花相”,且被列为“六大名花”之一,又被称为“五月花神”,因自古就作为爱情之花,现已被尊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另外,芍药在红楼梦中是一种重要的花,史湘云醉眠芍药茵是红楼梦中最美丽的情景之一。 中文学名:芍药 拉丁学名:Paeonia lactiflora 别称:将离、离草、婪尾春、余容、犁食、没骨花、黑牵夷、红药等 二名法:Paeonia lactiflora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科:芍药科 Paeoniaceae 属:芍药属 Paeonia 种:芍药 P. lactiflora 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为多年生落叶小灌木,生长缓慢,株型小。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牡丹以洛阳牡丹、菏泽牡丹最富盛名。牡丹根皮入药,名曰“丹皮”,可作为盆景植物观赏,花朵颜色众多,有粉色,红色,白色等等,粉色以粉中冠,白色以景玉较为出名。 中文学名:牡丹 别称: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等 二名法:Paeonia suffruticosa 门: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 纲: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 目:虎耳草目 Saxifragales 科:芍药科 Paeoniaceae 属:芍药属 Paeonia 种:牡丹 P. suffruticosa 芍药和牡丹的区别1、最根本的区别[6]:牡丹是能长到2米高大的木本植物,芍药是不高于1米矮小的(宿根块茎)草本植物。 2、牡丹比芍药花期早。牡丹一般在4月中下旬开花,而芍药则在5月上中旬开花。二者花期相差大约15天左右。 3、牡丹叶片宽,正面绿色绿色略呈黄色,而芍药叶片狭窄,正反面均为黑绿色; 4、牡丹的花朵着生于花枝顶端,多单生.花径一般在20厘米左右;而芍药的花多于枝顶族生.花径在15厘米左右。 5、牡丹被称为花王。芍药被称为花相。 6、牡丹叶片偏灰绿,芍药叶片较有光泽。 7、牡丹比芍药花色丰富[7]。
牡丹与芍药同属毛茛科芍药属。古时候,牡丹和芍药是不分的,后来有了木芍药和草芍药的说法;再后来,木芍药就成了牡丹,草芍药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芍药。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牡丹“唐人谓之木芍药,以其花似芍药,而宿干似木也。群花品中,以牡丹为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在现代,外貌酷似的牡丹和芍药还是有不少人分辨不清。其实,只要记住几点形态上的区别,分辨它们是很容易的。 牡丹为落叶小灌木,一般株高1-2米,高者可达3米。枝多挺直。叶片宽大,互生,2回3出羽状复叶,具长柄。顶生叶,卵圆形至倒卵圆形,先端3-5裂,基部全缘,侧生小叶为长卵圆形,表面绿色,背面灰绿色,具白粉,平滑无毛或有短柔毛。芽为混合芽,外有鳞片包被。花单,两性,顶生,径10-30厘米,雄蕊多数,心皮5。基部全被花盘包围。萼片5,宿存,绿色。花瓣原本5-6枚,经过栽培,一部分或全部雄蕊变成花瓣,形成重瓣花。瓣数稍多的称为多叶(半重瓣),瓣数很多的称为千叶(重瓣花)。花有黄、红、粉、白、黑、紫等色。开花后结蓇葖果,密生短柔毛,成熟时沿背缝线开裂,内含5-15枚大粒种子,呈不规则的圆形,褐色或黑色,有光泽。千粒重为250-350克,发芽率60%-90%。根为肥大的肉质根,用种子繁殖的主根比较明显;用分株、嫁接繁殖的主根不明显,一般深入地表下30-60厘米。长者可达90厘米以上。芍药为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属于最原始的被子植物,具有原始被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如雄蕊呈螺旋状排列、离心发育,有假种皮、蓇葖果等。芍药根肥大,呈典型的直根系,有3种类型:1粗根型,根比较稀疏,粗大直伸;2坡根型,根粗细不匀,向四周伸展;3匀根型,根稀疏、粗细均匀。

6,关于芍药花的资料

芍药花  学名:Paenoia albiflora   英名:Common Peony别名:没骨花、婪尾春、将离、殿春花   科名:芍药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具肉质根。茎丛生,高50cm-100cm。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裂,长圆形或披针形,叶脉带红色。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花色有白、粉、玫瑰等色,少有淡绿色,花形变化多。   繁栽要点:繁殖以分株为主,于秋季9月-10月上旬(白露至寒露间)进行。播种多用于育种及培养根砧时用。耐寒,北方可露地过冬,而地上部于10月下旬于11月上旬枯死,次年又生长开花。喜向阳,但稍予庇荫,开花也佳。喜沙壤土,喜排水良好,故低洼及盐碱地均不宜栽种。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历史,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自古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诗经.郑风》(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栽。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最早见于晋代(公元265年-420年)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重瓣品种。隋代已有园艺栽培,经唐至宋代栽培日盛,品种增多,宋代以扬州栽培最盛,元明时期栽培稍衰,至清代又盛,陈子的《花镜》记载了88个品种。1949年后,各地栽培渐多,品种达200余。欧洲的芍药栽培,是从中国引进栽培品种后开始的。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唐代诗人柳宗元及宋代诗人陈师道均谱写过生动的、让人回味的咏芍药诗篇。由于芍药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各地园林中普遍栽培,或形成专类的园中园,或用于花境等自然式花卉布置,又适于作切花。室温18摄氏度-28摄氏度条件下,水养可维持4天-7天。如含苞待放时切取,置5摄氏度条件下,可保持30天,成为当今普遍应用的切花之一。根可入药。   芍药,一名白木。味苦、平,有小毒。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性味与归经:苦、酸、微寒。归肝、脾经。   功效与主治:平肝止痛,养血调经,敛阴止汗。用于头痛眩晕,肋痛、腹痛,四肢挛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   芍药的花语是什么?   芍药花 依依惜别,难舍难分
学名:Paenoia albiflora 英名:Common Peony 别名:没骨花、婪尾春、将离、殿春花 科名:芍药科 形态特征:多年生宿根草本,具肉质根。茎丛生,高50cm-100cm。二回三出羽状复叶,小叶通常3裂,长圆形或披针形,叶脉带红色。花单生于茎顶,花梗长,花色有白、粉、玫瑰等色,少有淡绿色,花形变化多。 繁栽要点:繁殖以分株为主,于秋季9月-10月上旬(白露至寒露间)进行。播种多用于育种及培养根砧时用。耐寒,北方可露地过冬,而地上部于10月下旬于11月上旬枯死,次年又生长开花。喜向阳,但稍予庇荫,开花也佳。喜沙壤土,喜排水良好,故低洼及盐碱地均不宜栽种。 栽培简史与花文化: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具悠久的栽培历史,与牡丹并称“花中二绝”,自古有“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的说法。《诗经.郑风》(公元前2000年-前1500年)中有“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的记栽。作为观赏植物栽培,最早见于晋代(公元265年-420年)崔豹的《古今注》中,已有重瓣品种。隋代已有园艺栽培,经唐至宋代栽培日盛,品种增多,宋代以扬州栽培最盛,元明时期栽培稍衰,至清代又盛,陈子的《花镜》记载了88个品种。1949年后,各地栽培渐多,品种达200余。欧洲的芍药栽培,是从中国引进栽培品种后开始的。古代男女交往。以芍药相赠,表达结情之约或惜别之情,故又称“将离草”。唐代诗人柳宗元及宋代诗人陈师道均谱写过生动的、让人回味的咏芍药诗篇。由于芍药适应性强,管理粗放,各地园林中普遍栽培,或形成专类的园中园,或用于花境等自然式花卉布置,又适于作切花。室温18摄氏度-28摄氏度条件下,水养可维持4天-7天。如含苞待放时切取,置5摄氏度条件下,可保持30天,成为当今普遍应用的切花之一。根可入药。 芍药,属毛莨科(Ranunculaceae) Paeonia lactiflora Pall.别名将离、婪尾春、余容、犁食。多年生宿根草本,具纺锤形的块根,并于地下茎产生新芽,新芽于早春抽出地面。初出叶红色,茎基部常有鳞片状变形叶,中部复叶二回三出,小叶矩形或披针形,枝梢的渐小或成单叶,花大且美。 效 能: 养血柔肝,散郁祛瘀,改善面部黄褐斑,皮肤粗糙衰老,。泄热,养血柔肝,强五脏,散恶血,调经。可以治疗内分泌紊乱引起的雀斑、黄褐斑、暗疮。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肌体免疫力,抑制脸上的暗疮,延缓皮肤衰老。养血柔肝,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具有清热解暑、去斑、清心润肺、平肝明目、护肤养颜等功能。常饮可使气血充沛,容颜红润,精神饱满。能调节女性内分泌,去除黄气及色斑,令容颜润泽。

文章TAG:芍药属  芍药  介绍  芍药属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