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马鞭草有啥作用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 主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瘴瘕牙疳、痈肿疮毒等。 1.消炎止痛作用 2.抗菌作用 3.止血作用等。

马鞭草有啥作用

2,马鞭草的功效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牙疳。根用于赤白痢疾,慢性疟疾,水肿,膨胀等。并有泻下作用。
123
马鞭草在我们这里是一种很有用的草药,小儿夏天出痱子,用马鞭草煮水给小朋友洗澡,两三次后痱子就不见了。
家里放马鞭草防止吸血鬼入内

马鞭草的功效

3,活血杀菌马鞭草的功效有哪些

马鞭草又名凤颈草、苦练草、铁马莲、紫顶龙芽,因其节生紫花,穗如马鞭而得名。其性味苦,微寒,有小毒。功能活血祛瘀,清热解毒,利水消肿。主治月经不调,经闭痛经,风热感冒,咽喉肿痛,疟疾,痢疾,痈肿疮毒,水肿,腹水,跌打损伤。该药孕妇慎服,过量服用可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简易方法如下1. 细菌性痢疾:马鞭草30克,马齿苋30克,水煎服。亦用于急性胃肠炎。2. 黄疸型肝炎:马鞭草15克,大青叶15克,茵陈15克,黄柏6克,水煎服。3. 流行性腮腺炎:马鞭草30克,板蓝根15克,金银花15克,水煎服。4. 百日咳:马鞭草100克,蜂蜜50克,加水熬成糖浆剂。3岁小儿每次服15毫升,日3次,按年龄酌增。5. 月经不调:马鞭草15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当归10克,水煎服。6. 疮痈红肿:鲜马鞭草30克,捣烂外敷患处。

活血杀菌马鞭草的功效有哪些

4,马鞭草有什么药用

1.《本草经疏》:马鞭草,本是凉血破血之药。下部NI疮者,血热之极,兼之湿热,故血污浊而成疮,且有虫也。血凉热解,污浊者破而行之,靡不瘥矣。陈藏器谓其破血杀虫,亦此意耳。2.《别录》:主下部NI疮。3.《本草拾遗》:主症癖血癖,久疟,破血。作煎如糖,酒服。4.《日华子本草》:通月经,治妇人血气肚胀,月候不匀。5.《本草衍义补遗》:治金疮,行血,活血。6.《纲目》:捣涂痈肿及蠼螋尿疮,男子阴肿。7.《生草药性备要》:活血通经。能去脓毒,洗痔疮毒,退上部火,理跌打。8.《分类草药性》:去小便血淋肿痛。9.《天宝本草》:利小便,平肝泻火。治赤疮,火眼。10.《现代实用中药》:根用于赤白痢疾,慢性疟疾,水肿,膨胀等。并有泻下作用。11.《中华本草》主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牙龈肿痛;黄疸;痢疾;血瘀经闭;痛经;症瘕;水肿;小便不利;疟疾;痈疮肿毒;跌打损伤。
马鞭草多年生草本,高30-120厘米。 全草供药用, 性凉, 味微葳, 有凉血、散瘀、通经、清热、解毒、止痒、驱虫、消胀的功效。
马鞭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治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喉痹,淋病,经闭,症瘕,痈肿疮毒,牙疳。

5,马鞭草的作用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散瘀。马鞭草,又别称紫顶龙芽草、野荆芥、龙芽草,属多年生直立草本植物原产于欧洲,中国华东、华南和西南大部地区都有分布,根和茎种含水苏糖,叶种含腺苷和β-胡萝卜素药性苦,辛,微寒。马鞭草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外感发热、湿热黄疸、水肿、痢疾、疟疾、白喉等症,还能去脓毒,洗痔疮毒。马鞭草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对于湿热黄疸、水肿、淋病有很好的疗效。马鞭草有活血散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经闭、症瘕、妇人血气肚胀、月经不调等症。马鞭草在临床上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于治疗疟疾、治疗白喉、治疗传染性肝炎、治疗流行性感冒、治疗丝虫病、治疗血吸虫病。
马鞭草,又被称为“魔法草”,“魔力草”或“万灵草”,有着一股让人心旷神怡、无法抗拒的柠檬味芳香,它是一种非常完美的魔力植物,罗马人把它看成是Venus女神给予人类的一种赏赐,因此他们相信马鞭草是一种爱情药,可以重燃已经失去激情并逐渐逝去的爱情。马鞭草萃取出的精华液具有舒缓的功效。一般用于身体和手部护理。
【马鞭草作用】:它能够强化神经系统,改善焦虑及神经衰弱,对神经系统具滋补及松弛功效,强化肝脏功能,减缓静脉曲张, 促进乳汁分泌也可缓和多种皮肤病症,提高人体免疫系统且有瘦身减脂功能。

6,马鞭草是一味中药材那么它的主治功效是什么呢

概述: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别名:马鞭梢、白马鞭、疟马鞭、府积草、酒药草、龙芽草、铁扫把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苦,凉。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用法与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验方:马鞭草汁。治咽喉痛。鲜马鞭草100克(干品50克)。加水500毫升,慢火浓煎成300毫升,每次取100毫升加食盐少许,候冷,含口中缓缓咽干,每剂分3次含服,每日1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0例,3日内痊愈者55例,4日后痊愈者3例,无效2例。 2.验方:治口腔溃疡。鲜马鞭草30克(干品用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早、晚服,每日1剂。3日为1疗程,如炎症未全部消失,可继续服第二及第3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口腔炎(因感染、创伤或药物刺激引起的牙周膜炎和智齿冠周炎)共110例,全部治愈。 3.验方:治疗输卵管阻塞不通。症见经行逾期,量少色黑,腹中酸痛,舌有青紫瘀点,脉来弦涩。当归9克 桃仁9克 三棱9克 莪术9克 王不留行9克 地鳖虫9克 红花9克 穿山甲9克 泽兰9克 路路通9克 虎杖15克 马鞭草15克。月经干净后第5天开始服用,连服10剂。
概述: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别名:马鞭梢、白马鞭、疟马鞭、府积草、酒药草、龙芽草、铁扫把 药性类别:暂未分类 性味与归经:苦,凉。归肝、脾经。 功能与主治: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 用法与用量:4.5~9g。 贮藏:置干燥处。 临床应用: 1.验方:马鞭草汁。治咽喉痛。鲜马鞭草100克(干品50克)。加水500毫升,慢火浓煎成300毫升,每次取100毫升加食盐少许,候冷,含口中缓缓咽干,每剂分3次含服,每日1剂。据报道,用本方治疗急性扁桃体炎60例,3日内痊愈者55例,4日后痊愈者3例,无效2例。 2.验方:治口腔溃疡。鲜马鞭草30克(干品用15克)。水煎2次,混合后分早、晚服,每日1剂。3日为1疗程,如炎症未全部消失,可继续服第二及第3疗程。据报道,用本方治疗口腔炎(因感染、创伤或药物刺激引起的牙周膜炎和智齿冠周炎)共110例,全部治愈。 3.验方:治疗输卵管阻塞不通。症见经行逾期,量少色黑,腹中酸痛,舌...概述: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的干燥地上部分。6~8月花开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马鞭草是一味中药材别名 铁马鞭、紫顶龙芽草、野荆芥。来源 为马鞭草科植物马鞭草的地上部分性味 性凉,味苦。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释名:龙牙草、凤颈草。气味:(苗、叶)苦、微寒、无毒。 主治:1、疟疾寒热。用马鞭草捣汁五合,加酒二合,分二次服。2、鼓胀烦渴,身干黑瘦,用马鞭草锉细,晒士,加酒或水同煮至味出,去渣温服。3、大腹不肿。用马鞭草、鼠尾草各十斤,加水一石,煮取五斗,去渣,再次浓煎,和粉做成丸子,如大豆大。每服二、三丸,渐加至四、五丸,极效。4、阴囊肿痛(肿大中升,睾丸疼痛)。用马鞭草捣烂,涂搽。5、妇女经闭,结成索子。用马鞭草的根和苗五斤,锉细,加水五斗,煎成一斗,去渣熬成膏,每服半匙,热酒化下。一天服二次。6、乳痈。用马鞭草一把、酒一碗、生姜一块,共捣汁内服,以渣敷患处。7、疥疮。用马鞭草捣汁,生饮半碗,忌触铁器,十日内愈。8、赤白痢。用马鞭草五钱、陈茶一撮,水煎服,极交。病初起时,用马鞭草根、焙干、捣碎成末,每服一匙,米汤送下。

文章TAG:马鞭草  作用  功效  马鞭草的作用与功效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