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土壤分为哪三类

有很多种分类方法,比如:酸性土壤、碱性土壤、中性土壤。

土壤分为哪三类

2,土壤的分类

土壤分类:系统地划分土壤类型及其相应的分类级别 00:00 / 00:55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土壤的分类

3,土壤分类的土壤的分类

按土壤质地分类土壤一般分为三大类: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土壤分类的土壤的分类

4,土分为哪几种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大家庭,那么土壤便是养育人口的母亲。土壤是自然环境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没有土壤,可能就没有生命。可是土分为哪几类呢?一般来说,土的分类即土的工程分类。按此分类的话土可分为8类。这八类土质主要以坚硬程度为标准划分的,是哪八类呢?第一类:松软土。这类土通常水分比较充足,比如淤泥。第二类:普通土。也就是平时见到最多的种植土。第三类:坚土。土质较为坚硬,典型代表有黄土。第四类:砂砾坚土。顾名思义,这种土质的主要成分是沙砾,密实度中等。第五类:软石。主要有著名的页岩,泥灰岩等。第六类:次坚石。这类土要采取一定的爆破操作才能挖采。第七类:坚石。著名的大理岩就属于坚石。第八类:特坚石。这类土可以说是埋藏最深的土了,必须通过爆破才能采用。综上,土分为以下八类:松软土、普通土、坚土、砂砾坚土、软石、次坚石、坚石、特坚石。每种土都有特定的性态和特征。好好珍惜和爱护现有的土地吧!

5,地层土质怎么化分

自然土壤剖面一般分为: ①覆盖层(以A0表示); ②淋溶层(A),又分为腐殖质层(A1)、灰化层(A2)、过渡层(A3); ③沉积层(B); ④母质层(C); ⑤母岩层(D或R)。 耕作土壤剖面一般分为: ①耕作层。 ②犁底层。 ③生土层。 ④死土层。

6,土质的类别

土质的类别:土质指土壤的构造和性质。也指土壤性质的好坏和结构。对土质的分类有国际制、卡庆斯基制和中国制三种。1、国际制:国际制土壤质地分类标准是根据砂粒2-0.02毫米、粉粒0.02-0.002毫米和粘粒<0.002毫米三粒级含量的比例,划定12个质地名称,可从三角图上查质地名称。先找到该颗粒的定点,按3个粒级含量分别做各顶点对应的三角形的3条底边的平行线,3线相交点,即为所查质地区。2、卡庆斯基制卡庆斯基制土壤质地分类制有简制和详制两种。其中以简制应用最为广泛,这里我们只介绍简制,在我国的两次土壤普查中都采用了卡庆斯基简制作为质地分类标准。卡庆斯基简制是根据物理性砂粒>0.01㎜和物理性粘粒<0.01㎜=的含量来划分土壤质地类别。3、中国制与其它的质地制相比,我国的质地制有以下的特点:与其配套的粒级制是在卡庆斯基粒级制的基础上修定而来的,主要是把粘粒的上限由0.001㎜提高到大家公认的0.002㎜, 粘粒级分为粗0.002~0.001㎜和细<0.001㎜两个粒级。

7,土壤类别怎么看的呢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即地堪中,是会给出场地土类别的~~~ 紧固系数,是根据各地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这个文来取的,每种性质的土根据容重的不同对应不同的取值,查表就可以了是各地依据《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03),根据各地实际的情况,制定的“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紧固系数就是从“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定额”里边的表中查出来的。
土壤可分为,粘土,壤土,砂土。你说的这个是土壤中的两个不同的粒级,液限大于50的属于沙土中的细沙粒,而塑性大于26的,是壤土中的中粉粒。这个两种不可能同时具备。

8,土壤分为几种类型

土壤 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风性能一般。在我国根据地域环境不同可分为:砖红壤分布地区: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大致位于北纬22°以南地区。  形成条件: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23-26℃,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2000毫米。植被为热带季雨林。  一般特征: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赤红壤分布地区: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大致在北纬22°至25°之间。为砖红壤与红壤之间的过渡类型。  形成条件: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温较砖红壤地区略低,年平均气温为21-22℃,年降水量在1200-2000毫米之间,植被为常绿阔叶林。  一般特征: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红壤和黄壤分布地区: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形成条件: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6℃,年降水量1500毫米左右。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黄壤形成的热量条件比红壤略差,而水湿条件较好。  一般特征: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因淋溶作用较强,故钾、钠、钙、镁积存少,而含铁铝多,土呈均匀的红色。因黄壤中的氧化铁水化,土层呈黄色。黄棕壤分布地区:北起秦岭、淮河,南到大巴山和长江,西自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东至长江下游地带。是黄红壤与棕壤之间过渡型土类。  形成条件:亚热带季风区北缘。夏季高温,冬季较冷,年平均气温为15-18℃,年降水量为750-1000毫米。植被是落叶阔叶林,但杂生有常绿阔叶树种。  一般特征:既具有黄壤与红壤富铝化作用的特点,又具有棕壤粘化作用的特点。呈弱酸性反应,自然肥力比较高。棕壤分布地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  形成条件: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旱,年平均气温为5-14℃,年降水量约为500-1000厘米。植被为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  一般特征:土壤中的粘化作用强烈,还产生较明显的淋溶作用,使钾、钠、钙、镁都被淋失,粘粒向下淀积。土层较厚,质地比较粘重,表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呈微酸性反应。暗棕壤分布地区:东北地区大兴安岭东坡、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长白山等地。  形成条件:中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冬季寒冷而漫长,年降水量600-1100毫米。是温带针阔叶混交林下形成的土壤。  一般特征:土壤呈酸性反应,它与棕壤比较,表层有较丰富的有机质,腐殖质的积累量多,是比较肥沃的森林土壤。寒棕壤(漂灰土)分布地区:大兴安岭北段山地上部,北面宽南面窄。  形成条件:寒温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5℃,年降水量450-550毫米。植被为亚寒带针叶林。  一般特征:土壤经漂灰作用(氧化铁被还原随水流失的漂洗作用和铁、铝氧化物与腐殖酸形成螯合物向下淋溶并淀积的灰化作用)。土壤酸性大,土层薄,有机质分解慢,有效养分少。褐土分布地区:山西、河北、辽宁三省连接的丘陵低山地区,陕西关中平原。  形成条件: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1-14℃,年降水量500-700毫米,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夏季,冬季干旱。植被以中生和旱生森林灌木为主。  一般特征:淋溶程度不很强烈,有少量碳酸钙淀积。土壤呈中性、微碱性反应,矿物质、有机质积累较多,腐殖质层较厚,肥力较高。黑钙土分布地区:大兴安岭中南段山地的东西两侧,东北松嫩平原的中部和松花江、辽河的分水岭地区。  形成条件: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3-3℃,年降水量350-500毫米。植被为产草量最高的温带草原和草甸草原。  一般特征:腐殖质含量最为丰富,腐殖质层厚度大,土壤颜色以黑色为主,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钙、镁、钾、钠等无机养分也较多,土壤肥力高。栗钙土分布地区:内蒙古高原东部和中部的广大草原地区,是钙层土中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土类。  形成条件: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2-6℃,年降水量250-350毫米。草场为典型的干草原,生长不如黑钙土区茂密。  一般特征:腐殖质积累程度比黑钙土弱些,但也相当丰富,厚度也较大,土壤颜色为栗色。土层呈弱碱性反应,局部地区有碱化现象。土壤质地以细沙和粉沙为主,区内沙化现象比较严重。棕钙土  Ⅰ、分布地区:内蒙古高原的中西部,鄂尔多斯高原,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北部,塔里木盆地的外缘,是钙层土中最干旱并向荒漠地带过渡的一种土壤。  形成条件:气候比栗钙土地区更干,大陆性更强。年平均气温2-7℃,年降水量150-250毫米,没有灌溉就不能种植庄稼。植被为荒漠草原和草原化荒漠。  一般特征:腐殖质的积累和腐殖质层厚度是钙层土中最少的,土壤颜色以棕色为主,土壤呈碱性反应,地面普遍多砾石和沙,并逐渐向荒漠土过渡。黑垆土分布地区:陕西北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等黄土高原上土壤侵蚀较轻,地形较平坦的黄土源区。  形成条件: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8-10℃,年降水量300-500毫米,与黑钙土地区差不多,但由于气温较高,相对湿度较小。由黄土母质形成。植被与栗钙土地区相似。  一般特征:绝大部分都已被开垦为农田。腐殖质的积累和有机质含量不高,腐殖质层的颜色上下差别比较大,上半段为黄棕灰色,下半段为灰带褐色,好像黑垆土是被埋在下边的古土壤。荒漠土分布地区:内蒙古、甘肃的西部,新疆的大部,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等地区,面积很大,差不多要占全国总面积的1/5。  形成条件: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不到100毫米。植被稀少,以非常耐旱的肉汁半灌木为主。  一般特征:土壤基本上没有明显的腐殖质层,土质疏松,缺少水分,土壤剖面几乎全是砂砾,碳酸钙表聚、石膏和盐分聚积多,土壤发育程度差。高山草甸土分布地区:青藏高原东部和东南部,在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和天山山脉。  形成条件:气候温凉而较湿润,年平均气温在-2-1℃左右,年降水量400毫米左右。高山草甸植被。  一般特征:剖面由草皮层、腐殖质层、过渡层和母质层组成。土层薄,土壤冻结期长,通气不良,土壤呈中性反应。高山漠土分布地区:藏北高原的西北部,昆仑山脉和帕米尔高原。  形成条件:气候干燥而寒冷,年平均气温-10℃左右,冬季最低气温可达-40℃,年降水低于100毫米。植被的覆盖度不足10%。  一般特征:土层薄,石砾多,细土少,有机质含量很低,土壤发育程度差,碱性反应。

9,沙土 黏土 壌土 酸性土 碱性土分别是什么有何区别

1、沙土是指由80%以上的沙和20%以下的黏土混合而成的土壤。泛指含沙很多的土。这种土壤土质疏松,透水透气性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耕种时需要改良。不太适宜某些植物生长。2、黏土,也称作粘土,是含沙粒很少、有黏性的土壤,水分不容易从中通过才具有较好的可塑性,颗粒非常小的(<2μm)可塑的硅铝酸盐。除了铝外,黏土还包含少量镁、铁、钠、钾和钙,是一种重要的矿物原料。3、壌土,也称作壤土,是指土壤颗粒组成中黏粒、粉粒、砂粒含量适中的土壤,颗粒大小在0.2mm至0.02mm之间。质地介于黏土和砂土之间,兼有黏土和砂土的优点,通气透水、保水保温性能都较好,耐旱耐涝,抗逆性强,适种性广,适耕期长,易培育成高产稳产土壤,也是较理想的农业土壤。4、酸性土是pH值小于7的土壤总称。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土类。5、碱性土(alkalinesoil)指土壤酸碱度(pH值)大于7的土壤;亦即土壤溶液中的氢氧离子浓度大于氢离子浓度,实用上则指pH值在7.3以上的土壤。一般包括石灰质土、盐土和碱土三类。
沙土含土量相比最少,粘稠度低,不适合多数植物生长。粘土粘性大,土中空隙少,不易通风漏气,适合育种。壤土是植物根部生长缩需要的最佳土壤,营养含量高,易疏松。碱土是指含碳酸盐或重磷酸盐土壤,pH值呈碱性。盐碱土的有机质含量少,土壤肥力低,理化性状差,对作物有害的阴、阳离子多,不易促苗。酸性土是pH值小于7的土壤总称。包括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和燥红土等土类

10,建筑四类土质怎么分类

一类土指砂、腐殖土等; 二类土指黄土类、软盐渍土和碱土、松散而软的砾石、掺有碎石的砂和腐殖土等。 一、二类土的坚固系数较低(0,5--0.8),用尖锹、少数用镐即可开挖。 三类土指粘土或冰粘土、重壤土、粗砾石、干黄土或掺有碎石的自然含水量黄土等,土的坚固系数为0.81--1.0,须用尖锹并同镐开挖。 四类土指硬粘上、含碎石的重壤土、含巨砾的冰碛粘土、泥板岩等,上的坚固系数达1.0~1.5,土的开挖须用尖锹、镐和撬棍同时进行。
工程土质分类表 土的分类 土的名称 压实系数 质量密度(kg/m3) 开挖方法及工具 一类土 (松软土) 略有粘性的沙土;粉土腐殖土及疏松的 种植土;泥炭(淤泥) 0.50~0.6 600~1500 用锹,少许用脚蹬或用板锄挖掘 二类土 (普通土) 潮湿的粘性土和黄土;软的盐土和碱土;含有建筑材料碎屑,碎石、卵石的堆积土和种植土 0.60~0.8 1100~1600 用锹、条锄挖掘、需用脚蹬,少许用镐 三类土 (坚土) 中等密实度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卵石或建筑材料碎屑的潮湿的粘性土或黄土 0.80~1.0 1800~1900 主要用镐、条锄,少许用锹 四类土 (砂砾坚土) 坚硬密实的粘性土或黄土;含有碎石、砾石(体积在10~30%重量在25kg以下石块)的中等密实性土或黄土;硬化的重盐土;软泥灰岩 1. 0~1.5 1900 全部用镐、条锄挖掘,少许用撬棍挖掘

文章TAG:土质  分类  土壤  分为  土质分类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