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目前贵州经济发展如何

可以.工业和旅游发展不错.
贵州的农业、旅游业及其它服务业发展相对突出,工业相对滞后,但因为贵州物产丰富,有大量的地下资源如煤、铁、水能源,值得相信,如果能获得足够的科技力量,贵州的经济发展将不可估量,前景美好!

目前贵州经济发展如何

2,贵州的工业发展如何

主要还是已卖矿占多数,白菜价格,好点磷化工企业就开磷集团、瓮福集团,这些大型国企。还是老林的那句话实在,贵州10年内不要发展什么工业,那些事废话空话,好好把基础设施在10年完善起来,你发展什么都可以。可惜林石不和,老林也下课了。贵州的工业总体上还是不高,就上述两家企业技术都可以。大力加大对基础设施才是贵州的当务之急。

贵州的工业发展如何

3,在贵州省发展乡村工业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代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好途

目前来说是,贵州工业厂区不多。而且资源丰富,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大量外出,在乡村办厂可以解决当地劳动力问题。也可以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可以说贵州没有一个以工业为依托的城市,这很不能理解。我也是出差到柳州后有的感触
是的, 除了能代替剩余劳动力还可以供应当地的需求减少对外采购降低成本, 不过要看是什么工业, 要注意原材料的供应

在贵州省发展乡村工业是增加农民的收入代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好途

4,贵州经济发展怎么样

还不错!近年内增长了许多
不怎么好
城市开始迅速发展,不断扩大,建立多个经济开发区,吸引外资和人才技术,多个领域取得重大成果,旅游业再创新高,大大提高了经济财政收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村在政府的支持和指导下,农业产量不断提高,种植业基本村村推广种植村村有,已取代了农民经济收入来源,多个旅游村逐渐建立农家乐,各式各样的原始文化更是吸引了中外游客的大量涌入,基本解决了务工人员在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增大了经济收入,逐步奔向小康社会。
还不错的!
由于地理位置不是太好,交通不方便,所以发展一直比较缓慢,不过省会还是建设的不错的

5,简述贵州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概况

①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表现在积极改造中低产田地;水利设施进一步加强;解决了数百万农民的饮水困难;农业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膜、化肥、农药和饲料、兽药等农用生产物资的使用逐年增加;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 ②农业产业化速度加快。目前有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上千个,以龙头企业、多元市场、中介组织和以合同定购、利润返还、按股分红等方式连接200多万农户,对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业等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开发。 ③科教兴农战略成效显著。“八五”以来,贵州广泛推行科学种田、科学养殖、科学加工、科学管理,农业适用技术和一些高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乃至现代农业得到相应的科技支撑,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正在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近年实施了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重大项目、“星火西进”行动计划、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等,在品种选育、生态重建、产品加工、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④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总量成倍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单位产出率提高,农民收入增加。 ⑤农业生产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贵州粮食实现农村人口基本自给后,正向着增加特色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方面稳步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增长高于粮食作物,油菜籽和烤烟成为大宗产品;其他农作物种植,呈现多元并举的发展格局。全省农村第一、二、三产业总产值的排序为一、二、三,但在发展中农业比例下降,工业比例上升较快,第三产业比例有所增长。近年工业发展迅速,农业比例继续下降,虽排序仍为一、二、三,但差距有较大的缩短。

6,贵州省对于其他省份农业发展有哪些优势

贵州省属于我国西部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发育地和少数民族聚集地,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和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对贵州省这样的一个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生态农业优势明显的内陆山区省份,发展特色农业正是改造传统农业,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业的快速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所谓特色农业,就是在一定的经济区域内,立足本地资源优势,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通过发展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具有区域特色的优质农产品,形成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和显著经济效益的、并具备一定生产规模和农业产业化程度的农业生产体系。发展特色农业,就是要以当地特色资源为依托,因地制宜地进行合理的生产布局,以区域优势求生产,从而形成地方特色产品,最终走向市场、占领市场,并获得长久持续的经济效益。  1、 特色农业的发展,是由各种经济的、社会的、政治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条件、区位优势、政策因素和科技支撑等。发展贵州省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促进农业结构优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贵州省的各个区域中,农业产业的发展模式并不能千篇一律。如果盲目的在各地推行某一种成功的发展模式,而不考虑各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特征及现状,不仅不能很好的使特色农业产业得到发展,而且会造成资源浪费与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加强对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进行合理区划,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针对不同区域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特色农业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于发展贵州省特色农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2、贵州省特色农业发展的自然资源条件 贵州省拥有独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风景怡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特殊的地形地貌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 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贵州省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冬暖夏凉,生长季长,降水丰沛、雨日多,且光、热、水配合良好,雨、热、光同季。降雨量在 1200mm左右,水资源总量为 1035 亿 m 3 ,人均占有水资源量 2926.59m 3 /人。省内大部分地区种植业可以做到一年两熟,部分地区可以做到一年三熟。贵州地理环境复杂,以高原丘陵山地地貌为主;海拔高差悬殊,从东南部拔 137 米的河谷到西北部海拔 2903 米的高中山峰巅,垂直带幅宽达 2766 米。中小地貌组合错综复杂,高原上有山地、丘陵、盆地、谷地和洼地。全省总土地面积中山地占 71.34%,丘陵占 20.97%,洼地、盆地占 7.69%。土壤以地带性黄壤和非地带性石灰土为主,适宜生长各种不同的作物。  3、丰富多样的生物资源 由于贵州全境处于多种气候交汇的过渡性地带,生物群落的边缘效应,决定了贵州省是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省内现有生物资源丰富,全省有 70 种植物列入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其中有 4 种属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占全国同类植物总数的 50%。有 3700 余种药用植物资源,占全国中医药品种的 80%,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全省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从亚热带到暖温带的作物几乎应有尽有,已栽培的有近 600 个品种, 从喜温的水稻、玉米、甘薯到喜凉的小麦、油菜、马铃薯,从需要热量多的甘蔗、芭蕉、柑橘,到需热量次多的油桐、油菜,从喜温的常绿阔叶林种到喜干的针叶林种,在省内都有适宜生长的地方。全省有天然牧草 1441 种,是畜禽喜居之地。饲养的主要畜禽品种有 30 多种。各种经济林木种类繁多,果茶桑资源发展潜力巨大。繁多的生物资源,为贵州发展特色农业奠定了优越的资源基础。这些都是特色农业发展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

文章TAG:贵州  工业  农业  怎么  贵州工业农业怎么样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