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除草激

大米草,别称: 食人草 科属:禾本科,米草属,水稻也是禾本科,除草剂不对禾本科除草,没有好方法,只能手拔。
除草剂

什么是除草激

2,大米草是如何进入我国的

大米草是上世纪60年代被作为保滩护堤植物引入我国的。它具有耐盐碱、耐潮汐淹没、繁殖力强、根系发达等特点,对海岸带等广阔淤泥质潮滩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但大面积推广种植后,却严重威胁了本地生物的多样性。 作为与大米草同宗兄弟的互花米草,是1979年从美国引进的又一适宜在海滩潮间带生长的耐盐、耐淹植物,可以抗风防浪、保滩护堤。但由于繁殖力极强,互花米草迅速蔓延,给我国沿海经济和生态带来了巨大灾难。1990年,仅福建省宁德市东吾洋一带的水产业年损失就达1000万元以上。现在,互花米草已经在上海(崇明岛)、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山东和香港等地区大面积逸生。这一对米草属的“孪生兄弟”是海洋入侵物种类型———大型盐碱植物的典型代表。

大米草是如何进入我国的

3,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草

食人草和吸血藤蔓只是传说中的植物,真正吃人的草和吸血的藤蔓是不存在的,因为把动物作为食物是动物的特点,所谓的猪笼草那样的捕虫植物也只是把小虫当成“点心”,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光合作用产生养料的。 不过有时候我们会把危害人的生存利益的某些植物称为“食人草”,当然不是说它们直接吃人,譬如说大米草就是其中的一种。 危害我国沿海生态的“食人草”———大米草,将可化害为利。上海漕河泾开发区新经济园区日前公布一项科研成果,利用大米草可提取大米草多糖,而且这种活性多糖具有药用和保健的功效,将可造福于人类。 我国引进大米草,原为保护海堤、促淤造陆的需要,但因为其出人意料的疯长和蔓延,而被称为“食人草”,为害从辽宁锦西到广西合浦的数千公里海岸线。

有没有人知道这是什么草

4,能泌盐的大米草是什么样子的

从我国辽宁省西部葫芦岛一直至广东省电白的沿海滩,不少地方都长着茂密的大米草,好像一条绿色的绸带。大米草属禾本科多年植物,丛生,是一种喜水耐盐的植物。它的秆直立,根状茎粗,能迅速蔓延,叶片线状,再生能力强。大米草原产于英国沿海地区,我国引种后生长良好,经过天然杂交,比欧洲海岸的大米草和美洲互生大米草的植株高大。海滩地带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盐分,其他的植物都不能生长,只有大米草还可以生长。为了避免盐分过多的伤害,大米草的体内不累积盐分,而是通过叶子背面的盐腺分泌盐,把体内多余的盐分排出体外。含氯化钠的液体分泌到叶子的表面,待水分蒸发掉后,分泌液中含的氯化钠慢慢地变成盐类的结晶,遗留在叶的表面。这些遗留在叶子表面的盐分,经风一吹,雨一洗,就纷纷掉下来了;或者到了秋天叶子黄时,随着脱落的叶子而脱离植株体。人们把这种能分泌盐的植物,称为泌盐植物。具有分泌盐这种特殊功能的植物,不仅仅只有大米草一种,像生长在我国甘肃、新疆等地的瓣鳞花,生长在海滨的马牙头,红树林中的白骨壤,以及怪柳、胡杨等,都属于泌盐类的植物。

5,何时大米草为外来入侵生物

大米草(Spartina anglica)又称食人草,多年生草本宿根植物。根系发达,茎秆直立、坚韧、不易倒伏。叶互生,表皮细胞具有大量乳状突起,使水分不易透入;叶背面有盐腺,根吸收的盐分大部分由这里排出体外。圆锥花序。5--11月陆续开花,10--12月结实,结实率低。成熟种子易脱落,可被潮水漂流扩散至远近各处。 大米草于上世纪60-80年代分别从英美等国引入中国,初衷是抵御风浪、保滩护岸。但因其密集生长,抗逆性与繁殖力极强,导致滩涂生态失衡、航道淤塞、海洋生物窒息致死,因而被称为"害人草"。 世界各国科学家曾聚会美国纽约研究对策,但收效甚微。
传入和分布(Int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l 首次记录关于大米草的最早记录,始于1666年Merrett对英国海岸米草的描述。我国是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对大米草进行研究的,1963年南京大学仲崇信教授率先从英国引种大米草在江苏省海涂试种并获得成功,1964年引种于浙江沿海各县、市,1980年引种到福建,之后逐渐被其他沿海省市引种繁殖并取得成功。 大米草于1963年从丹麦、荷兰和英国引进,在江苏海滨试种,用于沿海护堤和改良土壤,同时生产饲料和造纸原料,在以后的20年中得到发展,从辽宁锦西向南达广西海滩,栽培面积达30 000 hm2 多。该种在许多地区对护滩固岸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近年来,在原引种地以外地段,滋生蔓延,形成优势种群,排挤其它植物,构成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l 定殖大米草是宿根性强草本植物,具有非常发达的地下茎,依地下茎及种子繁殖。大米草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海拔、土壤、水分等营养环境条件中,开始定殖并形成种群,随后通过人类活动或借助自然力量扩散传播

6,对水域有威害的植物有什么

资料:外来入侵物种,生态系统是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系统中的物种经过成百上千年的竞争、排斥、适应和互利互助,才形成了现在相互依赖又互相制约的密切关系。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生物多样性。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有40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100余种。在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我国就有50余种。对水域有威害的植物有水葫芦、大米草等。水葫芦,正式名叫凤眼蓝,也叫水浮莲。雨久花科凤眼蓝属,多年生宿根浮水草本植物。又因其在根与叶之间有一像葫芦状的大气泡又称水葫芦。水葫芦茎叶悬垂于水上,蘖枝匍匐于水面。花为多棱喇叭状,花色艳丽美观。叶色翠绿偏深。叶全缘,光滑有质感。须根发达,分蘖繁殖快,管理粗放,是美化环境、净化水质的良好植物。在生长适宜区,水葫芦繁殖能力很强,就是因为太强了,它覆盖在整个湖面,使得水中的其他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水中的动物没有得到充分的空气与食物,不能够维持水中的生态平衡。甚至有时会堵塞水道。窒息鱼类,危害健康;销毁难,难以毁根。是一种具有双面性的生物,不宜大面积种植。凤眼莲主要在我国南方分布,由于北方河流有冻结期,凤眼莲无法在自然状态下越冬生存。大米草,禾本科大米草属植物,原产欧洲,生于潮水能经常到达的海滩沼泽中。大米草于上世纪60-80年代分别从英美等国引入我国,初衷是抵御风浪、保滩护岸。但因其密集生长 ,抗逆性与繁殖力极强,导致滩涂生态失衡、航道淤塞、海洋生物窒息致死,因而被称为"害人草"。世界各国科学家曾聚会美国纽约研究对策,但收效甚微。不久前,我国科学家采用干燥新技术,提取大米草多糖获得成功,使"害人草"变为"宝草"。从大米草中提取的大米草多糖远远超过一般提取物的多糖含量,经鉴定是理想的药物和保健食品。关于大米草的最早记录,始于1666年Merrett对英国海岸米草的描述。我国是上世纪60年代初开始对大米草进行研究的,1963年南京大学仲崇信教授率先从英国引种大米草在江苏省海涂试种并获得成功,1964年引种于浙江沿海各县、市,1980年引种到福建,之后逐渐被其他沿海省市引种繁殖并取得成功。大米草于1963年从丹麦、荷兰和英国引进,在江苏海滨试种,用于沿海护堤和改良土壤,同时生产饲料和造纸原料,在以后的20年中得到发展,从辽宁锦西向南达广西海滩,栽培面积达30 000 hm2 多。该种在许多地区对护滩固岸曾起过积极的作用,在原引种地以外地段,滋生蔓延,形成优势种群,排挤其它植物,构成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分析:资料表明,对水域有威害的植物有水葫芦、大米草等。引进物种要慎重,从目前情况看,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都在可控范围之内。
水葫芦,水花生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文章TAG:大米  大米草  什么  除草  大米草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