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怎样种植茄子

1、播种育苗,茄子生长要求较高的温度,温室中最好采用播种箱育苗;播种前应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可将种子放入50—60℃热水中(三开兑一凉)不断搅拌,直至30℃左右,然后静置8—10小时后喷洒新高脂膜800倍液并拌匀);在适时播种(播种前应浇透水),播种时应做到适量播种,并覆盖1厘米厚的细土,并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墒增肥效促出苗。 2、移栽定植,移栽前大田整地作畦,浇透底水、施足基肥(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千克,磷酸二铵20千克,硫酸钾30千克),适时移栽,合理密植,移栽后3-4天浇一次缓苗水,并及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有效防止地上水分不蒸发,苗体水分不蒸腾,缩短缓苗期,可使幼苗快速适应新环境。 3、田间管理,茄子缓苗期结束后,要早松土,勤松土,早追肥,提高土温,疏松土壤,促使发棵,并配合喷施促花王3号抑制主梢疯长,促进花芽分化,并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菜果壮蒂灵增强花粉受精质量,提高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使茄子无畸形,品质提高,连连丰产。 4、防治病虫害,茄子生长阶段主要的病虫害有绵疫病、褐纹病、青枯病、蚜虫、红蜘蛛等,应根据植保要求适时喷施针对性药剂(如0.5%波尔多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进行防治,并加入新高脂膜800倍液同时喷施,可以提高防治效果。

怎样种植茄子

2,茄子种植技术

大棚茄子种植技术: 一、选种育亩:茄子的冬春大棚种植,应选用抗寒、抗病性强、产量高、又有市场前景的优良品种。播种前,①建好苗床(应选地势干燥、通风、排水良好,前茬未种过茄果类蔬菜的地块),配置好营养土(苗床土:腐熟有机肥:复合肥=7:3:0.1,均匀拌合而成),并浇足底水;②种子处理,除去瘪粒,将种子放入50—60℃热水中(三开兑一凉)不断搅拌,直至30℃左右,然后静置8—10小时后喷洒新高脂膜800倍液并拌匀;③下种: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撒在苗床内,播量适宜,播种后盖土1—1.5厘米厚的营养土,并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墒增肥效促出苗。 二、移栽定植:①整地作畦,基肥于定植前半个月施入,要确保各类元素合理匹配。浇足底水。规划作畦,布好株行距,合理定植(一般在12月份定植完毕)。②盖膜保温:冬季气温低,要采用二棚三膜覆盖,并给地面和植株喷施新高脂膜,保温保墒防病虫。要根据气温变化情况每天适时透光降温,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为宜。③肥水管理:定植后,根据气温变化和生长采摘情况,合理控制水肥,确保营养均衡充足。 三、促花壮果:植株结束缓苗恢复正常发育后,要及时喷施促花王3号,能有效抑制主梢和侧芽的狂长,促花芽分化,多开花,多坐果。要在花蕾期、幼果期和膨果期喷施菜果壮蒂灵,增粗果蒂,提高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无畸形、无落果。 四、病虫害防治:冬季大棚茄子的主要病害有:黄萎病、菌核病、猝倒病、果腐病、褐纹病、病毒病等,要选用针对性强的药剂(如dt5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农用链霉素等)+新高脂膜800倍液可有效防治。
就是栽培管理技术贝,主要有八个步骤,一栽培季节,二整地施肥,三育苗及壮苗移栽,四定植,五肥水管理,

茄子种植技术

3,如何种植白蛋茄

白蛋茄是从荷兰引进的杂交一代品种,果实品质好,含干物质多,营养价值高。果皮白色,有光泽,果长8--13cm,似蛋形,单果质量约120--150g。绿柄,绿萼,无刺,叶背有白色茸毛。植株生长势强,花簇生,结果能力强,丰产性好,667平方米产量可达8000kg以上。抗旱、抗病能力强,适于温室和大田种植,也可用来盆栽观赏,市场前景好,日光温室栽培效益高。现将其日光温室栽培要点介绍如下(如果家庭少量种植也可作为参考):一、培育壮苗西北地区茄子一般在6月上中旬开始育苗,砧木比接穗提前播种20d,砧木CRP播种量为15g/667平方米,白色蛋形茄为50g/667平方米。6月气温高,不必催芽,将砧木和接穗种子均浸种后播种在育苗床上,然后覆盖地膜。地温控制在25--26℃,室内气温28℃时用花帘(即间隔放草帘)或遮阳网遮荫。每天傍晚揭开苗床四周的地膜,掀动地膜,进行通风换气5--6min。有2/3种子破土后,晴天晚上或阴天揭开地膜。砧木和接穗都在1叶1心时分苗,砧木苗分栽在10cmx10cm的营养钵中,而接穗苗以株行距8cmx9cm栽在分苗床上。幼苗缓活后,一般隔3--5d浇1次透水,使营养钵和苗床土壤保持湿润。此期可根据幼苗长势适当喷一些叶面肥和防治病虫害的药剂,若砧木苗叶色浅绿,细弱,则应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0.1%的“快壮”灌根1--2次。当砧木第6片真叶顶心时,把营养钵之间的距离拉大到3cm,以增强植株间透光性。控制浇水,促使砧木苗茎增粗,便于嫁接。而接穗为了保持旺盛长势不宜控水。二、适时嫁接当砧木苗长出6--7片真叶,接穗长出6--8片真叶,茎粗3--4mm时为嫁接最佳时期。此时砧木和接穗茎都未木质化,生长旺盛,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前2d给砧木和接穗浇透水。茄子嫁接采用劈接法,在晴天进行,嫁接后3d,小拱棚内温度保持在25--28℃,夜间为20--22℃,空气相对湿度为95%以上,即小拱棚内膜面均匀地布满水珠,不允许打开小拱棚进行通风换气,要完全遮荫。第4天开始早晚揭开草帘见散光,早晨将小拱棚顶部打开5cm左右的小缝进行通风换气1--2h。中午若嫁接苗在花草帘遮荫的情况下,出现萎蔫,在清晨或黄昏时对小拱棚内膜面和接穗叶面用清水进行喷雾。第8d以后,大水漫灌嫁接苗床,水不能超过营养钵高度的1/2,中午适当遮荫,第10d拆取小拱棚。白天温度控制在22--26℃,夜温为12--15℃,空气相对湿度降低到75%以下。12d以后,对嫁接苗进行分级管理,选晴天剔除嫁接苗砧木上新萌发的侧枝和接穗上的黄叶病叶。将弱小苗和健壮苗分开摆放,摆放时营养钵之间距离为3cm。分级管理后,营养钵表土发白时进行浇水,直到定植前7d,此期间用液肥“王中王”灌根2--3次,并且叶面喷施微肥,促进嫁接苗发根壮棵。白色蛋形茄抗旱怕涝,嫁接苗分级管理后,尽量少浇水,使土壤保持疏松透气,有利于发根。三、适期定植白蛋茄嫁接后25d左右,即嫁接苗长出3--4片新叶时开始定植。白蛋茄喜肥,基肥要施足,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每667平方米施入农家肥10000kg、普通磷酸钙100kg、硫酸钾50kg、稳得高301为125kg、生根菌肥2kg。施入肥料深翻2遍,整平地后起垄,垄高20cm,垄面宽80cm,垄间沟宽40cm,垄面中央开深10cm,宽15cm的沟。嫁接苗定植前2--3d浇透水,以株距55cm进行定植、脱掉营养钵将嫁接苗放入定植穴中,使嫁接部位高出垄面1--1.5cm。然后浇水覆土,定植完毕后浇缓苗水,要浇透。苗缓活后,覆盖地膜,及时吊蔓,促进生长,并喷施一些防蚜虫、白粉虱的药剂,预防虫害。四、及时点花疏果白蛋茄属中早熟品种,初花早,花簇生,每花序有4--8朵小花,短期弱光照下,大多数花可形成长、中柱花,挂果率高。但越冬栽培白色蛋形茄,必须进行点花,以缩短茄子商品成熟期,提高产量。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农药配制成混合药液点花。但应避免重复用药。白色蛋形茄的花经药液处理后,挂果率可达100%。每个花序挂果一般在4个以上,为了保证茄子的品质及果形,必须进行疏果,当茄子长到拇指大小时进行疏果,每个花序选生长快,果柄粗的茄子留3--4个。五、定期修枝除蘖白蛋茄生长势强,节间短,挂果多,一般采取双干整枝,以第一级分枝的两个分枝为主干,随着植株生长,每隔半个月进行一次整枝,除去主干上所有侧枝和植株基部新长出的侧枝,打掉黄叶和病叶,并及时除去砧木上新分蘖的侧枝。进入盛果期后,进行疏叶,加强光照,注意排湿。茄子修剪以保证两大主干生长均衡为原则,若某主干挂果比较少,枝条长势强,则此主干可留一侧枝等其挂果后,在果实前留1--2片叶然后摘心。严冬,在植株吸收水分和养分有限的条件下,一般不留侧枝。开春天气转暖,每个主干上适当地留1--2个侧枝,第一穗果坐住后摘心。白蛋茄节间短,越冬大茬栽培在春节过后不必更换主枝。六、适当补追微肥白蛋茄进入盛果期后,对养分需求量大,除了每隔15--20d追施1次氮磷钾复合肥外,还必须追施各种微肥,根部追施液肥“王中王”、“黑又亮茄王”,每667平方米灌入15kg,或叶面喷施0.2%硫酸锌、0.5%硼酸,促进茄子生长,提高茄子品质,使茄子表面有光泽,缩短茄子商品成熟期。白蛋茄抗旱性强,在苗期适当控制浇水,进行抗旱锻炼。在严冬低温时,适当地减少浇水次数,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植株生长,同时降低了室内空气湿度,减少了病害。白蛋茄从开花到采收15--18d时采收最佳,此时果长为10--13cm,果色嫩白,色泽鲜艳,品质佳,口感好。若采收太晚,果皮变黄,品质降低。
PPLIVE中中央7有报道

如何种植白蛋茄

4,怎样管理茄子

小拱棚种茄子 早采收增收益 小拱棚茄子的成熟期比露地栽培提前15~20天,产量提高30%,经济效益较高。为指导农民生产。增加菜农收入,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品种选择 茄子早熟栽培应选择开花节位低、耐低温、果实膨大速度快的品种。如北京五叶茄、七叶茄、济南早小长茄、辽茄1号等。 施足底肥,精细整地 茄子忌连作,要选5年内未种过茄子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进行深翻晒垡,定植前15天左右再浅耕细耙,精细整地,亩施优质有机基肥5000千克,过磷酸钙80千克,饼肥50千克,及复合肥40千克。然后做成1.3米宽的栽培畦和0.6米的作业道。 培育壮苗,适期种植 培育壮苗 小拱棚茄子早熟栽培,一般于1月中旬温室育苗。先用温水(水温55℃并不断搅拌)浸种、催芽,待大部分种子露白时播种。苗出齐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5℃~18℃。定植前10天,苗床浇1次透水,并加强通风,降低温度进行炼苗。 适期定植,合理密植 3月下旬当茄苗有7~8片真叶 株高15~20厘米,并且有90%植株现蕾时进行定植。在定植前一周扎棚覆地膜,提高地温。株行距30厘米×33厘米,亩栽4000~4500株。选晴天定植,定植后即覆盖薄膜,晚上加盖草帘。 田间管理 棚温管理 定植至缓苗前不放风,夜间盖严草苫,缓苗后及时通风换气,风量由小到大,棚温保持在25℃左右。在无霜的夜间可去掉草帘,在5月上中旬,结合培土起垄,将棚膜落下,破膜掏苗,地膜由“盖天”成了“盖地”,以后成为地面覆膜栽培。 沾花 小拱棚茄子门茄开花时气温低,可用20~30毫克/升的2,4—D涂抹花柄或浸花,以后随气温升高要相应降低浓度。 肥水管理 从定植缓苗后至门茄坐住前一般不进行浇水施肥。当门茄长到核桃大时,开始上水追肥,亩沟施复合肥30千克,尿素5千克。待大部分门茄进入瞪眼期后,浇1遍膨果水。进入采收期后,每7~10天浇1水,并随水冲施尿素5千克/亩。 整枝打顶去老叶 对门茄以下的小杈都要及时去掉,在门茄采收后要摘除门茄以下的黄病叶,以促进通风透光,减少病害。“四母斗”茄坐住后要及时打顶,集中养分,促进早熟。同时对畸形茄要尽早摘除。 病虫害防治 小拱棚茄子生育期间主要病害有绵疫病(掉蛋)、褐纹病。可选用抗病品种,或发病初期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茄子主要虫害有红蜘蛛和茶黄螨。可用73%克螨特3000倍液喷雾防治。 采收 门茄易坠秧,应及时采收。一般当茄子萼片与果实相连处浅色环带变窄或不明显时,即可采收。 摘自:2004.1.6.5版 山西科技报
肥水管理 有机茄子栽培技术,茄子定植后4一5d恢复生长后,即可以追施肥料,每667平米宜用腐熟人粪尿150kg对水稀释后均匀浇湿植物根际;开花后至坐果前,应及时适当控制肥水供应,以利于开花坐果;坐果后至第三层果实采收前,每隔4d供应一次肥水;第三层果实采收后为盛果期,每采收一次供水施肥一次。瞪眼期标志进入果实旺盛生长期,应保持土壤达到田间持水量的80%为宜。施肥还可以叶面喷湿1%草木灰水浸出液,或质量符合技术要求的含氨基酸或含微量元素的叶面肥。 整枝摘叶 茄子一般不整枝,只是门茄在瞪眼以前分次摘除无用侧枝。对于生长健壮的植株,可以在主干第一朵花或花序下留1_2个分枝。对于失去光合作用的衰老叶片,应及时摘除,改善田间通风状况。露地的茄子一般不打顶,但在密植或生长期较短、结果后期,可适时摘顶。 病虫害防治 茄子病虫害防治与番茄类似,病害的防治可用波尔多液喷雾预 防褐纹病和绵疫病,或于播种和大田定植前用抗霉菌素120药液处理土壤预防黄萎病。虫害还可用活体微生物农药进行防治。虫害可以用频振式杀虫灯、高压汞灯等诱杀,还可以用昆虫性信息素、黄板等诱杀。小地老虎等宜用黑光灯或糖醋液;红蜘蛛和茶黄螨宜用苦参碱;蚜虫宜用苦参碱或乳油鱼藤酮防治。还可采用银灰色地膜驱避蚜虫或在温室悬挂黄色粘板诱杀蚜虫;草木灰浸泡后的滤液还可进行叶面喷施防治蚜虫;沼液或堆肥提取液可用来防治蚜虫。
门条不齐,怎么办?
(1)整枝摘叶。温室茄子在四门斗茄形成后,易出现枝叶繁茂、通风不良的情况。为此,除了将门茄下边枝叶全部打掉外,多数采用适当剪枝的技术,调节整株间的通风和透光状况。以双干整枝法效果较好,该法是在对茄形成后,剪去两个向外的侧枝,形成两个向上的双干;以后每一次分枝,再打掉一次向外的侧枝,只留双干向上生长;待结到7个果实后摘心,以促进果实早熟。如果在种植密度适宜的前提下,也可以留门茄下的第1侧枝,其余叶腋产生的侧枝全部剔除。   (2)防止落花落果。冬季室温偏低,过低的温度会造成授粉受精不良,引起落花和畸形果。为防止落花和畸形果,开花前后两天内用激素处理花朵。目前经常使用的有2,4-D和防落素。2,4-D处理的浓度为20-30毫克/千克,用毛笔涂抹在花萼和花柄上,不可喷花,不要碰到茎、叶和生长点,以免叶片受害,产生畸形。防落素可以喷花,浓度为30-40毫克/千克,注意喷时要用戴手套的手隔开枝叶,以防止枝叶受药害。用激素处理花朵,低温时期浓度高些,取上限值,高温时浓度低些。   (3)病虫害防治。茄子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猝倒病、立枯病、绵疫病、褐纹病、灰霉病、病毒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棉铃虫、二十八星瓢虫、茶黄螨、茄无网蚜等,要注意及时防治。   (4)适时采收。采收的迟早,不仅关系到果实的品质,也关系到产量。采收过早,果实尚小,产量低;采收过迟,果肉粗糙,种子变硬,同时也影响后期果实的发育与全株的产量。   果实采收的时期是否适宜,可以看萼片与果实相连的地方的白色带状环(“茄眼睛”)。这条白色带宽,表示茄子生长快;如果环带不明显,表示果实生长缓慢,为采收适期。采收的最佳时间,最好在早晨,其次在傍晚。不要在中午采收。

文章TAG:茄子  种植  种植技术  技术  茄子种植技术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