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蔬菜病害图谱

http://www.docin.com/p-7528504.html

蔬菜病害图谱

2,散尾葵叶斑病如何控制

病部散生椭圆形小黑点。病害一般5~11月发生。防治方法包括: (1)加强苗圃管理:育苗期间要适当荫蔽避免暴晒。 (2)合理施肥:不要偏施氮肥,宜增施钾肥。 (3)适时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50%克菌丹可湿粉剂300~500倍液,或用70%代森锰可湿性粉剂400~650倍液,每周1次,连续几次,可以有效地防治此病。

散尾葵叶斑病如何控制

3,辣椒碳疽病和叶斑病有什么区别i

碳疽病病斑边缘与正常叶面浑浊渗,无明显界线;叶斑病则分界明显,且多呈规则圆形。
主要为害叶片。叶斑出现在叶的正背两面,近圆形至长圆形或不规则形,大小2~12毫米,叶面病斑浅褐色至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对应部位生有致密灰黑色至近黑色绒状物,病斑正、背两面均围以暗褐色细线圈,有的在外围还生浅黄色晕圈。

辣椒碳疽病和叶斑病有什么区别i

4,叶斑病的共同特性是什么

叶斑病菌主要在植物病残组织和种子上越冬,成为下一代生长季的初侵染源。病菌多数靠气流、风雨,有时也靠昆虫传播。通常在生长季节不断侵染。叶斑病的流行要求雨量较大、降雨次数较多、温度适宜的气候条件,但也有对湿度要求不高的情况,如马铃薯早疫病。叶斑病造成局部坏死;仅少数可发展为系统侵染,如水稻白叶枯病的病菌侵入后在植株体内扩展,苗期症状不明显,至分蘖末期、孕穗初期呈现典型症状。

5,花生叶斑病的识别与防治

花生叶斑病是由两种病菌引起的病害,即花生黑斑病和花生褐斑病。花生褐斑病发生期较早,在初花期即出现;黑斑病则较迟,在下针期才发生。因此,褐斑病在下部叶片较多,黑斑病多在上部叶片,秋花生以黑斑病较突出,春花生则以褐斑病较普遍。两病都可危害叶片、叶柄、茎、子房、柄和荚壳,严重时造成落叶,植株早枯,影响养分积累而导致荚果不充实,降低出仁率和含油量,收获时容易落果和种子发芽。花生发生叶斑病的主要原因,与轮作周期短、高温高湿的环境、品种抗病性弱、砂质土地力差、施肥不足等有密切的关系。花生叶斑病的有效防治方法如下:①轮作。花生实行水旱轮作,与水稻轮作更好。旱坡地花生与玉米地瓜木薯等旱地作物轮作,2年一轮,可明显减轻花生叶斑病危害。②改良土壤。改善栽培条件,增施有机质农家肥,改良土壤,增强花生的抗病能力。③选用抗病品种。种植花生,要选择抗叶斑病强的品种。④药剂防治。花生叶斑病包括花生褐斑病和黑斑病。发生期在荚果膨大期,当田间病叶率达10%时应及时叶药防治,常用的药剂有50%多菌灵600倍液,或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或70%甲基布津600倍液喷雾。

6,辣椒小叶病叶斑病怎么治

你说的辣椒小叶或花叶,整株感染后叶子很多,能开花,不能正常结果,发病原因多有种子携带,蚜虫传播,相隔就近的成片被病害,常规的就病毒病,不严重的可以用植病灵15毫升+农用链霉素3克+提高植株生命力的植物促长剂+磷酸二氢钾+10%的阿维菌素乐斯本,严重的话,及时拔掉,还有可能是炭疽病或缺锌引起,如果是炭疽病把植病灵改用甲基托布津即可,建议你采取物理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防治都是预防为主,把已经发病的拔掉,不严重的剪除发病枝条,然后喷一次药基本可以除去,第二次喷药就用提高植株生命力的植物促长剂+磷酸二氢钾就可以了
叶斑病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 常用药剂有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 、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辣椒,叶斑病叶斑病从发病初期开始喷药,防止病害扩展蔓延。 常用药剂有20%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38%恶霜嘧铜菌酯800-1000倍液或4%氟硅唑1000倍液,50%托布津1000倍,70%代森锰500倍 、80%代森锰锌400-600倍,50%克菌丹500倍等。要注意药剂的交替使用,以免

文章TAG:叶斑病  图片  蔬菜  病害  叶斑病图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