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地球上有几种斑马

现存的斑马有三种,分别为平原斑马、细纹斑马及山斑马。平原斑马跟山斑马都属于斑马亚属的动物,细纹斑马则为细纹斑马亚属的动物。细纹斑马及驴属有点类似;而平原斑马及山斑马则比较像马。
3种 √
3种
答案是2

地球上有几种斑马

2,斑马为什么难以驯化

斑马 奇蹄目(Perissodactrla) 马科(Equidae) 斑马共有3种---山斑马、普通斑马、细纹斑马 斑马是最著名的非洲动物之一。在人为饲养下能生活得很好,在许多动物园和马戏团中都有斑马。斑马都对普通非洲疾病有抵抗力,而马却没有。所以一些国家和私立机构曾试图驯化斑马并将其与马杂交配种。而这二种办法都不大可行。公斑马与母马杂交、母驴杂交均产过仔,美国国立动物园还展出过这样的杂交种。 但是斑马很难驯化用于骑乘或挽乘。斑马看来温顺,其实脾气暴躁,还有一咬住人就不松口的讨厌习惯,而且还不能被套索套住:它有一种万无一失的本领,在看到套索飞来时总能头一低就躲开。

斑马为什么难以驯化

3,山斑马的介绍

山斑马(学名:Equus zebra):是斑马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也是最早被命名的斑马。头体长210-260厘米,尾长40-55 厘米,肩高116-150厘米,240-372千克。它耳朵狭长,鬃毛很短,尾部棕黄色,身上的条纹粗而少。1它们栖息在山岳地带,习惯爬山越岭,很少走下山来。每群斑马有领队,有哨兵轮流站岗,发现敌情,立即发出“警报”合群逃跑。海角斑马可达海拔2000米的高度,冬天转移到低海拔地区。哈特曼山斑马占据了纳米布沙漠。草食性,主要包括、树叶和树皮,也青睐于舔食矿物质,尤其是在夏天。主要分布于非洲的西南部地区,如南非、纳米比亚和安哥拉。
你好!搜一下:山斑马的介绍如有疑问,请追问。

山斑马的介绍

4,简述斑马的名字由来以及其栖息环境

斑马名字由来 斑马(英文名称:zebra),因外形似马,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栖息环境 栖居在干燥、开阔、灌丛较多的草原上和沙漠地带,山斑马喜在多山和起伏不平的山岳地带活动;普通斑马栖于平原草原;细纹斑马栖于炎热、干燥的半荒漠地区,偶见于野草焦枯的平原。根据形态特征可以分为:平原斑马,亦称草原斑马和普通斑马。体长200-24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尾长47-57厘米,体重约350千克。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具有保护作用。雄体喉部有垂肉。广泛分布于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栖息于水草丰盛的热带草原。山斑马,肩高仅120厘米,是体型最小的一种斑马,也是首次得到科学描述和定名的斑马。耳狭长,鬃毛很短,吻部棕黄色,身体条纹粗而少。细纹斑马,亦称狭纹斑马、格氏斑马。为现存体型最大的野生马类,肩高可达145-155厘米。分布于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南部至肯尼亚北部。最大识别特征是条纹较其它斑马为细密。

5,非洲斑马是否也比亚洲大

非洲斑马有很多种,常见的是以下3种:狭纹斑马生活在非洲东部地域;山斑马生活在非洲西南部山岳地带;普通斑马分布在非洲东南部地域,现在处于灭绝的边缘。 成年斑马体长2-2.4米,尾长47-57厘米,肩高1.2-1.4米,体重约350公斤。在春季产仔,孕期345-390天。山斑马(Equus zebra)  仅产在西南非洲及南非开普省的山上,是体型最小的一种斑马,也是首次得到科学描述和定名的斑马。与其它两种斑马不同,它有一对像驴似的大长耳朵;身上条纹细密,臀部条纹很宽,其上方脊柱处有一片铁格架子似的条纹;它的喉部有一喉袋。山斑马的数量已很少。普通斑马(E.burchelli)  分布范畴最广的一种。其分布的某些地域与山斑马、细纹斑马重叠。爱好栖息在水草丰富的草原。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同一地域,只有食物与水短缺时才迁徙它处。坦桑尼亚的塞伦根蒂平原动物资源丰盛,有时达成百上千只斑马与其它动物大群迁往新鲜的草地去。它们常与牛羚、狷羚、长角羚等其它食草动物一同吃草。一群斑马一般是由一只公马及其家族组成。在母马发情时,公马会占据一片地盘,不准外来动物入侵,但发情期过后它们又会随其它斑马群混在一起。细纹斑马(E.grevyi)  是最大的也是大家认为最美丽的一种斑马。体型大,身上条纹窄密,背脊上有一条很宽的纵纹,另一特点是长而阔的圆尖耳朵。产于肯尼亚北部、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亚洲分布的主要是山斑马亚种,所以整体讲体型确实会偏小,不如非洲斑马大。但斑马亚种较多,也不可一概而论。总体讲的话,非洲斑马性情粗野,体型健壮.亚洲野马体态偏弱,也没有抵抗猛兽的经历.显然不足以对抗非洲斑马.
狭纹斑马生活在非洲东部地域;山斑马生活在非洲西南部山岳地带;普通斑马分布在非洲东南部地域,现在处于灭绝的边缘。 成年斑马体长2-2.4米,尾长47-57厘米,肩高1.2-1.4米,体重约350公斤。在春季产仔,孕期345-390天。   山斑马(equus zebra)   仅产在西南非洲及南非开普省的山上,是体型最小的一种斑马,也是首次得到科学描述和定名的斑马。与其它两种斑马不同,它有一对像驴似的大长耳朵;身上条纹细密,臀部条纹很宽,其上方脊柱处有一片铁格架子似的条纹;它的喉部有一喉袋。山斑马的数量已很少。   普通斑马(e.burchelli)   分布范畴最广的一种。其分布的某些地域与山斑马、细纹斑马重叠。爱好栖息在水草丰富的草原。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同一地域,只有食物与水短缺时才迁徙它处。坦桑尼亚的塞伦根蒂平原动物资源丰盛,有时达成百上千只斑马与其它动物大群迁往新鲜的草地去。它们常与牛羚、狷羚、长角羚等其它食草动物一同吃草。一群斑马一般是由一只公马及其家族组成。在母马发情时,公马会占据一片地盘,不准外来动物入侵,但发情期过后它们又会随其它斑马群混在一起。   根据身上的条纹图式,普通斑马又分成数个亚种,其中较著名的有格氏斑马(e.b.granti)、和查氏斑马(e.b.chapmani)。   细纹斑马(e.grevyi)   是最大的也是大家认为最美丽的一种斑马。体型大,身上条纹窄密,背脊上有一条很宽的纵纹,另一特点是长而阔的圆尖耳朵。产于肯尼亚北部、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

6,斑马是野生动物吗

奇蹄目马科斑马属4种兽类的通称。因身上有起保护作用的斑纹而得名。斑马为非洲特产。南非洲产山斑马,除腹部外,全身密布较宽的黑条纹,雄体喉部有垂肉。非洲东部、中部和南部产普通斑马,由腿至蹄具条纹或腿部无条纹。非洲南部奥兰治和开普敦平原地区产拟斑马,成年拟斑马身长约2.7米,鸣声似雁叫,仅头部、肩部和颈背有条纹,腿和尾白色,具深色背脊线。东非还产一种格式斑马,体格最大,耳长(约20厘米)而宽,全身条纹窄而密,因而又名细纹斑马。山斑马喜在多山和起伏不平的山岳地带活动;普通斑马栖于平原草原;细纹斑马栖于炎热、干燥的半荒漠地区,偶见于野草焦枯的平原。性谨慎,通常结成小群游荡,常遭狮子捕食。斑马是珍奇的观赏动物,但由于人们追求其皮和肉曾大量捕杀,其中拟斑马已于1872年绝迹,山斑马也濒临灭绝。斑马生活在非洲大陆,外形与一般的马没有什么两样,它们身上的条纹是为适应生存环境而衍化出来的保护色。在所有斑马中,细斑马长得最大最美。成年细斑马的肩高140-160厘米,耳朵又圆又大,条纹细密且多。斑马常与草原上的牛羚、旋角大羚羊、瞪羚及鸵鸟等共外,以抵御天敌。人类将斑马条纹应用到到军事上是一个是很成功仿生学例子。 斑马身上的条纹和间隔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在雌兽的妊娠早期,一个固定的、间隔相同的条纹形式就已经确定在胚胎之中了。以后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由于身体各部位发育的情况不同,所以幼仔出生后,各部位所形成的条纹也就不一样了,有的宽阔,有的狭窄。例如斑马颈部的条纹较宽,所以颈部的最早条纹形式必须在胚胎发育的第七个星期,颈部伸长之前确定;近鼻孔处的条绞很细,所以这个部位最早的条纹形式必须在胚胎发育的第五个星期,鼻子扩大之前确定;臀部的条纹最宽,说明臀部与身体的其余部分是成比例发展的。另一方面,条纹也不能早于胚胎发育的第五个星期之前出现,因为斑马长着一条具有条纹的尾巴,而这条尾巴在胚胎发育的第五个星期以前尚未出现,这时胚胎的长度大约为32毫米,条纹的数目约为80个,据此可以推算出最初确定的每个条纹的宽度大约为400微米,即每一个条纹有20个胚胎细胞的宽度。至于它四肢上的条纹为什么呈水平方向,则可能是腿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所有的条纹机械地转过一个角度而形成的。 斑马身上的条纹漂亮而雅致,是同类之间相互识别的主要标记之一,更重要的则是形成适应环境的保护色,作为保障其生存的一个重要防卫手段。在开阔的草原和沙漠地带,这种黑褐色与白色相间的条纹,在阳光或月光照射下,反射光线各不相同,起着模糊或分散其体型轮廓的作用,展眼望去,很难与周围环境分辨开来。这种不易暴露目标的保护作用,对动物本身是十分有利的。近年来的研究还认为,斑马身上的条纹可以分散和削弱草原上的刺刺蝇的注意力,是防止它们叮咬的一种手段,这种昆虫是传播睡眠病的媒介,它们经常咬马、羚羊和其他单色动物,却让很少威胁斑马的生活。这种保护色是长期适应环境和自然选择而逐渐形成的,因为历史上也曾出现过一些条纹不明显的斑马,由于目标明显,所以易于暴露在天敌面前,遭到捕杀,最后灭绝,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逐渐被淘汰了。只有那些条纹分明、十分显眼的种类尚能生存到现在。人类从这种现象中得到了启示,将条纹保护色的原理应用到海上作战方面,在军舰上涂上类似于斑马条纹的色彩,以此来模糊对方的视线,达到隐蔽自己,迷惑敌人的目的。
是啊,野生动物园里有,生活在非洲平原
属于
野生动物 顾名思义是在野外生长的动物至於你说的斑马..如果是在动物园住著的 就不是野生动物如果是在野外生长的. 就算是野生动物

文章TAG:山斑马  斑马  地球  山斑马  
下一篇
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