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苏紫叶的药用价值苏紫叶的一面为绿色一面为紫色一年生植物

你说的是紫苏叶吧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妊娠呕吐,胎动不安。又可解鱼蟹中毒。

苏紫叶的药用价值苏紫叶的一面为绿色一面为紫色一年生植物

2,紫苏吃有有什么好处么

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本草纲目》载“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注意:温病及气弱表虚者忌食。

紫苏吃有有什么好处么

3,苏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又名苏子,全草入药,有解表散寒、抑菌解毒、镇咳化痰、理气安胎之功效。苏叶具有特异芳香,可解鱼虾蟹毒。国内外广泛用作香味调料、色素、保健饮料。苏子出油率很高,苏子油具有降低胆固醇、调节血脂、减肥功效。紫苏因食疗防病保健作用很强,正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
要辨证论治,对寒凝气滞证可适用 名称:紫苏叶 类别:解表药 拉丁:Folium Perillae 别名:苏叶 性味归经:温;辛;归肺、脾经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撒或煎汤洗。 禁忌:气虚、阴虚及瘟病患者慎服。 偏方 月经不调:苏子叶二两,用热水泡后饮用轻者四杯即可,重者多饮几日,它能速效调经安神作用,对痛经寒大经期不正常有特效。

苏子叶的功效与作用

4,紫苏有什么功效

紫苏又名桂荏、赤苏、白苏等,为唇形科紫苏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 [紫苏的药用价值] 紫苏以嫩叶供食用,营养丰富,除含维生素和矿物盐类较高外,还含有紫苏醛、紫苏醇、薄荷醇、丁香油酚、白苏烯酮等有机化学物质,据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作用。根、茎、叶、花萼、及果实均可入药,有散寒、理气、解鱼蟹毒的作用。用紫苏业煮鱼蟹,可增加香气和美味。还有健胃、发汗、镇咳去痰、利尿、净血、镇定作用,可治疗风寒感冒、头疼、胸闷等症。紫苏汁液可供糕点、梅酱等食品染色之用,是天然色素原料。嫩叶还可生食、炒食、做汤、制酱,植株可腌渍,可以出口,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外销蔬菜。 [紫苏大叶的营养成分] 紫苏大叶中促蛋白含量高达22%以上,脂肪5%,粗纤维14.4%,钙1.1%,磷0.27%,氨基酸种类齐全,既含有成人必需的8种氨基酸,又含有儿童必需的10种氨基酸。 科学家对紫苏的近百种化学成分进行了深入研究,表明紫苏籽中的à--亚麻酸是维持大脑神经系统功能所必需的因子,具有抗血栓、降低血压、减肥、降血脂的作用,预防癌变和抑制肿瘤转移的作用,提高学习记忆力和视力功能、改变过敏体质等。

5,紫苏有何用途

紫苏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茎、叶。紫苏子则归入降气平喘药一节中。 【性味与功效】 味辛,性温。功效:解表化湿,和胃理气。 【传统应用】 主治感冒风寒;胸闷,恶心、呕吐,以及食鱼蟹后引起的吐泻等病症。 本药常用于以下传统方剂:①苏叶汤(《不在医必要》):苏叶、防风、川芎、陈皮、甘草、生姜,治疗伤风、发热;②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香附、紫苏、陈皮、甘草,治疗外感风寒,内有气滞,胸膈满闷;③验方(《金匮要略》):紫苏,水煎服,治疗食蟹中毒。 【主要成分】 属植物含近100种化学成分,大致可分为萜类、甾醇类、黄酮及其苷类、花青素类、多糖类、油脂类及具有干扰素诱导作用的成分和多糖类成分。 【药理作用】 (一)解热和镇静 其煎剂灌服发热家兔有弱的解热作用。 其水提物和萜类挥发油能显著延长小鼠巴比妥类的睡眠时间。 豆甾醇和紫苏醛合用具有显著的镇痛活性。 (二)免疫 本品具有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的作用。TNF是由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内源性免疫因子,一方面具有肿瘤坏死活性,另一方面又能影响正常细胞。对于非肿瘤的炎症病人,通过抑制TNF过量生成是抑制炎症的有效措施。 先对实验对小鼠诱生TNF,紫苏能显著抑制TNF过量生成,因而抑制了急性和慢性炎症。 (三)促凝止血和抗凝抗聚 对凝血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其注射液对动物局部创面有止血作用,缩短出血、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可使创面收敛,结痂较快,肌注和皮注也均能缩短出血、凝血时间。其促凝止血的机制可能与所含缩合类鞣质有关,与血管收缩也有关。 另一方面,本品对家兔又有抗凝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活化,血浆中血栓素TXB2浓度下降。 本品还能降低血细胞压积和全血黏度。 (四)其他 1.其水煎剂有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胃肠运动的作用。 2.有止咳、平喘、祛痰作用。 3.紫苏油对家兔有升高血糖作用和升高胆固醇作用。 4.其梗能提高小鼠子宫内膜酶的活性,与孕酮相似,且随剂量增大而活性增高。 5.其水煎剂和紫苏油有抗菌和抗皮肤真菌作用。 【临床应用】 1.紫苏治疗感冒。 2.紫苏治疗胃肠炎轻症。 3.苏梗治疗妊娠呕吐。 4.苏梗治疗化疗后胃不舒,纳不香。 【剂量与用法】 药典剂量:苏叶5~9g,苏梗5~9g。 临床常用剂量:苏叶6~12g,苏梗6~12g。 大剂量:一般不大剂量使用。 使用方法:水煎服,研末入丸、散吞服。 【临床体会】 (一)关于治疗感冒 在中药房中有紫苏、苏叶、苏梗三个品种。紫苏是苏叶、苏梗的混合物。 本品是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属辛温解表药。对冬春季和夏季感冒之轻症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胃肠型感冒更为适宜。临床除发热外,还有恶心、腹痛、腹泻的症状,冬春季与麻黄、黄芩等同用。夏季与薄荷、佩兰等同用。但其解表药力不是很强,只有弱的解热作用,发热病人退热是不够的,可作配伍药使用。 (二)关于治疗胃肠炎和解蟹毒 本品对于轻的胃肠道炎症,有胃不舒、恶心,轻的腹痛、腹泻,尤其是夏天多食生冷食品而引起的,在二陈汤中加苏梗、生姜等是有效的。紫苏有调节胃肠功能,而其抗菌消炎作用不是很强,可在复方中使用。 在使用苦寒或甘寒中药,胃不舒时,可加入紫苏或苏梗以和胃,在化疗后胃不舒轻症时,在二陈汤中可再加入紫苏或苏梗,既和胃又增效。 自《金匮要略》记载紫苏和紫苏子能治疗“食蟹中毒”以来,已有2000年左右。现江南一带认为蟹}生寒,容易积食和便稀,活的螃蟹没有毒性,不会中毒,但可能发生消化不良和过敏。海蟹大多是死的,有可能过敏以及由于不新鲜而食物中毒。因此在进食螃蟹和海蟹的时候,常在调料中加人生姜和紫苏汁,以驱散寒气,减轻消化道反应。如果已经发生了过敏反应或食物中毒,生姜和紫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进行正规的治疗。 (三)关于止血和抗凝 《本草纲目》记载:“紫苏,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人血分……同当归、川芎则和血散血。”附方中有一方用紫苏煎服治疗诸失血病;有二方用紫苏外敷治疗局部损伤出血。药理研究已证实紫苏有止血作用和抗凝血作用。这种双重性作用会影响临床使用,因此,紫苏内服一般都不用于治疗血分疾病。在中医伤科的外敷复方中,可能是用紫苏的。 (四)其他 1.苏梗常用于治疗妊娠反应恶心、呕吐。 2.苏叶治疗感冒咳嗽,如杏苏汤中用苏叶既能解表,又能止咳化痰。 3.紫苏能引起光敏感,可治疗白癜风和银屑病。 4.紫苏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炎症,古代有用于治疗乳痈肿痛的验方中.可能与其消炎作用有关。紫苏这方面的作用尚没有引起临床的重视。 【副作用】 (一)传统文献 《本草纲目》:无毒。 (二)毒理试验 1.LD50: 丁香油酚大鼠灌服的LD50为l.95mg/kg。 2.毒性反应丁香油酚大鼠灌服可引起后肢和腭瘫痪,循环衰竭而死亡。紫苏酮小鼠腹腔注射lOOmg/kg,24小时内死亡,有大量的肺水肿和腹腔渗出液。 紫苏醇有刺激性和致敏作用。 说明紫苏含有毒性成分,但毒性较小。 (三)临床观察 无毒。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适反应。长期服用也没有明显副作用。其所含单体丁香油酚和紫苏酮有一定的毒性,所以紫苏不宜大剂量使用。 本品有升糖和升高胆固醇的作用,因此,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病人不宜多用常用。 本品能引起光敏感,对光敏性皮炎和红斑狼疮不宜大剂量或经常使用。 rn本文来自: 网上买书(www.maishu123.cn) 详细出处参考: http://www.maishu123.cn/ditu/zhongyao/18283.html
紫苏为唇形科紫苏属植物。1年生草本,株高60厘米-150厘米。有特殊香味,茎直立,四棱形紫色或绿紫色。叶对生,先端突出或渐尖,边缘有粗圆锯齿,两面紫色,或表面绿色,背面紫色。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淡紫色或淡红色,种子椭圆形,细小。花期6个月-7个月,果期7个月-9个月。 紫苏在中国常用中药,而日本人多用于料理,尤其在吃生鱼片时是必不可少的陪伴物,在我国少数地区也有用它作蔬菜或入茶。紫苏叶也叫苏叶,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社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现代科研分析,紫苏的嫩叶含有维生素A、B1、B2、C、胡萝卜素及铁、钙、磷等矿物质,含有氨基酸、α-亚麻酸、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等,种子含亚油酸、B族维生素等。苏叶能扩张皮肤血管,刺激汗腺而有发汗作用,减少支气管分泌,缓解支气管痉挛,对促进消化液分泌及增加胃肠的蠕动有益。苏叶水浸液对抑制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有益。夏秋季多吃一些鲜嫩紫苏或饮苏叶水,不仅能增加食欲、祛暑、降血压,而且还可以防治动脉硬化、消化不良、肠炎、痢疾等。 其所含的α-亚麻酸,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清除人体自由基,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等有益。紫苏被卫生部首批确定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植物之一。
紫苏叶补充信息: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老梗,或喷淋清水,稍润,切宽丝,干燥,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阴凉干燥处。 紫苏叶适合人群:气虚、阴虚及温病患者慎服。 紫苏叶食疗作用:紫苏叶味辛,性温;归肺、脾经;芳香升散; 具有散寒解表,宣肺止咳,理气和中,安胎,解毒; 主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咳嗽气喘,脘腹胀闷,呕恶腹泻,咽中梗阻,妊娠恶阻,胎动不安,食鱼蟹中毒,痈疮蛇毒辣
紫苏可以用来炒菜,比如说紫苏炒黄瓜,可以淹泡菜。都是非常好吃的。
可以煮田螺

6,紫苏的功效与作用

紫苏叶 (《药性论》) 【异名】苏叶(《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尖紫苏等的叶。 【植物形态】①皱紫苏,又名:赤苏(《补缺肘后方》),紫苏(《食疗本草》),红紫苏。 一年生草本,具特异芳香。茎直立,高30~100厘米,紫色或绿紫色,圆角四棱形,上部多分枝,具有紫色关节的长柔毛。叶对生;叶柄长2.5~7.5厘米,有紫色或白色节毛;叶片皱,卵形或圆卵形,长4~12厘米,宽2.5~10厘米,先端突尖或长尖,基部圆形或广楔形,边缘有锯齿,两面紫色,或上面绿色,下面紫色;两面疏生柔毛,下面有细油点。总状花序稍偏侧,顶生及腋生;苞卵形,全缘;花萼钟形,外面下部密生柔毛,先端唇形,上唇3裂,下唇2裂;花冠管状,先端2唇形,紫色,上唇2裂,裂片方形,先端微凹,下唇3裂,二侧裂片近圆形,中裂片横椭圆形;雄蕊4,2强,生于花冠管中部;子房4裂,花柱出自子房基部,柱头2裂。小坚果褐色,卵形,含1种子。花期6~7月。果期7~8月。 野生或栽培,分布几遍全国。 ②尖紫苏,又名:野生紫苏。 形态与上种相似。全体被疏柔毛。叶长卵形,先端长尖,基部楔形,下延至叶柄,具粗圆齿,两面均平坦,不皱,紫色而被毛。花冠紫红色或淡红色。小坚果褐色至淡黄色。 以上植物的根及近根老茎(苏头)、茎(紫苏梗)、宿萼(紫苏苞)、果实(紫苏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在9月上旬(白露前后)枝叶茂盛花序刚长出时采收,置通风处阴干,然后将叶子采下。 【药材】干燥完整的叶呈卵形或圆卵形,多数皱缩卷曲,或已破碎,两面均棕紫色,或上面灰绿色,下面棕紫色,两面均有稀毛;先端尖,边缘有锯齿,基部近圆形,有柄,质薄而脆。切碎品多混有细小茎枝。茎四方形,有槽,外皮黄紫色,有时剥落,木质部黄白色,中央有白色疏松的髓。气芳香,味微辛。以叶大、色紫、不碎、香气浓、无枝梗者为佳。 主产于江苏、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河北、山东、山西、浙江、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皱紫苏全草含挥发油约0.5%,内含紫苏醛约55%,左旋柠檬烯20~30%及α-蒎烯少量。还含精氨酸、枯酸、矢车菊素3-(6-对香豆酰-β-D-葡萄糖甙)5-β-D-葡萄糖甙。又,叶的挥发油中含异白苏烯酮等。尖紫苏全草含挥发油,内含异戊基-3-呋喃甲酮、紫苏醛、α-及β-蒎烯、d-柠檬烯、l-芳樟醇、莰烯、薄荷醇、薄荷酮、紫苏醇、二氢紫苏醇、丁香油酚。 【药理作用】①解热作用 用紫苏叶煎剂及浸剂2克/公斤经口给予伤寒混合菌苗发热的家兔,有微弱的解热作用;用朝鲜产紫苏的浸出液,给予因温刺而发热的家兔,亦有较弱的解热作用。 ②抗菌作用 紫苏叶在试管内能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 ③对血糖的影响 紫苏油0.35毫升/公斤给予家兔口服,可使血糖上升;紫苏油中的主要成分紫苏醛作成肟后,口服的升血糖作用较紫苏油更强,将此肟溶于橄榄油中皮下注射,亦有作用,但较缓慢。 【性味】辛,温。 ①《别录》:"味辛,温。" ②《千金·食治》:"味辛,微温,无毒。" ③《本草衍义》:"味微辛甘。" 【归经】入肺、脾经。 ①《滇南本草》:"入脾、肺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手少阴、太阴,足阳明经。" ③《本草经解》:"入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 【功用主治】发表,散寒,理气,和营。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胎动不安。并能解鱼蟹毒。 用于感冒风寒,发热恶寒,头痛鼻塞,兼见咳嗽或胸闷不舒者。本品能发散表寒,开宣肺气,可与生姜同用。兼有咳嗽者,常配伍杏仁、前胡等,如杏苏散;若兼有气滞胸闷者,多配伍香附、陈皮等,如苏散。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吐之证。本品具行气宽中,和胃止呕功效。偏寒者,每与藿香同用;偏热者,可与黄连同用。偏气滞痰结者,常与半夏、厚朴同用。又用于妊娠呕吐,胸腹满闷,常与陈皮、砂仁配伍,以加强其止呕、安胎的效果。用于进食鱼蟹而引起的腹痛、吐泻,单用或配生姜,白芷煎服。 ①《别录》:"主下气,除寒中。" ②孟诜:"除寒热,治冷气。" ③《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治心腹胀满,止霍乱转筋,开胃下食,并(治)一切冷气,止脚气。" ④《本草图经》:"通心经,益脾胃。" ⑤《履巉岩本草》:"止金疮出血;疗痔疾,煎汤洗之。" ⑥《滇南本草》:"发汗,解伤风头痛,消痰,定吼喘。" ⑦《纲目》:"行气宽中,消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⑧《本草逢原》:"能散血脉之邪。"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3钱。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宜忌】温病及气弱者忌服。 ①《本草经疏》:"病属阴虚,因发寒热或恶寒及头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敛宜补故也。火升作呕者亦不宜。" ②《本草通玄》:"久服泄人真气。" 【选方】①治伤风发热:苏叶、防风、川芎各一钱五分,陈皮一钱,甘草六分。加生姜二片煎服。(《不知医必要》苏叶汤) ②治卒得寒冷上气:干苏叶三两,陈橘皮四两,酒四升煮取一升半,分为再服。(《补缺肘后方》) ③治咳逆短气:紫苏茎叶(锉)一两,人参半两。上二味,粗捣筛,每服三钱匕,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温服,日再。(《圣济总录》紫苏汤) ④治伤寒啘不止:赤苏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稍稍饮。(《补缺肘后方》) ⑤治胎气不和,凑上心腹,胀满疼痛,谓之子悬:大腹皮、川芎、白芍药、陈皮(去白)、紫苏叶、当归(去芦,酒浸)各一两,人参、甘草(炙)各半两。上细切,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生姜五片,葱白七寸,煎至七分,空心温服。(《济生方》紫苏饮) ⑥治乳痈肿痛:紫苏煎汤频服,并捣封之。(《海上仙方》) ⑦治金疮出血:嫩紫苏叶、桑叶,同捣贴之。(《永类钤方》) ⑧治攧扑伤损:紫苏捣敷之,疮口自合。(《谈野翁试验方》) ⑨治蛇虺伤人:紫苏叶捣汁饮之。(《千金方》) ⑩治食蟹中毒:紫苏煮汁饮之。(《金匮要略》) ⑾治寒泻紫苏叶15克,水煎加红糖6克冲服。 ⑿解食鱼、鳖中毒:紫苏叶60克,煎浓汁当茶饮,或加姜汁十滴调服。 ⒀子宫下垂:紫苏叶60克,煎汤熏洗。 【临床应用】①治疗慢性气管炎 取干苏叶与少量干姜(10:1),制成25%苏叶药液。每日早晚各服一次,每次100毫升,10天为一疗程。两疗程间隔3天。观察552例,经四个疗程后近期控制62例(11.2%,显效150例(27.2%),好转213例(38.6%,无效127例(23%)。对单纯型(434例)和喘息型疗效相似。对咳、喘、痰三症均有一定疗效。用药后多数患者反映食欲增加,部分患者睡眠较前安静,心跳减轻,个别病例出现利尿作用,浮肿消退。仅个别患者出现口干、唾液减少等副反应,一般均较轻微,为时短暂,不须处理,可自行消失。 ②治疗寻常疣 将疣周围皮肤消毒(疣体突出者可贴皮剪去),取洗净之鲜紫苏叶摩擦疣部,每次10~15分钟,敷料包扎,每日1次。治疗20例,连续摩擦2~6次皆愈。 【名家论述】①《纲目》:"紫苏,近世要药也。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入血分。故同橘皮、砂仁,则行气安胎;同藿香、乌药,则温中止痛;同香附、麻黄,则发汗解肌;同芎穷、当归,则和血、散血;同木瓜、厚朴,则散湿解暑,治霍乱脚气;同桔梗、枳壳,则利膈宽肠;同杏仁、莱菔子,则消痰定喘。" ②《本草汇言》:"紫苏,散寒气,清肺气,宽中气,安胎气,下结气,花痰气,乃治气之神药也。一物有三用焉:如伤风伤寒,头疼骨痛,恶寒发热,肢节不利,或脚气疝气,邪郁在表者,苏叶可以散邪而解表;气郁结而中满痞塞,胸膈不利,或胎气上逼,腹胁胀痛者,苏梗可以顺气而宽中;设或上气喘逆,苏子可以定喘而下气。痰火奔迫,苏子可以降火而清痰,三者所用不同,法当详之。" ③《药品化义》:"紫苏叶,为发生之物。辛温能散,气薄能通,味薄发泄,专解肌发表,疗伤风伤寒,及疟疾初起,外感霍乱,湿热脚气,凡属表症,放邪气出路之要药也。丹溪治春分后湿热病,头痛身热,脊强目痛,鼻干口渴,每以此同葛根、白芷,入六神通解散,助其威风,发汗解肌,其病如扫。取其辛香,以治抑郁之气,停滞胸膈,入分心气饮,开心胸郁热神妙。如寒滞腹痛,火滞痢疾,湿滞泄泻,少佐二、三分,从内略为疏表解肌最为妥当。参苏饮治虚人感冒风寒,方中一补一散,良有深意。如不遵其义,减去人参,或服之不应,或邪未散而正气先虚。" ④《本草乘雅半偈》:"(紫苏)致新推陈之宣剂,轻剂也。故主气下者,可使之宣发,气上者,可使之宣摄。叶则偏于宣散,茎则偏于宣通,子则兼而有之,而性稍缓。" ⑤《长沙药解》:"苏叶辛散之性,善破凝寒而下冲逆,扩胸腹而消胀满,故能治胸中瘀结之证而通经达脉,发散风寒,双解中外之药也。" ⑥《本草正义》:"紫苏,芳香气烈。外开皮毛,泄肺气而通腠理;上则通鼻塞,清头目,为风寒外感灵药;中则开胸膈,醒脾胃,宣化痰饮,解郁结而利气滞。今人恒以茎、叶、子三者分主个症。盖此物产地不同,形状亦别,多叶者其茎亦细,而茎杆大者,则叶又少,故分析辨治,尤为精切。叶本轻扬,则风寒外感用之,疏散肺闭,宣通肌表,泄风化邪,最为敏捷。茎则质坚,虽亦中空,而近根处伟大丰厚,巨者径寸,则开泄里气用之,解结止痛,降逆定喘,开胃醒脾,固与开泄外感之旨不同。而子则滑利直下,降气消痰,止嗽润肺,又是别有意味。此今人选药之密,已与宋金元明不同,不可谓非药物学之进境者。" 【说明】紫苏有两种,其中一种叶背紫色,有芳香清甘之味,常用此种鲜紫苏叶和嫩姜捣烂加盐拌白切猪肉,白切鸭肉食用;或用鲜紫苏叶加大蒜头,食盐捣烂为凉拌菜食用。有行气健胃,帮助消化,发汗祛寒之作用

文章TAG:紫苏叶  作用  苏紫叶  药用  紫苏叶的作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