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1,甜瓜枯萎病用什么药治

甜瓜枯萎病 甜瓜枯萎病别名萎蔫病、蔓割病。是由尖镰孢菌甜瓜专化型引起的,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病典型症状是萎蔫,瓜类生长的全生育期都能发病,但以抽蔓到结果期发病最重。 发病前至初期,可用:5%水杨菌胺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3%恶霉?甲霜水剂600~800倍液;54.5%恶霉?福可湿性粉剂700倍液;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兑水浇灌,每株灌250ml药液,视病情隔7天灌1次,连灌2-3次。

甜瓜枯萎病用什么药治

2,枯萎病如何预防治疗

用鑫科植保烂根死苗120
1、预防: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奥-力-克(青枯立克 )按3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发病中前期: 使用奥力-克(青枯立克)50ml+大蒜油15ml,兑水30斤进行灌根,3天一次,连用2次。发病中后期:青枯立克75ml+大蒜油15ml+内吸性强的化学药剂进行喷雾和灌根,3天一次,连用2到3次。灌根原则要灌透。2、用2.5%适乐时悬浮剂200倍液,或30%甲霜恶霉灵600倍液,每株灌药液0.4-0.5公斤。座果初期喷洒10%双效灵水剂200倍液,或高科30%甲霜恶霉灵600倍液,或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或40%拌种双粉剂,300倍悬浮液加黄腐酸4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加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4000倍液,或用施保克加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按9:1混合后1000倍液,防效更好。每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亩喷60公斤,在晴天下午进行,以防日灼。

枯萎病如何预防治疗

3,苦瓜枯萎病如何防治

苦瓜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发生在主蔓茎节部,染病后初时发生水烫症状,病部很快向上下两头的节间扩展。以后的病部变褐腐烂收缩,患部以上茎叶失水下垂枯萎。此病也可在地面根须部发生,染病后初时也呈现水烫症状,随后病部变褐腐烂收缩,地上部植株失水枯萎。如防治不及时,会使苦瓜造成严重减产。下面介绍苦瓜枯萎病的防治方法:  一、栽培防治  1.选种抗病品种。2.土壤处理。整地时翻土暴晒5天-7天,让土壤充分晒白风化。每亩施石灰50公斤-75公斤,中和土壤酸性和抑制病菌生长。3.高畦深坑。高温多湿容易发生枯萎病,采用高畦深坑种植法,降低地下水位,防止雨后积水,使畦面土壤通风,可减少病害。4.剪疏叶片。病害开始发生时,疏剪基部叶片,使田间植株、畦面通风排湿,能抑制病菌的发育和传播,可减轻病害发生。  二、药剂防治  病害开始发生时,速将病株拔除,同时喷75%百菌清500倍-800倍液,或用50%多菌灵500倍-600倍液,或用70%敌克松原粉500倍-800倍液,每隔7天-10天喷一次,连续3次-4次。每次把药液喷在植株下半段的茎蔓上,以喷至叶片至湿不滴水为度,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您好,出现冬瓜枯萎病主要是种子没有消毒和后面干湿交叉的天气影响。后期严重时病茎还会溢出琥珀色胶状物,病茎会干缩,纵裂似乱麻状,植株上部萎蔫枯死,菜农称之为“烂茎”、“死藤”;叶部病斑多在叶缘处,向内扩展成“v”字型或半圆形的黄褐色至淡褐色大病斑,晕圈不明显,后期病斑上散生小黑点。防治上可以用20%叶枯唑800倍+农用型青霉素1000倍喷叶和茎。枯萎病用90%恶霉灵或40%多菌灵五氯硝基苯灌根预防。必要的时候可以与水稻轮作,结瓜期肥避免大水漫灌。另外要做好:1、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wp拌种。2、苗床消毒,每个平方苗床用50%多菌灵wp10克土拌撒施苗床上。3、土壤消毒,50%多菌灵wp500倍液喷淋地面。(若对您有用^_^请给个好评)

苦瓜枯萎病如何防治

4,棉花枯萎病属于什么病害

属于(土传真菌性)维管束病害。
  发病原因:   前期氮肥施用过量。氮肥施入过量,使土壤性质偏酸,嫩弱的根系根本就没有吸肥多的能力,特别是在苗期氮肥施用超级过量,就会发生烧根死苗现象;严重过量就会发生烧根黄苗不长;一般过量不发生肥害,也会出现疯长株高、蕾花少的现象。   连阴雨天气过多。过多的连阴雨水也会导致棉花旺长,使果节枝位提高、花蕾距离拉长,特别是在氮肥施入过多或其它营养元素缺乏下,就会使棉花生长营养不平衡,出现花黄蕾萎、只长棉楷少结桃的现象。水分过量浸渍,同样也会使棉株黄萎不长。   病虫害发生严重。首先是盲蝽蟓对棉花的为害,主要为害棉花的嫩叶、幼芽、幼嫩花蕾,造成蕾铃大量脱落、破碎叶和多头枝叶丛生。早播、肥水充足、生长茂盛的棉田为害严重。盲蝽蟓怕光、喜阴湿、昼伏夜出,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偏重发生。其次是棉花黄、枯萎病,主要症状为:植株矮缩,叶片有黄、白斑点,似热水烫状,枯萎落叶,剖析茎秆至根部,呈现黄褐、黑色,主根茎死亡。特别是氮肥施入过量棉田,使土壤性质偏酸,在雨水多、湿度大的年份,棉田黄、枯萎病毒则偏重发生。防治方法:   科学管理种棉。一是按棉花生长规律控制施肥量,即苗期至现蕾期(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以少施速效氮肥,多施缓释型钙镁磷钾肥和有机质肥,约占总施肥量的10%~15%;现蕾至扬花期(6月上旬至7月上旬)要轻施、稳施氮磷钾肥,约占总施肥量的15%~20%;扬花至结龄期(7月上旬至8月上旬)要重施氮磷钾肥和有机质肥,约占总施肥量的60%;结铃至吐絮期(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要因地制宜补施氮肥或棉花专用复合肥5%(含氮磷钾22% ~13%)。二是统一行动,群防群治,根据虫情预报对症用药,瞅准害虫繁衍关键时刻着重捕杀。   配方平衡施肥。是以1%~2%生物菌肥、50%~60%有机质肥、10%~20%钙镁硫等中微量元素肥、30%~40%氮磷钾大量元素肥的“四类一体”配方平衡施肥比例。“四类一体”配方平衡施肥技术打破了传统施肥只用氮磷钾的习惯,改变了“一炮轰”的施肥做法,减少了作物缺素症、拮抗综合征、黄、枯萎病和其它病虫害以及施肥过量引发的肥害症。   对症用药救治。防治黄、枯萎病用300~500倍甲k·杀菌灵10~15g,加40g“漯效王”叶面营养液混合,对初发病棉田全面喷施;同时用 600~700倍80%恶霉·福20g即 “绿享9号”,加20g“极动力”多元素叶面肥液直接滴灌根部。实践应用验证,简单实用,同其他药物相比,具有防治成本低,治愈效果快的双重效益,对黄、枯萎病有一次性治愈的效果。
属土传病害,建议轮作

5,西瓜的真菌性枯萎病和细菌性的枯萎病有那些症状和区别呢防治措

如何区分真菌性枯萎病和细菌性枯萎病 真菌性的一般会有孢子,粉末等,用放大镜可以看到,这个是从外到内的 细菌性的一般会附着在叶面使叶面腐烂这些较为常见,也有在植物体内寄生而发生茎干,根系腐烂的 病毒性病害是从内到外的植物坏死,这个一般没有分泌物,植物自身表现病态,慢慢死亡 一、脱毒(毒素和病毒): 由于环境污染,可以说作物100%存在毒素和病毒,只是受害程度不同而已。植物发生病虫害,毒素和病毒就更为严重。农作物体内有毒素和病毒的存在,降低了农作物的抗气候、环境和病虫害的抗逆性,使农作物极易发病虫,发病后防治也极为困难。农作物体内的病毒,有的植株表观出病症(病毒病),有的不显现病症,称隐形病毒病株。但无论显形和隐形病株,均会造成大幅度减产,降低农产品的品质,严重者枯死。在当今农业生产中,最难防治是植物毒素、病毒和病毒病,谁能抓住且有效防治植物毒素、病毒和病毒病,就是抓住农业生产中的关键问题,抓住了牛鼻子。奇农素及奇农技术的最大优势,就是解除毒素、病毒和病毒病,促进树势或株势强健,超常规增产,产品高品质。 二、防治病毒性病和细菌性病: 奇农技术最好的经典配方是用奇农素同农用链霉素混合防治,既农用链霉素混合液。用该混合液的理论依据是:病毒与细菌具有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共生共灭的关系。植株体内一般若有病毒存在,则细菌性病发生,若有细菌存在,则有病毒病发生。因此无论是防治病毒性病害或细菌性病害,务必要同时消灭病毒和细菌。植物病毒性病和细菌性病有几十种,而用奇农技术混合液,一般只需喷叶面2次,就可快速将全部病毒病和细菌病予以彻底防治。 三、防治真菌性病: 各种真菌性农药防治真菌性病,但不能消除真菌性病产生的毒素和病毒,故不能称之为理想的彻底完全防治真菌病害,植物机体不能快速恢复生机。而用奇农素加相应的真菌农药相混合喷施,就不仅治好了某一种真菌病,还治好了其它不少的相关真菌病,同时把真菌病产生的毒素和病毒也解除,轻松防治各种一般真菌农药难治的真菌病。如用奇农素一袋(10g)+15%粉锈宁40g +70%代森锰锌30g+20%井冈霉素一袋(15g),然后加水30市斤左右喷施,在脱毒(毒素和病毒)的条件下,可以有效防治霜霉病、炭疽病、白粉病、锈病、枯萎病、黄萎病等几乎所有真菌性病。
上面的朋友给你的回答已经很详细了,我想说两句:瓜类的枯萎病、黄萎病一般发病后很难治疗。所以需要注意:1、找专业的育苗工厂,选择无病苗。2、防治土壤感染病菌,如果是第一次发现有病株,请注意将有病株周边的土深30厘米,半径80-100厘米全部清理掉,更换新土,否则经过水流、农事操作等传播,会造成全棚感病。3、轮作:与其它作物如叶菜类等轮作,尽量不要与瓜果类轮作。4、土壤消毒:费用很高,效果不好,但是也得用,建议在浇水时,加入波尔多液浇灌,或提前撒施硫酸铜晶体,再浇水。具体一句话说不清,请参照这些考虑。真不行,再问。
如何区分真菌性枯萎病和细菌性枯萎病真菌性的一般会有孢子,粉末等,用放大镜可以看到,这个是从外到内的细菌性的一般会附着在叶面使叶面腐烂这些较为常见,也有在植物体内寄生而发生茎干,根系腐烂的病毒性病害是从内到外的植物坏死,这个一般没有分泌物,植物自身表现病态,慢慢死亡

6,青枯病立枯病枯萎病有什么不同

青枯病、立枯病、枯萎病的不同之处:病状不同,病菌适宜生活环境不同,治理方法不同。1、病状不同青枯病导致植株的细根首先褐变,不久开始腐烂并消失。切开接近地面部位的病茎,可以发现维管束微有褐变,并从该部位分泌出白色混浊污汁。青枯病是番茄、茄子、辣椒、马铃薯等茄科蔬菜的主要病害。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青枯病:立枯病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立枯病: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枯萎病是由真菌或细菌引致的植物病害,发病突然,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或叶、花、果、茎或整株植物的死亡。生长迅速的幼嫩组织常被侵袭,疫病可影响花、叶、芽包、幼苗、小枝、茎(藤)及顶梢。枯萎病:2、病菌适宜生活环境不同青枯病菌在10~41℃下生存,在35~37℃生育最为旺盛。一般从气温达到20℃时开始发病,地温超过20℃时十分严重。该病害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冲积土田。立枯病在低温多湿的条件下极易发生。当气温在12~18℃,土温在14~16℃,土壤湿度30%~35%,排水不良等条件下发病较多。东北地区5月末开始发生,6月上中旬为盛期,6月下旬为末期,7月上旬基本停止。枯萎病发病最适温度为30~32℃,适宜土质黏重、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温低、耕作粗放、土壤过酸和施肥不足或偏施氮肥或施用未腐熟肥料的环境,这些都会致植株根系发育不良,都会使病害加重。3、治理方法不同青枯病治理采用无土、新土育苗。定植时用杀菌农药灌根或浸根,移栽前使用77%含量的可杀得5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40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600~800倍液,进行浸根,1~2小时。立枯病治理选用疏松的土壤或砂质壤土,实行隔年整地,用充分熟化的土壤栽参。作床后,在床面上每平方米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15克,并拌人5厘米深土层中进行土壤消毒。枯萎病防治法包括:毁灭罹病部分,轮作;植株修剪及疏植以利通风;采用无病种子或砧木以及抗病品种;控制带真菌害虫以免在植株间传播疫病;避免从株顶浇水或在潮湿植株间操作,需要时施用杀真菌剂等措施来进行防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枯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立枯病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枯萎病
青枯病和枯萎病均是茄果类的重要病害。这两种病害从表面上看有相似之处:均为土壤传染的病害,连作发病严重;发病后植株均表现为地上部萎蔫;开始发病萎蔫的叶片早晚可恢复;低洼地、雨过天晴天气发生严重;病株维管束均变褐色等。但这两种病害存在较大的区别,青枯病属于细菌性病害,而枯萎病则是真菌性病害。另外,从发病表现看,两种病害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发病初期,枯萎病病株的茎基部皮层呈水浸状,逐渐变褐色,植株自下而上逐渐变黄、萎蔫;而青枯病则无这种水浸状,发病后植株上部先萎蔫,其次是下部,中间最后萎蔫。枯萎病病株常常出现植株一侧萎蔫,而另一侧正常,或至少田间一部分植株出现这种现象,但青枯病基本无此症状。青枯病病株茎部,尤其是植株下部茎秆上,其表皮粗糙,茎秆中下部丛生不定根或不定芽,但枯萎病无此症状。青枯病病株的病茎维管束变成褐色,横切新鲜病茎并用手挤压、或病茎横切面经保湿,在切面上维管束溢出白色菌液(具臭味);枯萎病病株的病茎虽然也出现维管束变褐色的现象,但病茎横切面保湿培养也不会出现白色菌液。有时,特别是潮湿天气,枯萎病病部会产生粉红色霉状物或产生白色、蓝绿色霉状物,但无臭味。也可以将病茎折断后插于盛有清水的瓶中,几分钟后如果原来的清水变得浑浊,说明该病害是青枯病。
不同点:1、立枯病是真菌性病害;青枯病是一种生理障碍性病害;枯萎病亦称疫病, 由真菌或细菌引致的植物病害。2、产生原因不同:立枯病是由于土壤消毒不彻底,气候异常(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苗期管理不当(床土黏重、偏碱、播种过早、过密、过厚),种子受伤、受冻、浸种时间过长、活力差等条件,有利于该病发生。青枯病,该病害多发于连作田和地下水位高、湿度大的冲积土田。应及时消毒和更换床土,并且有计划地进行轮作,同时,采用嫁接栽培方式加以防范。一旦发现病株,应立即剔除井烧毁。枯萎病,大多数重要经济作物均受一种或多种疫病感染。疫病可影响花、叶、芽包、幼苗、小枝、茎(藤)及顶梢。3、病害症状不同:立枯病的秧苗枯黄卷缩,茎基部有红褐色病斑,逐渐枯萎烂死,用手拔苗,茎基部与根脱离,容易折断。青枯病,主要症状是植株迅速萎蔫、枯死,茎叶仍保持绿色。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枯萎病发病突然,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或叶、花、果、茎或整株植物的死亡。生长迅速的幼嫩组织常被侵袭。4、防治方法不同:立枯病,在选择无病种子田,减少种子带菌量及置床、床土调酸、消毒基础上,秧田发现中心病株时,在水稻1.5—2.5叶期,30%恶甲水剂1—1.5ml/m2,兑水5L喷雾,做到边喷药边喷水,严防烧苗现象发生。青枯病,采用无土、新土育苗。定植时用杀菌农药灌根或浸根.移栽前77%可杀得500倍液进行灌根,或用农用硫酸链霉素3000一4000倍液或甲霜恶霉灵600-800倍液,进行浸根,1~2小时。枯萎病,防治法包括毁灭罹病部分,轮作;植株修剪及疏植以利通风;采用无病种子或砧木以及抗病品种;控制带真菌害虫以免在植株间传播疫病;避免从株顶浇水或在潮湿植株间操作,需要时施用杀真菌剂。对细菌性疫病(如火疫病)於潮湿季节枝、叶正伸展时每周施用不易挥发的铜素剂或链黴素有效。
相同点:都是水稻苗期病害,水稻青枯病发生重的秧田,立枯病发病也重。  不同点:  1、立枯病是真菌性病害,青枯病是一种生理障碍性病害。  2、产生原因不同:立枯病是由于土壤消毒不彻底,气候异常(持续低温或气温忽高忽低),苗期管理不当(床土黏重、偏碱、播种过早、过密、过厚),种子受伤、受冻、浸种时间过长、活力差等条件,有利于该病发生。  3、病害症状不同:立枯病的秧苗枯黄卷缩,茎基部有红褐色病斑,逐渐枯萎烂死,用手拔苗,茎基部与根脱离,容易折断。  4、防治方法不同:立枯病,在选择无病种子田,减少种子带菌量及置床、床土调酸、消毒基础上,秧田发现中心病株时,在水稻1.5—2.5叶期,30%恶甲水剂1—1.5ml/m2,兑水5L喷雾,做到边喷药边喷水,严防烧苗现象发生。
青枯病:细菌病害。茄科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细菌。最初,地上部分未见任何异常现象的植株,白天突然失去生机,整个地上部均枯萎。阴天和早晚有所恢复,如同健株,然而,不久之后便枯萎,呈青枯症状,这一过程进展十分迅猛。病茎的褐变部位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菌液排出。立枯病:真菌病害。又称“死苗”,主要由立枯丝核菌(学名Rhizoctonia solani Kuhn, 英文名Sheath Blight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侵染引起。寄主范围广,除茄科、瓜类蔬菜外,一些豆科、十字花科等蔬菜也能被害,已知有160多种植物可被侵染。多发生在育苗的中、后期。主要危害幼苗茎基部或地下根部,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暗褐色病斑,病苗早期白天萎蔫,夜间恢复,病部逐渐凹陷、溢缩,有的渐变为黑褐色,当病斑扩大绕茎一周时.最后干枯死亡,但不倒伏。轻病株仅见褐色凹陷病斑而不枯死。苗床湿度大时,病部可见不甚明显的淡褐色蛛丝状霉。枯萎病:亦称疫病。 由真菌或细菌引致的植物病害,发病突然,症状包括严重的点斑、凋萎或叶、花、果、茎或整株植物的死亡。生长迅速的幼嫩组织常被侵袭。大多数重要经济作物均受一种或多种疫病感染。疫病可影响花、叶、芽包、幼苗、小枝、茎(藤)及顶梢。

文章TAG:枯萎病  甜瓜  甜瓜枯萎病  什么  枯萎病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