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业怎么施肥,蚯蚓粪饲料的养鸡的用量
来源:整理 编辑:农业技术 2024-12-19 13:06:56
本文目录一览
1,蚯蚓粪饲料的养鸡的用量
有实验认为,蛋鸡添加蚯蚓粪20%,鲜蚯蚓3-5%日粮,对产蛋率和蛋品品质都有明显提高,且明显下降精饲料投放量;肉鸡可单独添加蚯蚓粪,明显提高体重和降低腹泻率。同时,可以明显降低鸡粪的臭气,含水量。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也有实践表明,投喂后不论是产蛋率还是肉鸡的生长率都明显下降。分析认为,鸡不适宜投放寒性饲料。因此,请结合本场情况先进行实验性投喂,然后观察效果再最终决定是否采用。蚯蚓排出的粪粒无毒、无臭、干净卫生,其中含有机质32.4%、氮2.15%、磷1.76%、钾0.27%,并含有23种氨基酸,是农林、花卉、城市绿化的优质有机肥。《北京日报》曾有题为"有机肥料之王-蚯蚓粪粒"的报道。在国外,蚓粪作为肥料用于农业生产已相当普遍。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农业试验场利用蚯蚓粪增产小麦26%,增产菜籽7倍。加拿大蚯蚓养殖者利用蚯蚓处理垃圾,同时获得大量蚓粪,掺和泥碳运销国外,作为园圃、温室栽花和蔬菜之用。 在园艺上,蚓粪可作为育苗或无土栽培的基质,不仅可使幼苗生长健壮、挺拔,而且可防治软腐病、立枯病、缩根病、马铃薯线虫病等多种病害。蚓粪同时又是一种良好的育种材料,以掺入30%蚓粪的基土效果最好,其固相、液相、气相分布比较理想。蚓粪还有一个优于其它有机肥的特点,就是不长霉,无臭味,符合卫生要求,装入塑料袋可长期保存,适于养花,育苗,也便于市场销售。
2,国内污泥处理方式
1、首先是脱水,污水处理厂出来一般都脱水到80%含水;2、然后是进一步降低含水率,办法有很多,说几个常见的: (1)加药改性+板框压滤,一般能处理到含水60%左右,符合填埋标准,然后垃圾填埋场填埋,个人认为这是个临时过渡的办法; (2)厌氧消化:厌氧是个好思路,国外的基本都要厌氧产沼气,可惜国内目前基本没有成功的案例,厌氧完沼渣还是要好氧发酵以便农用; (3)直接好氧堆肥:这个技术比较成熟,资源化也比较合理,就是占地大,有地的地方可以推荐使用; (4)干化+焚烧:这个技术也算成熟,不过投资相当大,建议一线城市采取此方案; (5)干化、建材材料:理论上可行,实际上仍然有很多问题有待推敲; (6)水泥窑协同处置:利用水泥窑的余热干化污泥,干泥再作为原料生产水泥,这是一个好出路: (7)火电厂掺烧:目前国内也上了很多此类项目,但是有很多问题,主要是影响焚烧炉燃烧效率和使用寿命,且对大气污染大…… 注:重金属超标的不能堆肥。污泥处置是个最让人头疼的问题,十二五之后填埋已经被禁止,做肥料农业部门不会批你相关证件,因为从理论上没有任何一种生物污泥可以被确认为做肥料。那么这样看来只有两条途径可走,一是焚烧,二是通过加各种药剂或是其他条件减少污泥产量。现在江苏省住建厅正在联合清华大学等高校及全国各大污泥减量化研究的企业进行污泥减量化实验,同时评定哪些企业效果显著,并可全省推广。目前已初步评出几家,如果你想知道是哪几家我可以单独告诉你。
3,俄罗斯农业生产肥料投入有哪些规定
你请参考: 2008年9月1日,俄罗斯第一副总理祖伯科夫提出,如果化肥生产企业保证给俄罗斯消费者提供优惠,俄罗斯政府将不会提高化肥的出口关税。2009年优惠幅度为出口价格的7-8.4折,2012年为出口价格的9-9.5折,这是政府对农业企业的公开性补贴,补贴额度为每年80亿卢布。有关专家们认为这个建议化工企业会接受,否则他们的产品出口关税将面临上涨3倍的威胁,达到25%。 在周五(8月29日)第一副总理祖伯科夫停止与化肥生产企业的谈判,并给他们下了最后通牒。在政府与各公司-生产企业的代表的会议上,祖伯科夫声明说:“我们或者达成一致的决议,或者提高出口关税。如果政府察觉到化肥企业不对农业生产经营作出让步的话,将提高关税二倍或三倍”。 维克多?祖伯科夫在年初担任总理时就开始了化肥价格的谈判。2008年5月根据他的决定把各种化肥的出口关税从5%提高到了8.5%。但是,从2008年年初复合肥的价格已经上涨了70%。俄罗斯国内市场对化肥的需求远远低于出口,受到祖伯科夫最后通牒后,化肥生产厂家都选择了让利与国内消费者。根据俄罗斯工业出口部的资料,2008年农工企业的对化肥的需求不超过230万吨,据估计到2012年也只能上涨到大约400万吨。在这种情势下,2007年俄罗斯化肥总产量却达到了1750万吨,其中大部分都出口国外了。 “欧洲化工”有限公司总裁德米特里?斯特列日涅夫对《生意人报》记者说:“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政府参与对话,我们可以一起解决这个领域的问题。”化肥销售人员德米特里?斯特列日涅夫说,“因为那些低价格购进高价转卖的中介公司,我们无辜遭到指责”。 俄罗斯化肥生产企业联盟总经理伊戈尔?卡鲁士斯基指出,即使是在俄罗斯国内市场化肥价格比世界市场价格低20-70%的情况下,对于俄罗斯农业来说,最主要的问题还是没有支付能力。同时俄罗斯副总理曼都洛夫毫不隐讳地说:政府采取的做法就是对农业的实际补贴,补贴的幅度正好是每年80亿卢布,但是补贴不是出自国家财政,而是从化工企业的预算中出。
4,利用二氧化碳施肥的方法有哪些
利用二氧化碳施肥的方法有:① 有机肥发酵法有机肥发酵法是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温 度、湿度、气体条件下,将有机物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达到二 氧化碳施肥的效果。有机肥料主要包括人畜粪便、作物秸秆、杂草 茎叶、麦糠等。施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将有机肥施入土壤中,另 一种是将稻草、麦糠、作物秸秆、茎叶单独或与肥料混合覆于地面 上。1吨有机物氧化可分解释放1.5吨二氧化碳。② 化学反应法利用强酸与碳酸盐反应释放二氧化碳气体的 方法。由于该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生产中应用较多。其操作 步骤如下。第一步,原料准备。为降低成本,生产中多采用工业废硫酸和 碳酸氢铵化肥。工业废硫酸浓度一般为83%?98%,由于浓硫酸 与碳酸氢铵反应会产生含硫的有害气体,反应废液中硫酸铵含量 较高,甚至为饱和状态,致使反应速度缓慢,不利于二氧化碳气体 生成,所以要将浓硫酸稀释至30%左右后使用。浓硫酸的稀释方 法:先将相当于预稀释浓硫酸3倍的水盛放在一个耐酸性的容器 中,然后将要稀释的浓硫酸缓慢地沿容器壁倒人其中,并不断搅 拌,冷却至常温后备用。温馨提示:操作人员应戴耐酸的长袖手套;在操作处准备1桶水,硫酸溅洒到皮肤或衣服上时,要迅速投入水中,防止硫酸对人 的伤害;盛放硫酸的容器一定要能耐酸腐蚀,如塑料桶等,不能用 金属制器;只能将要稀释的硫酸缓慢地沿容器壁倒入水中,不能将 水直接倒入硫酸中。第二步,反应设备布点安装。使用塑料桶体为反应桶的,一般 每333. 3平方米设置20个产气点,以每点控制15?20平方米为宜,用 绳子将反应桶悬挂在棚室架子上,桶口应稍髙于植株髙度,并随植 株生长不断调节。使用专用二氧化碳气肥装置时,应先阅读使用 说明,然后按照说明进行操作。一般是将反应装置平稳地放在棚 室中央部位,然后将导气管拉向两端,管首高度与植株髙相同。最 后检査导气管是否畅通,反应室是否漏气、漏液。出现故障应予以 修理或停止使用,以确保安全。第三步,装料。根据棚室体积和所需达到的浓度,确定需要投 放的原料量。用塑料桶为反应器的应先将硫酸均衡分装在各桶内,一次装 入量应够3?7天使用。每天施放二氧化碳时,在每个桶内投人当 天所需的碳酸氢铵即可。第四步,施放二氧化碳气肥。以塑料桶作为反应器的,每天施 放二氧化碳时,在各桶内均匀投人1天所需的碳酸氢铵就完成了 施气工作。使用专用二氧化碳发生器时,打开开关反应即开始,不 需施放时关闭开关即可。第五步,清除废液。当上一次装料反应结束,废液在器皿内积 存较多时,应及时清除。先将废液倒在一块空地上,然后以施化肥的方法施人田间③ 二氧化碳气瓶法二氧化碳气瓶法(或液化二氧化碳气体) 即将化工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压缩在高压钢瓶中,该气体比较 纯净。钢瓶额定工作压力一般为15兆帕,容积为40升,每瓶气体 重量20?70千克。使用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在钢瓶的阀门出气口安装减压器,将钢瓶内气体的高 压降低到工作需要的压力状况。减压可以通过减压器上的调压手 柄调节,一般使用压力为0. 1?0.5兆帕。第二步,在出气口上安装与设施长度相当的塑料管,在塑料管 上每隔一定距离开孔径为0? 1?0. 2厘米的小孔,两孔夹角大约为 120°。孔与孔的距离约为40厘米,离气瓶越远,孔距越小。一般 将气瓶置于设施的中央,用三通管与气瓶相接,接出两条导气管分 送设施两端。若只有一条导气管,将气瓶放在室内一端即可。第三步,导气管架设。由于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密度大,容易 下沉,所以导气管架设高度应随植株生长髙度的变化而变化,以与 植株高度相平或略高为宜。第四步,施放气体,在需要补气时,一般放5分钟气后间隔30 分钟,再施放5分钟,每天施放2?3次,若推迟通风,也可以增加 施放次数。④ 燃料燃烧法燃料燃烧法是通过燃烧碳氢化合物产生二氧 化碳的方法,如天然气、丙烷、液化石油气、焦炭、煤、沼气、白煤油 等。由于燃料成分复杂,燃烧后除产生二氧化碳外,还会产生诸如 一氧化碳(CO)、硫化氢(H2S)、乙烯之类的有毒气体,因此必须设 法加以排除。燃料燃烧法一般有专用的反应设备,目前国内研究 成功并通过国家级鉴定的有中科院现代化所研制的EFQ-40型焦 炭二氧化碳发生器;第二炮兵第三研究所研制的设施气肥增施装 置,是利用普通炉具和燃煤,附加燃气净化装置、空气压缩装置,产 生纯净二氧化碳后通人设施。国外使用的燃烧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发生器有两类,一类固定安装在设施内,另一类是可移动的。这 些燃烧器不设烟?,能保证完全燃烧,如果有不完全燃烧就会灭 火。燃烧产生的热还可提髙设施内的气温。⑤ 固体二氧化碳颗粒气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所、山 东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已研制出固体二氧化碳颗粒气肥,产品为 颗粒状或粉状,埋入土中或放入容器中加水,即可缓慢向空气中释 放二氧化碳。不需要任何装置,比较简便,但施用时间不易控制。答:目前国内外应用的方法有:液态二氧化碳(高压钢瓶装)、固态二氧化碳(干冰)、燃烧天然气等燃料产生CO2(燃烧法),以及利用碳酸盐与强酸反应产生CO2(化学反应法)等。前两种方法成本高,我国菜农难以接受。而燃烧天然气法既卫生方便又可取暖,在我国北方的蔬菜大棚中多采用此法。用碳酸氢铵和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硫酸铵的化学反应法,简便易行,成本低,适于大面积推广。
5,香蕉一般施什么肥
香蕉种植一般施淡粪水或少量速效化肥。香蕉树定植后施肥要坚持“勤施、薄施、重点施”,定植后2~3周用淡粪水或少量速效化肥冲水5公斤,隔7~10天施一次(在晴天进行、淋于离蕉头10~15厘米处),直至抽蕊,随着植株长大而沿冠盖面逐渐扩大施肥范围。香蕉种植除日常追肥外,还需结合中耕培土重施两次肥,第一次是改杆肥,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进行,每株施磷肥、钾肥各0.3公斤,灰粪3公斤;第二次是改果肥,在立秋或6月下旬7月上旬进行,每株施灰粪5公斤,复合肥0.5公斤。扩展资料香蕉喜湿热气候,在土层深、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里生长旺盛。在类似牙买加南部的半干旱地区灌溉栽培也已成功。野生香蕉采用种子栽培,人工香蕉可用吸根和假鳞茎分株栽培;第一次收获需10~15个月,之后几乎连续采收。香蕉根群细嫩,对土壤的选择较严,通气不良结构差的粘重土或排水不良,都极不利于根系的发育,以粘土含量<40%、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砂壤土,尤以冲积壤土或腐殖质壤土为适宜。实践证明,如土壤物理性状不好,即使肥水供应十分充足,也难以促进香蕉正常生长。香蕉分布区大多年平均21℃以上,少数20℃左右,香蕉要求高温多湿,生长温度为20~35℃,最适宜为24~32℃,最低不宜低于15.5℃。香蕉怕低温、忌霜雪,耐寒性比大蕉、粉蕉弱。香蕉生长受抑制的临界温度10℃,降至5℃时叶片受冷害变黄,1~2℃叶片枯死。果实于12℃时即受冷害,催熟后果皮色泽灰黄,影响商品价值。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香蕉 (芭蕉科芭蕉属植物)一、香蕉需肥和吸肥特点 香蕉是速生高产的草本植物,生物产量很高。香蕉生长发育除吸收大量的氮磷钾元素外还要吸收一定的微量元素。大量研究结果表明,每生产1000千克香蕉,需吸收纯氮7.8千克,五氧化二磷1千克,氧化钾28.8千克。鲜果的吸收量分别占总吸收量49%、56%和54%,留在植株上的吸收量分别占51%、44%和46%。香蕉是喜钾植物,施肥时必须重视钾肥。 香蕉茎叶庞大、生长迅速、生长量大、产量高,决定了其需肥量大的特点。香蕉根系发达但分布浅,对肥料特别敏感。氮肥可促进香蕉早开花,增产效果显著;钾肥是合成假茎、叶纤维的必需成分。香蕉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磷肥最少;镁、硼等中微量元素可增强香蕉的光合作用、加速香蕉体内碳水化合物的转化和积累,提高香蕉的产量和品质。硅、钙等矿质元素不仅可使香蕉的表皮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增强香蕉茎叶的坚韧性,使有害病菌难以侵入,从而提高香蕉对黄叶和叶班病、黑星病、炭疽病、束顶病等病虫害的抗性。 二、科学施用 适宜配方:香蕉树的施肥,在增施有机肥料和深翻改土的基础上,应着重考虑氮、磷、钾三元素的施用,同时注重镁、锌、锰、硼等元素的施用。 施用效应:树势强壮,叶片浓绿较厚;香蕉果指数和单果重增加,均匀,产量增加;有效提高果实糖度,品质提高明显。 施肥方法:在香蕉植株种植成活,开始抽出第一片新叶,至抽蕾开花;必须每15~20天施一次钾肥,每次施用维盛17-9-34高钾型水溶肥,将钾肥撒施在香蕉植株周围后,从畦沟内铲少量稀泥将钾肥覆盖住即可,或兑清水10~15千克后淋施在植株周围。另外,必须每10~15天叶面喷施一次0.2~0.3%维盛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均匀喷湿所有的叶片,从叶面补充钾肥,有利于香蕉植株正常生长,提高植株体内的钾素含量,促进花蕾开花,提高产量品质。高产蕉园每年每公顷的施用量是:氮肥800-1000千克、磷肥270-360千克、钾肥1200-1400千克,比例大约1:0.3:1.5。土壤偏酸性的旱地、山地,每年每公顷可施熟石灰2000千克。内陆坡地蕉园每年每公顷可施镁肥100-150千克。 此外,香蕉收获后,正造蕉一般10月左右,以有机肥为主,如腐熟垃圾、灰粪等,并施少量磷肥。配合叶面喷施益硼,以提高抗寒和抗旱能力。 注意事项:香蕉栽培茬口多,蕉类品种也多,如大蕉、龙牙蕉、贡蕉、红蕉等,需肥特性各有不同,且香蕉专用控释肥的释放与土壤肥力、气候特点、肥料性质、香蕉品种、生育期、种植密度和土壤中水分含量及灌溉水量密切相关,施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使用。“香蕉栽培初期、中期、末期肥料应该施些什么肥?” ①香蕉的初期,则仅施清淡的有机粪水肥为妥。 —— 幼苗容易吸收便于促进生长。 ②香蕉的中期,则适距深施氮素化肥+钙镁磷肥(或过磷酸钙)。 ——钙镁磷肥中期施入要在香蕉末期才能够被分解起效,故末期无需施用磷肥。 ③香蕉的末期,则适距深施氮素化肥+有机厩肥+氯化钾或硫酸钾。 ——香蕉现花要及早施入氯化钾或硫酸钾,以满足香蕉对缓慢释放的钾肥的大量需求;末期追施有机厩肥有利于延长肥效并提高香蕉品质。香蕉的施肥量与土壤的肥力、气候特点、肥料性质、施肥方法、品种、生育期、种植密度有密切关系。土壤肥沃、少施肥料也可获得好收成。如海南岛部分山区的蕉园,不施肥也有30千克的单株产。降雨量大,高干,高产品种,种植密度大,施肥量应多一些。根外追肥比较省肥,穴施和淋施比撒施省肥。国外流行的肥灌是较省肥的施肥方法。 也许是施肥方法及雨量较多的关系,我国香蕉的施肥量普遍比国外的要高得多。高产蕉园每年每公顷的施用量是:氮肥900-1200千克、磷肥270-360千克、钾肥1200-1500千克,比例大约1:0.3:1.5。土壤偏酸性的旱地、山地,每年每公顷可施熟石灰2000千克。内陆坡地蕉园每年每公顷可施镁肥100-150千克。香蕉是海南省的重要特色水果。目前世界香蕉产量居水果产量的第三位,仅次于葡萄和柑 桔。因为有较高的回报率,蕉农对香蕉施肥的投入是积极的,但由于不了解香蕉的需肥规律,普遍存在氮,磷肥过多,钾肥不足的盲目施肥状况 ,因此香蕉通常施用的肥料有速效性的化肥和迟效性的有机肥。化肥包括尿素、硝酸铵、碳酸氢铵、硝酸钾、硫酸钾、氯化钾、过磷酸钙、钙镁磷肥、复合肥、专用肥、叶面肥(磷酸二氢肥、绿旺、植宝素等),有机肥包括人畜粪尿、厩肥、垃圾肥、草木灰麸肥、堆沤肥、蘑菇堆料、河涌的淤泥、绿肥等。最近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环保生物肥料EM也应属有机肥。化肥施用的效果较明显,产量较高,常用作追肥。施用化肥效果来得快也较方便,故商业性蕉园主要以施化肥为主,但长期过量施用化肥也会造成土壤及排水渠营养过剩造成下游河流污染,土壤物理机构被破坏,果实品质下降人们常说现在的香蕉不如过去的好吃。所以国外早已提倡施迟效性有机肥为主的施肥方式,称“有机农业”或“环保农业”
6,各国在秸秆利用方面有哪些方法
因焚烧秸秆产生的浓浓“狼烟”,曾引起人们对于秸秆利用的极大关注。把秸秆“吃干榨净”,将可能的价值统统榨取出来——这就是专家定义的“秸秆全循环”,是目前看来产出效益最高的利用方式。秸秆制乙醇项目,可以视为一个“全循环”的样本:在利用秸秆生产主要产品乙醇的过程中,对工艺综合优化,提取功能糖、木糖等副产品,生产的残渣又可以压缩成木棒或是稍加处理制成有机肥。这样综合分摊成本,效益十分可观。此外,建设一个秸秆发电厂,用最后压缩的木棒作原料。据介绍,根据秸秆的结构特性,现有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至少三个层次的利用:提取半纤维素制功能糖,提取纤维素制燃料乙醇,余下木质素压制固体燃料。过去曾有农民焚烧秸秆的原因:“家里不用它烧火,也不沤肥,没什么用,可不就烧了呗。”确实,随着农村生活能源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在许多农民看来,秸秆成了真正的农业废弃物。尽管很多地方提倡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但对于农民来说“雇机器又得花钱”,积极性并不高。因郊区烧秸秆产生浓烟影响城市环境和交通,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据匡算,我省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总量达7000多万吨,按目前公布的六成的利用率计算,每年还有近3000万吨秸秆未经利用且多被一烧了之。在全国,每年粮食种植产生的6亿多吨秸秆,大部分也没有被有效利用。有关专家介绍,农业投入要素有约50%最终转化为农作物秸秆。秸秆资源的浪费,实质上是耕地、水资源和农业投入的浪费。而在有秸秆加工利用企业附近的村落,农民一亩地的秸秆能再卖上百来块钱,这样的收益,和粮食的纯收益差不多。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要数青贮和过腹还田、直接还田。前两者需要产业基础,要有高度发达的养殖业,后者需要新型农机的推广。考虑到饲料行业的发达、秸秆运输的不便、农民资金的不足,在现阶段这种利用方式只适合少数有条件地区。 也有一些地方发展秸秆沼气、用秸秆培育食用菌、用秸秆加工建材等,最近还出现了将秸秆打碎压制成“炭”作燃料的设备。近年来,秸秆发电得到很大关注。这一技术在北欧已得到较广泛应用。我国去年开始也上马了若干秸秆直燃发电项目。但由于农业种植特点和秸秆热值低等特性,秸秆发电规模小、成本高。据专业人士透露,目前,秸秆发电有关的政策补贴很难落实到位,并网也存在困难,“没有国家的扶持,秸秆发电肯定搞不起来。”有专家认为,我国大量宝贵的秸秆资源沉睡、废弃和流失,已经利用的也处于粗放的低水平利用。将秸秆直接燃烧并非一种经济的利用方式,而为滋养土地进行的秸秆还田,也有更具效益的其它手段可以代替。但实现秸秆“全循环”,既需要企业拓宽思路,更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布局、扶持。尤其秸秆全循环多涉及一些全新的技术,没有前例可以借鉴,目前的环评分类可能无法囊括,立项非常耗时,这又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贷款,阻碍了技术产业化的进程。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10种方法:1、 秸秆肥料化技术;2、 秸秆饲料化技术;3、 秸秆沼气发酵及沼肥技术;4、 秸秆炭气油联产技术;5、 秸秆成型燃料技术;6、 秸秆发电技术;7、 秸秆热裂解技术;8、 秸秆纤维素燃料乙醇技术;9、 秸秆气化甲醇二甲醚技术;10、 秸秆材料利用技术。秸秆肥(straw manure )是指把作物秸秆直接翻耕入土用作基肥,或用作覆盖物。秸秆肥与原始秸秆相比,秸秆生物有以与尿素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生物量碳,氮的含量,增幅约为3-4倍;土壤微生物量氮与土壤的供氮能力关系非常密切,前期发生强烈的微生物增殖过程,则中后期必会发生无机氮释放过程,这对作物的生长发育极为重要。同时提高了肥料氮利用率,揭示了秸秆生物有机肥配施无机氮肥改善土壤供氮能力的机理。发酵秸秆做肥料使用,需要准备合适的发酵剂,比如好旺农有机肥发酵剂,就是专门发酵有机肥料使用的,用来腐熟秸秆的效果是非常好的,不论是玉米秸秆,高粱秸秆,还是小麦秸秆,包括树藤,花生秧都可以发酵制作有机肥使用。一、场地的选择。制肥场地应选择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的背风向阳处,一年四季均可露天制作。二、材料的准备(以1吨干秸秆为例)。①作物秸秆1000公斤。②饼粉20公斤。花生饼、豆饼、棉籽饼、菜籽饼等均可,无饼粉可用10公斤尿素代替。③好旺农秸秆发酵剂1公斤。三、制作方法。①把作物秸秆(如玉米秆)用粉碎机粉碎或用铡草机切断,一般长度以1~3厘米为宜(麦秸、稻草、树叶、杂草、花生秧、豆秸等可直接使用发酵,但粉碎后发酵效果更佳)。②把粉碎或切断后的秸秆用水浇湿、渗透,秸秆含水量一般掌握在70%左右。③用20公斤饼粉同1公斤菌种拌匀,用手均匀地把拌有菌种的饼粉撒在用水浇过的秸秆表面。用铁锹等工具翻拌一遍,堆成宽2米、高1.5米、长度不限的长条,用塑料布盖严即可。四、腐化过程。①升温阶段:从常温升到50℃,一般只需一天。②高温阶段:从50~70℃一般只需2天。③降温阶段:从高温度降到50℃以下,一般10天左右,此时秸秆制肥过程基本完成,肥料可直接施用。五、腐熟标志。⑴秸秆变成褐色或黑褐色,湿时用手握之柔软有弹性,干时很脆容易破碎。⑵腐熟后堆体比刚堆时塌陷1/3或1/2。六、施用方法。⑴秸秆肥一般用作基肥,可潮湿施用。做追肥应覆土。半腐熟的肥料施用于生长期较长的作物,腐熟度高的秸秆肥施用于生长期较短的瓜果蔬菜等作物,沙性地用半腐熟的肥料,黏土地最好施用腐熟度高的肥料。⑵秸秆肥中有机质十分丰富,氮、磷、钾养分较为均衡,还含有各种微量元素,是各种作物、各种土壤都适宜的常用肥料,具有提高产品品质、增加产量的显著效果。因焚烧秸秆产生的浓浓“狼烟”,曾引起人们对于秸秆利用的极大关注。把秸秆“吃干榨净”,将可能的价值统统榨取出来——这就是专家定义的“秸秆全循环”,是目前看来产出效益最高的利用方式。 11月20日本报经济新闻版报道的东平县秸秆制乙醇项目,可以视为一个“全循环”的样本:在利用秸秆生产主要产品乙醇的过程中,对工艺综合优化,提取功能糖、木糖等副产品,生产的残渣又可以压缩成木棒或是稍加处理制成有机肥。这样综合分摊成本,效益十分可观。此外,东平县在引进项目时还考虑到企业间的合作,计划在这个企业旁边规划建设一个秸秆发电厂,用最后压缩的木棒作原料。 记者近日从省科技厅了解到,我省正在着手引导相关企业确立这样的“全循环”思路,拉长产业链条,提升企业效益。据介绍,根据秸秆的结构特性,现有技术已经可以实现至少三个层次的利用:提取半纤维素制功能糖,提取纤维素制燃料乙醇,余下木质素压制固体燃料。 过去曾有农民对记者说起焚烧秸秆的原因:“家里不用它烧火,也不沤肥,没什么用,可不就烧了呗。”确实,随着农村生活能源结构与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在许多农民看来,秸秆成了真正的农业废弃物。尽管很多地方提倡将秸秆粉碎直接还田,但对于农民来说“雇机器又得花钱”,积极性并不高。 因郊区烧秸秆产生浓烟影响城市环境和交通,在省会济南,科技部门甚至将此列专项研究。在科技人员眼里,焚烧秸秆不但对环境、交通等造成了影响,更重要的是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据匡算,我省年产各种农作物秸秆总量达7000多万吨,按目前公布的六成的利用率计算,每年还有近3000万吨秸秆未经利用且多被一烧了之。在全国,每年粮食种植产生的6亿多吨秸秆,大部分也没有被有效利用。有关专家介绍,农业投入要素有约50%最终转化为农作物秸秆。秸秆资源的浪费,实质上是耕地、水资源和农业投入的浪费。 而在有秸秆加工利用企业附近的村落,农民一亩地的秸秆能再卖上百来块钱,这样的收益,和粮食的纯收益差不多。 传统的秸秆利用方式,要数青贮和过腹还田、直接还田。前两者需要产业基础,要有高度发达的养殖业,后者需要新型农机的推广。考虑到饲料行业的发达、秸秆运输的不便、农民资金的不足,在现阶段这种利用方式只适合少数有条件地区。 也有一些地方发展秸秆沼气、用秸秆培育食用菌、用秸秆加工建材等,最近还出现了将秸秆打碎压制成“炭”作燃料的设备。 近年来,秸秆发电得到很大关注。这一技术在北欧已得到较广泛应用。我国去年开始也上马了若干秸秆直燃发电项目。但由于农业种植特点和秸秆热值低等特性,秸秆发电规模小、成本高。 据专业人士透露,目前,秸秆发电有关的政策补贴很难落实到位,并网也存在困难,“没有国家的扶持,秸秆发电肯定搞不起来。” 有专家认为,我国大量宝贵的秸秆资源沉睡、废弃和流失,已经利用的也处于粗放的低水平利用。将秸秆直接燃烧并非一种经济的利用方式,而为滋养土地进行的秸秆还田,也有更具效益的其它手段可以代替。 但实现秸秆“全循环”,既需要企业拓宽思路,更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布局、扶持。尤其秸秆全循环多涉及一些全新的技术,没有前例可以借鉴,目前的环评分类可能无法囊括,立项非常耗时,这又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贷款,阻碍了技术产业化的进程。1.直接翻压还田,成为下一茬作物的有机肥料;2.将秸秆破碎后发酵,制造成动物饲料(饵料)或植物有机肥;3.破碎后进行沼气发酵; 4.将秸秆切段干燥后,压缩成煤球状替代燃煤;5.栽培食用菌;6.用于造纸或制作草帘、工艺品等;7.直接用于牲畜饲养;8.直接焚烧。
文章TAG:
国外 农业 怎么 施肥 国外农业怎么施肥